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语言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
用几种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袋子,描述袋内物品的作用与特点,同学们根据描述猜测物品的名称,并说说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师随机板书学生说出的材料。)
2.揭示课题
师:金属、木头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生活中的材料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课题)
二、观察探究
1.观察我们身上的物品
(1)请同学们观察小组其他同学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试着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
(1)观察书包里的物品,猜测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并完成记录单。
(2)生观察记录,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3.观察描述一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师描述一种材料的特征,生猜测是什么材料。
(2)说出教室里以及生活中的木制品。
(3)知识延伸,认识到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主要特征。
三、巩固发展
1.观察教室里的其他物品,说出制成这些物品的材料。
2.师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
继续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试着从以下几个问题来考虑: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人们要用这样的材料制成这些物品?可不可以用其它材料来代替呢?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2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进行了“植物”和“动物”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在这个单元里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当学生们对各种物体进行探索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可以按照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来描述这些物体。而材料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1课,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指认6种常见材料并用词语描述它们。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他们将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分辨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常见材料,描述它们的特性。这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二)、具体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
1、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餐巾纸、牙刷、毛巾、钥匙、玻璃杯、木梳)。
2、我们身上的物品、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的统计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问:摸奖见到过吗,你摸过吗?今天我们也来摸摸,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老师先告诉你们,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你摸的时候,说说你摸到的感觉,并猜猜你摸到的可能是什么,它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摸奖猜谜活动,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在老师准备的百宝袋里摸各种物品,学生每摸出一种物品都让他猜猜这种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3、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师说:是的,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材料人们使用,今天咱们就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要研究的问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越感兴趣。用摸奖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似乎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对小学生来说也很意外,在兴趣盎然的摸奖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观察记录身边的材料
1、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带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试着把它们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同学们对周围的常见材料如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不陌生,但对于这些材料了解并不深入。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知道一些常见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了解这些材料的主要的物理特性,发展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
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生活经验为基石,激发兴趣,突破教学难重点"的教学主线。教学时我不仅仅要让学生动起来亲手实践,而且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得到科学依据,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一、根据学生心理水平激兴趣,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都是从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遵循科学课标中提倡的"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基本理念为指导,体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力求借着生活这个"百科书"让学生感知理解材料概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科学学习中。
二、观察材料的特性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才2个多月,对科学课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在比一比,猜一猜等轻松的活动中学习。为此,我在本环节设计了猜谜语活动,让他们打一材料。我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猜谜语,而是把谜面一句一句呈现,让学生对所猜的谜底的.范围不断缩小,最后,谜面呈现完才得出谜底——木头。这一生活中最常见的,最容易了解的材料,再拿出一块木头进行验证,补充木头的特征。这样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木头的特点也能够粗步了解。此外这为后面让学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其他材料的特性作了铺垫,便于学生轻松掌握材料的特点。
三、整合内容开展比赛,调查身边的材料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在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时,采用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调查比赛,凸现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这一教学重点。首先,我对教材进行整合,将身上的物品,书包的物品,教室的物品三张调查表整合为一张。让学生在调查中,发挥小组合作能力,比一比哪个组快速完成调查表。并在快速完成调查表后全班交流。
本节课的科学概念是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而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也引导学生去分析使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制成一件物品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也是我们培养的核心目标。
我想: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为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我不仅让小组讨论,还利用向孩子们展示了木头,玻璃,塑料,纤维,金属,纸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拓展延伸了课外知识。
本环节中我意在不仅完成预计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学到只有团结合作,分工明确,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任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谈收获。
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材料形成较完整的认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外延伸
继续调查搜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新的材料,它们又可以制作哪些物品,并记录下来。
