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精选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名胜古迹导……
关于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精选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1
六盘山又称陇山,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拨2928米。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山的东南垂有老龙潭胜迹,为泾水源头之一。介绍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登上主峰米缸山远眺,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日出云开,只见重峦叠嶂,层出不穷,春来绿树杂花,天地清澄;夏时凉爽宜人,风光独特;秋时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时雪尽穷野,银装素裹。1935年毛泽东同志曾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此地,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有野荷谷、小南川、凉殿峡、植物园、二龙河等。
野荷谷,又名荷花苑,是条南北走向的峡谷,虽长不过6千米,宽不过六七米,但景色奇异,风光佳秀。幽幽曲谷,峰峰对峙,苍松蔽天,野荷掩道。丛丛松柏贴身窜于绝壁,红白桦木裸体悬于山崖。谷底水面清泓,绿叶黄花,苍翠芳菲。崎岖小道在野荷中延伸。长长峡谷犹如碧翠长廊,彩色画屏,满峡的.陶醉,满峡的清香。
小南川,被誉为小九寨,景色秀美迷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二龙河,传说老龙王盘踞龙潭时,派他的两个儿子在这里的河边安营扎寨、镇扼咽喉,故名二龙河。两侧奇峰幽谷,间有松林华盖,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流水潺潺。
凉殿峡,为六盘山腹地,气候湿润,环境幽雅,景色优美,自古就是避暑胜地。史载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在此避暑蓄锐,并建有亭台楼阁。至今尚有勒马石、柱墩、马槽、插旗座等遗址。
植物园,主要以生态植物为主。由0苑、夏芳苑、秋怡园、佳木园、蔷薇园、野果园、鸟语林、三友园、芳香园、本鹃园、常青园、虬龙展姿、山野水磨、野葆枕流、秋色园、引种驯化园、藤本园、珍稀动植物园、湿生动植物园、本草园等24个园区组成。
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2
水洞沟遗址是三万年前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1920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教育性”。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80多年来,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对三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洞沟地区又是我国北方明代古长城、烽燧、城堡、沟堑、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保护区内,蜿蜒东去的长城、高台耸立的墩堠、古朴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遥想当年“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场面。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怪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
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3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中华寿岳
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历史悠久
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传尧舜禹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现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来,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谭嗣同、郭沫若、田汉、陶铸、等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崖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五岳独秀
南岳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藻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4
西陵峡口风景区位于宜昌市西郊,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离三峡国际机场20公里,与宜昌市火车站相隔5公里,10路旅游专线车直达风景区各景点,交通十分便利。 风景区东起葛洲坝,西至三峡大坝,总面积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美称,位置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居“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榜首,是湖北省唯一通过IS09000和IS014001质量环境管理认证的风景区。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欧阳修语)。”这里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无瀑不秀,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 西陵峡口风景区
来,风景区现已形成了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五洲休闲娱乐园、下牢溪(天然浴场、漂流)、龙泉石树园、仙人溪、森林公园八大景区。身临其境,可以赏花草,游峡谷,识鸟音,掬清泉,亲溪水,观巴舞,听楚歌,览大坝,拜先祖,中外游客誉之为“山水画廊”、“活的巴风楚韵”。古往今来是人们游览观光、休闲疗养、科普考察和礼仪朝拜的胜地。
太阳挂在这个地方,月亮歇在这个地方;男人想着这个地方,女人梦着这个地方。这就是令人神往的西陵峡口风景区。
历史沿革
西陵峡口风景区历史文明源远流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掘已经证明,早在八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景区的旅游历史也非常悠久,北魏旅游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江水》篇中称:“自三峡七百里,两
