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学设计 物理

管理员

摘要:

物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物理教学设计1  ……

物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能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结合实际,说出用电器多铭牌上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所表示的含义,能区别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4.知道千瓦时的来历,会把千瓦时和焦耳相互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用电器的功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不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知道用电器在待机时也要消耗电能,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学生往往会误认为用电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把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所以对电功率概念的掌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电功率是电功与时间的比值,根据定义得出功率的计算是,结合电功的计算可以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式为P=UI,还可以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其它几个公式,在电功率计算中要根据题意对公式进行变形,所以电功率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不同的用电器有不同的电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所显示的是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它是用电器的重要参数。但用电器接在不同电路中,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不同,只有当实际电压等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所以对于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分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尤其是实际功率的计算学生会感到困难。

  重点:对电功率概念的掌握及计算。

  难点: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及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三、教学策略

  电功率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它反映了电流做功快慢的,电功率的概念是建立在电功的基础上的。上节中已经对电功有了具体的了解,它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可以利用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来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动情况,可以发现接不同的用电器,电能表的转盘转动速度不同,说明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从而引入功率的概念。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利用比值定义法,结合电功的计算推导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了使学生更熟悉这个物理量,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性,让学生观察不同用电器铭牌上的功率,因为它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了解生活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对不同用电器的功率大小形成初步印象。同时强调电流做功快慢与电流做功多少的不同,因为电能表转盘转动圈数的多少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多少,而转的快慢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快慢。所以电流做功多少与用电器的功率大小有关,还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为了使学生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千瓦时的来历”,利用W=Pt来推导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与焦耳的关系,强化了学生对电功与电功率的区别。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它们与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不同的概念。学生不易区分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通过改变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使学生认识到用电器的功率是可以变化的,此时的灯两端的电压及灯的功率就是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只有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降低学生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理解的难度。在实验中要提醒学生,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高于铭牌上的额定电压时,用电器不正常工作,容易烧杯;当用电器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同样不正常工作。实验后通过一个实例来加强对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理解。对于用电器功率的测量,结合公式P=UI,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利用电流表测出用电器的电流,从而算出功率,因为下节中有详细的测小灯泡的实验,所以本节只需让学生了解测量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功率不同的用电器(如热得快和白炽灯)、电源、开关、导线、规格已知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2分钟)

  1.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

  2.家庭电路中测量电能的工具是什么?测出电能的单位是什么?

  3.1kWh的电能给灯和空调使用,哪个用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学生按要求回忆,回答。

  为本节课作知识上的铺垫,逐步进入物理思维。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5分钟)

  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转动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热得快和白炽灯哪个消耗的电能多?

  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

  投影出热得快的铭牌(220V1000W)和白炽灯的铭牌(220V40W),这些物理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不同,说明电流做功快慢不同,可以利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比较不同用电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哪个多?

  学生讨论回答:

  电能表转盘转动越快,相同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越多。

  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与用电器的参数有关,了解不同用电器参数不同,对本节课研究的物理量有初步认识。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28分钟)

  电功率

  投影:把一盏灯接在家庭电路上通电20min,消耗的电能是720xxJ;把热得快接在家庭电路上通电1min,消耗的电能是60000J。哪个消耗的电能多?电流在哪个用电器上做功快?

  热得快消耗的电能多,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越多,电流做功越快。

  通过比较做功快慢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对比力学中的功率,思考: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2.电功率的单位,单位间是如何换算的。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用电器的功率有多大呢?

  思考:

  1.电功率的定义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可以利用W=UIt进行计算,代入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例题:教室一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0.18A,则此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多少?

  学生思考回答:

  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还有“kW”和“mW”

  1kW=103W

  1W=103mW

  学生阅读课本P92的小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学生可以与力学功率类比:

  1.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

  2.计算公式

  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P=UI=220V×0.18A=39.6W

  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入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及单位。通过了解用电器的电功率,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比值定义法给电功率下定义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千瓦时”的来历

  回忆电能表测出电路中消耗电能得到的单位是什么?它的从何而来的?

  例题: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150W,每天使用3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算)

  阅读课本P93的“想想议议”,相互讨论一下,该记者犯了什么错误?

  电功的大小与用电器的功率与通电时间都有关,用电器的功率越大,通过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越多。

  学生思考:

  根据单位的组成“千瓦时”是由千瓦和小时两个单位组成的。千瓦是功率(P)的单位,小时是时间(t)的单位,千瓦时是由P、t这两个物理量相乘得到的组合单位。即它是由公式变形为W=Pt得到的。

  学生利用电功率公式变形进行计算。

  由得W=Pt=0.15kW×30×3h=13.5kW·h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发现:

  电功与电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电5000kW·h是指少消耗的电能,而电吹风的0.5kW是指功率。

  加强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

  为下面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作铺垫。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展示一个实验室用小灯泡,上面标有“2.5V0.5W”的字样,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把它接到不同电压两端,它的功率会变化吗?

  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的电压下,其实际的电功率会随着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说出一电热水器的铭牌“220V1000W”表示的意思。

  根据此电热水器的铭牌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电热水器两端电压低于220V,它的功率就小于1000W,此时它的功率就是实际功率,但额定功率仍为1000W。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是指把用电器接在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它的实际功率大小与实际电压有关。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可能相等吗?

  阅读课本P95“想想议议”,要串联多少个这种灯泡?

