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乡土 教学设计 中国

管理员

摘要: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土中国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阅读《乡……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土中国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

  2.掌握先“粗”后“细”的学术著作阅读方法。

  3.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4.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5.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重点: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

  2.掌握先“粗”后“细”的学术著作阅读方法。

  3.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4.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难点:1.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2.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作者费孝通先生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提出许多具有启发性和影响力的观点。让我们共同开启《乡土中国》的阅读之旅。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掌握学术著作先“粗”后“细”的阅读方法。

  2.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3.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4.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掌握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社科类学术著作的经验。

  2.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把握作者的逻辑思路,理清著作的知识体系。

  3.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三、学习活动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早年赴英留学,1938年学成回国。曾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

  (二)《乡土中国》阅读建议

  《乡土中国》是一部社科类学术著作,同学们之前很少接触学术著作,可能不知如何着手。在此,给同学们一些阅读建议:

  1.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1)粗读

  ①阅读“序言”“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阅读《乡土中国》的“序言”和“后记”,我们可以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写作背景:20世纪40年代后期,费孝通在西南联大等校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他不喜欢用现有的教材,而是独立思考和探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学生。后来,应《世纪评论》之约,费孝通将授课内容进行整理,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写作目的: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②浏览目录,大体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

  社科类著作的目录,一般都比较明晰,主要的观点往往会出现在章节标题中。我们阅读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就能对全书的内容和结构有粗略的了解。

  阅读《乡土中国》一书的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除了“重刊序言”和“后记”之外,《乡土中国》包括14篇文章,分别是《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阅读了目录中的文章标题,再结合我们在“序言”和“后记”中了解到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等内容,我们可以大致断定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谈论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涉及文字的使用、社会结构、道德观念、传统感情、宗法制度、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③浏览正文,快速跳读,对全书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

  在浏览正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做:留意每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那里往往会出现观点;看到阐述观点或定义概念的句子,顺手勾画下来;其它部分可以一目十行,进行跳读,知其大意即可。

  以上讲的是粗读。我们通过粗读形成对全书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有了,就会产生对这本书的疑问点和兴趣点,也就产生了阅读期待。带着这样的期待去阅读,会有更好的阅读效果。就像学者温儒敏先生所说的:“‘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如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先看看地图,确定方位,有什么景点或者生活设施心里有数,游览的计划也就慢慢形成了。”

  (2)细读

  细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深入的阅读,注重概念、材料、论证、推理等要素,深入思考,不断提炼。

  我们以《差序格局》这一篇文章为例,来说说“细读”需要注意的方面。

  我们需要关注作者提出的概念。在这一章节中,作者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差序格局”,作者用它来指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格局。“差序格局”是指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更好地说明差序格局,举出另一个可与之构成对比的概念,就是“团体格局”。“团体格局”是用来指称西洋社会结构格局的概念。

  我们在细读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区分观点与材料,看一看作者是如何用材料来支撑观点的。在《差序格局》这篇文章中,费孝通运用了丰富的材料,包括生活经验、历史事实、民间俗语、《红楼梦》中的情节、《论语》《大学》中的名言等。我们在细读文章的时候,需要弄明白作者为何使用这些材料,他用这些材料验证了什么样的观点。

  我们在细读时还可以关注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他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在《差序格局》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比喻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细读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分析作者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在《差序格局》中,作者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这一结论。这种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理论的推理方法,是归纳的推理方法。

  2.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学术著作往往会提出一些重要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进行阐释。阅读《乡土中国》,要特别关注其中的重要概念,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等。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序言里说:“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理解书中的核心概念,找到作者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工具,就等于掌握了阅读学术类著作的钥匙。借助这把钥匙,我们就能够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学术研究的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和理解核心概念呢?

  ①留意目录中的核心概念。

  《乡土中国》的目录包含一些核心概念,如“差序格局”“无讼”等等。我们在读目录时,可以留心记下这些核心概念,把它们抓住。

  ②勾画正文中的核心概念,思考其产生的语境、内涵,以及作者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

  在阅读正文时,我们也要时时留意概念。碰到概念,我们先区分它是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如果是核心概念,我们要将它勾画下来,并且思考:这个概念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中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的?

  ③在对比中理解核心概念。

  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作者提出许多用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并且往往同时提出指称其它社会的对应概念。比如作者分别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这两个概念来分别表示乡土社会结构和西洋社会结构的格局。在两者的对比中,每个概念各自的内涵就更加清晰了。我们在理解某一个核心概念时,可以尝试找到与它构成对比的另一个概念,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每一个概念。

  教材上有《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个表格,梳理作者用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并结合作者的论述理解它的含义。

  ④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

  《乡土中国》中的很多概念都具有紧密的关联。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差序格局”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这两个概念就具有紧密的联系。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道德观念是依社会格局而决定的,有“差序格局”这样的社会结构格局,就自然会有“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如果能将书中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弄清楚,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知识体系。

  ⑤反复阅读,查阅资料,联系经验,促进理解。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用心推敲它的含义,或者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如词典、百科全书等,促进我们对概念的理解。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极思考,促进对著作的理解。

  3.创作思维导图,把握知识体系。

  《乡土中国》的正文包括14篇文章,作者在每一篇文章都提出了一些观点。而这14篇文章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在阅读每一篇文章之后,应该想一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怎样的内容?在阅读全书之后,也应该想一想:这些文章分别讲到乡土社会哪些方面的特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你可以将你的思考结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当你在读完每一篇文章时,请尝试画一个思维导图来概括这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你认为某几篇文章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们是在讲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时,你也可以尝试用一个思维导图去概括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当你阅读完整本书时,你可以回顾之前画过的思维导图,利用这些思维导图去思考、去分析全书各篇文章的联系。这时,你可以进一步尝试画一个总的思维导图,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示例:

  画思维导图有很多好处。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效率。《乡土中国》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当你的阅读不断推进时,有可能会将前面的内容遗忘。这时你看一看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便可以比较快速地回忆起前面文章的内容,而不必再重读文章。通过思维导图,我们不仅能够整体地把握某些章节的内容,而且能够将章节的内容勾连起来,进而把握全书的知识体系。在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顾、提炼、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创作思维导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独立完成。

  思维导图创作的过程,就是我们个人对这本书再阅读、再思考、再总结的过程,我们应该独立完成,而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别人画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去参考、借鉴,以此来优化自己的思维导图,但不应用别人的思考来代替自己的思考。

  ②呈现概念、观点。

  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每一篇中都提出了一些关键概念,阐明了一些观点。为了将概念解释得更清晰,让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例如民俗调查的案例、历史事实、生活经验、经典著作原文、民间俗语等。当我们画思维导图时,只需要呈现关键的概念、主要的观点即可,不必涉及材料。

  ③语言准确,凝练。

  画思维导图时,应该尽量用准确、凝练的语言去概括作者的观点。

  4.品读文章,感受写作特色。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我们读起来却并不觉得枯燥难懂,而是感觉它非常通俗自然、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我们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拓展视野、了解一些社会学的知识之外,还可以从文章品读的角度入手,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从中借鉴一些写作方面的经验。

  ①论点鲜明。

  《乡土中国》的每一篇文章都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观点的凝练表达。例如我们读到“差序格局”这个标题,就能够明确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读到“无讼”这个标题,就能够明确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乡土社会维持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诉讼等等。

  ②事例丰富而贴切。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并且这些事例都能够很好地验证作者的论点。例如在《礼治秩序》一文中,作者提到抗战时期自己在乡下的经历:孩子啼哭不止,自己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老太太利用生活经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个事例能够很好地论证作者的观点:乡土社会的生活很少变动,后人可以用前人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乡土社会里的人敬畏传统、主动地服膺于传统。作者运用贴切的事例,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他的观点,也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③引用旧典翻出新意。

  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不少传统典籍文献,并且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去解读它们,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论语》中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指出《论语》中“仁”这个观念并没有非常确定的解释,“仁”其实是一系列私人间道德要素的总和,这表明在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作者善于将旧典翻出新意,将旧典纳入到自己的论述体系之中,使人读到之后往往眼前一亮。

  ④比喻巧妙。

  《乡土中国》里有不少巧妙的比喻,例如:在《差序格局》一文中,作者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比喻成捆柴,将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比喻成石头丢在水面上的一圈圈波纹;在《无讼》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足球比赛来比喻礼治秩序的性质。这样比喻都十分形象,是对抽象理论的生动说明。

  ⑤善于对比。

  作者在文中经常对比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的诸多不同。这种对比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与宏观的思考,也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不同社会类型的特点。

  ⑥语言通俗自然。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但我们读来却不感到枯燥和艰涩。作者用通俗易懂、朴实自然的语言向读者阐明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不凡的语言功力。

  (三)反馈与评价

  1.阅读学术著作宜先粗读、后细读,那么粗读和细读分别指什么?

  2.阅读《乡土中国》要关注核心概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和理解核心概念呢?

