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哲理是怎么体现的?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鹳雀楼 哲理 体现 怎么

管理员

摘要:

王之涣《登鹳雀楼》哲理是怎么体现的?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成名之作。这首诗流传千古,是很有名的哲理诗,那么,《登鹳雀楼》中的哲理在哪?是怎么体现的?一起来看看吧!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国古代……

王之涣《登鹳雀楼》哲理是怎么体现的?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成名之作。这首诗流传千古,是很有名的哲理诗,那么,《登鹳雀楼》中的哲理在哪?是怎么体现的?一起来看看吧!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国古代的哲理诗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篇并不讲哲理的,但是它其中有一句两句讲的是哲理,这样的诗也叫哲理诗。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很有名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整个这首诗并不是讲哲理的,但后两句讲了哲理,这是中国哲理诗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另一种形式,就是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他这个诗就是一首比较完整的哲理诗了。它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两句说理,写景是为说理服务的,全诗的重心不在写景,重在说理,这是中国哲理诗的第二个境界。最高的一个境界、最好的一个境界不是这种形式,而是通篇看起来没有说理,实际上是在说理。

  比如王昌龄的《闺怨》诗,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写一个闺中少妇的怨情,但实际上是一首非常高明的哲理诗。他讲的是目标和过程的关系问题。这首诗还只直接把哲理说出来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在王昌龄的《闺怨》中,全诗没有一句说理,但是全诗就把过程跟目标的关系讲得十分透彻,那才是真正的最高层次的哲理诗。所以谈到这里,实际上我们从诗的内容分析讲到了这首诗的特点。

  我觉得这首诗它其中最好的一点就是写景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它前面的两句十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大手笔、大写意的手法写了一个阔大的边塞景、写了一个非常辽阔的一个画面,如果这个镜头今天用摄影来拍的话,它一定要用广角镜头才能把这么一个宏大的画面收入自己的镜头之中。但这两句并不是诗人的主旨所在、并不是诗人落笔的重心里所在,诗人的重心在后两句的说理,他明讲出只有登高才能望远,这才是这首诗要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道理。

  这是作者王之涣在坎坷的人生中悟出来的一个人生道理,他将其写到了诗中,成就了这一首边塞诗。因为边塞诗写景、抒情的比比皆是,用边塞诗来说理,而且把景色和哲理能够融合得这么巧妙、能够融合得这么样没有缝隙——完全是无缝对接,这是非常罕见的。这就是王之涣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但是我们在理解上,还应当再加深一步。从表面上看他讲登高方能望远,但是他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只有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这层意思我们要简单说两句。第一层是为第二层做铺垫的,第一层说你只有登高,你才能望远,第二层说你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这个更高就是一个平台。如果你站在全局的平台上,如果你站在国家层面的平台上,如果你站在世界格局的层面上,如果你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的层面上去看问题,那么你会看得更远、看得更深。当你处理眼前的问题的时候,你才会处理得更符合全局,所以这首诗的价值恰恰就在它的说理部分。

  全诗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属河北)县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鹳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名家点评

  宋代李颀《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明代胡应麟《诗薮》:对结者须意尽,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着一语不得乃可。

  明代李攀龙《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明代袁宏道《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明末清初黄生《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明末清初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作诗最要眼界开阔。鹳雀楼,今在河中府。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已极壮观。而之涣此作,亦遂写煞。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上二句横说楼所见之大,下二句竖说楼所临之高。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通直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沈存中曰:“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以虚笔托之。

  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先写登楼,再写形胜、便嫌平衍,虽有名句,总是卑格。此诗首二句先切定鹳雀楼境界,后二句再写登楼,格力便高。后二句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此种格力,尤臻绝顶。

  清代张锡麟《唐诗近体》:王尧冲曰:首二句已尽目力所穷矣,下作转语,言若欲穷目力之胜,庶此楼上再上得一层更好。此诗人题外深一层作此虚想也。

  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馀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