  学生把“2.5V0.5W”的小灯泡接在2.5V、2V和1.5V的电压下,观察灯泡的亮度。发现灯泡越来越暗。说明灯泡的功率在减小。

  220V表示此电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1000W表示它的额定功率为1000W。

  学生讨论回答:

  1.可以算出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2.可以算出电热水器的发热电阻的阻值。

  学生讨论:

  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就等于额定功率。

  当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不能正常工作;当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就高于额定功率,用电器可能会被损坏。

  学生讨论:

  用电器在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一般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否则容易损坏。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通过实验比较直观的反映出不同电压下灯的电功率,对实际功率有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认识用电器的铭牌。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熟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增加欧姆定律与电功率的联系。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电功率的测量

  展示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提出问题:你如何测出此时灯泡的功率?

  思考:

  1.实验原理

  2.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3.画出此实验电路图

  具体的测量方法在下节课我们再详细研究。

  学生讨论后回答:

  1.可以根据P=UI来测量

  2.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源、导线、滑动变阻器、灯泡等。

  3.实验原理图

  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P=UI测功率。

  总结

  (5分钟)

  通过这节课我们到了哪些内容呢?回忆并回答: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及单位。

  2.“千瓦时”的来历。

  3.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的区别,用电器铭牌上标的电压和功率是什么意思。

  4.电功率的测量原理、原理图等。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学生根据问题逐个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利用问题引领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布置作业

  1.课本P95的“想想议议”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调查了解家中用电器铭牌(至少两个)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按时完成。

  巩固本课学习内容,同时增加课外调查的作业,使物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物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振动中的偏振现象,了解什么是偏振现象,知道偏振是横波的特点.

  2、知道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区别,知道偏振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光的偏振现象和机械波的偏振现象的实验对比,理解光波是横波的实质.

  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知道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做好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在复习前两节内容干涉、衍射的基础上进行小结,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 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波的偏振现象,然后演示光的偏振现象实验,最好由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观察偏振光.引导学生分析横波的偏振特性,区别纵波的无偏振特性,再让学生区别偏振光与自然光.并分析讲解偏振光的产生方式,这一部分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查找资料.最后进行总结。

  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

  1、光的偏振可以用激光演示仪和偏振器进行演示. 方法:使激光束的行进方向正对着学生的观察方向,使激光束通过偏振器.转动偏振器的某一个偏振片,用毛玻璃屏接收透过偏振器的光束,可以在屏上看到光的亮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当两个偏振片平行时,透光最强;当两个偏振片垂直时,透光最弱. 2、本实验也可以将偏振片分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用两个偏振片对着光线来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教学设计示例

  光的偏振

  (-)引入新课 问题: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波.我们知道波有横波和纵波,那么,光波是横波还是纵波呢? 让学生思考、猜测. 教师让学生观看机械波的偏振实验.

  (二)教学过程

  1、首先用机械波来说明横波和纵波的主要区别. 我们已经知道绳波是横波,如果在它的传播方向上放上带有狭缝的木板,只要狭缝的方向跟绳的振动方向相同,绳上的横波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传过去;如果把狭缝的方向旋转90°,绳上的横波就不能通过了,这种现象叫偏振.横波的振动矢量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振动时,偏于某个特定方向的现象纵波只能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所以不可能有偏振.光是否也会产生偏振呢?

  2、演示光的偏振现象: 自然光:从普通光源直接发生的天然光是无数偏振光的无规则集合,所以直接观察时不能发现光强偏于一定方向.这种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这种光都是自然光.让太阳光或灯光通过一块用晶体薄片作成的偏振片P1,在P1的另一侧观察,可以看到它是透明的.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偏振片P1,这时看到透射光的强度并不发生变化. 再取一块同样的偏振片P2,放在偏振片P1的后面,通过它去观察从偏振片P1透射过来的光,就会发现,从偏振片P1透射过来的光的强度跟两偏振片P1、P2的相对方向有关. 把晶片P1固定,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偏振片P2时,从P2透射过来的光的`强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当P1与P2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大,当P1与P2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几乎等于零.把上述的光现象跟机械波的偏振现象比较,表明光通过偏振片时产生偏振现象,由此确定光波是横波. 要求学生总结上述现象,尝试类比机械波的偏振来解释上面的实验现象? 自然光通过第一个偏振片P1(叫起偏器)后,相当于被一个“狭缝”卡了一下,只有振动方向跟“狭缝”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自然光通过偏振片Pl后虽然变成了偏振光,但由于自然光中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所以不论晶片转到什么方向,都会有相同强度的光透射过来.再通过第二个偏振片P2(叫检偏器)去观察就不同了;不论旋转哪个偏振片,两偏振片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最强,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最弱. 光的偏振现象并不是罕见的.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除了从光源直接射过来的,基本上都不是自然光,只是我们的眼睛不能鉴别罢了.如果用偏振片去观察从玻璃或水面上反射的光,旋转偏振片发现透射光的强度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知道反射光是偏振光.

  3、光的偏振的应用: 光的偏振现象在技术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拍摄水下的景物或展览橱窗中的陈列品的照片时,由于水面或玻璃会反射出很强的反射光,使得水面下的景物和橱窗中的陈列品看不清楚,摄出的照片也不清楚.如果在照相机镜头上加一个偏振片,使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就可以把这些反射光滤掉,而摄得清晰的照片;此外,还有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等.

  探究活动 1、利用偏振镜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2、考察光的偏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4、指导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从而了解电压的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类比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们知道导体中存在着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呢?