  参考答案:

  1.粗读主要包括三点:①阅读“序言”“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②浏览目录,大体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③浏览正文,快速跳读,对全书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

  细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深入的阅读,注重概念、材料、论证、推理等要素,深入思考,不断提炼。

  2.①留意目录中的核心概念;

  ②勾画正文中的核心概念,思考其产生的语境、内涵,以及作者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

  ③在对比中理解核心概念;

  ④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

  ⑤反复阅读,查阅资料,联系经验,促进理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展开阅读,也希望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学术著作阅读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课后作业

  1.阅读《乡土中国》,创作篇章及全书的思维导图。

  2.完成教材上的《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并为每一个概念做简要注释。

  六、板书设计

  《乡土中国》阅读建议

  1.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2.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3.创作思维导图,把握知识体系。

  4.品读文章,感受写作特色。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阅读序言与后记,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及社会贡献,感受作者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学术精神。

  2、宏观把握《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主旨,并对社会学有初步了解。

  3、基本了解阅读《乡土中国》的意义与方法,明确整本书阅读的阶段任务。

  【学习准备】

  1、学生完成《乡土中国》序言及后记的阅读,并在自己有感触、有疑惑的地方做标识,准备在课上交流。

  2、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有意收集民国年间学术大师的照片与事迹,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建议阅读岳南的《南渡北归》)。

  【学习评价】

  能概述费孝通的学术历程与成就,能说出《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及意义价值。

  【学习过程】

  一、慧眼鉴英雄,伟业伴磨难

  1、导入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社会学领域,费孝通先生绝对配得上“大师”这一头衔。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细细品读费先生的著作,慢慢走近这位大师。

  2、屏幕上出现五位学术名流的照片,让同学们猜一猜哪位是费孝通先生。

  吴文藻((1901—1985)梁思成(1901—1972)钱钟书(1910—1998)费孝通(1910—20xx)季羡林(1911—20xx)

  明确:这五位学界泰斗依次是吴文藻、梁思成、钱钟书、费孝通、季羡林。(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教师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做如下几点补充:(1)吴文藻先生是费孝通的社会学老师,梁思成、钱钟书都曾与费孝通共事,季羡林曾与费孝通同学。他们都是中国学界的泰斗。

  (2)这些照片都是几位学术泰斗年轻时的照片,学者不必既老又丑。

  (3)因为长期从事思考,这些学者都很长寿,外界对于科学精英早逝的报道是片面概括。

  3、请一位同学描绘费孝通的外貌特征。

  明确:设置这一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观察,不求统一答案。

  4、了解费孝通先生的成就与贡献。

  明确:先请学生复述《<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学教评”》(以下简称《学教评》)里对费孝通的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1)学术成就: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奠基者,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曾被许多西方大学列为社会学必读书籍。直至今日,社会学的研究生考试还经常将这些书上的概念术语作为高频考点。

  (2)社会贡献:费孝通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经他指导的苏南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

  (3)文化贡献:费孝通先生晚年时所倡导的“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与西方的文化冲突论两相对立,为全球文化融合贡献了全新的东方智慧。

  (4)出示费孝通秘书张冠生对费孝通一生的概括语: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张冠生《费孝通传》)

  二、读序言后记,瞰全书概貌

  温儒敏先生说,读学术类书籍先要粗读。而了解全书内容最快的方式是速读书的序言、后记和目录。现在我们就《乡土中国》一书的序言和后记做一些交流。

  提问与交流1:《重刊序言》里交代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1)《乡土中国》的内容来自给学生讲课的讲稿;

  (2)《乡土中国》的写法不同于作者之前的作品,是从具体社会里提取一些概念来分析中国社会结构。

  提问与交流2:读完《后记》,大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了哪些了解?

  明确:(1)社会学由哲学发展而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孔德和斯宾塞是社会学的早期研究者;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它与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界限很难区分;

  (3)因为界限模糊,社会学一度遭人歧视,社会学研究有责任振兴这门学科;

  (4)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学将来还有可能继续分化。

  教师补充:(1)社会学三巨头是卡尔马克思、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2)马克斯韦伯为“社会学”所下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提问与交流3:浏览全书目录之后,你能推测《乡土中国》的'大体内容吗?

  明确:从目录来看,《乡土中国》一书重在分析中国基层

  提问与交流4:《后记》中对瑶山调查悲惨经历的记述给了你哪些启迪?

  明确:(1)对于社会学而言,田野调查极为重要,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第一手的研究材料,但田野调查又是极其艰辛的,有时还非常危险。

  (2)费先生叙述这件往事时,态度严谨客观,没有刻意渲染,又能表明自己对逝者的悲痛以及对前妻学术贡献的尊重。

  (3)作为一流学者,费孝通身上既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又有谦和稳重的治学态度。

  三、论读书方法,明学习任务。

  1、学术类书籍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1)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2)粗读,粗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3)细读,逐字逐句,借助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体悟;

  (4)研读,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

  (5)重读,每次会有不同的感悟。

  2、思维导图解析。

  (1)何谓思维导图?

  [明确]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2)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

  (3)出示范例,讲解思维导图绘制的关键点。

  3、明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大体学习进程。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乡土中国》一书的课堂学习时间为9课时,0、5个学分。根据《乡土中国》各章节之间联结的紧密度,可以划分为6部分,设计为6课时;再依据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检测要求,另外设置3课时。具体如下表所示,开展整本书阅读期间,可以按照此进度进行。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全文分为14章,各章内容关联密切,又相对独立。各章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学界看法不一。笔者根据学者陈心想的观点,将本书划分为六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本课时截取全书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作为教学内容来设计。

  学术类文本阅读,重在对学生梳理能力、建构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前完成“阅读记录表”环节,养成关注学术概念,分析文章层次,概括章节主旨,理清全书大纲小目关联的习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并向全班同学讲解的环节,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阅读其他学者质疑问难的文章,考察观点与理由之间的逻辑合理性,形成自己的判断,提升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梳理前三章的内在关联,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多层次原因,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清前三章的内在关联。

  【教学难点】

  评判不同学者针锋相对的观点。

  【教学准备】

  1、阅读《乡土中国》前三章,完成“阅读记录表”。

  2、阅读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和郑也夫《评〈乡土中国〉与费孝通》“文字下乡:需求与供应”部分,简要评述三人相互对立的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学术类文本,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读进去”,也就是读懂文本,重点在于梳理文本内在逻辑,理清观点与理由之间的关系,包括概括主旨,分出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列出主要概念等基本环节;二是“读出来”,就是跳出文本,用自己的眼光审视文本,考察观点与理由之间的合理性,对比其他学者不同观点,做出独立判断。读懂文本,弄清文本内在结构是基础;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我”与“他人”的对话,以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二、“读进去”——梳理文本

  1、学生呈现梳理成果

  (教师可从学生课前完成的“阅读记录表”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并将学生手绘思维导图制作成PPT供课上讨论。)

  请该同学对照PPT讲解自己对前三章的理解,其他同学如有疑问,可以当场提问。

  明确:本环节是“梳理”活动的切入点,教师选取学生的思维导图时要考虑其典型性。学术类文本,作者表达的观点是唯一而清晰的,不像文学类作品那样主题丰富而多样,这是两种文本的区别,因而可以允许学生在表达方式上有创造性和个性化,但是描述文本观点必须要准确。学生面对全班同学讲解并接受提问,既是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也是训练其复述文本、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2、梳理各章内容要点

  (教师可以从所选同学的不同表述中,顺势引导学生讨论第一部分各章的主旨。)

  明确: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乡土社会的性质。阐述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村落内部是熟人等特点;第二章从空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第三章从时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3、梳理各章内在关联

  三章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提示:第一章提出的“熟悉”概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词。乡土社会为何人人熟悉?是因为全村聚村而居;为何聚村而居?是因为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为何不流动?是因为乡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因而只能黏着在土地上:这是承上。“熟悉”,也是启下。从空间角度讲,人们天天见面,是“面对面的社群”,表情、动作、声音等沟通语言比文字传情达意更完全,因而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从时间角度讲,乡土社会是定型的社会,一个从幼年到老年,生活方式不变,甚至历经几代,生活方式也不变,“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个人没有“今昔之隔”,社会没有“世代之隔”,因而乡土社会也不需要文字来记载传递世代间的经验。

  明确:三章内容整体上构成总分关系:第一章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特点,是二三章的理论基础;二三两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分别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论证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的结论。三章之间的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4、小结

  关注重要概念,分层次,概括层意,归纳主旨,看似基础,实则很重要,梳理能力是学术类文本阅读的基本功。同学们之前阅读的多为文学作品,重视文学性鉴赏,不注重梳理;在高中阶段,应当多接触学术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掌握学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三、“读出来”——对话碰撞

  1、概括陈心想文章观点

  提示:注意表示行文脉络的关键词,比如“首先”“其次”“最后”“总之”“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明确:陈心想文章的观点,可以用原文概括:乡土社会还是需要文字的。

  2、概括郑也夫文章观点

  提示:郑也夫文章写在陈心想文章之后,是在陈心想评论费孝通观点基础上的再评论,因而既有对陈心想观点的评论,也有对费孝通观点的评论。那么郑也夫对费孝通、陈心想是支持其一,还是都有肯定否定?这需要仔细分辨。分层次是让复杂文章清晰的好办法。

  明确:郑也夫文章内容要点,可以分为以下几层:①陈心想说“费孝通是外来者对乡村人了解不够”,言重了;②费孝通以一个小时空的特征概括无年代区分的乡土中国,忽视了历史,不合理;③费孝通忽略历史事实的原因可能受其门派一“功能学派”的影响,只从功能角度考虑,而不看历史的演化;④陈心想提出从“需求与供应”角度讨论,有一定进步,但也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有偏颇。郑也夫部分地反对陈心想的观点,而更深入地反对费孝通的观点。

  3、讨论辩驳,形成判断

  关于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费孝通、陈心想、郑也夫各有不同看法,对于这三位学者针锋相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提示:首先要明确三人的.观点和理由,费孝通从乡土社会的特性出发认为不需要文字,陈心想从自己生活经验出发认为需要文字,郑也夫从历史事实出发认为乡土社会是需要文字的。同学评述,可以从三人理由的漏洞出发,也可以从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验出发。

  预设:同学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偏差。

  ①同学跟随陈心想、郑也夫的思路而全盘否定费孝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二人并未完全否定费孝通的全部观点,仅仅“在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的问题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更要肯定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的洞见,对审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理解传统文化,甚至把握当代文化转型,有着积极意义。)

  ②同学可能赞成陈心想、郑也夫的多,赞成费孝通的少。(教师可以从三人考虑问题的社会基础差异入手予以引导。费孝通讨论的是传统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陈心想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是发生变化后的“中国社会的基层”;郑也夫所说的苏州私塾学生,可能主要是乡村社会的士绅阶层,而非费孝通所说的社会基层。陈心想、郑也夫没有在费孝通限制的讨论范围——没有发生变化的“中国社会的基层”——基础上批驳,是有破绽的。)

  明确:本环节不求同学达成一致看法,但求同学在申明自己观点时要有充足的理由,主要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两个层次的对话: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与费孝通、心想、郑也夫等学者对话,学生作为非专业研究者,对经典著作和专业文章基本上以接受为主,难以提出有效的质疑,借助学者的对立性文章,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第二层次是引导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机能、知识背景各不相同,认知结果必然是有差异的,通过辩驳,提升学生的认知深度。

  4、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讨论,同学们已懂得跳出作者的逻辑链,独立审视,独立判断作品的价值取向,这是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的体现,也是阅读文本深层次的目标。我们还应当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阐述理由时才能保证理由与观点之间严密的关联性。

  四、作业

  作为学术类阅读,本节课仅仅是个开始。《乡土中国》还有五部分内容的阅读交流课,请同学们逐步完成“阅读记录表”,依照本次课堂示范的交流模式,深入研读探究。希望同学们通过接下来的五次课的学习,建立学术类文本的阅读规范,能够梳理能力、思辨能力更加出色。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4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乡土中国》的第6——7章。