真正有效的课外实践不仅可以帮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这一科学理念,而且使科学课程目标得以更好实施。
总之,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充分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动眼,动脑,动口,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体会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科学教学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科学学习过程,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是什么东西做成的。从而引入材料的概念,并板书:像木头这样能制作成物体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材料。
2、新授:
1)认识描述六种常见的材料。
先向学生展示六种常见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看,摸,拿等)让学生对材料的物理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说说各种材料的特征。让学生对描述材料有一定难度,此时通过选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木头的特征。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好地认识了木头的特征也为他们对其它材料的描述做了个引导,能够有效地突破难点。
2)了解周围的材料。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这个内容设计了三个活动,首先是让学生调查身上的物品,其次是调查书包里的物品,再是调查教室里的物品。为了避免单调,调查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调查身上的物品时两个同学一组观察,交流,完成书上的表格。调查书包里的物品时,采取学生独立完成的方式,将自己书包里的东西一一列出并进行记录,对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一个调查活动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采取周围同学互相说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能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另外,在调查材料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由于各种材料的特性不同,用途不同,许多物品需要多种材料才能做成,不同的物体的制作需要不同的材料。这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物体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我们周围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观察并辨认不同的材料,描述常见的材料;
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难点:
准确辨认周围不同的材料
教学准备:
各种金属物品、木制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研究了植物和动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具有生命的特征,从本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没有生命的物质世界。世界都是由不同的物质构成的,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每时每刻都与这些物质打交道。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是什么?(展示木质物品图片,学生汇报,师板书物品名称并相机问学生是什么材料做的-木头)提出材料名词。
二:我们知道的材料:
1.同学都说了这些物品是由木头做的,它们的材料是木头。你知道什么是材料吗?除了木头还有什么材料?学生汇报分析学生的理解。
2.师白板说明材料是: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产品的物质。学生汇报师提示并总结材料有:木头、金属、玻璃、纤维、纸、陶瓷、塑料、橡胶、高分子材料等。
3.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生活中的材料。(展示图片,学生汇报,师点评即时纠正并描述材料的特性加深材料的分类)
4.我们认识了几种材料你知道它们有什么特性吗?(学生汇报,师总结)选一种材料描述它的特性写在记录本上。
三:调查身边的材料
1.观察我们身上的材料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汇报,师点评)
2.看看小组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填写调查表一。(师讲明填写要求,纪律要求,如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安静、填得最多、最快等)
3.学生填写调查表一,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记录情况,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点评更正。
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看看又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二。
6.对比:调查了多少种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做成的?哪些物品由多种材料做成的?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学生小组据调查表分别汇报师总结)
7.为什么我们身边广泛使用这种材料呢?它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师总结。如纸:轻薄便于书写,可以记录大量的信息,对于我们学生学习来说学习知识需要大量的科学信息,不可能用竹简原始的材料来做记录练习;塑料:加热后容易做成各种精细的零件,便宜耐腐蚀……)
四:总结据展
1.我们身边的材料常见的有哪几种?(生汇报,师总结。)
2.在生活中有很多新的材料如:如:像高分子材料、人造橡胶等。同学们下课后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把它们记录下来。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
2.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通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我们周围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
能辨认我们周围不同的材料,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
铁钉、玻璃、纸、布、木块、塑料块、夹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木夹)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的?
2.(出示木块)我们把像木头和金属这样能制作成物体的叫做材料。
3.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课题)
二、调查身边的材料
1.我们自己和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2.分组完成观察活动
3.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4.我们周围许许多多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那我们书包里的物品又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5.分组完成观察活动
6.汇报:你们观察了哪些物品?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7.我们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8.观察了这么多材料,哪些材料使用最多?为什么要大量使用它们?
三、观察描述材料
1.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呢?(每组观察一种材料)
2.分组观察
3.谁来描述一下这六种材料的特征?
4.为什么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5.是呀,每种材料都有它的特性,大多数的物品并不是由单一的材料做成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观察研究,你有什么发现与收获?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些常见的材料。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发展学生观察和辨认不同材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
教学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2、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1、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有哪些?它是由什么东西做的?(板书学生说到的几种材料)
这些能被我们做成物品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材料(板书:课题)
2、出示单一材料做成的物品——尺子:认识吗?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板书:塑料)
3、出示几种材料做成的物品——眼镜:认识吗?它是由什材料东西做成的?还有吗?(板书:玻璃、铁)
4、小结:看来物品可以有一种材料做成的,也可以有几种材料做成的?
二、我们知道的材料
1、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材料。(学生说教师板书、当学生说到物品而不是材料时教师指导)
2、说说有这种材料做成的物品。
三、调查身边的材料
1、我们身上的物品
在我们身上就有很多物品,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我们不妨来调查一下。在调查前请大家先来看几点提示:你可以找现在身上穿的`、佩戴的、身上携带的物品。同一物品名称不要重复。碰到不认识的材料可以用⑴、⑵、⑶……来做一下记号,讨论时尽量保持轻声。
(1)活动开始
(2)汇报交流(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板书学生说到的材料。
师:你能具体指一下这个物品吗?
