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概况导游词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乌镇 导游词 概况

管理员

摘要:

乌镇概况导游词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乌镇概况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乌镇概况导游词……

乌镇概况导游词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乌镇概况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镇概况导游词1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导游苏杭,乌镇西栅由我为你们讲解。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相对于东栅而言开发较晚的西栅景区,相比于东栅传统的旅游方式,西栅景区更多的是偏向于休闲度假,因此西栅除了保存着古老街区的原貌外,现代化服务的民宿住宅特别多,这是西栅很大的特色。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位于浙北桐乡市杭嘉湖平原上,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鉴于乌镇有大量的经典明清建筑群尚待保护修复,乌镇古镇保护一期工程成功运作后,开始逐步更大更深层次地对二期西栅进行了规划,从2003年开始,启动省级重点项目乌镇古镇保护二期工程(西栅景区),投入十亿元巨资对乌镇西栅实施保护开发,保护工程实施范围近3。4平方公里,是东栅景区的3倍多。乌镇西栅是依着一种现代文化观念重新打造的古镇,显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施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但显然是源于历史生活又高于历史生活的。它像是江南古镇,但显然是理想中的或者说是文化想象中的江南古镇。是更美了,但不是当年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乌镇。当年的乌镇已经乌有,现在的乌镇应该是一个“莫须有”的乌镇。

  现在大家跟随我进去看看吧!

乌镇概况导游词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苏,你们可以叫我苏导。今天由我带你们去游览乌镇东栅。注意,请大家不在在景点里乱扔垃圾。

  到景点了,请大家下车时注意安全。现在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乌镇是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乌镇古时候称为乌墩,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到唐代咸通年间始称乌镇。好了,咱们废话不说,走,我们要进去了。

  这里是大染坊,染坊里有许多布,这里的蓝印花布制造起来有一步,第一步是织布,第二步是拷花,所谓的拷花就是把不需要染色的地方上浆,第三步是染色,第四步是晒干,等四步都好了就开始第五步刮浆,一条蓝印花布就这样产生。接下来请大家在此景点内自由活动一下,等一会我们要在外边集合了。

  接下来我们去看皮影戏,皮影戏就是表演的人在布幕后面,操控皮影,使它的影子被照在布幕上,观众就能看到活灵活现的人物了,现在大家自由观看,看完这场后在外边集合。

  下个景点审百床馆,百床馆里有上百个木床,都是很老旧得了……

  今天的游程结束了,我们要乘车回宾馆休息了,明天还要继续游览其它的景点了,那么咱们明天见了喽。

  乌镇水阁

  江南古镇的民居都是沿河,沿溪而建。临水的一侧,往往用一些木柱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就是所谓的“人家尽枕河”。

  乌镇水阁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查了,早在1936年的上海《申报》上,便已登载过《乌镇水阁》的照片,可见在当时就是一首独特的风景。

  蓝印花布染店作坊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兰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它始于汉代,发展于宋元。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在桐乡民间流传。此布以靛蓝印染而成,故名蓝印花布。它的原料土布来自乡村,图案也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旧时,在浙江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它作窗帘、头巾、围裙、帐子、台布等。整个工艺流程也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制-作-工-艺十分简单,但往往简单的东西更能显示制作者的灵气和悟性。你在此作坊,可亲自观摩体验一下制作蓝印花布的艰苦和乐趣。

  米酒作坊

  乌镇人自古就有自酿米酒的习俗,称此酒为“三白酒”,何谓三白?据《乌青镇志》记载:“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其名。”

  三白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在乌镇民间,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谣云“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此酒的魅力可见一斑。你在此作坊不仅能观赏到整个酿酒过程,还可自酿自饮,此乐无穷也!