  二、教师布置任务:

  1、学生认真自读这两章;

  2、读完后,请梳理本章的逻辑关系。

  三、学生暂停播放键,独自完成逻辑关系的书写。

  四、教师回应刚才布置的任务:

  第六章家族

  区别了“家”(西洋)与“家族”(中国乡土),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一、本章的逻辑关系

  有人(朋友)不同意“我”的分析,尤其不同意我说乡土中没有团体——但显然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儿(名一体二),我说的团体是狭义的,是团体格局中形成的社群,朋友提及的团体是在差序格局中形成的社群,大体上都属于社会圈子;二者结构不同——当然,中西社会都有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这两种,但我要说的是主要的格局——这种区别并不多余,可免除混淆;接着我就要谈乡土中的基本社群“家”——我觉得中国“家”应称为“小家族”更确当——因为中西“家”的区别不在数量,而在结构——“家庭”这个概念在人类学上本来是个生育社群,是短暂的——但是任何文化中的家庭还有其他功能;如果需要多人合作就要换其他社群了——对比看,西洋家庭社群的界限严格,且功能很少;而中国家的界限不清,可沿着父系扩大——这种社群叫氏族(人类学),我叫“小家族”——家族≥家庭——家族(氏族、部落)的功能复杂多样,生育、政治、经济、宗教、教育、安全……是个事业组织——结构上不限于亲子,时间上必须长期——虽有大小,但结构上都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这使得社群中的各分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即家族的主轴是在父子、婆媳的纵向之间,而横向的夫妻则成了配轴——因为事业要讲纪律、讲效率,要排斥私情——所以就表现出夫妇感情淡漠的现象——而同性同龄间却很亲密——这是家族中社群功能太多的自然结果。

  五、教师布置新任务,请学生思考:

  六、学生暂停播放键,思考新任务

  七、教师回应新任务:

  二、思考题:请阅读全章,完成以下问题。

  1、中国社会和西洋社会的家庭有何区别?

  界限(组成)功能主次(关系)时限夫妻感情及成因

  ①西洋社会的家庭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只父母及其成年孩子主要生育子女,其他很少,是生育社群父母是主轴,子女是配角,如同生活堡垒若以生育功能论,则是临时的,子女长成了就离开团体两性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发展是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因为生育功能为主,其他的不在分内

  ②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家族)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且单系只向父系扩大不限于生育子女,如果是氏族(性),还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功能,是个事业组织,是事业社群主轴是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夫妇成了配轴是绵延的、长期的,不因个人的长成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结束(因为要经营除生育外的很多事业)父子、婆媳的纵轴与为横轴的夫妇之间的感情都被排斥了普通的感情,因为事业的需要,要纪律、效率,所以排斥私情,家中夫妇间感情淡漠,而同性、同龄间则有情有意

  八、教师:

  请提取关键词,可以简单概括为学生暂停播放键,思考。

  九、教师回应:

  提取关键词,可以简单概括为:

  西方:

  界限严格,父母小孩;

  功能很少,生育社群;

  父母主轴,子女配角;

  时限临近,孩大离开;

  夫妻凝合,感情深厚。

  中国乡土:

  界限不严,父系扩沿;

  不限生育,事业社群;

  父子主轴,夫妇配轴;

  时限绵延,长期经营;

  排斥私情,夫妻情淡。

  第七章男女有别

  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一、本章的逻辑关系

  上一章提及的事业社群涉及感情定向——感情定向受文化的规定——社会学中的“感情”相当于“激动”,它有破坏性,影响关系的稳定——因此要稳定,就得淡漠——但是这种淡漠不是陌生,而是高度熟习之后的了解和契洽——乡土社会是西方所谓亚普罗式的安定状态,而非浮士德式的冲突状态——乡土社会中阻碍人们彼此达到高度了解的因素是什么?——空间不是——时间不是——年龄也不是——只有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才是——这差别是鸿沟,使得男女间充分了解很困难,永远不会完成——二者求同需要克服的创造力要强大,这是探险——但两性恋爱不是事业,还会影响破坏稳定的社会关系——所以乡土社会不会允许——因为乡土社会要稳定的社会关系,害怕破坏——所以必须要安排二者的关系,即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只合作,不亲近——因此乡土社会中家族是基本社群,同性原则更重要——因此感情定向偏同性,如结义性的组织——这种两性关系也符合乡土社会中的实用、克己精神——因此,男女有别筑下鸿沟,乡土得到安稳。

  二、思考题:请阅读全章,完成以下问题。

  7、在乡土社会中,为什么会出现“男女有别”(隔阂)的原则?

  (1)因为乡土社会是个安定的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遏制一切破坏秩序的要素。

  (2)而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是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人相互间充分了解的障碍,而克服两性间阻碍的求同的努力,不仅使生育事业摇摇欲坠,而且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家族社群不能顺利经营(影响到纪律、效率)。

  (3)因此男女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而感情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4)所以出现了要求男女有别的原则,即男女间不必求同,不仅在生活上有男女授受不亲的隔离,而且在心理上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合,只在行为上按一定规则经营好分工合作的生育和经济的事业即可。

  提取关键词,可以简单概括为:

  乡土求稳定,遏制坏要素;

  两性生理异,求同事业坠;

  关系要安排,淡漠别激动;

  授受心不合,按规好合作。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了解主题阅读的基本流程及关键因素,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对《乡土中国》展开主题阅读,形成独到思考。

  2、了解撰写读书报告的意义及注意要点,将自己在主题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写成读书报告。

  3、借主题阅读及读书报告的写作深化对《乡土中国》一书的宏观理解及局部解读。

  【学习准备】

  1、同学搜罗书中出现的概念术语,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

  2、教师从宏观角度梳理《乡土中国》的相关议题或研读方向。

  3、读书报告写作指导活动放在学校电子阅览室开展,以便学生在线查找相关文章或书籍。

  【学习评价】

  1、能在小组内阐发《乡土中国》全书的主旨及大致内容,

  2、能在小组内交流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经验与体会。

  【学习过程】

  一、导语

  苏霍姆林斯基:“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但是读书是要教给学生的。

  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我们在座的同学是非常幸运的,赶上了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一上高中就遇到了那本‘自己的’的书——《乡土中国》,如果有同学觉得《乡土中国》还算不上‘自己的’的书,那我将继续带领大家去找到它。

  二、概念穷搜罗,术语不艰涩

  1、摘引原文,理解《乡土中国》一书在概念术语运用方面的良苦用心。

  明确:①费孝通先生做学问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尽量用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讲清大家想不明白的道理。

  ②“我知道这些生疏的名词会引起读者的麻烦,但是为了要表明一些在已有社会学词汇里没有确当名词来指称的概念,我不能不写下这些新的标记。”

  ③为了读者能接受的方便,作者没有运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概念的准确内涵,而是用比喻的手法和比较的方式描述这些概念。

  2、请列出《乡土中国》里你认为重要的十个概念术语,并对这些概念术语加以分类。

  明确:(1)学生对概念的重要程度理解可能会有差异,我们要尊重这些差异,但大体而言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是书里最重要的概念;

  (2)对概念的分类可能会有不同标准,可以从概念所揭示的内容,也可以从概念本身的词语结构,还可以从概念的原创程度。示例:

  第一类是作者原创的概念,如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礼治格局、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第二类是作者从其他学术著作中沿用的概述,如乡土社会、感情定向、阿波罗式、浮士德式、空间阻隔、时间阻隔、社会冲突、社会合作;第三类是作者将普通词汇临时借用为社会学术语,如欲望、需求、功能、注释、仪式。第三类概念术语被很多小组忽视。

  3、分条梳理《乡土中国》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并谈谈该如何将从书里学到的经验移植到其他学术书籍中去。

  [明确](1)图表比较法;(2)概念定义法;(3)比喻类比法;(4)举例阐释法。

  三、亮思维导图,说结构模式

  PPT展示8张各个小组制作的《乡土中国》思维导图,抽选三个小组派代表带着思维导图上台,为大家讲解《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模式。

  教师在评点学生的思维导图时要纠正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偏见,思维导图之优劣不在于绘图的色彩与线条,而在于能否清晰准确地呈现全书各篇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总结收获

  请三个小组推选本组笔记、学习任务单做得最认真的同学来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选定议题,开展主题阅读

  1、主题阅读大致有如下六个基本环节:?概括主题罗列相关书目;?在不同的书里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章节;?找到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④厘清要研讨的问题;⑤分析讨论相关议题;⑥围绕主题撰写读书报告。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乡土中国》一书的主题阅读侧重第二、第五、第六环节。

  2、教师将自己梳理的《乡土中国》相关议题或研读方向发送给学生,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另外确定主题阅读的议题。

  3。、乡土中国》主题阅读的三大板块、八大议题:

  第一板块——理解“乡土”:(1)人与自然;(2)人与族群;(3)人与礼法。

  第二板块——评判“乡土”:(1)“乡土中国”里的哪些现象必须扬弃?(2)“乡土中国”里的哪些精神至今保留?(3)“乡土中国”里的哪些成分需要找回?

  第三板块——升华“乡土”:(1)姓氏与宗族观念该如何在城乡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2)“家国一体”的观念能为现代化强国建议提供哪些助益?

