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观后感700字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万里 观后感 归途 700

管理员

摘要:

《万里归途》观后感范文700字(通用7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里归途》观后感范文7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里归途》……

《万里归途》观后感范文700字(通用7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里归途》观后感范文7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里归途》观后感700字 篇1

  《万里归途》以2015年努米亚共和国内战为背景,讲述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和新人成朗临危受命,带领北非边境的中国同胞回家的故事。不难想象,影迷很容易把《万里归途》和类似题材的《摩加迪沙》作对比。

  不同的是,《摩加迪沙》以外交官及其家属、工作人员的撤离为主,落脚点是韩国电影擅长的南北关系。《万里归途》则关注125名在外打工的普通民众,在没有物资和支援的危急情况下,徒步穿越战火和荒漠,最后走出困境,体现的是中国外交官的勇气和智慧。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所谓撤侨就是飞机军舰开到,所有人挥舞国旗欢欣团聚,根本想象不出他们曾经历多少磨难。《万里归途》正是聚焦回家前的这一段征途,设置了大量的障碍和考验,比如政府军不协助、反叛军的挑衅、通讯中断失联、撤离点情况不明等,让主人公不断卷入未知的风险和危机,并用15天、32万步这样直观的数据,给观众带来极强的心理压迫感。

  物理层面的困难同时带来了精神层面的交锋,成朗和宗大伟在经验和原则上的冲突,则把外交官的个性和品质落到实处,让普通观众对这个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张译扮演的宗大伟是《万里归途》的绝对一号。他熟悉当地语言,懂民情接地气,在底线之上懂得灵活变通,并具备优秀的研判和交际能力,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可谓是“说软话办硬事”的典型代表。片中,张译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有血有肉,实现了观众情绪的最大调动。

  宗大伟一开始在成朗眼里并不讨喜,甚至显得油滑世故。作为初出茅庐的外交官,成朗勇敢热血却经验不足。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请缨,深入战区参与撤侨工作,虽然工作处事有点“轴”,但在原则纪律和政策外宣上,显然具备更多的优势。从王俊凯出场的扮相上来说,非常符合青年才俊的定位,不过稚嫩的五官很容易出戏,好在时间不长,后面灰头土脸的妆容,大力掩盖了他的少年感,增加了角色的可信度。

  殷桃扮演驻外企业高管白婳,一名已故外交官的家属,有着坚忍和担当的一面。而片中另一名女性角色——宗大伟的妻子陈悦,则凭借一通电话和一个拥抱,牢牢抓住了人心。

  拍摄真实的人和生活,《万里归途》采用了很多细节,赋予角色深入战区最可信的动机。所以当最后真实的撤侨画面出现,我们才不由得对这些外交官肃然起敬。

  《万里归途》观后感700字 篇2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电影,国庆档播出的主旋律电影《万里归途》,这部电影深深打动了我。

  影片刚开始,就介绍了发生内乱的努米亚共和国的背景:整个国家发生动乱,保卫家园的'政府军,还有残忍的反叛军之间的战斗,导致很多无辜的人流连失所,还有很多人员伤亡。

  机敏的宗大伟、正直坚定的成朗还有善良体贴的白婳,他们带领一群撤离的华侨,正在往指定的地点赶。

  这部电影,我要站在主角宗大伟的角度去看,他是中国在努米亚的外交官,真正让我敬佩的是,他在面对叛军时的表现,还有他如何去鼓励华侨的那种勇气。

  宗大伟在电影里面说了很多谎话,但是说谎话是需要很大的担当承担的,他需要把每一个华侨给带到安全的地点撤离。

  他们被叛军抓到的时候,叛军首领想利用他中国外交官的身份,来承认他们叛军的合法地位,但是被宗大伟拒绝了,这非常需要勇气,还有考验。

  包括在整个剧的结尾时,他又被反叛军给抓住,我清楚都记得他第一次跟反叛军交锋时,他努力的抖擞那拯救的衣领,以便使自己镇定下来。还有这一次跟反叛军的首领交锋,他非常紧张,腿发抖。我非常知道他跟那种情况之下非常害怕,作为外交官,又不是军人,但是这种勇气来自于他对同胞的爱,来自于他的责任,来自于他的担当。

  电影当中还有一处细节我非常清楚,就是在成朗的带领之下,撤离的华侨穿过沙漠,到达指定地点时那种激动的时刻。

  有一位华侨亲自计数了他们从出发地点到达指定地点的步数,总共是32万6713步,期间,他们穿过了一望无际的沙漠,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最终抵达了目的地。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够有这种实力去撤出本国的华侨,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真心的体会到那句话:我们并非生在和平的时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国度。

  我在想如果让我去走那么长的沙漠距离,我肯定会绝望,正所谓‘楚善不可及,归路但萧条’,这也是我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外交官在面对所在国发生动乱时,他们需要处理各种各样棘手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可能会丢掉性命。