  夜景

  乌镇1.3公里景观线内,装设了近百盏外型独特的路灯。每到了黄昏,这一些路灯使长长的石板老街显得更加幽深、古朴。仿佛使人回到了民-国初年的江南小镇。

  从修真观到了应家桥一带,水中和广场上装置了几十盏漫射灯。入夜之后,这些灯使古镇一派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尤其是在应家桥,水底的灯光使其化为一轮满月,漂浮于东市河上。香山堂药店

  位于东栅财神湾入口处,距今已经是有120年历史,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创建。早先开设在“王恒卤纸马原址,后由其长子陆辛甫搬至“金家厅”对面。此后又由其孙陆渠清搬至财神湾开业经营。虽几经搬迁,其陈设格局、加工用具都未曾改变。

  桐乡花鼓戏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因其题材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短小精悍,曲调流畅活泼,且以方言演唱帮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修真观前的古戏台是上演花鼓戏的主要舞台。目前上演的都是一些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传闻旧事为原型的地方戏剧,如《乌镇北栅头》、《陆雅臣卖妻》、《尼姑庵里卖草药》等。

  皮影戏及乌镇拳船

  皮影称为30-40年代的动画片。它是用牛皮、羊皮做成各种人物、动物造型。表演的时候,在台前竖一块白布,打上特制的灯光,配上锣、鼓等伴奏。使人物、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拳船就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是江南一带所独有的。它是在此船上搭上木板,边行船边武拳的娱乐活动。一九九一年国庆时,曾举行过拳船表演活动。

  我的介绍完毕,接下来请大家尽情的游玩,谢谢。

乌镇概况导游词3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x,你们可以叫我x导,祝我们今天的旅程愉快。

  乌镇是个美丽的地方,乌镇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上有许许多多的船,叫乌篷船。这种船很大,一船就能乘十多个人,大家可以上去玩玩。注意,小心一点,别掉到河里。乌镇的每条小路旁边都有乌镇特有的小吃,大家可以去买点尝尝。注意,这条小路很窄,大家别拥挤!你们别看这条小路很窄,里面啊,还有一个传说呢:很久以前,这条路本来很宽的,但,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在这里住着一位大汉和他的妻子,本来很幸福的。可有一天,大汉的妻子为大汉做了一件衣服,大汉不穿,就吵起了架。大汉一生气,就把这条路想方设法的变小了,大汉的妻子就和他分手了。多么可惜的一个家庭呀。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最重要的游,让大家把握重点,等会游览时做到有的放矢。刚刚说了,乌镇是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那么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乡游览不外乎是看建筑,品民俗。而“临街枕水,粉墙黛瓦”是水乡建筑的共性,我们既然到了乌镇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东西。乌镇的建筑特色都集中在镇头的修真观和古戏台上了。所以大家等会第一个景点修真观一定不要错过。观里有景点讲解员给大家讲解,我会大在进去的时候在门口把景点的门票发跟各位。参观完第一景点以后,大家愿意跟我一起游览的就跟我一起,不愿意跟我一起打算自由活动的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我们再回到游的介绍上来。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们南京离乌镇估计有个5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同了。而乌镇在民俗方面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赏的平台。镇里设有江南木雕陈列馆,宏泰染坊蓝印花布陈列馆,江南百床馆,民俗馆等多个展馆。等会小王会带大家一一参观。

  各位朋友,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乌镇的大图画吧!这些图画,可都是人们一代一代的雕刻下来的,现在,就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些图画啊!

  各位朋友,站在乌镇的尽头,日出也是十分有特色的。早晨,太阳露出了娃娃脸,十分调皮可爱,慢慢地,慢慢地,太阳越长越大,终于长成了一个成年女性。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的旅程结束了。祝大家玩得开心,希望下一次还能当你们的导游。

乌镇概况导游词4

  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十分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

  乌镇二期的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河畔,占地三平方公里,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和72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进入景区。相对一期东栅景区而言,二期的保护和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有余,整个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真正成为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草木本色染坊

  整个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砖铺就的,上面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这里除了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而且当时的彩烤色彩也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像茶叶啊,桑树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叙昌酱园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

  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晒酱的地方。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我们从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叙昌酱园的字样。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或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

  这里是陶家的一个会客厅,旁边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旁边墙上的照片有关于这口大铁锅的资料记载,我们面前的这一口铁锅,也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楼是一个体验区,每个礼拜的二、四、六下午2点到4点,这里会有专门的师傅给大家展示铁锅的制作过程。这个屋子的建筑结构也非常特别,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因此有石脚屋之称,其实这也是为了防止冶炼过程中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灾。这面墙上描绘了冶炼铁锅的所有制作步骤,其中最耗时间,也最难的一步就是给炉子升温,因为要铁水熔化,温度一定要达到1400度以上才行。我们身边这个就是给炉子鼓风的风箱,大家可以在这里绕一圈参观一下。