  4、每位学生选择某一议题。用一个逻辑严密的语句明确表述自己的问题,再登录网站查找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开展主题阅读(较长的文章可下载课后阅读,书籍只阅读相关章节)。

  六、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

  1、讨论撰写读书报告的意义。

  明确:撰写读书报告是一个学习、消化、升华、运用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主题阅读学到的知识,并且有助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研究能力。撰写读书报告有助于我们沉淀读书成果,也有助于我们提升阅读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讨论撰写读书报告的注意要点。

  明确:(1)主题要集中明确;(2)观点要富有启发;(3)论证要有理有据;(4)语言要平实准确;(5)议题要有实践意义。

  3、提供范例,让学生对读书报告的结构与写法有更切实的了解。

  从礼治到法治的超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中国的乡土社会之所以乡土,是因为它在众多方面和现代社会有巨大差别。乡土社会的进步需要实现众多突破,例如从差序格局向团体格局的演变,从长老统治向同意权力的转变,从礼治到法治的进步等。我们将理性视为进步,由此而生的社会契约视为民主法治化,正体现了理性化和社会契约的建立和完善。而乡土社会尚处于礼治社会阶段,要促使其进步,必须完成从法治到礼治的超越。

  我们认为礼治是一种相对落后的形态,因为它以纯粹的道德标准去评判行为的对错,而道德标准只是人接受上一辈的.观念,而形成的朴素的是非观。它没有明确的条文和固定的衡量标准,并不能规定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不能相对公正地保护社会成员的权益不受侵犯,在乡土社会中,舆论对于是非判断的影响更大。

  在乡土社会中,有一句话十分普遍,那就是“家丑不可外扬”。对于单户的家庭而言,家庭内部成员的纷争是不愿让外人知道的,无论是有理的一方,还是理亏的一方,都不愿将家事外传,让别人来评判,而是选择内部消化;若是一个村里的纷争,也不愿让周围的邻村知道,自己解决就好,更别说走法律途径。于乡土社会而言,最大的是非并不是某件事真正的正与误,而是生出事端便是误。因此礼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用以息事宁人,这显然是不能彻底解决矛盾的,尤其是随着时代发展变迁,乡土社会也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矛盾,许多是前所未见的,这是息事宁人的做法,就失灵了。

  理智的另一特点是凭借社会成员的喜好和价值取向评判是非。在农村里,两家人发生了利益冲突,起了争执,村人听到的不仅仅是关于事件本身的争论,还要翻出陈年旧账,甚至相互揭短,让对方失了颜面,便是占了道德上的优势,进而证明自己有理。在乡土社会中,社会成员对一个人的认识和评价,对是非的判断影响极大。在法治社会中,就事论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在理智社会中,一个有过前科的人,在是非评判中,必将受到不平等的对待。由此可见,礼治的另一弊病在于它的不公平性,而不公平,必将引发更大的矛盾。

  在书中,作者认为法治和乡土社会的礼治冲突较大:它在冲击原有礼治格局的同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格局。的确,许多的法治理念和理智理念是相悖的,甚至看似助长了在乡土社会中被认为是败类的势力。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就不推行法治,而且这一问题是必然能得到解决的。

  理智之所以能发挥效用,其基础是乡土社会的稳定性。而乡土社会虽落后于现代社会,却并非与之完全隔绝,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相遇,必然会引发前所未有的矛盾,这就必将破坏乡土社会的稳定性,进而冲击人们的观念。礼治,更像是用观念堆砌而成的秩序,因而超越理智的阶段,就要改变人们的观念。观念和利益紧密相连,如果能让乡土社会的成员看到法治相比于理智的益处,就在引导观念进步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乡土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有许多是靠礼治无法解决的了,于是法治便会发挥它的效用。随着时间发展以及法治的频繁运用,礼治社会便会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

  虽然说从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跨越是一种进步,但法治社会的发展前途又是什么呢?法治强调一种社会契约,像是每个成员利益的制衡,有制衡必有冲突。但如果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标准都达到了一致,形成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自觉,此时社会契约就不再必要了。因此最理想的社会应当是一个高级的礼治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土社会的礼制格局又有了一定的先进性,只是这种先进性和人们现有的思想道德境界高度不符,因而显得落后了。

  七、《乡土中国》读书报告写作实践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读书报告的写作,字数在800字以上。

  选出数篇优秀作品张贴到荣誉栏,并收入班刊发表。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阅读《乡土中国》品味语言,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整本阅读《乡土中国》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

  2、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此书的写作,缘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最初费孝通参考美国的教材授课,上过几轮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边研究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之后整理汇成此书。

  《乡土中国》由作者根据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结集而成。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乡土社会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需要指出的是,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是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人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3、作者介绍

  费孝通(1910—20xx),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

  5、层次结构

  第二篇: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以农为生形成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

  第三篇: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进一步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辩护。

  第四篇: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

  第五篇: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

  第六篇: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从成规。

  第九篇: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很多副作用。

  第十篇: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者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说明血缘事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在社会变迁快的情况下,会产生时势权力;在社会变迁慢的情况下,长老权力继续发生作用。

  第十四篇: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求,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6、全文分析

  这本书是费孝通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内容,在大量的社会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和描述而闻名于世。书中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还参照了一个“他者”,即西方社会。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7、写作特点

  1。内容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乡土中国》虽然只有七万多字,并且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但提炼的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视野宏大,见解精辟,颇多点睛之笔,令人耳目一新,体现出很强的学术气魄与见识。

  2。语言平实,深入浅出。

  文章虽然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但文字不以气势压人,反而平易晓畅、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其中除了费孝通卓越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外,还离不开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以及他在研究期间对中国乡土社会所做的一系列实地调查。

  3。形散神聚,思路清晰。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看似主题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是围绕着中国社会“乡土性”的特点,分别从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政治等角度展开,形散神聚,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7

  一、学情分析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收录的14篇论文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的,当时面对的群体为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学生,尽管相比较于专业性的学术著作,在内容和语言上相对通俗易懂和雅俗共赏,但是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既缺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又出现了大量的专业理论和抽象的学术概念,因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阅读的浓厚兴趣和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我们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尤为关键,让学生明确阅读《乡土中国》要重点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这就涉及到了阅读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阅读依据

  我认为,阅读《乡土中国》的依据就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有关整本书的阅读要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加以调整、创新。

  《课程标准》要求“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树立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也对阅读《乡土中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阅读指导。1、要有阅读的“预期“;2先”粗“后”细“,逐步推进;3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4关注作者研究的思路;5反复阅读,积极思考。因为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不再赘述。

  在研究如何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前,我先阅读了《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等教学杂志上的有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专业论文,认真研究了全国其他省市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同时又吸纳了我们前期进行的《平凡世界》的阅读思路和方法,制订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三、阅读设计

  1、在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教师要深入阅读和思考,广泛收集与《乡土中国》有关的文献资料,影像视频等进行细致地学习与研究,形成自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和思考。这样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果我们老师没有细致深入的研究,对文章具有宏观的把握和详尽的了解,就很难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所以作为老师必须作为阅读的先行者,而不是泛泛地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几章的阅读,然后简单的设置几个问题草草完事。

  2、阅读整本书,还需要时间的保障。现在的高中生学业负担很重,每天的自习时间和零星时间十分有限,而这些时间学生大部分用于完成作业,很难再抽出时间进行阅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和学校或年级为学生争取阅读的时间,每周有固定的阅读课,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阅读质量。我们现在已经和年级协商好,每周的周二下午三、四节课作为阅读课。

  3、《乡村中国》的学术性比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

  (1)兴趣激发

  阅读兴趣是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重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有效展开的重要保障。学生只要具有了阅读兴趣,就能够自觉主动找时间阅读,并进行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列举现实中的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在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与书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会认识到阅读在自己的学习生活的重要作用了。

  我们通过设置问题来激发兴趣,如:

  为什么我们的古人那么重视“衣锦还乡“和”落叶归根“?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了家,但是他们的父母还是喜欢住在农村?

  为什么在国外一到节日,人们大多选择旅游度假,而我们中国选择回家探亲?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喜欢问对方的年龄、家乡、工作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国外往往却被认为是个人的隐私?

  我们也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了解《乡土中国》的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们下载了《读书乡土中国》《特别呈现》费孝通第一集、第二集,《静读乡土中国》(上下)《乡土中国》(中国结婚为何要门当户对)等,在学习时适当播放。

  (2)任务驱动

  设置阅读任务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准确把握阅读重点,调动学生深入思考的必要手段。阅读任务往往是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在阅读每一章节时,我们教师要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关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维度命制题目,题目既有对文章内容深度理解,又要密切联系现实,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积极作用。于是我们可以采取阅读打卡,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阅读指导。

  如指导阅读《乡村本色》这一章节,我们设置了下列问题作为阅读的任务。

  费孝通先生在文章开头第一段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通读文章,概括出“乡土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认为我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是什么?试据此论证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3)分享展示

  分享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成果的肯定,通过分享学生能够学习到彼此的优点,能够较快的提升自我的研究能力。因此要定期集中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可以是对设置问题的有效、全面、深刻的分析,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学术性小论文,让学生在收获中体验学者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表述方式。

  四、阅读思考

  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文章阅读,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阅读,涉及阅读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我们教师有效的指导是整本书阅读有效开展的前提,而学生能够保持阅读兴趣,提升思维能力这是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在阅读中我们坚持“阅读中心明确”“每课一得”“渐进重复”的原则,避免泛泛而读,避免浅尝辄止的阅读。这就要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脚踏实地,精读、研读和重读。

  五、阅读打卡样本

  《乡土中国》第一章阅读打卡

  1、填空

  (1)本章的标题是(乡土本色)。

  (2)在社会学里,我们把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叫做(礼俗)社会,而把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叫做(法理)社会。

  (3)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4)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2、问答题

  费孝通先生在文章开头第一段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通读文章,概括出“乡土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土气不流动群聚熟悉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举例论证举例略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认为我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是什么?试据此论证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原因见文章第9页。

  城镇化政策的可行性:

  (1)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要也越来越高,个人拥有的小面积土地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富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2)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原先只能靠人力来完成的工程,现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完成,将大量人力解放出来。

  (3)社会稳定,法律逐步完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往往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端。

  (4)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工作不再单一,从事农业生产不再农民的唯一选择。

  3自我阅读思考,可以从文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语言特点进行思考分析。(不少于80字)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8

  ■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第四课时,在前面,学生已经通过三课时的学习,对整本书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学习,包括概念理解,逻辑思路梳理,重点问题分析讨论。学生前期对本书的掌握是否扎实,对本课有着重要影响,本课时的研学建立在前三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本书中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关于“家”的文化传统。

  2、了解对本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掌握研读的一些方法。

  3、拓展迁移,联系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深入理解本书的概念、观点,并找到深层学习的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 教学重点和难点

  拓展迁移,由浅入深,由感受体验到理性深入,激发学习兴趣,探寻深入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方向。

  ■ 教学准备

  1、费孝通所著《乡土中国》。(备注:长江文艺出版社,20xx年7月第一版,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系。)

  2、筹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每组4-8人。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通过前三课时的学习,对费孝通先生及其《乡土中国》一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本书中的很多学术概念进行了学习理解,分析梳理了全书的逻辑思路和各章节的内在联系,讨论解决了读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更在第三课时跟随解老师对“差序格局”进行了重点研讨,今天,我们将一起努力,围绕“家”这个范畴,探寻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二)体验与感受:看视频,找差异

  1、看视频,谈不同。

  活动一:看“中国妈妈和美国妈妈差异”小视频,谈一谈差异在哪里。

  活动设计思路:这个小视频形式独特,内容有趣,切中同学们生活体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通过同学发言直观谈感受的方式,体会浅层学习中“体验与感受”的着力点。

  2、分小组,列表格。

  活动二:学习小组研究讨论,通过列表格方式,比较详细列举各方面问题中中美妈妈的差异。

  (例如: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家务劳动等等)

  活动设计思路:通过列表格,使同学们熟悉家庭生活大概涉及哪些方面,理性分析中外现代家庭对母子(母女)关系处理的差异,用中西比较的'方式思考家的问题,内容贴近同学们生活,并且,使同学们认识到列表格等学习方式,可以让结论更理性和全面,引出下面量化研究的研习方法。

  (三)深入与细化:量表研学

  1、关于中美妈妈的不同,同学们能找到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是如何论述的吗?