西陵峡口风景区(4张)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羲月……”生动描述了三峡峡谷景观的`奇绝峻秀。此后,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来,观赏游览之余,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句佳文,诸如白居易、白行简,元稹的前三游,三苏的后三游,陆游的《入蜀记》,还有曾当过宜陵县令的欧阳修,以及李白、杜甫、刘一儒、雷思沛等等,都曾留下了珍贵诗文。景区景观的奇丽佳境,使之倾倒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
近百年来,丰富的景观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由于战乱和缺乏保护,峡口地区的许多历史遗存和景观被破坏。
解放后,宜昌地、市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开发峡口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地方政府抓住这一开发机遇,投资先后修建了三游洞、白马洞、龙泉洞、桃花村、嫘祖庙等景点,开辟了下牢溪、仙人溪等自然游览线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西陵峡口风景区已初具规模。随着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的建成,两坝一峡旅游线路的兴起,景区的旅游资源将会迎来新的开发热潮。
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5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画家张择端杰作。画中的主题是北宋时期东京汴河两岸及城内外的民俗风情。一部《东京梦华录》和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互相印证,被称为了解北宋东京(开封)的钥匙。
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内西北隅创立清明上河园,占地33公顷,营建房屋400余间,整个建筑,悉依宋代《营造法式》,是开封继宋都御街后又一个仿宋建筑群。又因水面辽阔,运用造园手法,将水面析为港汊交错的河网,河港内有大小船舶50多艘,均按宋代"汴河船"的'形制而特制,悠游水中,动静结合,更添流光曳彩的宋韵。从而再现《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宋都东京的繁荣景象,荟萃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于世人面前。
清明上河园设综合服务、休闲购物、驿栈、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虫鱼、繁华京城等8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4个文化广场,总投资1.1亿元人民币。
《清明上河图》中的标志建筑为虹桥。因汴河水势湍急,行驶稍有不慎,船触桥墩即致舟覆人亡,宋人创无脚(墩)桥于汴河沿岸,因状如彩虹,故名虹桥。入园不远,即见虹桥横架于园中,此种桥式为宋代的优秀创造,也是桥梁建筑史上光辉的范例,仰观此桥,可以体验宋人的智慧。
城楼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最高建筑,移植于园中,高高的台基,宽敞的城楼,硕大的斗拱托起庑殿式的屋顶。登临城楼可以俯瞰全园。
彩楼欢门,是东京特色。《东京梦华录》称:"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据文献记载,这种装饰起于五代,是为欢迎后周的创业皇帝郭威游幸东京潘楼酒店而设。《清明上河图》中有几处彩楼欢门,证实了这种仅用于酒店的专用装饰建筑,确实存在于宋代,是东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东京的酒店有"正店""脚店"之分,在宋代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正店"是规模较大,有权向政府购买酒劾自行酿制有特色佳酒者。这种"正店"在北宋末年东京城内即有72家之多。"脚店"是自己不能酿酒,只能向"正店"酤酒出售,同时贩卖或自制下酒菜的店铺。清明上河园的"孙羊正店"和"十千脚店"都见于《清明上河图》中。
园中其它建筑,都可一一在《清明上河图》中觅得,园中不时出现宋代民俗风情的表演及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为内容的文艺表演,置身园中可以领略宋都东京的风韵。
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6
织金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织金县。
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
织金古建筑多为倚崖傍洞或濒水临泉建造的干栏式吊脚楼。大部建于“改土归流”之后,仅从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屡有修建,形成现在的`“四庵”、“四阁”、“四祠”、“八大庙”。
华桥位于城关镇贯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桥”。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顺治十八年(1661)整修。东西向,跨贯城河。三孔石拱桥,长18米许,宽4.7米,主孔净跨15.7米,矢高约10米。
东山寺位于城关镇工业路东端。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东向西。依山就势而建,由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观音阁组成。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前殿坐东西向,面阔五间,通阔2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7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顶。前带廊,深2.1米,置斜靠背栏杆。正殿又名梵帝宫。坐东西向,面阔五间,通面阔16.7米,进深三间,通进深7.8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正殿前左厢为钟楼,右厢为鼓楼。
回龙庵位于城关镇清泉路东段南侧。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十三年(1887)扩建、维修。坐北向南。由前殿、后殿、右禅房、左山门、得月楼组成。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后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0.84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51米,前后带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悬山青瓦顶。殿内设须弥座神龛。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0.8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5米,前后带廊,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青瓦顶。得月楼面阔三间,通面阔8.36米,进深五间,通进深6.24米,带周围廊,深约1米。穿斗式木结构重檐歇山顶。