师:大家对他们小组的调查还有什么看法吗?
师:对于这些物品,谁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通过我们调查身上的物品,又发现了几种材料,而且我还发现同学们找材料的这种情趣非常高,接下来我们就来观察一下书包里的物品,它们又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大家可以把调查记录在老师发给的表格中。
(1)活动开始
(2)汇报交流
大家对他们小组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看来大家都能熟练的找出做成物品的材料,接下来我们在做个游戏。
先听清楚我的要求:我在教室里指一件物品,看看你能否说出它是有什么、什么、什么材料做成的,准备好了吗?
门、窗、椅子、灯……
四、小结
通过刚才的调查,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这么都材料、物品可以有一种材料做的,也可以有几种材料做成的。
1、各种材料的特点
这些材料,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吗?比如说,我们穿的衣服为什么要用布来做,而不是用铁呢?
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每小组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材料进行观察。小组代表领取材料。
(1)活动开始
(2)汇报交流
小结:你们说的这些特点都是真的吗?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科学课中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这些材料的特点,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研究能顺利的找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2、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练习
1、观察并记录制作周围物品的材料,请在相应材料下打“√”。
物品名称使用的材料:塑料纸布金属木材玻璃
2、通过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身边使用最为广泛的三种材料。
3、写出你知道的木材的特性:
4、选择题
(1)我们身边的物品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一种B、两种C、两种以上
(2)我们吃饭用的碗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纸B、塑料C、金属
D、木材E、玻璃F、、陶瓷
作业安排
1、课后将相应的科学活动手册填写完整;
2、不同材料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同使用价值,写一篇我们生活周围与材料有关的随想。
自我问答
问:在处理一些学生小组合作调查的环节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要大胆的放手,不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材料的时间和空间上有所局限。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科学课探究活动要有更新的认识,让学生参与活动、主动参与活动、自主参与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精神。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7
一、探究思路
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素材,开展趣味的活动,使儿童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这是贯穿我这一课的教学理念与探究思路。
(一)教材分析
《废旧物品的妙用》是第三单元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整个单元着重于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利用可利用的物品和工具,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喜爱手工制作,对废物利用充满了好奇。这是学习本课的内驱力。
二、探究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单认识可回收垃圾,并有按照要求投放垃圾的初步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和活动情境中学习,独立完成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创意和使用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探究重难点:
认识可回收垃圾,使其发挥妙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
四、探究形式:
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习这一教学方法。以播放剪辑影片、小品表演、操作生活中的实物、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真观察,合作探究,从而以最佳状态高效学习。
五、探究准备:
1、小组在上一课时已经完成了变废为宝的.任务,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收集身边变废为宝的资料、故事、图片、影像、物品等等。
2、为宣传环保想出自己的好主意,可以做相应的材料准备。
3、可以选择小组喜欢的展示方式:小品表演、多媒体幻灯片、影片、歌舞表演、现场抢答、知识竞答、主持讲述等等。
六、探究过程:
一、激发兴趣,快乐导入。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是谁?它是有什么做成的?没想到废旧的纸壳也能变成宝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探索学习废旧物品的妙用。(板书)
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1、上节课,我布置了把废旧物品变成宝物的任务,听说大家都完成得很好。现在请小组长来领取资料袋,带领小组成员围绕变废为宝进行学习和研究。
2、小组探究活动
活动一:废物利用趣事多
教师引导:对废旧物进行改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下面,有哪个小组来展示让自己影响深刻的事?(X小组选择情景表演)活动二:巧辨废物促环保
(1)播放环保视频,协助孩子知道废物分类的环保意义。
(2)师引导:哪个小组来教大家分类物品呢?
(3)X小组以“演一演”展示后,引导学生互评。
活动三:废物利用乐趣多
师引导:我们学会了区分废旧物品,就能更好地进行废物利用了!哪个小组来说说?小组展示后,组长邀请大家来评价。
活动四:班级环保我先行
师引导:班级是我们每天快乐学习的地方,教室里有没有需要被注意的环保问题呢?哪个小组来说说?