  如:“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而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第26页)

  2、学习任务一:那么,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认为西洋家庭和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有什么差异呢?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填写量表。

  学习任务设计思路:通过设计简单量表,对比中西家庭差异,掌握应用简单量表方法,体会研习文本内容深入的方法。

  将同学们的结论整合,得出相对理性科学的结论。

  (四)思考与批判:发现问题

  整本书阅读过程,是从初识体验,理解把握,到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的思维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的一个升级过程,只有走到“怎么样”这一步,才能让我们的学习得到提升,才能去思考“对不对”“有什么用”的问题。

  学习任务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围绕本书中“家”这个问题,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对不对”“有什么用”的问题?列出问题。

  例:“现代中国家庭是否延续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特性?”

  ……

  学习任务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方式,围绕“家”这个小概念,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目标中“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和“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的引导与思考,结合本书内容,拓展迁移,联系实际生活,锻炼阅读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批判意识,激发研究兴趣,为下一步确定研究性学习研究方向做铺垫。

  (五)迁移与拓展:完成《乡土中国》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学习任务三:围绕“家”(或“家庭”“家族”),确定《乡土中国》研究性学习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比如《家族》 一篇,其结论主要是基于中国传统家庭的调查,我们可以结合读过的相关文学作品,联系本文所学知识,去分析这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中国传统大家庭。我们一起来试试从这个角度拟定一个研究题目。

  步骤一

  教师引导:确定研究题目思路,完成开题报告表格。

  1、 研究对象的确定:关键词“家”(或者“家庭”“家族”)。

  2、 范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现代中国的家庭。

  3、 角度:横向,固定时期;纵向,发展变化。

  4、 语文研究价值方向:古典文学作品,或者现当代文学作品。

  5、 部分相关文学作品举例: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祝福》、曹禺《雷雨》、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

  如,通过现实体验和新闻、影视剧、艺术作品总结分析的思路,示例选题《现代中国家庭的发展轨迹和趋势》;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结合自身经验和分析,示例选题《小说<红楼梦>中家庭关系研究》……

  步骤二

  交流讨论,填写表格。

  (表格附后)

  步骤三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展示,修改,教师指导评价。

  学习任务设计思路:以《开题报告》为载体,学有深度,学有所用,进可完成此项研究性学习,真正开启高中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退可明确思路,初涉课题、论文,为下一步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六)作业布置

  小组讨论,可以围绕“礼治”“诉讼”“权力”“道德”等角度,继续进行其他方向研究。(浙江省瓯海中学 郭金玉)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多维度查证比较,辨析家、家庭、家族、氏族等相关概念在内涵外延上的细微差别,了解中西家庭观念的差异;

  2、对比阅读,深入理解乡土社会家庭内部结构和感情定向特点,提升思辨能力。

  学习准备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四课时“学习任务单”。

  2、阅读阎云翔《家庭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和萧楼《夏村社会?纸鸢:副业化村庄中的家和分家关系》,并回答相关问题。(参见《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3》)

  3、教师应该掌握以下几点学情:(1)“中西家庭对比图”难度较大,学生分歧较大;(2)学生对家族概念比较隔阂,需要联系已知予以解说;(3)学生对家庭感情倾向比较隔阂。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第四课时“学习任务单”;

  2、完成《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3》。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如果我们去查书法字典,发现“家”这个字从秦汉到现代字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照《说文解字》的说法:家,上面是宀(mián房室之意),与人有关;下面是豕(猪,富庶之象),与财有关。中国“家庭”一词,不仅具有“安居”和“乐业”的个体人生状态的双重意义,而且具有纵向“代际结构”的血统家族态和横向“婚姻结构”的血缘社会态意义。

  中国古诗词里,“家”也是个高频词语:

  1、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6、雪里放囚天亦喜,平安骑鹤到家庭。(刘辰翁《浣溪沙》)

  7家庭粗有消閒乐,未似登山临水时。(卫宗武《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不管是“家”“人家”,还是“家庭”,我们都不会觉得它是个难理解的词语。可是,到了社会学著作里,要弄清“家”的概念却并不容易。

  二、辨析关键概念

  1、找出第六篇、第七篇中与“家”相关的概念,仔细辨析它们在外延与内涵方面的差异。

  (1)家庭: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

  (2)家族:由许多家组成的社群;

  (3)氏族: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

  (4)宗族:同一姓氏多家族组成的社群;

  (5)小家族:单系纵向绵续性事业社群。

  2、由同学结合学习任务单(二),多维度比较中西家庭的差异。

  三、男女有别

  1、观看中西男女恋爱对比镜头的视频剪辑。

  2、出示。

  (1)学生呈现梳理成果。

  (教师可从学生课前完成的“阅读记录表”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中西家庭对比图,并将学生手绘图制作成PPT供课上讨论。)

  请该同学对照PPT讲解自己对前两章的理解,其他同学如有疑问,可以当场提问。

  明确:教师应当及时抓住学生表述中异同点、闪亮点和破绽处,及时追问。

  (2)梳理各章内容要点。

  (教师可从三位同学不同的表述中,顺势引导学生讨论第三部分两章的.主旨。)

  明确:第六章《家族》主要内容是以西洋家庭特点为对照,分析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的特点。中国乡土社会家庭没有严格团体界限,在父系方面可以无限扩大,除了生育任务之外,还经营政治、经济、宗教等长期绵续性事务;中国乡土社会家庭中,主轴是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夫妻是配轴,又因家是绵续性事业社群,强调纪律,排斥感情,所以夫妻两性感情是淡漠的。第七章《男女有别》主要讨论乡土社会感情定向的问题。指出为了分事业,乡土社会的感情定向是偏向同性交往,遏制男女交往。

  3、梳理各章内在关联。

  两章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明确:就内容而言,第六篇、第七篇都是讨论乡土社会下的群己关系,但第六篇侧重于对家族的功能和特色进行描述,以描述现象为主;而第七篇则引进阿波罗式与浮士德式这两个人类学概念,借此来分析乡土社会家族之所以是单系主轴的原因所在。就逻辑关系而言,前一篇是描述现象,后一篇是分析原因,二者构成由果溯因的因果关系。

  4、明确中西家庭差异。

  明确:参考示例如下

  阅读《家族》《男女有别》两章,完成下面两张表格。

  5、联系实际,谈谈传统社会的重男轻女现象。

  明确:传统社会非常看重家族血统的绵续,几乎所有家庭都以家大业大、子孙繁多为荣,在男婚女嫁的情况下,能延续香火的只有男性后代。因此,重男轻女就成了传统社会的普遍现象。

  四、思辨探究

  1、阅读材料一。

  讨论问题:阎云翔认为什么因素推动家庭从父子主轴向夫妻主轴转变?

  提示:学生可能有多种答案,比如工业化、都市化,但是原文已经否定。

  明确:妇女因为追求自由而积极主动推动。而妇女为何要积极推动?这与女权主义高涨有关系。

  2、阅读材料二,讨论问题:阅读萧楼文章,判断分家对家庭事业是否有损害?

  明确:分家对事业没有损害;但是分家使父母(本家)地位下降。

  3、讨论辩驳,形成判断。

  费孝通认为传统乡土社会夫妻感情被抑制是因为家庭是事业性社群。读完上面两则材料,你认同吗?

  明确: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认同。传统社会经济形态是以农耕为主,副业为辅。由于生产条件限制,只有集中资源,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不分家,在家长的主持之下更容易让资源配置合理。因而为了生存的事业,个人感情被抑制。

  示例二:不认同。根据补充资料,分家对事业没有产生影响,甚至配合更合理,能够调动年轻一代的积极性。夫妻感情被抑制的原因可能与传统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男女婚姻不自由有关系。

  五、作业

  完成第五课时“学习任务单”。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0

  一、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本堂课完成的是“勾画圈点,争取读懂”“反复阅读,把握”这样的目的和任务。它以学生预习的初次批注为前提,以学生的初读感受作为教学起点,以批读的对象、方式作为抓手指导学生以提要钩玄的方式把握学术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能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这本书由14篇文章构成“论文集”,在五六万字的规模下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厘清概念,继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等各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节导读课,针对单篇单章节的精读。学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习惯,批读较不规范。如果有批读,也大多呈现为感悟式批读,批读方法和类型较单一,对象不明确。韩愈《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本课旨在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保持。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

  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批注示范,总结批读;

  学以致用,拓展批读。

  教学难点:语料助推,拓展批读。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学案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七、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

  教学活动一:导入思考,引出批读

  1.教师活动一:

  情感导入《乡土中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炼文章的结构脉络。钩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

  教学目标展示

  本节课以“乡土本色”一文为例

  从情感导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更乐于阅读本文2分钟

  教学活动二: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教师活动: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指明“论点”概念,明确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提要——记事者必提其要

  2.布置任务:向组内同学展示你的思维导图,推出一份你们认为最棒的,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一:交流思维导图,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提供自己的思维导图真正读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钩玄,首先要“提要”才能为后续批注提供理解基础10分钟

  教学活动三:批注示范,归纳方法;

  钩玄——纂言者必钩其玄

  教师活动:请归纳出导学案中的批注角度

  学生活动二:归纳能总结学术文章的批注方法,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并板书

  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真正感知批注方式5

  分钟

  教学活动四: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活动:请根据刚才学习的批注方法,结合助推资料,对书中“阅读导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概念进行批注。(5分钟)

  学生活动三:批注并展示,互相点评欣赏。

  教师活动:点拨评价趁热打铁,课上批注并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15

  分钟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四种学术著作的批注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今后阅读更多作品。总结回顾3分钟

