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舆情 工作制度 管理

管理员

摘要: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通用14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希望对大……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通用14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1

  为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处置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维护学校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

  学校是第一责任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校长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特急事件”靠前指挥调度,及时有效做好舆情回应处置工作。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等敏感类舆情信息,需按照相关保密规定办理。各科室、各级部要高度重视教育舆情回应处置工作,落实科室及级部主体责任,将舆情引导回应纳入常规化工作范畴。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

  按照涉事单位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

  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大局,防止危机

  立足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保障教学科研秩序、维护校园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处置程序及办法

  1.实时监测

  学校舆情安全共同体成员对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加强工作的前瞻性和时效性。

  2.快速报告

  学校舆情安全共同体成员发现重大网络舆情,或接到学校主管部门舆情通报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领导。学校舆情安全共同体成员负责报告主管领导、主要领导,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原则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舆论并对外发布学校处置意见。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舆情处置共同体成员要及时汇报有关情况。

  3.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

  属对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要安排相关学校负责领导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不能当即回复的.,要在发现舆情当日提出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回复处理结果。

  属对涉及学校的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学校声誉,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动态跟踪

  舆情安全共同体要落实专人对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进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跟进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5.总结评估。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与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报送领导小组,以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的水平。领导小组负责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处置结果。

  六、工作保障

  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处置和管理工作,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确定领导干部专人负责,在本学校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于应对网络的安全共同体成员。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乡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应对和引导工作,树立良好网络舆论氛围,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形象,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 本工作制度适用于乡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相关单位和人员应严格遵守。

  第三条 乡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坚持科学、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依法执政,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第二章 网络舆情监测

  第四条 乡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应建立定时、定点、定责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乡镇网络舆情动态。

  第五条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乡镇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热点问题、矛盾纠纷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等。

  第六条 监测部门应利用网络舆情监测工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形成报告,并上报乡镇相关领导。

  第三章 网络舆情应对

  第七条 对于涉及乡镇政府利益、政策解读、矛盾调处等方面的网络舆情,乡镇政府应及时明确态度,积极回应。

  第八条 回应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发布权威解读、召开发布会、组织专家解答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第九条 对于谣言、虚假信息等有害于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网络舆情,乡镇政府应及时澄清、辟谣,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信息。

  第四章 网络舆情引导

  第十条 乡镇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第十一条 乡镇政府应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加强舆论引导力度。

  第十二条 乡镇政府应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的机制,制定相应的引导措施和指导意见。

  第五章 监督与评估

  第十三条 乡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督查和评估,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第十四条 督查和评估应包括对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的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如果乡镇政府有关单位和人员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本工作制度,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违反法律法规或本工作制度导致严重后果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工作制度自规定发布之日起执行,由乡镇政府进行解释和修改。

  第十八条 本工作制度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3

  为了切实提高xx网络舆情监控及应对能力,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舆情事件对公司造成的损害,减少负面影响,为xx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网络舆情监控应对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基本办法是“专人巡查,提早发现,合理研判,积极应对,先入为主,科学处置,消除影响”;基本手段是“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发布公司新闻通稿,网评跟帖及时应对,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组织保障

  按照《xxx有限责任公司网络舆情监控及应对办法》要求,公司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与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对事关xxx的舆情监控和应对工作起指导、监督和决策作用。

  组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成员:xxx。

  舆情应对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舆情办”),设在党委宣传部,宣传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重大舆情突发事件要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内容口径。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在当时和事后自行接受媒体采访或发布信息。新闻发布组成员主要由公司领导,涉及舆情事件的单位、下属公司负责人组成。

  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1、网络舆情监控

  网络舆情监控平台24小时不间断采集,舆情监控工作人员设置监测主题和关键词,利用监控平台采集与xx相关的舆情。

  及时对舆情监控平台采集到的负面网络舆情进行人工判读,对负面舆情做出准确判断。发生突发事件时,党委宣传部组织涉事单位对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跟踪监控,及时、全面掌握舆情走向,为正确研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网络舆情的研判及预警