  运用抽水机提供水压,水压形成水流,类比学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对学生学习电压进行引导。

  二、自主学习

  通过引导和课前预习学生电压,教师要引导

  1、电压概念的形成: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1)干电池:

  (2)发电机:

  (3)学生电源:干电池 学生电源

  3、想想做做:电路中先后接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

  4、总结结论

  (1)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2)单位换算关系1 kV=10 V 1V=103 mV

  (3)常见的电压值:干电池电压1.5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

  只有不高于36V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5、思考: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三、合作探究

  1、电压表用途、符号

  2、认识电压表

  (1)、电压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接线柱上标着的符号或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对应不同量程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4)总结出电压表使用方法(对比电流表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调零)

  实验时:

  ①、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②、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负接线柱靠进电源的负极。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试触)

  (5)电压表正确读数①明确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读数。

  附练习 1、电压表读数。2、连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

  3、用电压表测电压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注意师生互动)

  实验结论: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四、教学拓展

  1、为什么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串联在电路中可以吗?

  串联时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电压表等效为断路

  2、中考链接:某同学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老师提醒他电压表的接法有错误,那么,他接错的地方可能有:

  ①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不当

  ③把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五、课堂小结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

  2.电压表测电压:(1)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4)电压表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压。

  六、板书设计

  1.电压:(板书)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 1v=1×103v

  2、电压的测量

  (1)认识电压表

  (2)作用:测量电压的高低

  (3)用法①并联;②“+”接线柱、靠近正极极;③量程。

  (4)电压表正确读数①明确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读数。

  3、练习使用电压表

物理教学设计4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又开始了,本人坚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指导思想领导下,在认真总结自己上学期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本学期教学,主要是以复习为主,系统地复习八年级、九年级的物理知识,形成能力为中考练兵。

  二、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课标,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

  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

  三、教学进度

  时 间 内 容

  第一周 组织入学制定学习计划、总结上学期的不足。 第二周 新课教学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周 复习声现象 复习物态变化

  第四周 复习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周 模拟测试

  (一)、小综合复习

  第六周 复习电流和电路、电压、电压

  第七周 复习欧姆定律

  第八周 复习电功率

  第九周 复习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第十周 复习多彩的物质世界、运动和力

  第十一周 复习力和机械、功和机械能

  第十二周 复习压强和浮力

  第十三周 热和能

  第十四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周 模拟测试

  (二)、小综合复习

  第十六周 综合复习声、光、热学

  第十七周 综合复习力学

  第十八周 综合复习电学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模拟测试

  (三) 、考前学生动员

物理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不在于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方法上,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词多,物距(u)、像距(v)、焦距(f)、实像、虚像;还有,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再有,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教学准备】

  学生: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教师:多媒体课件。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2.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学习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惯性现象的认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组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

  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是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要让学生完成对它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与生活联系紧密,人们有时可以利用惯性,有时应注意防止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

  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三、教学策略

  首先以水平方向只受阻力作用逐渐停下来的日常生活实际为基础引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通过惯性实验展示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最后应用所学习的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惯性演示仪、多媒体、实物投影等。

物理教学设计6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识点:

  ⑴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⑵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⑶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⑷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⑸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能通过具体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6)能结合具体事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自主点:

  ⑴联系能量守恒学习有关能源的知识;

  ⑵自主学习半导体、超导体等等。

  3、综合点: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理化生综合如:如何听到声音与耳朵的结构关系;透镜成像与眼睛的关系;电池中的化学变化等等。

  4、拓展点:

  联系所学知识向实际生活、生产领域拓展,向当前高科技领域拓展。

  5、创新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见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创造性小发明、小制作。

  〈二〉技能目标

  1、自主能力:能联系旧知识自主学习新课,能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

  2、综合能力: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联系各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3、拓展能力:由所学知识拓展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

  4、创新能力: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预习、复习、练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2、培养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面对错误的意志品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两个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人。下面就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各班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两个班学生整体物理学习水平都不算好,一班有尖子生,但两极分化严重。二班学生学习水平比较均匀,但整体处于弱势。两个班的纪律还行,一班略好一些。两个班的同学共同的缺点是: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并且没有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同学没有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知识基础:

  学生在小学的自然课和一学期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从物理知识系统的总体上来说,只是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声、热、光、电现象,以及力学等基础学科中最基础、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支离的,就是从物理观方面去分析,学生对自然界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认识也是浅显的。

  (二)技能和能力发展水平:

  我校初三学生虽然各班均是按成绩平均划分和安排的,但从调查来看,各学生水平不一样,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总体上有两极分化倾向,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纠正这种倾向。另外,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对这门课程了解不深,不扎实。应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争取取得好的中考成绩。

  (三)学习方法水平:

  大凡理科知识的掌握,着重于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表现得尤其突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较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能够掌握学习规律,识物达理,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学生“死学知识,学死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走上活学活用的轨道上来。

  (四)、学习态度与习惯及学习兴趣的分析

  多数同学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能够通过记笔记、建立问题记录本等方法帮助学习,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了科学的学习态度。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局限于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物理课讲授内容为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十八章、十九章、二十章。外加初中全部物理知识中考总复习。

物理教学设计7

  一、初中物理现象教学的特征

  (一)什么是物理现象

  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来自于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发现。物理现象包括可观察、普遍存在的自然物理现象,特定条件下的物理实验研究或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如光的折射,水的沸腾,惯性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等。

  (二)什么是物理现象教学

  教师为帮助学生观察、了解、分析物理规律,而模仿某些物理情景产生的条件再现,从而找出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规律而采取的教学行为。如: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所做的斜面小车实验。