X小组以“实物展示”表达自己的班级环保对策。
活动五、集思广益促利用
师引导:说得真好!怎样让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更多人的生活习惯呢?有什么办法?小组讨论一下。
(1)X小组特地写了几段广告词,请同学欣赏。幻灯片展示、自制精美广告牌展示。(广告展示)
师评价:同学们了不起,创意无限广告词,朗朗上口最好记,人人参与重环保。谁再来说说?谁还有办法宣传环保?
(2)X小组表演歌舞《大家来环保》。(歌舞展示)
活动六:终极知识竞答
(1)确定问答规则
(2)颁发奖状——“环保魔法师”称号
师总结:同学们,废旧物品是我们生活中不起眼的小角色,扔掉了会非常可惜,闲置在哪里都占空间。这节课,我们开动了脑筋,让废旧物品也变成了生活中的宝物!创造出了更多的神奇!今晚的家庭作业
是:收集气象符号、天气谚语和留心观看天气预报信息。
七、作业布置
收集气象符号、天气谚语和留心观看天气预报信息。
八、板书设计
广告
广告广告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如何观察生活,明白作文材料无处不在的道理,增强用心观察生活的意识。
2、什么是作文的选材?让学生不仅要学会收集材料,还要善于将材料整理、归类。
3、校园生活作文选材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怎样从校园生活中选材。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设备:
多媒体
五、课前准备:
搜集素材,用相机抓拍一些校园生活的花絮;精选学生自己的优秀习作,做文字的润色和修改。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平时有些同学聊天谈论学校生活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到这时候也开始犯难了。有一幅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纲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
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作文题目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文章生动有趣吸引别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他们的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我想,首先一点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探讨作文应如何选材。
蜜蜂采花酿蜜,首先是能够发现鲜花,唐代诗人罗隐咏蜜蜂的诗句有“不论平地与高山,无限风光尽被占”,要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花都能感受到才行;其次,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
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
(二)校园生活花絮
1、师导入语:作文的素材应来自于生活,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对同学们来说,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校园生活了。大家来到中学已经半年了,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应该不少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半年来的校园生活。
2、学生活动: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校园生活
3、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同学们都注意到了校园内发生的一些像军训、运动会、圣诞节这样的集体活动,说得很好。老师用相机也抓拍了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花絮,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4、播放校园生活照片(课件展示):校园里:如为李建川捐款、为四川大地震募捐、校运会、文体艺术节等;班级生活:如值日、老师进班、为班级班费收集瓶子等
5、师总结:我们的校园生活是多彩的,有趣的同学、尽职的老师、生动的课堂、花样繁多的选修课、热闹的文体活动、美味的食堂,有这么多丰富的素材,你还怕写不出好作文吗?
三、写作:
以“校园生活”为主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生进行写作,在教师指导下交流修改。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并打草稿、列提纲。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
二、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构思互相交流,以便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
三、学生打草稿,如有不懂得问题,可以请教身边的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编写边修改。
四、学生草稿完成的,互相交换修改,未完成的继续完成。
五、组织学生以三到五人为一组,互相交换阅读点评本组成员的习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指定专人将同学们的发言记录下来。
六、各小组负责纪录的同学汇报本组交流的情况,并推荐出本组优秀习作。
七、教师给大家展示一下几位同学的作文及片断,看看他们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我请作者把它朗读一遍,然后谈谈他们自己选材的心得。
八、教师对本次作文训练情况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加强作文水平的要求。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99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投影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9-P100,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
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
2.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
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非常庞大?
过渡: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
二、有机合成材料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0-P102,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
[活动与探究二]:演示实验12-1,边做边讲解注意点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回答:
举例说明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和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性质相同吗?
指导讨论:
1、指导讨论教材P101的“讨论”栏目。
2、举出常见塑料的名称和用途?
投影:实物投影一张服装标签,让学生讨论各标记的含义,
特别是纤维的种类,引导学生讨论和举例说明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有什么性能?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上堂课学习了哪几种合成材料?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另一种合成材料——合成橡胶。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的文字和有关合成橡胶用途的插图,并介绍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较,具有的.优良性能。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P105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
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发展的新成就。例如:淀粉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
组织辩论:将学生分成甲(正方)、乙(反方)二大组,正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利”,反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弊”。挑选二位支持人以及双方的组长,课前进行指导。
辩论过程中组织好纪律,有时作一些指导。
投影:多媒体投影“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新型合成材料的图片。最后,呼吁大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
总结:略
作业:
新学案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事实上,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技术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合金材料应运而生。
自然过渡。
活动探究
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颜色、硬度、熔点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现在,你知道合金材料有哪些优良的物理性能了吗?