  《万里归途》这部电影代入感非常强,在国庆档播出这样一部电影,我觉得非常值得一看,强烈推荐。

  《万里归途》观后感700字 篇3

  电影《万里归途》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同伴在撤侨大巴前等待张译、王迅、殷桃的音讯。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眺望着前方高坡的地平线,期待着那条轮廓线有所起伏……尤其此处饶晓志导演特意用了一个小女孩的主观视角镜头来呈现,就更加让人共情了。

  电影《万里归途》多处用叙事节奏来故意“欺骗”观众,调动观影时的情绪。

  比如电影的一开头,就让主角们陷入了麻烦,然后一番交涉问题解决,随即高兴离去……让观众以为危机解除,跟着心情放松了下来。结果下一幕就突然来个大场面,以此不断拨弄观众的情绪。使得电影节奏紧凑,基本能一直吸引住你的注意力。

  前面一度被我认为是“槽点”的反派与张译互射桥段,还好有后面的“梅开二度”。一方面算是做了合理的解释,反派只不过是通过“不对等的信息骗局”让别人在自己面前胆怯、求饶,从而彰显自己狐假虎威式的“强硬”。同时也再次callback了电影的经典台词“面具戴久了,真以为是自己脸了?”。

  另一方面,也给了张译这个角色救赎的机会,为宗大伟正了名。

  张译饰演的宗大伟绝对是充满正义感的人物,只是他的勇敢又夹杂了一份隐忍和牵挂。正是多了这份顾虑,让人物才更真实,更具立体感。不得不说张译老师把这个角色拿捏的准确、自然。

  王俊凯饰演的成朗,就像曾经的宗大伟。这一对欢喜冤家,一个初出茅庐,一个久经沙场。一个莽撞勇猛,一个圆润变通。从起初的互相看不上,到最后互相欣赏、互相理解、互相中和。

  电影插曲《星星点灯》歌词和旋律,与当时电影的那段“逆行奔赴”剧情也很贴合,这首老歌我早已听过太多遍,但第一次听得这么激昂、动容。

  虽然自己身上的“平安符摘下送人必领盒饭”的定律依然存在、个别几处台词也略显生硬、作为领衔主演王俊凯演技还有待提高……

  但整体上看电影还是很不错的,故事不卑不亢,没有空喊口号,也没有用“国家的特殊性”推进剧情,叙事重点放在了不断遇到困难,然后协作解决困难的坎坷撤侨路上。

  直白的说就是主旋律含量没有预想的那么多,电影交火爆炸场面也比预期激烈。

  最后张译从天安门驶过天安门,突然有点梦回《士兵突击》。

  《万里归途》观后感700字 篇4

  国庆第一天,选择了观影。众多电影,选择了《万路归途》,选择这部电影,一是因为张译,二是因为撤侨题材。

  三部关于撤侨的电影,我都看了。《战狼2》是也门撤侨,亮点在于军人的个人英雄主义;《红海行动》也是也门撤侨,突出的是军人的团队协作;《万里归途》讲述的虽然也是非洲国家,也是撤侨题材,却是从努比亚撤侨。而且,和前两部电影不同的是,这是一部非军事题材的电影,重点提突出的是使馆工作人员在撤侨行动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万里归途》这部电影角色印象最深刻的当然还是张译。演技当然没的说,但是情节因为编剧的原因有几处败笔。

  第一个情节:张译两次枪轮转赌输赢,太过荒诞,尤其是第二次。作为使馆领保人员与努比亚反政府人员赌轮转,完全是强加的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电影中也说明了,努比亚反政府武装人员之所以不敢杀害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第二情节:王俊凯扮演的使馆工作人员,那个摄像机早在第一次因为拍照就被反政府武装人员摔坏了,而最后在撤侨的关键时刻,他又拿出那个摄像机,而且所有人员都拿出手机拍照,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这可能激怒这些人,从而导致人员全部被杀害。

  第三个情节:努比亚撤侨真实事件中,在人员撤往迪亚特的路途中,是非洲的当地人给予了所有人员食物和水,才得以补充能量,顺利到达迪亚特。而这一个突出中非关系友谊的情节却被编剧选择性遗忘了,这是一个败点。

  《万里归途》观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战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不论是《战狼》中手举五星红旗以及丁海涛雷霆一怒“开炮”,还是《红海行动》特战队的英勇,以及《万里归途》中反政府武装人员在听到张译说“我背后的国家不会放过你们”恐惧,都无一例外地证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

  《万里归途》观后感700字 篇5

  “我们不是生在和平的时代,只是有幸生在和平的国家。”这是我看完万里归途后最想说的一句话。

  这部电影一开头,就把观众带入了战争的残酷中,炮火连天的怒米亚,人变得如蝼蚁一般,到处是断臂残骸,犹如人间炼狱。我们英勇的外交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到了撤侨的任务。当中国人高举手中的护照登上最后一班飞机时,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自豪,还好我们身后有强大的祖国。当我看着其他国家的人乞求中国带上他们时,对他们的怜悯更加深了我对祖国的感激和深深的爱恋。