  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监控到网络舆情时,监控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办公室,网络舆情办公室分析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时监控关注该网络舆情的内容、成因、关注度、跟帖人数、热点指数等动态指标,做好记录、统计,以及目前舆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网络舆情办公室与网络舆情涉事单位保持紧密沟通,并按以下标准对网络舆情准确分类。

  网络舆情分类:根据网络热度和网民关注度分为一般关注、重大和特别重大。一般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发表的对公司工作建议、问题反映、咨询质询、个人利益诉求等。重大网络舆情是指,该事件的网民点击率1000—2999人次,或跟帖评论100—499篇,或被5家以下主流网站报道转发的特殊时期网民关心、网媒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是指,该事件的网民点击率3000人次以上,或跟帖评论500篇以上,或被5家以上主流网站报道转发的.,涉及公司的突发、公共、食品、卫生及自然灾害、生产质量、安全保密等事件或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及社会稳定的网络热点、网民热议、网媒热炒等网络舆情事件。

  四、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

  ①一般网络舆情

  对于一般网络舆情,由党委宣传部网络舆情办公室做出研判,并将该舆情在2小时内转达相关职能部门查清事实真相,在1天内给出正面的解释或解决,并将结果反馈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网络舆情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密切监控该网络舆情的走向,同时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直至舆情消除。

  若网络舆情不能消除或还有扩大迹象时,党委宣传部要及时上报舆情应对领导小组,按照重大舆情应对处置流程办理。

  ②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对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舆情监控工作人员应立刻报告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立即汇报给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并责成舆情涉事单位立即调查事实真相,及时获取事件详细资料。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迅速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视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舆情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应对方案。

  新闻发布组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事实真相以及处置结果;在绵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运用主流网络媒体、网络评论员队伍,采用跟贴回贴、发表评论、微博声明等方式,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积极掌握舆情发展的主动权,党委宣传部和舆情涉事单位实时跟踪该舆情走向,拟制报送《xxx网络舆情通报》,直至网络舆情消除。

  五、后期处置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结束后,舆情应对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必要时可邀请网络舆情应对专家),对应对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应对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考核奖惩,针对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本预案。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4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有效引导网络舆论、防止不良信息对单位的危害,妥善处置网上负面信息,为单位发展营造良好的互联网舆论氛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网络舆情,指可能或已经对工作和形象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各项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第三条、舆情工作办公室在舆情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并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第四条、网络舆情监测

  (一)为了解掌握网络舆情,舆情工作办公室应切实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网络舆情的监测结果应及时向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报送网络舆情信息。

  (二)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研判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级别和程度,提出处置意见。

  第五条、网络舆情的控制

  (一)网络舆情发生初期,舆情工作办公室必须做好网络舆情的控制工作:在掌握、研判舆情后。在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落实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举措;舆情工作办公室负责传达和落实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网络舆情控制的各项指令;

  (二)网络舆情的控制应采取以下手段:了解掌握突发或重大事件详情,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联络单位舆情工作办公室,等待处置指令的下发;积极寻求互联网管理部门的支持和网络媒体的配合,控制舆情的进一步扩散。

  第六条、网络舆情的化解

  (一)网络舆情大规模传播后,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具体执行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不良影响;舆情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互联网主管部门、网络媒体共同化解网络舆情的不利影响。并根据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向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具体执行部门下达网络舆情宣传和参与讨论重点;控制舆情发展、主动引导舆论。

  (二)网络舆情趋于平稳后。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具体执行部门应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化解情况总结经验,并根据情况开展有利于挽回影响的举措。

  (三)危机事件结束、网络舆情趋于平稳后,舆情工作办公室负责整理危机事件的全部过程记录,总结经验教训,并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的内部通报制度。

  第七条、单位各口线应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禁涉及党和国家,以及单位秘密的信息上网。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5

  为了能够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提升部门员工工作力量,加强团队分散力,特订立以下团队管理制度,网络部每位员工必需仔细遵守。