  (三)物理现象教学的特征

  1.目的性

  任何一节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现象教学都需要明确的目的性。物理现象教学并不是对物理学家研究的物理现象方法的简单重复,而是使物理现象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用以探讨物理问题的最适宜的物理环境。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考虑要不要进行物理现象教学,选择什么样的物理现象,以及如何设计包括物理现象在内的教学过程都必须先从教学目的出发。没有观察目的或者观察目的不清楚的物理现象教学是低效的、失败的教学行为 。

  在引入课题时运用物理现象教学,其目的往往是侧重引导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或者唤起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要求这类物理现象尽可能新奇、生动、有趣。例如:光的折射现象引入时观察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所出现的现象或者 “ 硬币重现 ” 的现象。

  在形成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中用物理现象进行教学,其目的往往在于提供必要的、足够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因此要求这类物理现象要突出共同特征、本质的联系,使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物理图像。例如:力的概念的教学中要提供多种不同情景,以供学生思考力产生的共同特征,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活动提供支持。

  通过有目的的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对比、分析才便于学生概括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特征,了解物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思维加工从中找出物理现象的规律,提供了思考的线索和依据。

  2.广泛性与多样性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种多样,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便于观察的,有不便于观察的,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物理现象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

  演示法:这是物理课堂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现象教学方式。

  例如:惯性现象的演示

  如果具备条件,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感知。

  例如: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多媒体法:

  对有些不便于演示或观察,存在安全问题的物理现象多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是图片、动画、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例如:进行压力概念的教学时,为便于学生对压力形成正确认知,而需提供的各种具体情景现象。再比如:用二氧化氮演示气体扩散。

  3.科学性

  物理现象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最具有物理学研究特点的教学行为之一。物理现象对于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分析物理规律,找出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特征,具有很强的思维引导性,所以科学性是物理现象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由于许多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我们在进行分析时虽可以只强调主要矛盾,避开次要因素,但决不能将主次倒置,否则也就失去了现象的科学性,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如在讲摩擦生热时,引用打气筒连续打气后筒壁发热的现象就是不科学的.。这个现象更主要的是压缩活塞时对筒内的气体做功所造成的。

  二、初中物理现象教学的作用

  物理现象教学是形象、直观的展现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

  教学行为,重视物理现象教学设计与研究,能够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规律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同时,物理现象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振宁 教授认为: “ 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形成一种印象,认为物理学就是一些演算。演算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的。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 ” 由此可见,物理现象对物理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物理现象也是物理探究的源泉。

  (一)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思维的起点,是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基石

  例如如力的概念的教学,我们需要让学生首先感知 “ 手对书 ” 有力的作用、 “ 人对小车 ” 有力的作用等等,再用不直接接触的 “ 磁铁与铁钉 ” 之间也有这种力作用。在这样的大量事实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头脑中建立起 “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的具体表象。

  没有必要的现象的再现,面对新的具体问题就很难想象出相应的物理情景,而在头脑中没有与问题相关的物理情景,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如果学生没有好奇心,那么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只是死物,那么也就丧失了物理教学的本来意义。新颖、直观的物理现象在课堂的引入、探究环节都会对学生学习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

  例如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将几个象棋子叠在一起,然后拿起一把直尺,举得高高的,带着微笑问: “ 我要从这叠象棋中取出最下面的一个,但上面的棋子能保持不动,可以吗? ”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

  初中阶段对观察的要求主要有:能够有目的地观察,能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及条件。

  实验现象的观察要符合目的性、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精确性、客观性六个要求。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 , 启迪学生 , 注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 让学生做有心人 , 勤于思考、善于观察,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

  如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只有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才能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运动起来,而且它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还与磁场方向有关。再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学生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像、缩小像的现象,产生凸透镜成不同像时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的疑问。教师要注意提供器材,情景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凸透镜成像的不同情况,通过语言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步理清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探究的方法、程序是什么?

  观察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益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将使人对周围的一切变化更加敏锐,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深刻理解和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思维习惯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现象在人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人们才能摆脱具体的事物,通过概括、抽象,过渡到思维,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是从感知操作开始的,没有必要的感知基础就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必要的表象,而没有内化了的表象素材学生的思维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这样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记忆。例如: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通过手指压水中的乒乓球,感受浮力大小的变化,再进一步进行观察、测量、思考、感知,形成正确的表象,为进一步研究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现象教学不但在概念、规律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在概念规律的应用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常听一些学生说:看老师做题一看就懂,自己一做就不知从何下手。可见学生并不是规律、公式记不住,而是面对具体问题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规律、公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具体问题面前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情景。

  突出物理现象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较顺利地实现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找到思维的支撑点,从而真正学好物理学的知识与方法。

  三、初中物理现象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重视实验现象的教学研究

  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并且由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要借助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这是被长期物理教学实践所证实的。

  实验现象是为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认知过程,使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找到一个形象的、科学的物理现象作为支撑点。只有这样,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才能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真正掌握物理学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这才是我们进行中学物理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表象有些是科学的,有些则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 物理现象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去除不科学的认识,生成正确的认识。物理实验在这一点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对于简单电路的连接与测量的问题,常看到学生的作业出现明显的错误,如电流表短接在电源两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改变等,但他们却不能自己找出错在哪里。这是由于学生对这些陌生的新仪器、新规则缺乏充分的感知,正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展示,加深他们对仪器的使用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1. 注重由小实验导入新课

  亚里士多德说过: “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 。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象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学习的效果无疑是好的,所以,展示的物理现象一定要简单、直观、鲜明。 例如:玻璃瓶在手的压力作用下的形变,可在施加压力前先问学生:用手挤压瓶子,玻璃管中的水柱会动吗?用细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变化,显示出玻璃瓶体的形变,这个实验利用好了是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