  八、任务布置

  1.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4篇文章的批注;

  2.有选择地对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

  3.对自己感兴趣、读有所得之处进行批注(不少于50条);

  4.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列出来(3-5个);

  5.同桌之间交换批注文字;

  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乡土中国》批读记录单,并就如何批注学术著作进行总结(200字左右)。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能活学活用,运用阅读过的《乡土中国》理论来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并能进一步通过探讨思索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逻辑思辨能力,能具体分析《乡土中国》中各个概念含义,能有感而发。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整体概括和读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追溯乡土社会的特点,探索社会发展的途径,进而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文化的关注。

  教学重点、难点、离清概念,延伸讨论,读后有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汇报

  1.在前面导读、略读、批读、研读的基础上,给文中的下列概念下个定义。要求: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小组集合集体智慧,每个概念综合出一个最佳答案,然后在全班展示。

  2.展示汇报。

  熟悉社会:因见证了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从而使人和人、人和物形成了最为熟悉的社会关系的村落式社会形态。

  面对面社群:由于人们终日面对面相处而形成直接交流会意有时甚至无需语言这一媒介的社区形态。

  差序格局:是指乡土社会里的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关系圈。

  团体格局:是指由各种各样由若干人组成的关系平等界限分明互相合作的团体构成的社会形态。

  感情定向:文化规定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

  亚普罗式文化:关于人需接受超于人力创造而由宇宙来安排完善的秩序的文化观念。

  浮士德式文化: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克服各种冲突甩形成的阻碍的过程。

  礼治社会:运用教化的形式让人们形成的主动服膺于传统习惯的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

  无为政治:乡土社会因不具备横暴权力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不具有同意权力所要求的分工体系而形成的微弱和松弛的“统治”形态。

  横暴权力:发生在阶级斗争里的以自己的意志驱使被支配者而带有压迫性质的权力。

  同意权力:在社会分工的状态下人们必须遵守契约来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持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的权力。

  社会契约: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人们为了保障每个的责任与义务而形成的共同授予的权力。

  长老统治:区别于横暴与同意权力的以教化形成的礼的统治形式。

  时势权力:当社会结构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的时候一些有能力、有办法改变社会结构并能获得群众的信任从而拥有支配他人的权力。

  二、大交流

  1.《乡土中国》一书中的哪些描述与你的生活经验是否相符合?

  2.《乡土中国》一书中的哪些描述与你的生活经验相背离?

  3.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写这本书的初衷是“认识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中国社会随后几十年的发展符合作者的预期吗?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逐渐在缩小,乡土性也逐渐淡化了,“乡土”观念日渐式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对振兴乡村,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分享出来。

  5.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我们该摒弃什么,又该继承什么?

  讨论时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第4题的参考:

  城市的繁华对自小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的确很有吸引力,因为年轻,视野不够开阔,经历也不够丰富,为了生活、梦想,为了心中那一份向往来到了城市,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机遇。远离家乡,可逼迫自己实践理想的职业规划,激发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远离家乡与“记住乡愁”并不矛盾,关键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这个矛盾,乡土城镇化就显得尤其重要。

  好的建议:①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让人们就地城镇化;②珍视历史遗存,转向提升品质、注重人性的内聚式发展;③打造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小镇经济,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宿感。

  三、大展示

  1.每组推荐一篇《乡土中国》读后感,在全班展示。

  2.读后感示例。

  千条万缕了然在胸

  读完这本《乡土中国》,感触颇多。

  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千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

  作者是大师级人物费孝通先生,书中提出了有关中国社会——乡土社会——的一些基本特点、基本概念,譬如所谓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中没有法律产生的条件;乡土社会的礼治、长老统治等等特点……对于我这个刚刚对社会学发生兴趣的初学者来说,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

  这本书虽然通俗易懂,但是自己真正理解书中的实质内涵的东西则并不是那么多。这本书一开始读起来感觉十分的亲切,因为自己就是从乡村中出来的人,对乡村本来就有一种热爱之情;但是不同的是,费孝通先生则通过理论层次的写作手法和研究方法将乡村社会结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确实是费孝通先生的独到之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就是里面通俗易懂的语言,跟霍金的《时间简史》貌似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乡土社会之乡土原因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正如费老所说,中国基层社会的确有浓浓的乡土味。这里的乡土味并不是城市人眼中给乡下人冠上没认识多少字、听到汽车喇叭鸣不知道往左还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经过实践证明,乡下人的学习能力并不比城市人差,只是对于知识和城市生活规律的需要和欲望没有都市人强烈。经过这么多年对历史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制约了中国人民尤其是基层人民思维方式、思想文化的发展。再加上乡土社会是一个社会变迁速度十分缓慢的社会,人民已经习惯了乡土社会里安稳的生活,因此不能适应其他快速变迁型的社会,这个才是乡土社会之所以乡土的原因。另外,虽然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速度慢,但是乡土社会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旧的社会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时候,名实分离的情况就会出现。名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不可轻易改变,所以人们只好依旧采用这个名,而在实际的操作上采用自己的那一套实。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在我的家乡,传统结婚习俗已经不再符合现实了,所以人们其实早就开始按照自己那一套去办事了,只不过不敢明目张胆的废除这些传统习俗。这其实也折射出了传统国人们保守封闭的特点。读着这本书,不禁一遍遍感叹费老敢于探索的精神,虽然《乡土中国》的创造时间离现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但它折射出来的理论依然经久不衰。

  不可否认的乡土性

  《乡土中国》是从农村的角度解析中国的乡土性。我来自农村,书中许多事深有体会。

  这本书写于一九三七年,距今已七十余年,但在看这本书时,我丝毫感觉不到时代的阻隔带来的距离感。这也恰恰说明我们仍没有从乡土社会中完全蜕变出来,而乡土社会是稳定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相对稳定的。今天的中国还在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不可否认它还带有很强的乡土性,也正因为如此,《乡土中国》这本书直到今天还是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的著作,但包含的内容却远远超越了社会学。这本书是作者对本民族文化社会学层面上的重新审视。他解释了很多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与西方社会的比较凸显乡土社会的特点,进一步论证乡土社会的文化是由乡土社会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由乡土社会的整个历史地理环境决定的。

  泥土情缘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我对这种农民天生的泥土情缘感受颇深,包括自己家乡的农村,去过的外地的农村,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农民对土地那种深深地情节,那种感情真正是来自骨髓血液的与生俱来。

  他们对待土地,就像土地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像是亲人般熟悉土地的一切习性。什么时候土地该松土了,什么时候该浇水了……他们了如指掌。在一切可以播种的地方他们丝毫不放过,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如果面积小,他们就会种上点花草,如果面积大,他们就会架上篱笆开辟一个小菜园,每天清晨下地之前在自己的小菜园里拔拔草,浇浇水,这种劳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

  我觉得我的奶奶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奶奶今年将近八十的高龄,按理说应该是每天悠闲地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是奶奶真的是离不开土地。自己向村里承包了一亩地,种上玉米小麦高粱,在废弃的老房子的院子里,在房子东边的空地上开辟了两个菜园,种上时新的蔬菜瓜果。这样,每天清晨奶奶都会出现在菜园里,下午暑热散尽的`时候,奶奶会一个人或者带上我们其中一两个人,去田里转转,看看庄稼……这样,奶奶说,在地里干点活,既锻炼了身体,心里也舒坦。

  在朝阳村采访村头一位开超市的阿姨的时候,她说:“心里烦了,去地里转转就好了。”对于他们,土地是一种母亲似的依靠,是一种与生命难以割舍的情怀。

  心中的眷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的一句诗歌。我想这句话最能反映书里的思想。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很同意,因为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因为依赖那片土地,在我们心中变成眷恋。我们世世代代的文化才得以传承。

  一个人,说走就走了。一户人,说散就散了。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村庄围绕人的生老病死和婚丧嫁娶所固有的生存仪式正在被逐渐湮灭。由于外出打工,崖边从20xx年到20xx年,只举办过五场婚礼。很多外出务工的人结婚时都在城市里举办婚礼,这样一则避免计划生育的追究,二则避免回村办婚礼的麻烦。婚礼不在村里举办,新生儿的满月酒自然也挪进了城市。唯有葬礼,是村庄无法舍弃的规则,每一个老人死去,都要举行葬礼,而年轻人越来越少,葬礼仪式能否按照旧制度举行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中国很早就有了先进的城市文明,也曾创造了世界顶级(四大发明)的技术,但中国的社会基础或者说社会基层依然是乡土的。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土地搬不动,农民依赖土地、固守土地,形成了乡土中国,形成了农业文明。这是费孝通60多年前总结《乡土中国》的依据。

  尽管费孝通总结的社会结构特点依然能在中国乡土社会窥见一斑,但总体而言,在经历了1949年的解放和社会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浪潮以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乡土中国向城镇中国过渡,这个过渡时期的农村问题,便是新乡土中国问题。在千百万个崖边最大的忧伤和惆怅。

  像书中的一句话说的那样: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中国便是这样的,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们便有了一份土气,无需觉得丢脸,这本身就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我们该庆幸,这是我们的家的标签,是我们的根。叶落归根而我归往何处?我们都知道,落叶尚要归根,人也是一样的,倘若忘了根在哪里,要如何回家?

  四、大期待

  田野考察与躬身自省

  《乡土中国》一书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是全面、理性并富于洞见的。但该书出版已逾70年,其间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巨变。当下中国社会结构之实际状况必须经由田野考察,方有切实了解。正如《乡土中国》一书所论及,中国传统观念中有一些消极因素保留至今,可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残存,我们只能不断躬身自省方能找到它们,下定决心才能祛除它们。请同学们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考察后,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关于乡土特色方面的考察报告,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也可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当然更可以作为语文小论文。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2

  ■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和成书。

  2.通过与文学作品的目录比对,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进而感受学术著作的内容。

  3.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

  2.通过思考,总结表达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或价值。

  ■ 学习过程

  (一)勾连现实,激趣导入

  1.看图感受:

  ①中国人见缝插针地种菜。

  ②中国庞大而复杂的家谱。——比对欧美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和称呼。

  2.联系生活:结合你的生活和体验,还有哪些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中国的春运,中国大妈爱跳广场舞;中国人喜欢托熟人找关系;“ 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入土为安” 的观念根深蒂固;……

  3.深入思考:为什么?

