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王维的古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思王维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相思王维的古诗1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
相思王维的古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思王维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思王维的古诗1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3、相思:想念。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翻译】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讲解】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相思”成为诗歌的主题之一,它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也出现在朋友之间。比如,唐代诗人杜甫与李白,他们相遇相识后,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李白晚年因李璘案件被流放夜郎,杜甫时时就为朋友担忧,思念不已,积思成梦,写成了《梦李白》二首。诗歌道出了对一个身为逆犯的朋友的深切思念,表现出宝贵的真诚情谊。又如,宋朝时候的陆凯,他与《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有着深厚的交情,陆凯真折一枝梅花给在长安的范晔,并附了一首诗《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其意思是说,手折刚开的梅花,递给送信的使者,要他带给陇头(代指长安)的朋友,并说,江南没有什么可以捎的物产,姑且就赠“一枝春”吧!其中的“一枝春”给予了对朋友的深情与思念。所以,王维《相思》所抒写《相思》也是眷念朋友的情绪,更何况此诗的还题为《江上赠李龟年》。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这诗。诗歌首先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红豆”又名相思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红豆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树高丈余,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半截红色,半截黑色。有据《广东新语》记载,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她在树下伤心极了,哭得死去活来,流下的伤心泪,化为树子,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也是朋友间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南国”指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春来”即春天,“来”是语助词。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这句不但暗示着朋友在南方,而且也表明自己对朋友的情感。次句“春来发几枝”,这是一句问句,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这一句紧承上句“生”字,轻声一问,好似表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红豆也该发芽了,实则借以这美好的春光,表明了对朋友产生了思念之情。诗人王维的诗歌,很有图画感,正如苏东坡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因为,王维在诗歌中,特别注重表现诗歌的画面之美,注重表现景物的空间感。“红豆”的鲜艳与“南国”大地葱绿结合,眼前春回大地,想到南国春景如画,在空间延伸和色彩的对照中,表现出“万绿从中一点红”鲜明的画面感。这样,不当使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而且突出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红豆”,从而暗示着对身处南国朋友的思念之情。“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采撷”即采摘。第三句“愿君多采撷”希望对方“多采撷”红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常见手法。比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而“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远方的我。一个“多”字,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情谊的深厚和对朋友的期望。这里,诗人却采用了视角挪移手法,不正面描写自己是如此想念朋友,而从朋友那边着手,以此暗示远方的友人要珍重朋友间的友谊,同时,也表明自己对朋友的'情怀深厚。真可谓语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接着“此物最相思”,其中,“最相思”即最能达到相思之情。诗人以此点题,把“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不但使“红豆”切切合“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一语双关。同时,诗句中一个“最”字,真可谓妙趣横生,不但强化了“红豆”与“相思”之关系,而且也就表明了“愿君多采撷”的深层意蕴——对朋友的情感就如这红豆一样。这样,既形象含蓄,有引人深思,同时感受到诗人对朋友无尽之情。总之,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在描述红豆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对朋友的相思之情。特别是在这意象与情意的妙合无垠中,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赏析】