  接受撤侨任务的外交官,他们也在生活中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他们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但是面对我们的同胞时,他们将责任放在了最前面,他们本着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信念,将自己的生死抛之脑后,毅然放弃回国的机会,这是何等的大义。看着主角宗大伟为了同胞与边境管周旋,与极端分子交涉甚至拼命,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他是人不是神,但是他却在委屈、犹豫、恐惧、痛苦这些情绪之后,选择了隐忍、决绝、坚强和勇敢。

  基辛格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以利比亚撤侨事件为原型的万里归途就很好诠释了这句话。影片中有句话“你不懂战争,你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争。”是的,我们的生活离战争太远了,远到我们不知道恐惧,但是这些经历过生死的外交官们知道,因此他们敬畏生命,他们厌恶战争,他们祈愿和平。

  走出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跳广场舞的奶奶们,在歌曲中尽情起舞;看到欢乐的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自由地嬉闹玩耍。我突然觉得这再平常不过的画面是何等的温馨,原来平安和一切如常是如此幸福的事。

  我庆幸自己生在伟大的中国,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希望世界再没有战争,希望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

  《万里归途》观后感700字 篇6

  《万里归途》用商业大片的质感拍出了最真实感人的情感,尤其是对于战乱场景和跋涉沙漠的刻画,越是惊心动魄的沉浸,越能体会到撤侨道路的不易。我总是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没有口号,不存在说教。

  在这样的战乱背景下,《万里归途》还向我们呈现了无国界的爱,在紧急撤侨过程中会去救努米亚的孩子;也呈现了真实的、有血有肉外交官,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会有惊惧、会有担忧、会有踌躇。但在面对刻不容缓的撤侨任务时,他们会把更多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我们能看到撤侨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会看到同胞的困境,国家的努力,还有各种小爱与大爱的互相帮扶。

  张译的演技再一次赚足了我的眼泪,在“家庭”与“责任”的抉择上,他牵挂万里外待产的妻子,却也毅然逆行进入战区执行撤侨任务。跟妻子两次通话的愧歉,一路上的千万种情绪,也融进了最后终于抵达的那个紧拥。

  电影中每一个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丰盈了整个情感节奏。只有外交官们安全带所有人回家的坚定信念和全力以赴。影片最后是一段飘雪的北京街景,安谧却震撼,前段的炮火纷飞恍如隔世,原来这样“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却是有人跨越山海终于归来的日子。”

  片中最让人惊喜的一点是,虽然故事是围绕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展开的,但是全片可以说是没有群演,生动描绘了在战乱地区支援建设的同胞群像。

  宗大伟打电话“骗”妻子在度假、成朗无畏的用英文喊话、白婳的那一句“别怕,有妈妈在”,还有哈桑、瓦迪尔….每一个觉得都熠熠生辉,描绘了人性的底色。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无数外交官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晴空风雨几万里,都要平安归家。谢谢万里归途,让我们看到惊心动魄的撤侨,和背后无数的爱与无言的付出。

  《万里归途》观后感700字 篇7

  在2022年国庆节,我观看了主题讲中国外交官奋勇撤侨的《万里归途》故事片,感慨颇多。

  (一)故事片反映的是中东某国动乱我国紧急撒外交官们奋斗牺牲的故事。影片展示了中国外交官们在极其困难的不安全环境下,为了保护中国公民利益和安全,克服无数困难,尽职履责,成功帮助一批失去护照的中国人成功归国的故事。故事片最大的看点是,中国外交官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枪林弹雨背景下,仍主动尽职尽责,没有逃避,没有塞责,在枪林中驱车救人,在弹雨飞驰前行,在困顿中建立临时团队,把不同来源、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中国人组织起来,集中物资,集中补给,克服无数挑战,成功走出困境,成功实现归途。

  (三)在故事片中,多层次展示了外交官主人公在困难中妥善处理工作与生活,克服了国际的无数困难;在坚守规则与灵活变通中以挽救中国人生命为最大公约数(争取边境官认可,并周旋叛军);在面临生命挑战中表现常人之性与维护中国人利益果敢勇猛交替展示,使人物形象与现实情景密切互动,契合时代特点与公众期待。

  (四)故事片重点展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外交官的奋斗。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在拓展国际化过程中经历了无数风险。事实上,中国人国际化是一个全景剧,也是一个连续剧,无数的中国人在国际上奋斗牺牲,包括企业家、工程师、营销研发人员、律师等等,与故事中的外交官一样,在风险中坚守,在挑战中进取,在不利中争取有利,在被动中争取主动。一句话,搞国际化经营,中国人在中东、中亚、非洲、拉美等地的动人故事,值得挖掘与传播。

  (五)中国人的国际化是全球大事,必然要直面千难万险,故事很多,有名的故事片很少。我也期待,此片也提供了中国公众了解中国参与国际另一个窗口。但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