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设计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周恩来少年时代立下远大读书志向的原因。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导入学习,明确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设计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周恩来少年时代立下远大读书志向的原因。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导入学习,明确学习的重点。
师:通过初读,我们了解到课文讲述的是周恩来少年时期的一段往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回顾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师:是啊!周恩来小小年纪就发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令师长赞叹。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立下如此的志向呢?
因为听伯父说中华不振、又亲眼看到中国人在租借地备受外国人欺凌,因此立下为中华振兴读书的志向。
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讲述的情景,再深入的读书,看看周恩来少年时代是怎样的时代?那时的中国什么样?他立下为中华振兴读书的志向到底为了什么?
二、感悟“中华不振”。
(一)默读课文,进行自学思考:
12岁的周恩来背井离乡来到东北进行求学,那时的东北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二)交流汇报,感悟中华不振:
1、在这里他听到了什么?他不明白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1)伯父说这番话的意思以及当时的心情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那个地方”指的是哪个地方?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去读伯父的话呢?
因为中华不振,华人的地位低,在自己的国家生活却没有自由,没有说话讲理的权利。所以要用低沉的语气来读。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
●此时伯父的心情复杂,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担忧、悲愤、哀愁、无奈、辛酸......
●通过对比读,指导学生读出语气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没有再说什么。
(2)周恩来听了这番话的心情和感受
●少年周恩来听了伯父的话语,他理解吗?他是怎么做的?
疑惑不解再三追问
●他到底不明白什么?
“中华”为什么“不振”呢?
中国人不能到租界地去,而外国人却能住在那里?
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2、听了伯父的话,少年周恩来带着不解,带着疑惑,决定自己去外面看看究竟,他又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抓住在租借地发生中国人受欺负事件时不同人的表现,谈体会,深切感悟中华不振:
外国人得意洋洋的表现:应该赔礼道歉、赔款,但是像没有发生这回事一样,袖手旁观,趾高气扬,不顾中国人的死活。。
巡警耀武扬威的嘴脸:很威风,有很多人都不怕。肆无忌惮,那时因为巡警成了外国人的走狗
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
备受欺凌的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有理却没有人为自己撑腰主事,遭遇的悲惨。
围观的群众:紧握拳头只能劝妇女国人敢怒不敢言。外国人知道中国人不敢怎样。中国人充满了无奈。
读感受:指导读句子。你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谈感受,带着感受读句子。
●外国人在中国地盘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
中国的地盘却聚集着外国人,从“大多”体会到外国人很多,势力强大,反而变成了外国人的`地盘。中国人没有作为主人的尊严和地位。
3、是啊!明明在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为什么中国的巡警不帮中国人撑腰?外国人却在别国的领土上为所欲为?你们想过答案吗?
中华不振。
4、此时的周恩来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原因,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三、理解“远大志向”。
1、师:老师仿佛听到了你们对妇女的同情,对洋人的痛恨。从租借地回来,周恩来常常一个人沉思,他在想些什么?
2、直到有一天,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而读书,而周恩来说--“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3、听了他掷地有声的回答,你有什么感受?自读课文10-16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出来。
4、师引读生接读:
他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可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可是周恩来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阿--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5、周恩来小小年纪就立志发奋读书,报效祖国,他的远大志向震撼了在座的同学,更震撼了魏校长,他的喝彩不仅是对同学说的,也是对着我们每个人说的。再齐读魏校长的话。
6、师引读17自然段。
“有志者当效周生”--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四、总结:结合系列图片介绍周恩来的业绩。
五、作业:
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为什么而读书呢?
2、课后阅读《大地的儿子》或其它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3、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用讲故事,写文章,办手抄报的形式,与同学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