  关键词:农耕社会的传统、乡土情结、儒家文化的影响。

  (二)了解作者,走进《乡土中国》

  1.了解作者:

  费孝通先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1947年,他出版了关于社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

  2.《乡土中国》写于70多年前。我们通过自己阅读来了解这本书的成书,拉近与这本书的距离。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乡土中国》共___篇论文,是从_________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____问题,专从_________本身来发挥,来追究________的特点。它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_____,尝试回答“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

  【参考】《乡土中国》共14篇论文,是从“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它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排他性,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3.学习任务二:

  小组讨论:《乡土中国》的核心是“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什么用“乡土”这个概念,而不用我们熟悉的“农村”“乡村”?

  师引导:比较综合。①农村与城市相对应:《后记》第一段“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 。所以“农村”主要是一个经济概念,表明的`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经济活动方式。②我们常说向往“乡村生活”。所以“乡村”主要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③“乡土情结”是我们语境中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乡土”则具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强调的是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因此,以“乡土”命名更符合本书的传统文化意蕴。

  【补充】从学术背景来看,他一九三五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曾师从吴文藻、史禄国等社会学名师;一九三八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并获博士学位,曾师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并且,从《乡土中国》一书中,还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传统儒家经典文献熟习非常。从实践背景来看,除其本人生于斯土长于斯地外,在本书成书前,他在广西、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田地调查工作,对中国乡村社会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体会。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他敢于另起炉灶、新开中国乡村社会学的基础。

  4.小结:

  所以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乡土社会”这个概念,进而形成系列文章,汇编成《乡土中国》,成为一本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体系的社会学著作。

  (三)初识概念,了解学术著作

  1.看书本的目录:

  学习任务三:

  小组合作研究:

  ①阅读本书目录,了解基本概念。

  ②比对右边的目录,说说不同。——来自《魔戒》第一部《魔戒现身》

  ③结合《重刊序言》和《后记》,归纳《乡土中国》中概念的来源(或研究方法)。

  2.齐读《重刊序言》中的三句话:

  ①“我是一面探索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

  ②“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③“它并不是虚构,也不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

  3.小结:

  幻想小说的虚构性;概念①直接来源是作者的“乡村社会学”的讲课内容,是边探索边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②根本来源是通过认识形成的概念。——学术研究或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的不同。

  (四)反思现代,体悟学术经典

  1.学习任务四:

  思考表达:

  有人曾提出疑问:《乡土中国》的出版时间是1947年,中国社会大部分已经从“乡土”走向“现代”,学习《乡土中国》会不会过时了呢?把你的理由写成一段话,不少于140字。

  2.要点引导:乡土的中国 乡土中的国 中国的乡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与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在这样一个飞奔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可能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的河流。只有现在的民族是最薄的民族、是最没有希望的民族,因为你没有办法找到过去,你也没有办法从中吸取各种经验和教训。——梁鸿)

  3.阅读提升:

  梁鸿《中国在梁庄》(前言)

  它(乡村)是我生命中最深沉而又最痛苦的情感,我无法不注视它,无法不关心它,尤其是,当它,及千千万万个它,越来越被看作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

  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面?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又是什么时候起,一想起那日渐荒凉、寂寞的乡村,想起那在城市黑暗边缘忙碌,在火车站奋力挤拼的无数的农民工,就有悲怆欲哭的感觉?这一切,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或许,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五)介绍方法,学会学术阅读

  1.20xx年的高中语文新课本高一必修教材(上册)中P80-P81,有以下一些阅读策略的指导:

  ①要有阅读的“预期”。是为了了解乡村历史和文化?为了学习一些社会学研究方法?为解决当今农村问题寻求答案?

  ②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③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④关注作者的研究思路。

  ⑤反复阅读,积极思考。

  2.批注法介绍:以《红楼梦》脂砚斋本为例。

  (六)课堂总结

  费孝通: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传统,必须要有一个全盘清理。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把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这生活方式中所养成的观念加以说明。有了这笔清清楚楚的账才能使我们走下一步时不致再像目前这样的艰难而浪费了。所以,我们也应该认认真真研读这本《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梳理《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内在关联,提高文本梳理能力;

  2.深入理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多重原因,理解“差序格局”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

  3.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该如何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学习准备】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收集有关“差序格局”的俗语名言.

  3.教师要掌握以下几点学情:(1)学生填写的“阅读记录表”部分内容差异较大;(2)学生对下定义的方法不明了,本书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的定义差异很大,需要正确引导.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完成《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2》.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五千年的文明延续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时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沉重包袱.正如庞朴所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乡土中国》第四、五篇论述了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一种文化传统——差序格局.

  二、深挖文本

  先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再深入探讨文本内容.

  1.现象观察.

  (1)文中列举了哪些生活现象来解说“差序格局”?

  [明确]①苏州河道肮脏不堪;②公共走廊和院子灰尘堆积;③亲戚关系一表三千里;④街坊多少具有很大伸缩性.

  (2)你在生活中有注意到“差序格局”现象吗?

  [明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差序格局”,小区里的事、亲戚间的事、学校发生的事都可列举.

  2.深挖原因.

  (1)综合第四、第五篇的论述,分点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家庭”“社区”“国家”等基本概念伸缩性过强,导致个人与集体的界限模糊;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差等,也会对社会结构带来影响.

  (2)联系前三篇的论述,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与游牧业、渔业、商业文明相比,农业劳作基本不需要分工合作,没有分工合作,当然容易形成由我作主、以我为中心的“私德”;②黏于乡土的产业类型决定了村落聚居的社区结构,而这一社区结构又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依亲疏远近交往的原则,由此形成“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3)根据你对历史现实的了解,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让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的中心,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与此亦有内在联系.

  3.利弊探讨.

  (1)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为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带来了哪些益处?

  [明确]“差序格局”有助于稳定人伦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社会结构、政治局面的稳定不变,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年而不中断,与此不无关系.

  (2)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又存在哪些负面影响?

  [明确]受“差序格局”的影响,平等观念很难得到推行,而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会有民主法制社会的建成.腐败现象的屡见不鲜、依法治国的举步维艰都“差序格局”的流弊密切相关.

  [教师补充]费孝通先生在书里没有着力批判差序格局的弊端,并非刻意含蓄.这与马克斯?韦伯所倡导的“价值中立”有关.韦伯主张,学者在选择课题时可以有价值关联,而一旦开始论述,则要尽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只做事实判断,少做价值判断.

  4概念阐释.

  “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中重要概念,请你对此概念下一个定义.

  提示:(1)不能用原文的比喻代替概念阐释,如“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的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2)注意引导学生界定概念的外延——适用范围,概念的内涵——本质属性.

  明确: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以自己为中心,以亲属、地缘等关系为主轴的亲疏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

  5.写法分析.

  作者怎样使“差序格局”这个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明确: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对它进行譬喻,借用相对概念进行比较.

  文章在阐释“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时,既有比喻论证,也有对比论证.用“捆柴”来比喻西洋社会,意在证明西洋社会具有“团体格局”的特性;用石头击水产生的“波纹”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具有“差序格局”的特性.通过“捆柴”与“波纹”的对比形象鲜明地阐明了“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差异.

  6.梳理总结.

  (1)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以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为对照,分析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向外推伸的差序格局,群、己和人、己之间的界限可伸可缩;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实则是自我主义.

  (2)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特点.仍然以西洋社会为对照,指出差序格局下,没有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最基本的是从亲属角度考虑的“孝悌”和从朋友角度考虑的“忠信”,并根据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不同程度上的伸缩.与团体格局下的道德体系想比,个人之间,没有人人平等的兼爱精神;个人与团体之间,往往先私后公.

  (3)第五章谈道德是第四章社会结构的衍生,道德建立在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

  三、延伸思索

  1.比较以下两组人物,说说他们间的差异.第一组人物为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和阿Q(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第二组人物为富兰克林(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和科比(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明确]主要借这几个大家熟悉的人物让同学弄清“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的内涵差异.

  2.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论述是不是否定了古往今来圣贤们的高尚道德?

  [明确]费孝通并没有否定圣贤们个体道德的高尚,他认为“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那些人道德高尚只是个人严格要求的偶然现象,并非制度和集体约束普遍结果.

  3.墨家的“兼爱”思想可能是中国古代较接近“团体格局”的道德观念,你能说说墨家思想为何后来很难流传开来吗?

  [明确]墨家的主要成员为下层工匠,工匠在完成一项大型工程任务时分工合作远多于农民,这样的出身让他们在思想观念和组织结构上更接近“团体格局”,但当高层的统治者和底层民众都以秩序稳定为最大企求时,它们的思想无法被普遍采纳.

  四、学以致用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你该如何在自己的公司内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请以此为主题发表两分钟的即席演讲.

  五、作业

  预习第6、7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单.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4

  【学习情境与任务】

  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留给我们丰富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他的家乡江苏吴江在他曾二十六次考察访问的江村设立了费孝通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围绕“差序格局”“志在富民”“文化自觉”三个主题词布展,以图片和实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观性和教育性,但这种展出方式较难激起参观者对其相关作品的阅读欲望。学者陆也夫曾说过,“研讨一个学者的著作是对他的最高礼节”。

  而《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先生的重要代表作,在馆中只有一本书陈列。我们可否尝试为纪念馆策划一次《乡土中国》特展,设计几块展板,把这部作品介绍给大众,让观众有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费老的作品,实现对他的真正纪念。

  【学习内容与目标】

  1、阅读与鉴赏。

  通读《乡土中国》14章,通过对各章内容的概括和概念提炼,把握整本书的理论架构;重点研读部分章节,理解章节的内在逻辑,如概念与概念间的差异,概念与材料间的关联,材料的调查与选择,以及作者的论述思路等;通过阅读序言、后记等相关的背景材料,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

  2、表达与交流。

  能够运用简洁语言概括作品内容和本书的学术影响;能够运用简明而富于个性化的方式呈现所负责的展板内容;在策展讨论过程中,能够把对作品的理解、自己的研究

  成果和设计方案清晰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能够在小组交流中倾听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撰写解说词,并能流畅地进行口头表达。

  3、实践活动。

  在展览主题的确定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形式梳理各章节内容和核心概念;在展览大纲的编制过程中,学习运用思维导图表现研读内容的内在逻辑;在展板图文设计的过程中,学习运用PPT、PDF或手绘形式呈现个性化的展板设计;在相互评价中,学习如何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学习活动概述】

