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 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是什么呢?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所写的边塞诗作颇具特色,大气磅礴,为人们留下不朽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欢迎阅读!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
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是什么呢?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所写的边塞诗作颇具特色,大气磅礴,为人们留下不朽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欢迎阅读!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诗意]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象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詩吹不到的啊!
[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a《诗法易简录》进一步指出:“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附]为什么王之涣的《凉州词》会从唐代一直错到今天?(丁辛百 )
唐代诗人王之涣(688~742)的《凉州词》(又作《出塞》),原本是: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①及宋?尤袤的《全唐诗话》②。但是一般书刊都错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了,竟贻误了一千多年,影响了多少代人的思维,使黄沙漫天的穹庐,整个诗的浑然天成的气势,一落千丈,再也看不到大西北戈壁滩的辽阔雄浑的景象了。
那么,为什么会错成这样了呢?
我认为一是传抄致误,二是有可能唱者改词。
那是始错于唐(朝),那时还没有印刷术,书大抵还是手抄。既然是手抄、传抄,那就难免出现错误。只要有一个人出现错误,其他人再抄必然错,不注意、不研究很难发现错误的,尤其在民间。作者本身当然也不容易发现错误,因为他基本上看不见这些抄本。
现存的抄本,除了残存的敦煌写本外,已无从查考。我在敦煌写本中没有查到这首诗,但是在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③,里面有一个故事,可以看到《凉州词》致误的由来,故事大略如下:
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诗人在长安相遇,因天寒微雪,乃入酒楼小饮。有梨园歌女十余人登楼会饮,三诗人退避一角,拥炉火而观。不久又来妙妓四人,一时作乐。
昌龄等三人议:我等虽有诗名,但无甲乙之分,看唱谁的诗多,即见高下。
先是一伶唱昌龄的诗,接着,一伶唱高适诗,随后一伶又唱昌龄的诗。之涣已坐不住了,他认为自己出名已久,因说:“这些伶官,唱的都是《下里巴人》,而《阳春白雪》,俗物怎敢靠近?待此妙妓(用手指着双鬟)唱时,如非我诗,我这辈子再也不敢跟你们争高低了。”
不多时,果然双鬟起唱:“黄沙远上白云间……”之涣听是自己的诗,便取笑二人说:“乡巴佬,我是可以小看的么?”于是三人哄堂。伶官都冲墙角看来,问为何大笑?昌龄等说了缘由,诸伶都站起身形,前来拜见说:“俗眼不识神仙,不知可否俯就小筵?”三人相从,饮醉竟日。
由此可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在唐代(传抄时)《集异记》的抄本就已经把“直”字错成“远”字了,而“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气势也就一落千丈了,这是错误之始。
那么“直上”为什么会错成“远上”了呢?“直”和“远”并不相干,也不可能唱错。我推想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这里开始抄错了;二是在当时,唱者往往因某字拗口而改为近义字,是不是因“直”字不好唱而改为“远”字了呢?
这首诗到元代,在辛文房的《唐才子传》④中,也还是引用薛用弱的《集异记》的故事,还是只差一个“远”字,并未再错。
但到了清代的《全唐诗》⑤《凉州词》,那第一句已变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了,而在的题下还有注,也是引用《集异记》的故事,到关键处:“次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云云’,这一下把唐人所记错成“黄河远上”了。“河”和“沙”字连笔很容易混淆的,这很可能又是传抄的人一时抄错。
从此,“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正确版本竟无人再去理会,于是,“黄河远上”成了正宗,再也找不到那气势非凡、意境雄浑的原诗了。
我认为,错误的原委大致如上。
但是仅仅这些就能证明“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河’和‘远’是错误的吗?不够的。关键的是因为它错在地理位置上。
我们从地理位置上看看到底是“黄沙”还是“黄河”。
古凉州是汉代设置的,治所在甘肃陇县。三国时移至姑臧,即今之武威。唐时先设置武威郡,后又改为凉州,辖甘(今张掖)、肃(今酒泉)二州。武威的东、西、北三面均是大漠,北有首龙山,西有祁连山脉,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黄河却在武威东南六七百里远的兰州。因黄河是由青海东下入兰州、过靖远,然后北上经芦阳镇而东出银川的。在武威如果看到“黄河直上白云间”,那就成了海市蜃楼了,也就是说在武威根本不可能看到黄河。
再说王之涣,在武威几乎天天所见都是黄沙滚滚。低头是沙抬头还是沙,大风一起,不就是黄沙直上了么?这环境在他心中是了然的,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黄沙直上”。不过他为人豪爽,相当乐观,并没有写成“愁云惨淡万里凝”,而是晴朗的天空,白云朵朵,时而狂飙突起,黄沙直上,就显得异常有气魄,表现出一派磅礴雄浑的景象,尤其那“直”字,那气势该有多大的威力呀!
时至今日,凡是去过武威、到过敦煌的朋友何止千千万,不能再以讹传讹了。
欧阳修曾称道梅圣俞时说过的一句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而“黄沙直上白云间”正是如此,这样一首有气魄的名诗,怎能还让它以讹传讹再继续错下去呢?应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