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历史上的四大“中兴之臣” 晚清(1840年—1912年),是清朝统治的晚期,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晚清历史上的四大“中兴之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
晚清历史上的四大“中兴之臣”
晚清(1840年—1912年),是清朝统治的晚期,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晚清历史上的四大“中兴之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2、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3、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后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
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4、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这四位,有收复失土的,有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而且这四位都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要不是日本的入侵导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说不定洋务运动就成功了。如果没有这四位,估计清朝早就被改朝换代了。
晚清“中兴之臣”的介绍
1、曾国藩
“天津教案”以后,被朝野上下评价为“中兴名将”、“旷代功臣”的.曾国藩,从神坛之上重重跌下。据时人笔记记载,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被冠以“卖国贼”称号,朝廷赏赐给曾国藩的赞颂匾额被愤怒的国人“悉数击毁”。湖南乡绅甚至还召开大会,公开宣布削除曾国藩名籍,即不再承认他的“湖南人”身份。
“谤讥纷纷,举国欲杀”的曾国藩,灰溜溜地返回两江,不到两年便病逝于南京官邸。曾国藩死后,朝廷虽然给予了至高待遇;《清史稿》也罔顾历史,记载有“百姓巷哭”的字眼;但这都无法掩盖曾国藩“抱憾而终”的事实。
2、李鸿章
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代表晚清政府同英、法、美、日等十一国外交代表于北京签订《辛丑条约》,确定了“人均一两,以示侮辱”的4亿5千两白银赔款。继《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尤其是《中俄密约》签订以后,再签订《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彻底戴稳了“卖国贼”的帽子。
李鸿章在晚年的总结和自我反省中,称自己只是“糊裱匠”,“练兵、海事,都不能实在放手办理”,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只是,就像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李鸿章在晚清诸多外交事件中,尤其是在签订《中俄密约》期间被坐实的纳贿卖国表现,也足以让他落得“大口吐血、旋即而终”的下场。很明显,李鸿章也是带着一肚子的遗憾离世。
3、左宗棠
和曾国藩、李鸿章不同,左公在晚清时期是一个绝对值得后世敬仰的另类英雄。仅凭左公“抬棺入疆”的霸气举动,就对得起后世对其“中国之光、民族之光”的至高评价。
光绪十一年,重病在身的左公向朝廷上呈了遗折。在这道遗折中,左公的报国之愿,感人肺腑:
此次越事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憾平生,不能瞑目!
“遗憾平生、不能瞑目”,煌煌左公临终仍怀爱国心、报国志,只是这遗憾确令世人心酸。
4、张之洞
宣统元年,身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的老臣——张之洞病重,时任摄政王载沣前往探望。对于张之洞以“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为由,不可轻易处置袁世凯的建议,载沣只是平淡地给予了“不怕,有兵在”的回应。
就后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张之洞称载沣之言为“亡国之言”并无不妥,更难怪张之洞会在哀叹“国运尽矣”声中去世。
就此来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四位为“同光中兴”做出巨大贡献的朝廷重臣,或因晚节不保、或因国人咒骂、或因壮志未酬、或因哀叹国亡而抱憾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