  本活动围绕“为《乡土中国》策展”,设计了拟定主题、编制大纲、图文展示三个任务,分别对应通读、重点研读和迁移拓展三个学习层次。通过任务式学习,探索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方法,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学术类著作的经验。

  具体包括“通读了解,拟定展览主题”“深入研读,编制展览大纲”“图文展示,交流评估”三组学习活动。在通读基础上理解书中关键概念,把握全书逻辑思路,理解全书围绕“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从“乡土”上看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探寻民族的基因,看清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明了民族运行的内脉,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在策展的过程中,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作家的智慧、情怀。学会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综合运用概括、比较、分析、评价等方式,培养阅读学术著作的能力。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于一体。

  【学习活动设计】

  一、通读了解,拟定展览主题

  1、梳理作品内容。

  在通读整部作品的基础上,将作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提炼出每章的核心概念。

  2、了解作家及作品地位。

  通过阅读本书序言、后记,以及书籍查阅和网络搜索,了解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成就,以及《乡土中国》这部作品在其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形成300字左右的概述。

  3、选择章节,拟定主题。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上述两项研究成果,从而确定展板的主题和涉及的内容。可聚焦某一章节,也可综合几个章节,并解释主题拟定的依据和理由。

  设计说明:

  这组活动意在通读《乡土中国》。该书围绕“乡土中国”提炼出了很多概念,这些构成了本书的理论体系,明晰这些概念,是读通这本书的关键。活动1旨在对全书14个章节的内容逐一梳理,通过梳理概括,明确各章的核心概念,从而对本书有一个整体把握。

  由于是在已有的费孝通纪念馆中布展,在有限的空间内,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展示,还需了解作家成就和作品地位,而且学术著作的阅读也需要了解其学术价值,在了解其背景和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领会作品的内涵,活动2的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之所以要形成文字,就是希望培养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活动1和活动2是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3则要求在前两项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因为最终的布展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

  此活动旨在让每个学生根据各自研究的成果,充分表达,共同探讨,从而选择一致认可的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表格中要求填写“依据和理由”是为了不让此讨论流于空泛,且养成有理有据的表达习惯。至此,完成了第一大项任务即“拟定展览主题”。在此过程中,通读了作品,并梳理了作品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明确了这部作品的学术价值。

  二、深入研读,编制展览大纲

  1、研读相关内容,制作思维导图。

  结合拟定的主题,围绕选定的内容,重点研读,将相关内容的梳理提炼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思维导图的制作要考虑布展的需要。

  2、讨论展板内容,确定展览板块。

  小组成员在组内交流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以及对展板的内容、数量和布局的考虑,经讨论最终形成本组布展方案,并确定人员分工。

  设计说明:

  第二大项任务是借助展览大纲的编制,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作品,在第一环节通读的基础上要读懂书中的内容,并触类旁通。

  活动1,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针对选定的主题,梳理相关章节的内在逻辑,如概念与概念间的差异,概念与材料间的关联,材料的'调查与选择,以及作者的论述思路等。思维导图是为布展的任务做准备的,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直观呈现研读的成果。

  活动2,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在阐述交流中将对作品的研读推向深入,同时对布展方案也更了然于胸。

  展板的数量、内容,展板内和展板间的布局,需要在各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每个人都对布展方案有了整体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分工,这样每个人的制作既有全局意识,又不至于任务太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可以得到培养。

  三、图文展示,交流评估

  1、制作与修改。

  组员分别制作所负责的展板,以PPT、PDF或手绘形式呈现,每块展板需配以说明性文字,如版面解说、设计意图等。组内交流各自的完成情况,集体讨论,修改定稿。

  2、展示与交流。

  在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之前,组内撰写解说词,阐述小组对这部作品的阅读体会和布展的意图。在课堂交流中相互借鉴,听取他人意见。

  3、发布与评价。

  在同学和教师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后发布在班级群,各组要设计出评价表,对其他组的设计逐一评价,并写出评价意见。

  设计说明:

  这项任务是在通读与读懂基础上的迁移运用,在图文展示中体现对作品的认知,是整个活动的成果展示环节。

  活动1,学生在独立制作展板的过程中需要对所负责的部分有更精致准确的呈现,甚至有个性化的表达,这个表达就是对作品的提炼和诠释,所选择或设计的图文要体现其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组内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深入的研读过程。

  活动2,设计了撰写解说词的任务,除了向全班展示的需要外,也是对作品阅读和布展意图的再梳理,对布展的解说也是对阅读的汇报,读、写、说、听在这个环节中都得到了体现。活动3是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以开放式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应有的激励和反思。

  把评价表的制定交给学生,一方面,使他们参与了整个制作过程,更有发言权,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另一方面,在评价维度和权重的设置上,也更能体现他们对作品和布展的认知程度。各组在相互评价中,既能思考吸取他人长处,也能获得更客观的自我认知。

  【读写测评】

  《乡土中国》中那些从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概念和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是否还适用?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在读懂此部学术著作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请围绕你们小组的展板主题,设计一个辩论赛的辩题,并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进行一辩陈词,时间2分钟,各400字左右。

  设计说明:

  此测评是前面活动的延续,引导学生将作家笔下的传统社会特征与当今社会现实相联系,这也是学生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自觉会产生的思维联系,在批判性的思考中提升理

  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该测评分两个部分:

  一是辩题的拟定,考查的是对之前所研究主题的辩证思考和语言表达的精准。

  二是辩词的撰写,考查的是阅读、整合、思辨和表达的综合运用能力。评价时,需综合考虑这两个部分的完成情况。前者占20%,可根据是否符合主题、是否有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语言表达是否精准等评定;后者占80%,可根据概念理解的准确性、阐述的逻辑性、佐证材料的适切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度等评定。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客观评判书中对比分析的方法。

  2.理解“差序格局”这一关键概念及其学术价值。

  3.运用分析阅读的方法对书中观点进行辩证评析。

  学习过程

  (一)背景与立场

  费孝通先生写作《乡土中国》是有一个大的写作背景的。这个背景在这本书的十四篇中时时浮现。

  学习任务一:

  阅读下面文字从中归纳出本书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分析中国乡土社会所持的立场。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乡土本色》)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论文字下乡》)

  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惟一特出的群己界线。在国家里做人民的无所逃于这团体之外,……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差序格局》)

  从中,我发现《乡土中国》的时代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分析中国乡土社会所持的立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面随手引的这几个片段不难发现《乡土中国》创作的背景: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但这个转型不是完全内发的,所谓现代社在当时人看来主要是指英、美这样的西洋社会。所以,以西洋社会为参照来研究中国乡土社会是费孝通写作《乡土中国》的一个基本立场。把握这一点对理解这部书非常有帮助。

  了解了这些,下面我们对这本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做一些深入的探讨。这个概念是——差序格局。

  (二)思路与方法

  1.思路探究

  学习任务二:

  重读《差序格局》一文,探讨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是想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什么特点?其论述的思路是怎样的?

  任务支架:方法指导

  (1)画出文中显示作者运思的关键句

  (2)画出文中显示作者观点的关键句

  (3)思考其前后的关联即可理出思路

  可以流程图的形式画出。

  通过对《差序格局》思路的梳理,我们发现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这个概念的目的是用来分析中国人为什么这样自私。他认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都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的关系网中。“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其分析的思路见下图:

  2.对比分析的方法

  学习任务三:

  作者在论述“差序格局”时是与西洋的“团体格局”相对而言的。阅读《差序格局》和《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两章,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两种格局的差异。

  (三)读懂原文,撰写词条

  “差序格局”这个名词到底有多重要,我们不妨来看看当代社会学家郑也夫的一段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高校社会学研究生入门考卷中最常见的名词解释是“差序格局”。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学教授和学者们认为,中国社会学对世界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此一关键词。(郑也夫《隔代一书谈,回首百年身》)

  这个名词这么重要,但在各种《社会学词典》中却难觅这个名词的踪影,比如:

  王康主编的《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张光博主编的《社会学词典》、章人英主编的《社会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均未收“差序格局”一词。

  学习任务四:

  现在某出版社要出版一部《社会学大词典》,请你为该词典撰写“差序格局”这个词条。

  任务支架:词条写作要求与提示

  1.依据的材料:《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

  2.词条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含义:简要解释这个名词的含义,要求准确且通俗易懂。

  (2)特点:梳理这种社会格局几个方面的特点,可引原文中关键的句子。

  (3)意义:说一说作者提出这个概念有什么价值(有什么用、要说明什么或要解决什么问题)。

  附:“差序格局”词条一则

  差序格局 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关系特点。指乡土社会在划分群己人我界限时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格局。由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他在解释差序格局时说:“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费孝通还说:“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种差序格局,所反映的.是一种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等级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深入准确地认识和分析传统社区的社区关系。

  (四)借助文献,批判思考

  “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如此重要,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诸多的研究中,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的。比如下面两种观点:

  以差序格局作为对乡土中国社会格局的描述或概括,很难成立。因为差序化,是每个自然人,无论中外,应对和想象其生活世界的天然且基本的方式。尤其是在传统社会,由于血缘和地缘关系,人们自然甚至不得不以一种“爱有差等”的方式来理解并组织其主观世界,并据此同他人交往。(苏力《较真“差序格局”》)

  当然这个概念也属于“理想类型”,为了分析的方便,费孝通把西方社会的社会关系组织方式称为“团体格局”,如同“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大家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西方社会同样也有以自己为中心的远近厚薄关系网。只不过因为走出了乡土之后的社会团体,其关系更多地建立在契约之上。(陈心想《走出乡土》)

  学习任务五:

  今年恰逢费孝通先生诞辰110周年,有关组织要召开“费孝通社会学思想研讨会”,邀请你就——“差序格局”这个概念的生命力——做一个简要的发言。请你撰写发言稿。

  任务支架:撰写提示与要求

  1.可参考文献:

  (1)陈心想著. 走出乡土 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北京:生活8226;读书8226;新知三联书店, 20xx.04.第四章“差序格局:双线运作”

  (2)苏力.较真“差序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4(01):90-100.

  (3)樊凡,刘娟.“差序格局”抑或“关系情理化”: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反思[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2(02):125-132.

  2.要阐述的问题:

  (1)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分是否合乎事实?

  (2)以差序格局来解释中国人的“私”是否有效?

  (3)“差序格局”对当代人认识中国社会是否仍有重要意义?

  3.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出客观的评判,评判要有根据。

  (课堂上可做初步的讨论,课后完成作品)(温州市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 解观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