  2. 用好比较法

  “ 比较 ” 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所反映的物理事实的条件、结果、原因的异同,以帮助学生把握其本质特征。

  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材中很多概念和规律,如比热、密度、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浮沉条件、光的反射定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材料和语言,熟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注重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正确的、有目的的观察

  进行物理现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物理过程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现象教学时要摆正关系,不能只强调进行现象教学而削弱了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否则学生会感到看了一堆奇异的现象而不知最终要落实在何处。这样也就失去了物理现象教学应有的价值了。

物理教学设计8

  第一节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力学的第一节课,与下一章章《力与运动》以及下学期的压强和浮力等内容构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声学、光学等内容后,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即从实验入手---然后总结规律---最后落实到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力求能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有新的发现。

  第二节弹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意了对学生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到实处,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教学实际中很难落实的一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塑性和弹性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举出生活中或者学生能够接触的弹性物体和非弹性物体若干实例,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出塑性和弹性。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并没有按照往常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若干物体进行分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教育。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就非常多,都试图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随着分类的翅膀在飞翔。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体验。物理不是独立和抽象于生活之外的,尤其在初中阶段来看更是如此。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没有过分关注基本的知识和概念,而是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橡皮筋、海绵、弹簧、减震等学生常见常听的事物出发,学生在对物体的弹性和塑性有充分的感性基础上,总结出什么是塑性和弹性。关注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两位同学在拉测力计的活动中体验拉力的`不同,认识到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形变大小有关的。学生亲自参与到了物理知识的建构中,认识当然是非常深刻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闪光点。

  主要缺点:学生在进行分类的时候没有充分放开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学生的分类答案都是与本节内容是对应的?为什么没有学生按照物质的组成去分?为什么没有按照物质的导电性能或者密度大小去分?这是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既然本节学习弹性和塑性,当然就是这一种分类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分类的基础上,从中挑出一组依照弹性和塑性分类的一组,让学生分析这一种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同样回到了环节的主题。

  第三节重力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前一章学过的力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知识来研究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教材中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使学生认识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研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用在坐标上作图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质量的关系,这种做法思路简捷.学生容易掌握,同时学会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图象法.关于重力的方向,教材中首先说明用线将物体悬挂起来后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叫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通过想想议议让学生明白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通过实际的例子说明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最后告诉学生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认为是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渗透了“等效法”.

  生活中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创设问题情景.以观察思考开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通过探究解决本书中“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重点问题,通过让学生利用重垂线观察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利用重心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力的方向及作用点的难点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第八章教学反思: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走下讲台,听到同行们的赞扬:“好”,学生的心声:“这节课时间过得太快了”。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时空,使学习不仅是一堂课所学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另一方面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趣ζ游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拔河比赛游戏,让学生在动感情趣中进入物理世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这也是注重过程,注重体验的表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抽象问题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形象地表达出来,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劳逸结合,始终保持旺盛的情趣,并结合图文,充分展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不能比拟的,对学生理解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心里特征,学生非常积极

  地参与和投入。

  然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原有的能力已不能满足新课程度的要求,要日日充电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各种单项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又要着于整体的效应,使各种能力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第三节摩擦力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摩擦力这一节,摩擦力是我们初中阶段也是这一章要学习的弹力、重力、摩擦力中的一种,下面我对这节课进行一些反思。

  一、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备课时我们东、南两校几位位老师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摩擦力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二、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摩擦力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定位于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参加一个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并不像学生夹菜那样得心应手,引出摩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在认识摩擦的现象产生的条件时,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说出了搓澡巾与身体的摩擦,黑板擦与黑板的摩擦等摩擦现象。教师还通过三个对比试验:1、把两手合在一起;2、两手离开移动;3、两手合在一起搓动,来逐渐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时候必须有两个物体,并且这两个物体要接触到一起,在接触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运动。学生是在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摩擦现象,另外我们还安排了将手放在桌面上拖动,手离开桌面拖动两个体会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从课堂上呈现的学生学习状态,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当中要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现象紧密相连,让孩子觉得生活总处处有科学,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突破重难点时,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参与其中。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来做,同学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并且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设计了一个让弹簧测力计静止,抽拉下面木板或棉布的实验,让学生讨论并通过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来研究摩擦力跟压力的关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孩子们通过自己设计试验、相互谈论、合作交流、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试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说一下这节课缺憾的地方,在讲解摩擦力这个概念时,应该先让学生分析总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摩擦产生摩擦力,然后教师再出示课件,这样学生感受会更深刻。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应再引深一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说一说。如学生说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时,教师可以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说出在冰面上打滑和水泥地面上打滑的区别,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意识。

  在讲静摩擦力的时候学生对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很难理解,如果能够先让学生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即两物体接触并有压力,接触面粗糙,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样结合起来更容易理解了。另外还应该大量列举生活中的摩擦实例,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等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物理教学设计9

  初中物理教案全册(优秀)

  【试讲或讲课高分原则】

  1.作为老师,信心和责任心是第一位的。记住一点,你担心的别人也担心,所以不需要有压力。 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

  2.打动那些对你有好动感的评委!没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诉所有人,我来了,我能教好学生。

  3.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讲话语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练。这是关键!讲话要掷地有声,不要半推半就,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4.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教师这个职位还是要讲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给人感觉气质非凡。

  5.在见到面试官时要表现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嚣张,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运用好肢体语言。

  6.要在试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知识在吸引人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7.不用花费时间讲得过于仔细,只要在你讲的时候提到就可以了,让听课的评委知道你有这个环节就可以了。

  8.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

  2.了解骨传导。

  3.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

  2.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2.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

  声波进入人耳后,经过哪条途径,最后感觉到声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人耳的构造

  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 脑 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2.骨传声

  “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分析得出:骨头能传声。

  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

  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3.双耳效应

  由学生自习完成。

  利用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来确定声音的位置。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18-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多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全探究过程。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

  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一)噪声的来源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P26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三)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 学生活动

  (1)观察书本P 26图1.4-4,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样防治噪声?