  昭明书院

  昭明书院得名于曾在此地读书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编辑整理的《文选》是我国第一半诗歌散文选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选》和《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都是古代读书人案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前方庭院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正门入口有明朝万历年间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题六朝遗胜,龙凤板上有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字样,在x期间,被有心人涂上了石灰,才得以幸存。

  书院的后册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览馆。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自第五届开始乌镇已经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第五届是在乌镇一期东栅,第二期是在我们西栅。

  三寸金莲馆

  中国封建历史里的缠足现象存在了上千年,对于这段缠足历史,历来都是褒贬不一。这个三寸金莲馆用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给大家讲述中国历史上的缠足文化,如此系统全面的介绍,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我们现在进的是当初西栅大街大户人家的房子,这里很多景点包括客栈都是把几个大户人家的房子打通建成的。我们现在第一进的地方是做商店用的,主要卖一些工艺品。第二进是蜡像区,让游客了解一下当时裹小脚的场景。这边是我们的女孩到了一定年纪,长辈给她裹小脚的场景。裹脚一般都是在女孩58岁的时候,如果年龄太小,脚还很软,可能会裹的不到位,落下终身残疾,没办法走路,如果年龄太大,脚掌就定型了,裹起来更痛苦,而且也裹不漂亮。现在我们到里面的展览馆去看一下。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高跟鞋、坡跟鞋了,为的是让脚显的更小些。大家看他们的鞋子都是尖头鞋,那我们现在穿尖头鞋是为了漂亮,为了时髦,那时候他们的脚本来就被绑成了尖形,所以鞋子都是尖头的。当时她们只有大脚趾是不动的,其他四个脚趾都被折断压在脚底板下面,同时还要把脚面骨折断,从而把脚裹成一个弯弓的形状。

  大家过来看一下这边的两双鞋子。这是一双富贵高筒靴,是富家小姐或有钱人家的小姐穿的,平常的鞋子都是自己做,做靴子的话就要请专门的鞋匠来订做。这靴子上的花卉是牡丹花,也表示大富大贵的意思。这边这双是专门给古时的歌舞妓跳舞时穿的,脚后跟这个抽屉是放花粉用的,下面还有个镂空的莲花形状图案。跳舞的时候,随着脚步的移动,会有一朵朵的莲花印在地板上,因此这被称为步步生莲鞋。

  往里面进去,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童鞋,有虎头鞋、十二生肖鞋等等。再进去就可以看见更多的鞋子,这里的鞋子有按种类分,按地区分的。像这几双鞋子普遍要偏大点,因为是民国初年的时候的鞋子,那时候缠脚不是很讲究,所以脚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我们看看这些小的,这几双单个的鞋子很有特色,它们都是单个的,叫做订婚鞋。因为当时男婚女嫁都是靠媒婆做媒的,媒婆会把女孩子的绣花鞋其中一只拿到男方家给女孩做媒,而男方的父母就看着这鞋子来选媳妇。他们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大小,因为当时以小脚为美,另一方面是看鞋的做工,也就是鞋面上的绣花。因为女孩子裹了小脚之后,干不了重活了,只能在家里做些家务活,女工方面当然也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挑媳妇主要就是看鞋子的大小和做工这两个方面。

  这里还有一双睡鞋,顾名思义是睡觉时穿的鞋子。这鞋的底是软的,睡觉前套在脚上,出门的时候在这双鞋子外面再套一双硬底的鞋子就可以了。这边有四个地区的鞋,南方的,北方的,中原地区的,江南地区的。其中中原地区的脚型是最漂亮的,像湖南湖北这一带,而且那里做的鞋大多是坡跟鞋。大家都知道,相同长度的鞋子,做成坡跟和做成平跟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做成坡跟后看上去明显更小些。中原地区的女孩有纤骨的称号,她们骨骼长的比北方女孩要小,因此脚也相对小些。而缠脚是要按比例的,缠的过小了会影响女孩子的正常行走,所以北方的鞋子要相对的大一些。