拓展探究
设计与辩论:综合考虑飞行中火箭的实际情况:①设计出制造火箭外壳所用材料的物理指标;②公开辩论所设计物理指标的可行性。
在应用中更深刻地领会知识。
归纳整合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说。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11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硅、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能分析水泥、玻璃工业生产原料和原理及成分。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会利用物质类别预测物质性质的方法探究总结SiO2的化学性质。
3、激情投入,体会硅及化合物的开发对人类生产、科技的重要影响。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107~113页,了解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是什么?制造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具有特殊结构、特殊功能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所有同学规范完成导学案预习自学部分,并记熟基础知识。
2、C层规范完成预习案并掌握课本相关的`基础知识,AB层在掌握预习案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探究案和针对训练。标有的训练题目C层不做。
预习案
1、非金属单质有哪些化学通性,预测硅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首先在电炉子中高温用炭粉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再将“粗硅”在高温下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提纯,所得产物在高温下再被氢气还原,从而得到高纯硅。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写出生产玻璃的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普通玻璃的成分是什么?有无固定的熔点?
4、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出名称和化学式)
【预习自测】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易与物质反应,加热条件下可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B、二氧化硅用途广泛,常被用来制造石英钟表的压电材料和光导纤维。水晶常用来制造光学仪器和电子部件等。
C、硅可用于制造硅芯片、晶体管、集成电路、硅整流器、太阳能电池等
D、水泥、玻璃、陶瓷、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2、下列材料中,制取水泥和玻璃都需要的是()
A、石灰石。B、石英。C、黏土。D、纯碱。
【我的疑问】
对课本预习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理解合金的定义;
2.比较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合金和其组成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2.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合金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4-6页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故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2.钢和生铁就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铁。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3.判断对错:
(1)合金是纯净物,金属与金属熔合在一起才能制得合金。(×)
(2)合金是混合物,金属与金属熔合在一起能制得合金,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也能制得合金。(√)
【跟踪练习】
1.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③④⑤⑥。
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生铁是含杂质较多的铁合金⑥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更好
2.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D)
A.焊锡B.黄铜C.生铁D.石墨
3.试根据下表所列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的数据,判断不能制得合金的是(B)
A.K-Na合金B.K-Fe合金
C.Na-Al合金D.Fe-Cu合金
学习指导二: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具有的优良性能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5-7页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8-1中,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铝片和铝片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实验现象:黄铜片和硬铝片的颜色比较鲜艳,铜片和铝片的表面有划痕。实验结论:合金的颜色比较鲜艳和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金属的硬度大。
2.观察下表提供的数据,写出结论。(焊锡和武德合金都是由铅、镉、铋、锡组成的合金)
3.观察书本第6页上方的表格,得出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更好。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其熔点高、密度小,可以用来制造航天飞机外壳;其抗腐蚀性能好,可以用来制造船舶。
【小组讨论】
合金为什么能被广泛的应用?
【跟踪练习】
1.已知24K黄金的含金量为99.99%,则18K黄金中含金量约为75%。
2.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C)
A.用铝合金制门窗
B.用铝合金制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属铝做导线
3.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C)
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B.铁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
D.铁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13
一、【教材使用】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金属材料》(第2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1节《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和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在上个课时,教材安排学生学习了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区别,也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用途的关系,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教材安排使整个知识体系内容就比较完整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全面性。
三、【学情分析】
就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这之前,他们在生活中对一些材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就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就初中生的思维而言,他们不像成人思维具有较强的严谨性,所以他们的认识材料时必然会出现“与从不同”的创新的东西,这就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异彩纷呈的精彩元素,这都会成为这一节课里有用的教学资源。
四、【教学任务分析】
对于“金属材料”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金属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要求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提高用正确的科学观点分析有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几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金属材料。本课时的教学,教师充分利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比较、分析合金材料的优良性能,及广泛应用的原因,让学生不仅认识到它们的特点、用途而且了解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材料纷纷问世,极大地开拓了各种材料的应用领域,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影响这一点,在今天特别重要。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合金材料,知道合金材料的优良性能,广泛应用的原因。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的特点、用途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来探究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物质、条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通过学习金属材料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突出科学探究、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的意识,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勺子。
师问:老师若想自制一把勺子,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选择钢和铁中的哪种材质更好!生答:....