据《云溪友议》载:安史乱时,唐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的蜀中,玄然泪下。可见此诗在唐代当时传诵的情况。这首诗,一直传诵到今天。早年读这首诗,觉得没什么难懂,也不曾细心寻味。这首诗从字面上确也看不出有什么深奥的地方。现在重新来读它,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诗是为何事而感发呢?“君”是谁?“南国”是否即“伊人”所在之地?这一连串的疑问、委实有些茫然。既然无术起千年前的诗人于地下。本事也就无从知道。但这终竟是值得玩味的。读诗如不去作深一层咀嚼,恐怕也就品不出什么味道了。不是么?红豆自是生在南国,它在秋季开花,也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用红豆表相思,在人们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并没有什么新奇。这些意思,又何须诗人写一首诗?当然不能作这样的表面理解。这诗显然有寄托。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正因为无从了解诗本事,后人读诗时往往产生似懂非懂、扑朔迷离的感觉。诗的好处大约也就在于此。一首诗常常随着岁月的流逝,供读者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不断嘭胀,以至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教养、经历和心理状态的读者都可以从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各自于理解中创造着自己的艺术世界有的可能和原诗有某些关联,有的仅把原诗当作一点由头,有的则同原诗离得很远。《相思》一诗的魅力即源于此。然而《相思》毕竟有着自己的独创。诗中有两个关键字眼,一个是“相思”,一个是“君”。这两个词的外延都十分宽广。“相思”之情,人皆有之,相思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而“君”,也可以是任何“一个”。“相思”具有对象性和专一性,情有所专注,因此它表示的是一种特殊的深挚之情。千百年民族文化心理造成这一词语内涵的凝固性。一提到“相思”,无论什么人都会即刻想到男女之爱或与这类感情相通的友谊。似乎愈到后世,内涵愈向前一义凝聚。所有这些,就造成向其中填入任何具体内容的前提。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是很别致的。一个晴朗的秋天,诗人信步走到野外。望见那一颗颗红得透亮、晶莹如珠的红豆结在枝上。油然而生情思。此刻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儿倏然化作眼前的红豆。犹如她就立在眼前。一个“劝”字充满深情,“相思”一语加一表程度的副词“最”,更是情深意长。本来是诗人怀人。诗人却遥嘱对方“采撷红豆”,不说人相思。而说“此物最相思”,无限的怀念,感慨,都在这用字的轻重上。“劝”,“最”一经同“君”、“相思”组合,诗人内心的感情就曲折完足地表达出来。正是这一表达方式,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打动,由此产生联想,从而把诗的境界变作读诗人的主观境界。这首诗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取象。“红豆”会使人联想起一些长期流传的、具有深厚民俗基础的爱情故事,如相思木、相思树之类、这些,丰富了诗的内涵,联结着历代读者的心灵。
相思王维的古诗2
教学目标
1.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2.师讲红豆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红豆的诗歌。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
2.画出生字,读出节奏。
3.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4.引导读诗。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
(2)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找一找,读出来。
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
(3)引导:这红豆美吗?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吗?
(4)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
(泥土、水、树叶、红豆)
(6)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7)挂图了解诗意。
红豆生长在南国,春天来了生长得十分茂盛。希望大家多多采摘,这东西能引发大家思念故乡情感。
(8)大家想想学过哪些写到思念的诗。对故乡的思念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学生范读,并评价。
(二)指导写字
1.出示8个生字。
2.组词识记。
3.指导识记:此、客、何、背、屋、层、房、尾。
4.师范写,生书写。
三、练习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总结
红豆代表着相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作业
抄写生字。
六、板书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相思王维的古诗3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
红豆,象征爱情与相思。相传古代有个征夫死在边地,他妻子在树下大恸而死,化为红豆,所以又名相思子。本诗四句正好分别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通过对红豆赞美,寄托了最为深厚而真挚相思。文辞清新,构思新奇,余韵悠悠,情感细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伊州歌
【作者】王维【朝代】唐代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赏析
“伊州”为曲调名。王维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名歌,语言平易可亲,意思显豁好懂,写来似不经意。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得鱼忘筌表现。
“清风明月”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情景。它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意境。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风月以写离思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何况一别就是十来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诗中女子苦衷远不止此。
后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生活戏剧。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丈夫说不出更多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嘱是“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她怎样地盼望期待了。这一逆挽使读者想象在更广远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体味更加深细了。
这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弦外之音。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旧话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邮递条件远不那么便利;最初几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后就难说了。久不写信,即使提笔,反有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干脆不写情况也是有。至于意外情况就更难说了。总之,那女子旧事重提,不为无因。“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具体内容,耐人玩索。