  这边是72双精品鞋,这些大一点的是民国时期的,这些有点少数民族味道的是青海地区的,都是从山区农户家收集回来的。这边还有两双镇馆之宝两双出土文物。这里是故意放着一大一小两双,做一个对比。这双是北宋年间的,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乌镇概况导游词5

  在乌镇石佛寺内,新近发现有一寺碑。该碑长1。8米,宽为1。22米,厚度约0。35米,碑文上方雕有龙的图案。据寺内主持释惟光介绍,当时此碑搬移时不慎掉地破损一角,今后拟筑碑亭予以陈列保护起来。

  这块质地为石灰岩的寺碑,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碑文《重修寿圣禅寺序》由进士徐汝峄所撰。碑文为阴刻,楷书,字体工整清秀。因久经风化,此前又曾作为建筑拌灰料之用,故碑面水泥结块,又因遭爆竹炸后黑迹弥漫,故字迹已模糊难认。但结尾处的碑刻文字尚能辨别传临正宗二十三世卓岩汇禅师立石。赐进士出身提督河南学政里人徐汝峄和南谨撰。赐进士内阁中书舍人里人孔传忠合年书丹。康熙五十二年四月。

  从碑文看,这块《重修寿圣禅寺序》碑是由寿圣寺主持卓汇(《乌镇镇志》载为“超汇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13年)所立,距今已有290余年的历史。

  据方志考,撰写碑序的里人徐汝峄,字泗瞻、号桐同,乌镇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初任夏泽县令,二十一年进士,任户部主事、三十九年晋户部员外郎,后任河南学政,年八十卒。着有《一枝萋诗集》、《拥膝斋笔谈》、《梦游草》等书行世。

  楷书碑文的另一位里人,乌镇镇志人物传也有载:孔传忠,字贯原,号恕甫。康熙四十四年举人,授知盂县,四十八年中进士,署平定州事,至雍正三年,巡抚力荐擢任解州知州。前后历官十年,情操为人所称。

  尽管《重修寿圣禅寺序》全文尚未译出,但此碑不仅仅是近三百年来乌镇历史上的石刻文物,而是传承着自南朝梁代以来相关寿圣塔院的人文历史。笔者建议应及时加以保护,笔者在细译碑文时曾有寺僧、信众反映,今春已有6个盗偷文物之徒光顾该寺,奈因石碑体大而重又被及时发现才未得手,特此呼吁有关主管部门立即予以收存,以防遭窃。

乌镇概况导游词6

  欢迎来到水乡古镇——乌镇,今天就允许我作为一个地道的小乌镇人带您游一回我们美丽的乌镇吧!

  走进乌镇,您会惊讶地发现,这里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我想水上城市威尼斯也不及如此吧。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你会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亲切至极。要是您来我们乌镇正是那多雨的春季,那晰晰沥沥的雨丝从藏青的瓦楞里成串成串地往下滴,在石板路上发出叮叮咚咚的清脆响声,亦景亦画,让您恍若隔世。

  说到乌镇的景点,除了修真观、昭明太子读书处、双桥等,我得向您隆重的介绍一下茅盾故居了。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我国的文学巨匠。此处房屋是他成名后用稿费自行建造的一个住所,茅盾故居是迄今中国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

  对了,带您逛了这么一大圈,您的肚子也该饿了吧。别急,下面我就向你介绍一下我们乌镇的美食吧。在乌镇,您随处可以看到乌镇的特产,如:姑嫂饼、乌镇羊肉、熏豆茶、三白酒等,其中尤以“姑嫂饼”最为出名。关于“姑嫂饼”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典故呢。据说在一百多年前,乌镇方家名叫“方天顺”的夫妻茶食店,祖上学得一手制作酥糖的好手艺。只可惜这手艺只传媳不传女,日子久了,自家姑娘不免会产生嫉恨,故将一包盐抖进了制作饼的面粉缸内,指望着第二天看嫂嫂的尴尬。谁知第二天此饼味道咸甜适口,更得顾客的喜爱,由此得名“姑嫂饼”,并一直流传至今,是游人必尝的乌镇美味。

  朋友们,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参观游览吧!