师问:钢和铁有什么异同点吗?生答:......
相同点:都有铁。钢是铁制成的,钢中有铁的成分。有方法能证明这个观点吗?
(钢和铁都能被磁铁吸引)
学生上台演示:用磁铁能吸进铁,更能吸引钢。说明,钢中含有铁。
钢和铁又不一样,钢不容易生锈,钢比铁硬。说明,钢中除了铁还有其他物质。
出示PPT:钢,是含碳量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和碳的熔合物。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勺子,还有哪些金属物品?(身边的金属物品)
学生回答......
一、合金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金属物品的材质吗?
教师举例:1元硬币:钢芯镀镍。水龙头:黄铜(铜和锌的熔合物)。18K首饰(项链):金银铜的熔合物
师:原来,我们生活中的金属物品不是纯金属制成的,我们把这样的金属材料叫合金。根据以上的信息,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合金吗?
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形成完整的合金的概念: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称为合金。(板书)
二、探究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性质的差异
师: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金属物品都是合金,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性质的差异。
首先,请同学们先看一下活动任务单,我们的实验器材与物品有:
铁钉(圆头型)、钢钉、酸溶液,铝合金(铝和锰的合金)、铝片、钥匙,焊锡丝(锡和铅的合金)、锡粒、铁片、三脚架、酒精灯、火柴。
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将结论填写在任务单中。
1.拿出铁钉和钢钉,先观察它们的颜色,然后把铁钉和钢钉分别放在酸溶液中,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看哪个更不容易被腐蚀。
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2.拿出铝合金和铝片
用钥匙在铝合金和铝片表面刻画,观察比较它们谁更不容易留下痕迹。
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3.取焊锡丝和锡粒放在铁片上进行加热,观察比较它们谁更容易熔化。
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请下组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学生的结果:钢比铁不容易被腐蚀;铝合金比铝更不容易留下痕迹;焊锡比锡更容易融化。
根据以上的实验现象,说明:钢耐腐蚀性强;铝合金硬度大;焊锡的熔点低。(板书)(这个结论,有些学生也能总结出了)
我们做了三个合金的实验,得到了合金的三种性能。合金的性能还有很多,课堂内不一一举例。
思考与讨论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与讨论这两个问题:
1.现代建筑物的门窗广泛使用铝合金,你能说说为什么不用纯铁或纯铝吗?
金属名称熔点
锡232℃
铅327℃
焊锡(锡铅合金)183℃
纯铁制品容易生锈,质量大,使用不便;
纯铝制品硬质小,抗压性弱.......
2.我们平时常见的保险丝并不是纯锡或纯铅制造,是锡和铅的合金,请结合右表,说明原因。
这是为了达到更低熔点的目的而加进去的。保险丝必需是易熔化的金属丝,才能在电流大时及时熔断,起到保护作用。
未加入锡保险丝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我们是根据自己所需要的性能来选择材料的。
三、其它一些合金的特性及应用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生活中的合金物体还有:
用黄铜制造的水龙头,因为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性强的性能。用不锈钢制造脸盆,护栏,是因为不锈钢具有稳定性强,耐化学腐蚀性强的性能。有些眼镜框架选用钛镍合金来制造,是因为它具有硬度较低,便于成型,具有高弹性恢复力的性能。
看来,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四、演示合金物体
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合金物体。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一个神奇的变化。
演示实验:一个记忆合金物体。
这个合金它有记忆功能,我们把它叫做记忆合金。请阅读书本38页记忆合金的相关资料。
问:记忆合金在哪些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答:记忆合金在航空、军事、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在医疗上的运用,如:牙齿矫形。在航空领域的运用,如:卫星天线。
思考:人造卫星的天线为什么要用记忆合金制造?