进一步,还可比较类似诗句,岑参《玉关寄长安主簿》:“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张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岑、张句一样道出亲友音书断绝怨苦心情,但都说得直截了当。而王维句却有一个回旋,只提叮咛附书之事,音书阻绝意思表达得相当曲折,怨意自隐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主要表现在“逆挽”妙用。然而,读者只觉其平易亲切,毫不着意,娓娓动人。这正是诗艺炉火纯青表现。
相思王维的古诗4
一、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
红豆,象征爱情与相思。相传古代有个征夫死在边地,他的妻子在树下大恸而死,化为红豆,所以又名相思子。本诗四句正好分别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通过对红豆的赞美,寄托了最为深厚而真挚的相思。文辞清新,构思新奇,余韵悠悠,情感细腻。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伊州歌
【作者】王维【朝代】唐代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赏析
“伊州”为曲调名。王维的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的名歌,语言平易可亲,意思显豁好懂,写来似不经意。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得鱼忘筌的表现。
“清风明月”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想念远征夫君的情景。它的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何况一别就是十来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后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夫君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嘱是“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她怎样地盼望期待了。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这两句不单纯是个离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邮递条件远不那么便利;最初几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后就难说了。久不写信,即使提笔,反有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干脆不写的情况也是有的。至于意外的`情况就更难说了。总之,那女子旧事重提,不为无因。“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
进一步,还可比较类似诗句,岑参《玉关寄长安主簿》:“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张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岑、张句一样道出亲友音书断绝的怨苦心情,但都说得直截了当。而王维句却有一个回旋,只提叮咛附书之事,音书阻绝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曲折,怨意自隐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诗艺术构思的巧妙,主要表现在“逆挽”的妙用。然而,读者只觉其平易亲切,毫不着意,娓娓动人。这正是诗艺炉火纯青的表现。
相思王维的古诗5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题中的“相思”,应为名词,即“相思子”。属豆科植物,木质而藤本,生长于我国南部。种子为广卵形,上端朱红色,下端三分之一黑色。相思子亦称红豆。其实红豆是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等植物种子的统称。这三种植物的种子并不完全相同。红豆树产于我国中部,并见于广西。种子为鲜红色,较为光亮。海红豆又称“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见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种子为凸镜形,鲜红色。王维当时所见的红豆是哪一种?今天我们当然无从确知。不过,无论指的是哪一种都是可以的。
这是一首咏物诗,但诗人之意却在借物传情,在物中寄寓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它采用了新颖别致的书信体方式,全诗用第二人称“你”。第一、二句是巧妙地发问: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了,它生长得繁茂么?又生发了几多新枝?诗人这是在向谁发问?当然是身居南国的友人,人称是“你”。第三、四句是诗人对南国友人殷切地叮咛嘱咐: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吧,因为它是相思之情的象征。
作为咏物诗,王维并没有把过多的笔墨倾注在红豆的具体描绘上。他从关心红豆的生长情况写起,到劝对方多多采集,最后归到主旨所在,点出红豆的寓意。因为红豆本与“相思”相联,所以这首诗写得毫不勉强,十分自然。借红豆来寄托相思之情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至于诗中的“君”即“你”,倒底是谁?我们却不必细考究。指“女友”或“爱人”当然可以,指“男友”也未尝不可。爱人之间固然有相思之情,朋友之间不也会有思念及相思之意么?把这首诗解作爱情诗,当然是情意缠绵;把它解作友情诗,也是情深谊长的。王维的'这首诗颇为有名,它纯朴自然,平白如话。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有朴素之美。而诗人的感情却借物传出,委婉曲折,又大有蕴藉含蓄之美。从审美学的角度而言,它是一首值得称道的佳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红豆生南国,借遥远的南国与久远的传说,将思绪带到恋人所在的海角天涯。
春来发几枝?春天相思木适逢甘霖,新枝竞秀,爱情之花不也是在此时成长、开放的吗?表现了爱情的纯洁和蓬勃发展。
劝君多采撷,希望恋人多多采撷殷红鲜亮的相思豆,让象征爱情的红豆充满衣兜,爱情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此物最相思,这颗颗红豆最能代表和传递我对你的相思。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感。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一761年,一说699年一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有“诗佛”之称。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