炎帝庙位于城关镇城南路中段东北侧。建于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戏楼组成。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9米许,通进深19.5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带双步廊,深1.9米。戏楼二层,通面阔9.12米,通进深7.12米,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青瓦顶。
太平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西侧。建于康熙年间。东西向,跨贯城河。二孔石拱桥。长28米许,宽13米许,西侧主孔净跨23米许,东侧泄洪孔小,上为引桥,矢高8米许。1976年增设大理石浮雕望柱、栏板。
日升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西侧。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因与下游月华桥共取“日月升华”之义,故名“日升桥”。乾隆十三年(1748)建成,连接东西桥头,为贯城河上5座桥梁之首,人称“上水关”。光绪十三年(1887)整修。东西向,跨贯城河。单孔石拱桥。长20米许,宽5米许,净跨14米许,矢高5米许。
童生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因位于城关镇北永安门东北河口,故又名“永安桥”。相传所拨银两恐不够支出,全州童生捐资助建,名“童生桥”。俗称“下水关”。始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次年(1749)告竣。1962年扩建后更名“重兴桥”。东西向,跨贯城河。单孔石拱桥,长25米许,宽7米许,净跨19米许,矢高12米许。
斗姥阁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南侧。建于康熙六年(1667),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坐东向西。原由阁、左右凉亭、正殿、武侯祠、偏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存0,三层三重檐六角攒尖青筒瓦顶。一层长方形,面阔11.75米,进深8.15米。二层四边形,长9.5米,宽6.3米。三层六边形。撑拱、隔扇门窗、风窗等木雕精湛。
小街龙王庙位于城关镇城南小街四方井。始建于清初。坐西向东。由山门、大殿、观音阁组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0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通面阔9.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米许,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双步廊,前廊深1.82米,后廊深1米许。隔扇门窗。观音阁,面阔三间,通面阔7.7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6.2米,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青瓦顶,隔扇门窗。
仲机桥位于三甲白族苗族乡三甲村东。建于雍正元年(1723)。南北向,跨纳弓河。单孔石拱桥,长4米余,宽2.5米,净跨4米许,矢高2.5米。
财神庙位于城关镇城北路南段东侧。始建于清初,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坐北朝南。由山门、两厢、正殿组成。占地面积约63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0.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5米,通高13.96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四层四重檐歇山青瓦顶。东、南、西三面带廊。隔扇门窗。
南门塔位于城关镇南3公里。始建于乾隆年间。局部毁于1966年。1997年修复。圆锥体白绵石塔,底径6米许,通高14米许。
南塔位于城关镇工业路东端。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系“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七世存上慧下参和惺老和尚之塔”,为其徒弟性宗、性慈、性忠及徒孙海成、海棠、海兴与重孙寂等建。一级镌刻和惺和尚法兄石静和尚题诗:“屡次修持莫远求,内藏纳子一比丘。弥陀宝塔三千界,永垂东土万古流。”
我国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7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2003年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处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鳞”、“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组建筑群比肩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各自卓越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建筑群内的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现在,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将静升王氏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门别类地陈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复了王家当年的历史风貌。
红门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各院间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砖、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朴粗犷,还保留着明代风格;大多数则同高家崖一样,皆清代纤细繁密之典范。设立于红门堡东三甲的中华王氏博物馆,是目前海内外惟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馆。
崇宁堡建筑群的总体建筑与红门堡相似,建筑意象为“虎卧西岗”的院落布局,整体建筑斜倚高坡,负阴抱阳,堡墙高耸,院落参差,古朴粗犷,近于明代风格。设立于崇宁堡内的“力群美术馆”,陈列着灵石籍当代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力群总体艺术形象的结晶,它将历史地传之后世,并在文艺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千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