在太空中,由于摩擦、高温、外力撞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会使其变形。
记忆合金在温度回复正常值时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就能更好的继续运转下去。
五、可见的金属污染
由此可见,生活中似乎处处都有金属材料,小到很小的细节,如一把勺子,大到高科技领域。事情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金属材料的.应用这么广泛,必然会产生金属的废旧物品。如……废旧铝合金门窗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废旧金属物品?
学生答......
据有关报道,我国仅废钢去年就达1.6亿吨。若一辆货车载重3.2吨,这些废钢相当于多少辆货车。
学生计算,得到5千万辆。
问:有何感想?
学生:每年的废旧金属产量太多。
问:你认为对用过的废旧金属应该怎样处理?
学生:回收。
问:你有见过身边金属回收的现象吗?回收有什么好处?
学生答,教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说地很好。
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要养成将垃圾分类的习惯。
铝罐,空调,电子产品中的金属等等,都可以分类回收。例如:铝罐加热熔化后,便可以制成新的用品我们应该让金属循环利用。
我们身边有废旧金属回收厂。垃圾发电厂在处理固体垃圾的同时发电。
我们平阳有了第一个垃圾处理厂,它的功能就是在处理固体垃圾的同时发电。
由此可见,平时的金属废旧物品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六、无形的金属危害
类似这些,金属造成的污染是可见的,除此之外,金属造成的危害还可能是无形的。
请看这个事件:日本的疯子事件。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一个小镇里,突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村上先后有10多人发了疯病。
经过调查,发现他们体内的金属锰离子的含量比一般人要高很多。过多的锰离子是哪里来的呢?原来这个小镇人们常常把过用的废旧电池随手扔在水井边的垃圾坑里,久而久之电池中的锰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锰,污染的井水,引起了锰中毒。
问:发生疯病的罪魁祸首是谁?
(若学生回答废旧电池)
最问:废旧电池扔在井边,就会马上形成这种无形的污染吗?
答:电池中的金属转变成金属离子。
你知道吗?
电池中一般含有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铅、锰,等其他物质。
一节电池就能污染60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了。一节5号电池会使1立方米的土地失去种植价值。
所以,我们不能乱扔电池。
像这样的类似事件也发生在我们身边,请看视频。
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触?(无形的重金属污染导致的后果这么可怕)
视频中,村民的病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矿产污染了农田,镉中毒)
我国是如何处理的?
出示十二五规划。并且我国的处理已有成效。
我们已经意识到可见金属污染和无形金属污染的危害,也正在危机中寻找生机。第十届中国金属循环应用国际研讨会于4月14至16日在天津召开。国际的会议也将于4月份,5月份,6月份分别在美国,香港,日本召开。世界各国对金属循环应用的重视,让我们对绿色金属充满信心。期待有那么一天,我们拥有充足金属资源的同时,拥有花园般美丽且健康的环境。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意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2、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材料。
3、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重点:
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难点:
区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纸可以做成书本,木头可以加工成桌椅,金属可以制造成轮船……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常见材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点评:从生活中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学质疑。
1、出示自学提示:
(1)识别教室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区别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些常见物品(P42)分别是由哪几种材料做成的`?分别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为什么选用这种材料?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质疑,确立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和还想进一步知道的问题。教师提出教学目标。(点评: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常见材料可以怎样分类?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讨论研究:身边的一些物品(以球鞋为例)分别由几种材料,什么材料做成的?人们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做这些物品?
(点评:通过小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交流汇报。
1、全班汇报:常见材料的分类、分类标准及相互关系。
2、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做成的?哪些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做成的?
3、全班汇报:球鞋由几种材料,什么材料做成的?人们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做这些物品?
4、选择一件由两种以上材料制作的物品,说说分别是什么材料?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
(点评:关注了课堂的生成,注重了学生的充分展示,有效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五、点拨总结。
1、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点拨:根据材料的来源将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来源于天然材料,一件物品由多种材料做成,是因为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点评:让学生课堂总结,巩固了课堂所学。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明晰地掌握。)
六、拓展延伸。
1、谈话:除了一些常见材料外,现在已经有了许多新型材料。你们了解哪些新型材料?(学生交流)
2、提供有关“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新型金属”等新材料资料供学生阅读、研究。
3、提问:关于材料,你还能提出哪些自己能研究的问题?
(点评:通过有效拓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整课教学案,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能有效指导教学。)
板书设计:
1、常见材料天然材料
按材料的来源分类
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来源于天然材料。
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