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少女的日常产出杂文随笔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产出 杂文 随笔 日常

管理员

摘要:

文学少女的日常产出杂文随笔  在(1)里我和大家分享了布莱希特的流亡经历,并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流亡文学的概念。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和他的理论成就。  布莱希特一直倡导从戏剧改革入手,在理论与实践中都进行了史诗剧实验,逐渐形成了间离效果……

文学少女的日常产出杂文随笔

  在(1)里我和大家分享了布莱希特的流亡经历,并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流亡文学的概念。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和他的理论成就。

  布莱希特一直倡导从戏剧改革入手,在理论与实践中都进行了史诗剧实验,逐渐形成了间离效果理论。

  什么是间离效果呢?在一部剧中,如果想想达到间离效果,那么起码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剧本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把事件和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二是,舞台表演。

  所谓舞台表演,又分为观众和演员两部分。一方面,观众在看剧时需要以一种保持距离和精益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剧中人。另一方面,演员又要做到陌生化表演,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的同时,要做一些与剧情和逻辑不符的举动,说一些怪异的台词,给予观众以警醒,不要过于融入剧情。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还经常采用话外音的手法来达到间离效果。比如,在演出之时突然歌曲响起,又或是突然敲响什么东西,来打断共情。此外,为了达到陌生化效果(Verfremdungseffkt),布莱希特的绝大部分故事发生地点都不在德国本土,要么在外国,要么在不知道是哪里,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偏僻小岛上。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das epische Theater)主要反对的是亚里士多德式戏剧(das aristotelische Theater),即欧洲传统戏剧。叙事剧通常演绎的`,是社会冲突,像战争,革命,经济斗争或社会的不公现象。它致力于通过演绎唤醒观众的批判能力并引发其思考,从而是社会变得更好。而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是希望观众能完全沉浸在剧情中,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换句话说,二者几乎完全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布莱希特在国内也是非常受欢迎,关于他的文献资料也有很多,无论是原本还是译本。他本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曾经在俄罗斯,布莱希特还专门去看过梅兰芳的表演。相信在国内读表演,戏剧,编导,文学等专业或者从事影视及戏剧创作的朋友们的朋友们对布莱希特也一定很收悉。他在国内最有名的剧莫过于《四川好人》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溜达溜达去看看嗷!

  好差不多啦,关于布莱希特暂时就先到这里吧。日后如果我再想起点什么,还会继续补充。同时也欢迎能看得见,感兴趣,并且很想说点什么的朋友,直接给我评论或者私信。对人文艺术感兴趣的朋友也可推荐给我更多的文学,影视与艺术作品。我都会在空闲时,做成这样的日常产出,跟大家分享。

  (我是一个热爱交流和分享的人。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位对世界抱有好奇,对知识怀有敬畏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了解这个世界更多。而交流与分享,恰恰能让我们更多更快的了解这个世界,激发出更多的灵感。谢谢看到这里的人。哪怕我一个粉丝都没有。)

  我这边是阴天,我不喜欢阴天。如果和我一样不喜欢阴天,那就请你在阴天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是晴天呢,那就太好啦。无论如何,今天都才刚刚开始,一定不要辜负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