  (五)布置作业

  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六、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5.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四)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媒体

  激光手电、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杯、空烧杯、激光演示器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展示光现象(收集一些光现象图片)

  教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二)进行新课

  1.光源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思考、讨论 列举例子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物理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1第一章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接触了电场、电场强度、匀强电场基本知识之后的深入探讨电场性质的复杂内容,内容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物理情境。本节内容与以往的知识内容也没有与太多的联系,具有可比性的内容便是重力势能,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中的难点。但是学生对于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却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对于学生认识未知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建立的良好契机。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电场力做功特点;通过复习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建立电势能的概念;通过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掌握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之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复习旧知掌握新知,掌握知识的迁移方法;通过形象的类比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初步掌握建立模型构建新知识的技能。

  3.学生通过最初状态下建立的物理概念与实际的`冲突,体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处于高一末期,思维形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并且有着非常迫切的愿望冲破自己的思维限制。建立生活中没有且不容易建立的模型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却有着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特点,正是培养建立抽象思维的时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通过预设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冲突,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建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思维形式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件,演示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间的类比突破教学难点;通过适当采用探究、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设计,增强学习的效果。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根据本节课不容易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建立情境,用到多媒体课件,采用网上下载和改编的形式准备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探究,需要建立学习小组。

物理教学设计11

  授课形式:讲授

  课时:2

  课题:认识磁场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的磁场,理解磁感应强度、磁力线、磁通、磁导率、磁场强度磁导率等概念。

  2、理解磁场的几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

  4、培养学生关注细节,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

  2、电流的磁效应及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

  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利用课堂实验对磁体的磁场、通电导体的磁场进行演示、讲解。

  学时安排

  1、导入和实验演示20分钟。

  2、奥斯特的故事引出电流的磁效应20分钟。

  3、磁场的基本物理量30。

  4、总结和习题练习10分钟。

  课外作业

  结合本节课知识,搜集生活中电流磁效应的具体实例并进行分享。

  教学过程

  任务引入:

  1、初中咱们学过磁,大家回忆一下,磁体分几个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什么样的?

  2、磁极之间不接触而会有作用力,他们之间通过什么发生作用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疑惑。

  实验演示:

  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分析:

  在磁体或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使得磁极间没有接触却有相互作用力。试验中,小磁针在不同位置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说明不同的位置磁场的强弱不同。

  基本概念:

  1、磁体与磁极

  某些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的性质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2、磁场与磁力线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叫做磁极。

  磁力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磁力线是互不交叉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指向S级,在磁体内部由S极指向N极;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的N极指向;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力线越密集,表示该处磁场越强,磁力线越稀疏,表示该处磁场越弱。

  3、电流产生的磁场(由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故事引入)

  通电直导体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直导体,让伸直的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其余四指所环绕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的方向。

  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力线方向(即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

  磁场相关物理量

  1、磁通

  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积上的磁力线的总数,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用字母表示,单位为特斯拉(T)。

  3、磁导率

  磁导率是表示介质对磁场影响程度的一个物理量,=4π×10-7H/m。

  把任一物质的磁导率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表示,单位为安每米(A/m)。

  磁场强度只与线圈中的电流及线圈的几何尺寸有关,而与媒介质的磁导率无关。

  任务小结

  1、回顾本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

  2、通过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

  课后作业

  1、“磁力线始于N极,终于S极”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磁通”与“磁感应强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3、磁力线的特点有哪些?

  教学后记:

  本节课除了完成要求的知识点讲解外,引入奥斯特的生平故事,重点的强调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做有心人,在细微中发现大奥妙,解决大问题。奥斯特的发现将电和磁联系在一起,后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很多有益于人类生活的东西。

  附:奥斯特的故事

  奥斯特(HansChristianOersted,1777~1851年)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1777年8月14日生于丹麦的路克宾。1794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医学和自然科学,1799年获得博士学位。1801—1803年他旅游德国、法国等地,于1804年回国。1806年被聘为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研究电流和声等课题。1824年倡仪成立丹麦自然科学促进会,1829年出任哥本哈根理工学院院长,直到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终年74岁。

  奥斯特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一直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有某种关系,电一定可以转化为磁。当务之急是怎样找到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奥斯特仔细地审查了库仑的论断,发现库仑研究的对象全是静电和静磁,确实不可能转化。他猜测,非静电、非静磁可能是转化的条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电流和磁体有没有相互作用的课题上去。他决心用实验来进行探索。

  1819年上半年到1820年下半年,奥斯特一面担任电、磁学讲座的主讲,一面继续研究电、磁关系。1820年4月,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作了一次实验。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听众注意。以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作了许多次实验,发现磁针在电流周围都会偏转。在导线的上方和导线的下方,磁针偏转方向相反。在导体和磁针之间放置非磁性物质,比如木头、玻璃、水、松香等,不会影响磁针的偏转。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写成《论磁针的电流撞击实验》的论文,正式向学术界宣告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奥斯特的功绩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为了纪念他,国际上从1934年起命名磁场强度的单位为奥斯特,简称“奥”。1937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还专门设立了奥斯特奖章,来奖励教学有成绩的优秀物理教师。

