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与用法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虚词 文言文 用法

管理员

摘要:

文言文虚词与用法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虚词与用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虚词与……

文言文虚词与用法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虚词与用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虚词与用法 1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苏洵《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论语·季氏》)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文言文虚词与用法 2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三 、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文言文虚词与用法 3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林觉民《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②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归有光《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司马光《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文言文虚词与用法 4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荀子《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输》)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陈寿《隆中对》)

  ②燕王欲结于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司马光《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荀子《劝学》)

  (二)【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林嗣环《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对此)(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三)【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文言文虚词与用法 5

  之: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2、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

  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