乌镇概况导游词7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欣桐导游。今天我们要游玩的地方是位于浙江桐乡市的乌镇。

  江南水乡——乌镇,它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乌镇还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游客们!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乌镇了。你们是不是感觉到了一种古老的气息?是的,因为乌镇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所以很容易给人带来古朴的感觉。走,我先带大家去做乌镇著名的乌篷船吧!

  乌篷船是乌镇的一种特有的交通工具。它可以做人,还可以在船上卖蔬菜、水果,一船几用,话不多说,上船啦!游客们,上了船之后视野是不是更加广阔了呢?对呀,坐在船上就能很清楚地看见两岸的优美风景:拱形的石桥,平坦的石板路,河边洗衣服的勤劳妇女,构成了一幅小溪流水人家的优美画卷。

  坐完了乌篷船,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参观历史悠久的制布作坊吧!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种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印花,又称靛蓝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是用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大家可以购买一些,带回去留作纪念。

  游客们,今天的旅程在我的陪伴下过得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请注意哦,在游览的时候不要乱丢垃圾,愿你们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乌镇概况导游词8

  镇西栅放生桥南面,昭明书馆遗迹西面,原来有一座古寺,叫石佛寺,又名福田寺。寺中供有三尊石佛,每尊石佛有一丈六尺多高,用大理石雕刻而成,镌凿工巧,造型生动,堪称石雕艺术佳品。古人来此游览,曾留下这样的赞美诗句:

  鼎立同根丈六躯,斫山工匠世应无;

  不知他日飞来意,较比鸿毛重几铢。

  这寺中的石佛从何而来?游人当然不知他日飞来意。但乌镇民间却有人知道这几尊石佛的来历。

  据传,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人间有苏杭二州,风景旖旎,胜似天堂,决定在这两处各建行宫一座,以便游玩作乐。一天,他从杭州派出四位石佛,前往苏州实地察看。四位石佛变为四个凡人,乘坐一只从杭州开往苏州的烧香船。当船摇到乌镇这个地方的时候,四位石佛从船舱里往外一望,只见这里溪塘交叉,绿树成行;桃红柳绿,风光秀丽。四位石佛以为苏州到了,打算先派一位上岸去看看。船到乌镇西栅日晖桥边,一位石佛对摇船的说:船老大,我要上岸小解,请行个方便,在此停靠片刻。船夫一口答应,立即扳艄靠船,撑篙搭跳,让客人上岸。谁知这个客人刚一跨上岸,船上的人只觉得船身如释重负,徒然向上一升,浮高了好几寸。船夫惊奇地说:这位乘客真重,好象个石菩萨。

  船夫话音刚落,岸上那位客人就象中了定身法一样,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了。留在船上的那三位,见上岸的石佛真相已被船家点穿,忙推说要去拜访朋友,也急忙离船登岸,匆匆往南而去。这时烧香船更是浮高了一大截,船上的香客议论纷纷地猜测,说这四个人莫非是神仙,是石菩萨。不久,日晖桥堍的那一位,果然变成了一尊石佛立在那里。其他三位,走到放生桥附近,也显了原形,变成了三尊石佛。消息传开后,人们都说,佛落仙地,乌镇这地方风水好。人们为了保住这块仙地,就在日晖桥堍给先上岸的那位石佛建了一座小庙堂,又在放生桥南面,给三尊石佛造了座大寺庙,取名石佛寺。还在寺内挂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水上浮来四个大字。

  从此每年春天香市季节,总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寺内顶礼膜拜。特别是从杭州烧香回来的那些苏州、常州香客们,路过乌镇时,总要靠船上岸,到石佛寺去烧回头香;,据说这是为了向几位石佛致歉。可惜,这座古寺连同里面的三尊石佛,在十年动乱中毁于一旦,茅盾先生得知石佛寺等乌镇古迹被毁的情况后,曾在给故乡的一首词中写道:往昔风流嗟式微,历史经验记取。表示了对遭毁古迹的痛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