  关键词:奥斯特1820年电流的磁效应

物理教学设计12

  学好物理学除了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外,还要取决于认知工具。传统的教学,教师一般采用课堂实验或物理现象回忆来协助教学。上个世纪末,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物理教学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计算机、局域网、互联网等新的教学技术正逐步渗入物理教学之中,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全球性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和实施,使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地整合已经成为现代物理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浅谈关于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的认识,就教于广大同仁。

  第一,物理教学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整合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教学软件的使用,而这些教学软件的作用也仅仅表现为辅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制作软件时要突出软件的辅助作用,在不影响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凭借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势,加入辅助教学需要的图片、动画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知识。

  由于课堂教学软件是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其形式应侧重于体现教师的教学纲要、教学条理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主题鲜明的教学提纲和恰如其分的视频或动画,形象直观地讲解教学内容。因此,它的表现形式的特点:为界面必须简洁明了、层次清晰,辅助教师更好完成平时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

  这种方式是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整合,其优势在于丰富了课堂教学元素、活跃地呈现内容,拓展和深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角色。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是用原来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和设计新技术的应用方式,难以创新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物理教学与网络技术相整合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与物理教学技术的整合方式主要有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和自制教学课件相结合,构建数字课堂。其一般模式是:创设学习情境一自主搜寻信息一协作指导探索一自主意义构建一合作运用创新;在互联网和校园网上建立个人主页,丰富和交流教育信息,同时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方式;利用e—mail、QQ、雅虎通等与学生和同行进行交流,建立一种全新的、平等的师生交往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等等。

  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物理教学技术的整合中,网络探究学习(WebQuest)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模式。在WebQuest中,教师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是教学信息的收集者、处理者和信息的转化者,发挥引导、指导、诱导、辅导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即WebQuest不仅改变着物理的教学技术,也改变着物理的教学理念。对此,笔者曾在教学中运用,如在《简谐运动》课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如下页图所示。

  课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授课模式。学生在《课后感受》中写道:这一节课,我的心里非常轻松,思想没有负担,真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通过这一节课,我真的学到了一点东西。这一节课可以让我学习自己想学的或是不懂的,我可以花多一点的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像过去上课那样,带着不大理解的问题继续去听下一问题,越听越糊涂……

  网络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新鲜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这种方式中如何调整教师和学生的原有教育角色、如何定位学习目标等,都是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第三,物理实验教学和DIS相整合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信息化条件下,物理实验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新的领域,其目标之一就是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像物理学家一样去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或推论;并且要求学生用物理思想、观点去解决实际问题。DIS给物理量的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但简单方便,而且测量精度高、误差小,便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所谓DIS,即数字化信息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DIS),一般由物理量传感器(探头)、数据采集器和相应的软件构成,集物理量测量、智能化数据分析、数据记录和自动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其中全系列的物理量传感器(探头)的功能超越了电流表、电压表、数字毫秒计、温度计、压(拉)力计、压强计、光强计、磁强计、声响计、测距仪等传统测量仪器,并使现有实验室装备获得了数字化接口。再加上数据采集器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智能化。

  目前,DIS系统还仅仅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使用,但是,它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很深刻的变革,改变了原来很多物理实验由于数据误差大而不能用于分析物理规律的状况,能够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研究数据规律探究物理结论。

  第四,物理教学与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相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继多媒体之后,教学技术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型教学媒体,它就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者戴上特殊的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多感知性的基本特征,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技能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弥补因为实验设备、实验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教学条件的不足,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实验,使人们放心地去做各种危险的或危害人体的实验。

  由于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设备比较昂贵,所以现今无法普及,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教学媒体,以其自身强大的教学优势和潜力,将会逐渐受到物理教师的重视和青睐,最终在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物理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过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会用来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1课时

  教学重点:浮力的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测量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乒乓球、铁块、水、烧杯、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细线、溢水杯、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投影展示一组图片:舰艇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人为什么能浮在“死海”的水面,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气艇为什么浮在空中,思考这些现象为什么产生? (二)、进行新课:

  演示实验1:压入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乒乓球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里浮上来?是谁给它的作用?

  总结:物体静止时受平衡力,物体重力竖直向下,平衡时还应受到竖直向上的力,施力物体谁?是水或空气。表明浸在液体内部或漂在液体表面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浸在气体里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力把这种力叫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符号:“F浮”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思考:根据浮力的定义及压入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乒乓球从水里浮上来,说明浮力的方向向哪?

  4、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思考: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物体受浮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2:把铁块放入水中,放手后铁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铁块受浮力作用吗?

  活动10.9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

  猜一猜: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想一想 :用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器材

  设计与实验:

  比较铁块在空气和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金属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再将金属块浸没到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比较: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

  现象: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空气中时 了。

  思考:为什么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空气中时减小了?

  受力分析:

  结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思考:能不能计算出浮力大小?

  分析:物体在F浮、F、G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所以 F浮 + F= G 变形为: F浮 = G-F

  二、浮力的测量:

  方法:弹簧秤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将物体浸在液体中测出此时的拉力F,G与F的差值即为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F浮。 即“称重法” 。

  表达式:F浮 = G-F

  课堂练习:

  1、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32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读数是12N。铁块受到浮力是多少?

  播放动画:水底下大鱼小鱼的辩论。

  小鱼:我们在深处,受到的浮力大

  大鱼:我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

  请你说说哪个鱼说得正确?为什么?

  要知道谁说的对,就要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浮力的大小

  学生实验: 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液体里的深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

  实验与探究

  1.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2.测出圆柱体的重力 G物=_____N.