  1、部门员工必需互敬互爱,相互协作,加强沟通,全力以赴实现部门共同目标;严禁因个人私利影响到部门整体目标方案,或因个人行为影响到部门形象及荣誉。

  2、部门每位员工应当以团队共同进展来实现自己价值,对别人的关心就是对自己的提升。

  3、严禁在自己不了解真实状况时,仅凭自己的主观阅历下结论;禁止争论涉及他人的人格尊严及个人薪资问题,严峻者开除处理。

  4、禁止在公众场合与上级争吵,给上级造成管理障碍及不良影响,第一次罚款100,其次次罚款200,第三次降薪20%或开除。

  5、禁止在上班时间进行与工作无关的视频、嬉戏及网页。违者第一次批判教育,其次次罚款50元,第三次100,第四次开除处理。

  6、工作期间不得在办公室接听私人电话,干扰别人工作,违反者一次扣罚20元。

  7、汇报重要工作明确要点,言简意赅,不能满意要求者,或许详尽描述的,以书面形式汇报;

  8、为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全体应发挥连续作战的精神,在没有请假的前提下,不得未经批准擅自离休和调班,违者按旷工论处,(迟到半小时以上等同旷工)旷工第一次罚款50,其次次罚款100第三次开除。

  9、请假必需以当面,特别状况不能当面的需电话请示,以短信、留字条、他人转达等形式均为无效请假。违者按旷工论处。

  10、上班期间员工有事须离开办公室时,要向上级打招呼,获得同意后才能离开,违者罚款20元。

  11、接受任务或对上级作出承若必需完成。完不成者扣20元/次,畏惧接受任务者扣50元/次。

  12、办公室工作人员禁止拉帮结派,因违反制度造成损害团结的.大事,过错方除承当经济损失外,另赐予100元扣罚,严峻者退回人力资源部。

  13、功过不能相抵,功就是功,错就是错,从态度上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

  14、上下班期间肯定要管理好各自使用的公共物品,关门,关电,个人工作区域保持干净。

  15、日常工作中对于部门有突出贡献者,视状况赐予物质嘉奖,或口头嘉奖。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6

  1、网络是传播信息的公共设施和渠道。遵守《网络使用与管理制度》,既是维护秩序的需要,也是维护设备的需要,更是确保信息畅通的需要。按《网络使用与管理制度》要求做,是守纪律和道德修养水平高的的表现,是教育工为人师表的体现。

  2、学校的计算机和网络原则上只供本校教职工使用,不对外来人员开放。

  3、学校网络主要用于教学、办公,在上班时间内不许利用网络进行消遣。例如:网上嬉戏、谈天等。

  4、学校一般办公室的老师和人员允许计算机上网使用时间为工作日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其次节课后,其余时间办公室计算机只用于办公,如有人因特别缘由需要上网,可经有关部门同意在校计算机室上网。

  5、不得利用网络扫瞄或下载反动、不健康网站信息,不得利用任何手段攻击校内网络主机或其它网站计算机。

  6、不得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发布和传播反动、不健康信息和垃圾邮件信息。

  7、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时必需使用防火墙,严格防范病毒和黑客攻击,避开危及网络安全大事发生和网络资源遭破坏。

  8、老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应当仔细指导同学使用,杜绝同学进行非教学目的'的网络活动。

  9、当网络运行消失故障时,请各安全责任人准时报告校网络管理人员,严禁擅自修改各种网络配置。

  10、各办公室计算机和网络使用和管理实行办公室负责人责任制或专人负责管理人责任制,一经发觉违反计算机和网络使用规定现象,将视状况对违规者和管理责任人作肯定的处理或惩罚。

  11、对违反以上规定者,学校将依据不怜悯况可对其作出50元以上的经济惩罚或纪律处分,直至清理出老师队伍,情节严峻者,将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送国家政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12、本制度规定未尽事宜,按相近或相关的其他规定处理。

