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送别》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之涣《送别》,欢迎大家分享。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王之涣《送别》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之涣《送别》,欢迎大家分享。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
1、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2、青青:茂盛的样子。
3、御河:
(1)专供皇室用的河道。 唐 王之涣 《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 李频 《黄雀行》:“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2。指环绕皇城的护城河。 老舍 《骆驼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
4、攀折:拉断,折取。
参考翻译: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赏析:
“杨柳”既是“东风树”,当然与春风就密不可分。青春是快乐,离别是苦事,杨柳却兼而有之,这就成了一种复杂心情的交织,王维有名的《渭城曲》说:“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方面是“客舍”是“离情”,一方面是“柳色”是“青春”;也是利用了这个矛盾,写出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而《折杨柳》这支曲子又多了一段历史关系。它的另一首歌词里说“遥望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孟津河在今河南,那里古代原是中原地带,本土所习见的杨柳当然很多,歌曲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可是杨柳虽是本土习见的,歌曲却是胡曲。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这个带有浓厚民族感情的杨柳,如今却出现在一支动人的“不解汉儿歌”的典型胡曲之中,这就又多了一层复杂的情调,而历史是发展的,南北朝结束后,胡汉边界已经不在中原,而是远远的在玉门关一带,那么还有那么多习见的杨柳吗?那里的春天既然很少,作为“东风树”的杨柳想来也是难得的,那么胡笛的曲子里为什么还要吹起杨柳的哀怨呢?这就是诗人天真的发问。诗写的是凉州,但还没有到玉门关,却已是胡汉杂居的地方,所谓“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实际上,边塞的情调已很浓厚,从这里再想象玉门关,就愈觉得离开祖国远了,也就愈多了乡土的怀念,这是一种愈稀少愈珍惜的感情,而到了连杨柳都没有的时候,笛中的杨柳也就成了美丽的怀念,因此诗人的发问仿佛是责备这个曲子,其实正是想听到这个曲子,我们无妨把这两句话的逻辑翻过来想想,那就是说:既然羌笛还在怨杨柳(这是客观事实,耳朵听到的),春风岂不是已到了玉门关吗?这就出现了语言上的奇迹,说“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悄悄里玉门关却透露了春的消息,然而诗中究竟说的是“不度”,这就又约制了尽情度过,仿佛春风在“关”上欲度未度的当儿。这乃是一个边塞之春,而边塞的春天愈少,一点的春意就更觉得令人向往,正像严冬之后,冰河初解,原野明净,出现在初春的转折点上的景象,别有一番新鲜迷人的地方,在这样的情景下,究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好呢?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好呢?岂非十分明白的事吗?正是诗中这一点清新明晰之感,迢遥的向往之情,构成了边塞之春的图像,它才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做好了翻案文章,于是玉门关不再是荒凉的而是美丽的,正如“玉”所给人们的印象一样,恰恰符合于它的名字。
创作背景
长安城外,王之涣与友人即将离别,当时正值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
名家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离别之多,柳尚不胜攀折,岂人情所能堪!
(清)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与(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词相反而意同。
(现代)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上):不作惜别之词,却怜杨柳之苦,措语特为含蓄。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人物生平
出身望族
王之涣在《旧唐书》《新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人。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王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其原籍,祖上做官时移居绛州(今山西新绛)。
根据墓志铭推之可知王之涣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兄弟四人,他行次居末。当时太原王家为名门望族。王之涣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是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从五陵年少游,不到二十岁便能精研文章,不到壮年,便已穷经典之奥。
仕途坎坷
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入仕,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此间赋《宴词》《送别》等诗。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水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虚心求教,专心写诗,诗名大振,与王昌龄等人相唱和。赋《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诗。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即蓟丘),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九日送别》当作于此前后。
遭疾而终
天宝元年(742年),由于密友懿交的劝说,王之涣再入宦场,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天宝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天宝二年(743年)五月廿二日,王之涣归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