  3.将圆柱体逐渐浸入在水中,直到浸入一半时,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_____N. 计算 F浮1=____N.

  4.将圆柱体逐渐浸入在水中,直到完全浸没,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_____N. 计算 F浮2=____N.

  5.改变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_____N. 计算 F浮3=____N.

  6. 将圆柱体逐渐浸没在浓盐水中,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4=_____N. 计算 F浮4=____N.

  交流与小结:

  比较F浮1、F浮2可知:浮力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F浮2、F浮3可知:浮力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F浮3、F浮4可知:浮力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得出了有关浮力大小的原理。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 F浮=G排液

  推论: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表明F 浮的大小与 ρ液和V排有关,也论证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所得到结论。

  注意:使用推论是单位必须ρ液单位为千克/米3 ,V排单位为米3。

  V排与V物的关系

  A、“全部浸入(即浸没)” V排=V浸=V物

  B、 “部分浸入” V排=V浸物

  课堂练习:

  2、将一木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500g水,则木块所受的浮力为多少?

  3、浮在空中的气球,排开空气的重力为1N,则气球所受的浮力为多少?

  (阿基米德原理也可以计算气体产生的浮力。)

  4、已知物重为G=5N,体积V=0.6dm3,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有0.2dm3露在外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多大?(g=10 N/kg,ρ酒精=0.8×103千克/米3)

  (三)、课堂小结

  学生先归纳,然后教师补充。

  (四)、布置作业

  课本P93 第1、2、3题。

  板书设计

  四、 浮力

  一、浮力(符号:“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浮力的测量: “称重法”

  F浮 = G-F (G是物体重力,F是液体中拉力)

  三、浮力的大小

  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 F浮=G排液

  推论: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物理教学设计14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目标】

  1. 感受浮力的存在及方向。

  2.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 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

  4.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评价目标】

  1. 通过演示实验一、二达成目标1.

  2. 通过实验二和实验三达成目标2和4.

  3. 通过达标测试达成目标3.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放映幻灯片,提问,并板书课题。观看、思考、回答通过观看图片:死海中的人

  可以仰面看书;轮船在水中航线

  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等,

  引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任务一:感受浮力

  实验一:让学生将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到得现象,并设疑:乒乓球为什么会浮上来?

  再设疑:乒乓球静止时受几个力得作用?

  点评学生的受力分析情况并适时给予鼓励。

  总结:乒乓球除了受到重力外,还受到浮力得作用。且浮力得方向是竖直向上。实验二:让学生将铁块放入水中,松手、设疑:铁块受浮力吗?

  当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时,引导学生做课本上的实验,并提出实验要求。

  巡回指导。

  学生报告数据时板画物体受力示意图。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空气中铁块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大?而同一个铁块浸入水中时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却小了?

  听取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补充说明,得出结论,并板书浮力大小的表达式及浮力的方向。

  通过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

  组织语言叙述:乒乓球受力情况,并上黑板画出离得示观察铁块的运动情况。

  引起认知上的冲突。

  学生通过回答,争论,对需要探究的问题更明确。

  根据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比较数据: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意图。通过实验感受浮力。

  任务二: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问:浮力跟什么因素有关?耐心听取学生的猜想,并对各种猜想提出疑问,最后达成共识。

  引导学生做实验去验证。(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

  巡回指导。

  听取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学会评估。

  而后得出结论。并点出这一结论20xx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得出来了。它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带着疑问思考。

  发表自己的观点。

  根据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探究实验,思考,回答。

  通过实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任务三: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出示题目,让学生限时完成。

  (教师巡视。)完成后让学生展示答案并理由。

  1.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铁块,测得重20牛,当把这个铁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6牛,这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牛,若将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铁块受到的浮力是10牛,这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牛。

  2.一个烧杯装满水,将一个体积为120厘米3的.物体放入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牛,此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3. 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铁块重7.9N,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 测力计的示数为 6.9N, 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N,如果铁块刚好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 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N,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N。 4.质量是395克的铁块全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如果把这个铁球放入水银中,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已知ρ铁=7、9×103千克/米3)。

  5.一个铝球重4、5牛,体积为0、5分米3,如果把这个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按时完成题目。说出题目答案并理由学以致用

  三、归纳总结,说出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大胆叙述自己的收获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并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后3、4、6.选作:5认真完成作业。发散思维,张扬个性。

物理教学设计15

  新课程标准中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能够在学习完“二力平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根据所学的二力平衡原理,在实验中保证小木块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摩擦力就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那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摩擦力也是无处不在的。现在老师将平放在桌面上的物理书本拉过来,请问一下同学们,物理书现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

  很好,是四个力。分别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老师给它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以及受到与书运动方向相反的水平摩擦力。那你能说一下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吗?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着测量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既然我们需要测量力,那么用到的实验器材就一定会有弹簧测力计,除此之外,老师还准备了一个木板和一个小木块。

  现将小木块平放在木板上,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我们会看到弹簧测力计被伸长,木块的受力分析就等同于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本物理书,那我们观察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物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所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呢?

  没错,那就是二力平衡的时候。我们上节课学到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时候,它就处于平衡态了。因此,我们现在想要测量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则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匀速拉动我们的小木块。这样,我们所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大小)就应该等于小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至此,我们再将整个实验整理一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根据的实验原理是:二力平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

  实验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最后实验的测量结果:F=Ff= N.

  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需要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2、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的过程中,应将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的状态,不可倾斜。

  3、在整个拉动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小木块为匀速直线运动,不可断断续续,否则不满足实验原理,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教学评价】

  1、(判断题)用10 N的力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2、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 N。(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