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投止成语望门投止成语1 【成语】:望云之情 【拼音】:wng yn zh qng 【简拼】:wyzq 【解释】: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语……
望门投止成语
望门投止成语1
【成语】:望云之情
【拼音】:wàng yún zhī qíng
【简拼】:wyzq
【解释】: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语法】:作宾语;指思念父母的心情
【顺接】:情不可却 情不自堪 情不自已 情不自禁 情不自胜 情之所钟 情凄意切 情同一家
【顺接】:哀戚之情 暧昧之情 笔下留情 不徇私情 不念旧情 不近人情 残酷无情 畅叙幽情
【逆接】:悲观失望 不负众望 不餍人望 迟回观望 迟徊观望 迟疑观望 迟疑顾望 大喜过望
【逆接】:望云之情 望其肩背 望其肩项 望其项背 望古遥集 望子成名 望子成龙 望尘不及
望门投止成语2
发音wàng mén tóu zhǐ
望门投止的意思
望:看。 投止:投宿。 逃难或出奔时,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存身。后泛指在仓猝情况下,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望门投止的故事
张俭在逃亡的路上,只要看见有民户的大门,便前去投靠,没有一户人家不收留他。这就是“望门投止”的由来。张俭为什么要逃亡 为什么家家都肯收留他
张俭字元节,东汉山阳郡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他的先祖张耳跟随刘邦反秦,曾因功被封为赵王。父亲张成官至江夏太守,颇具政绩。张俭年轻时即被地方官推举为茂才(即秀才,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才),中央政府安排他到州刺史属下为官,他认为那位刺史不具备做官的品德和才能,就以有病为由拒不就职。延熹八年(165年),张俭任职山阳郡东部督邮,负责督察纠举当地官民违法之事,宦官侯览的家就在他管辖的区域之内。侯览在桓帝时任中常侍,后因参与诛杀梁冀而封侯。他依仗权势,大事聚敛,强占民田,残害百姓,侯览的家人、姻亲等亦恃势妄为,称霸乡里。侯览的母亲还在世,便大修坟茔,拆毁别人家的房屋,挖开别人家的坟墓,建起的殿庑有上百尺高。张俭查得事实,毅然上书朝廷,揭发侯览及其家人的劣迹罪行,请求治其罪而诛杀之。张俭几次上书都落到了宦官手里,侯览尽知其情,对张俭恨之人骨。但张俭并未退缩,他见上书无效,便亲自带领属下抄没侯览的家,铲平了他母亲刚修的坟茔。又上书言侯览的罪行及其母亲干涉郡国事务,横行乡里之事。
侯览终日耿耿于怀,寻找机会报复张俭。张俭的同乡有个叫朱并的人,是个阴险狡诈而又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张俭很看不起他,朱并也因此忌恨张俭。后来,侯览唆使朱并上书,诬告张俭和本郡24人结为朋党,图谋不轨。当时正逢党锢之祸最烈的时候,汉灵帝不作调查,便下诏捉拿张俭等“党人”。张俭闻讯潜逃,窘急之中,看见前面有座大门,便敲门投宿。人们佩服张俭的品德与胆量,十分看重他的行为与声誉,都冒着被抄家灭族的危险收留他。张俭所到之处,前后有10余户人家受到牵连,宗族皆被杀戮。
后来张俭逃到了东莱,住在李笃家。外黄县县令毛钦听说后,带兵前来搜捕。李笃把毛钦叫到一边,对他说:“张俭是天下敬重的名人,现在他虽然逃亡,但并没犯什么罪,你可能会捉到他,但你忍心带走他吗 ”毛钦赶忙站起身来,对李笃说:“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遽伯玉把独自为君子作为耻辱,难道你也想将仁义都归到自己头上吗 ”李笃回答说:“你不逮捕张俭,那么我的仁义有一半已经被你得到了。”毛钦叹息一声,带兵离去。李笃护送张俭逃到了塞外。
黄巾起义爆发后,党锢解除,张俭返回了故里。朝中三公及大将军都征辟他为官,他总是推辞不去任职。皇帝派公车接他出任少府,他也拒不成行。汉献帝初年,他的家乡发生了大灾荒,张俭倾尽家产,赈济灾民,依赖他而存活的有上百人。后来,张俭不得已做了卫尉,见到曹操势倾朝野,大权在握,于是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政事。不久死于许昌,年84岁。
望门投止成语3
张俭是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祖上是楚汉时代曾和刘邦并列诸侯的赵王张耳,他以操行高洁闻名当世。张俭曾做过山阳东部督邮,深受汉桓帝宠信的中常侍侯览,家乡就在山阳郡。侯览是当时权势很大的宦官,他不但横行朝廷,而且称霸乡里。侯览先后夺占民宅三百余所,良田一百多顷。他自己建造住宅十几所,和宫廷的规模一样,他还给自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陵族。
侯览如此残害百姓,作恶多端,张俭非常愤慨。于是,他上书汉桓帝,告发侯览的罪行,要求从严惩办侯览。因为侯览是皇帝身边的`人,张俭的奏章还没到皇帝手里,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对张俭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张俭有个同乡,名叫朱并,是个恶棍。张俭曾经严厉地惩处过他,因此他对张俭怀恨在心。后来,朱并投靠侯览,在侯览的指使下,朱并给朝廷上书,诬告张俭勾结同郡二十四人,结成党羽,图谋不轨。宦官曹节抓住这个机会,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汉灵帝下令逮捕党人。汉灵帝才十四岁,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党人。他问曹节:“为什么要杀他们,他们有什么罪?”曹节指手划脚把党人怎样可怕、怎样图谋造反等所谓的罪行乱编了一通。汉灵帝居然相信了他们,连忙下令逮捕党人。
张俭得知消息后,只得连夜逃走。侯览假借皇帝命令,向各郡县发出搜捕张俭的通令,对于敢擅自收藏张俭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汹汹,只好匆匆逃跑,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谁家门下,暂时安身。
当时,人们恨透了宦官,都知道张俭历来正直,名声很好,所以人们都甘冒风险收留他。一天,张俭逃到鲁郡,投奔好友孔褒。孔褒不在,孔褒的小兄弟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他热情地接待了张俭。张俭走后,官府闻讯赶来,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们的老母亲加以审问。孔融说:“是我招待了张俭,要治罪就治我吧!”孔褒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要办就办我的罪,与我弟弟无关。”孔母说:“我是一家之主,要办就办我的罪。”他们一家争着承担责任,闹得官府不知如何处置。
由于大家的保护,朝廷始终没有抓到张俭,直到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后,汉灵帝才下令解除“党锢”,张俭结束逃亡生括。这时候,东汉王朝已濒临灭亡。
——《后汉书·张俭传》
【求解驿站】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多用来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状。投止,投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