  13、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7

  一、学院成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网络舆情变化规律,建立有效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负责网络舆情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指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协调和管理。

  二、按照“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标准,组建舆情站,从各二级学院选拔成立一支舆情、网评员队伍。

  三、建立网络舆情管理值班制度。舆情站安排好监控值班表,实行轮流值班制度。舆情、网评员要主动关注学院贴吧等学生注册密集的贴吧、论坛,以及校园网等主流网站网上动态,及时汇总、反馈舆情。定期在贴吧、网上进行宣传、评论,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主要针对学院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对不良信息和恶意炒作、网评文章,及时澄清事实真相,矫正视听、引导舆论、维护形象。

  四、舆情、网评员发现涉校舆情后,应第一时间上报舆情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调查了解情况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及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网上舆情,网上解决;堵疏结合,妥善处置。对于重大网络舆情,舆情领导小组应适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正面信息宣传,妥善处置负面信息,依法及时封堵和删除有害信息。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院领导,重大事件报告学院主要领导。同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相关信息。

  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原则进行,需要组织网上舆论引导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引导口径,舆情、网评员在指导下进行舆论引导。

  七、严肃网络舆情管理的工作纪律。学院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单位或职务名义在网上发布信息,不得以单位或职务名义接受媒体采访。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8

  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网络问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建设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特制定岱山县建设局(执法大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小事整改、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四个岱山”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机构设置

  成立岱山县建设局(执法大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局党委副书记黄宇平同志任组长,局办公室沈保华、大队办公室徐光处任副组长,凌王女、邬小波、彭晓明、黄文飞、张杰、费杰英、丁艳华、陈志华为成员。

  网络舆情管理职责:每天上网浏览“岱山建设”网公众留言、岱山论坛、岱山新闻网、舟山论坛等市县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负责涉及建设系统的网上相关信息收集、编制、报送等工作。

  三、办理流程

  1、受理留言。网络舆情管理员对岱山建设网公众留言板、岱山论坛、岱山新闻网、舟山论坛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下载登记及时向局、大队办公室报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回应。

  2、批办留言。局、大队办公室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定需回复的留言信息,以《网络舆情抄告单》形式,经局、大队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办理意见并批转相关科室(单位)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科室(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明确牵头领办单位。

  3、办理回复。相关科室(单位)收到局、大队办公室批办的《网络舆情抄告单》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回复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局、大队办公室。需紧急处理的网民留言,所涉单位在接到《网络舆情抄告单》后,2天内予以明确答复。

  4、跟踪督办。局、大队办公室对批转出去的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对未按时办理或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承办单位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按期办结。

  5、审定回复。相关科室(单位)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局、大队办公室把关并报局、大队相关领导审定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3日内,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不得超过5日。

  6、立卷归档。局、大队办公室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的原始材料、有关单位的办理情况、交办回复记录、领导批示件和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及时立卷归档。

  7、监督检查。局、大队办公室对各单位网民留言答复情况进行跟踪登记,对未及时办理的留言要进行催办,对超过规定期限既未作回复,又未作说明的单位,将进行通报。

  四、办理要求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网络舆情工作是新形势下畅通民意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工作举措。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办理,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求真务实、及时办理。各科室、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坚持实事求是,真心诚意纳言,实实在在解难题,扎扎实实办实事。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3、善于总结、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科室、单位要注重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办理经验,探索办理规律,完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用制度和机制保障办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4、注重引导、注意保密。在办理工作中,要注重引导网民提供真实身份,通过合法途径、合理方式实事求是地反映有关问题、表达利益诉求。各科室、单位及网络舆情信息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保密制度等有关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不宜公开的信息。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9

  一、总则

  突发事件新闻宣传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增强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及时、客观、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及时、有效的处理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树立临沂农校的良好形象,特制定《临沂市农业学校新闻舆情应急预案》。

  二、基本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新闻宣传工作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整合资源,相互协作,形成合力。

  具体原则如下:

  (一)统一管理。

  临沂农校的新闻发布和宣传组织工作由学校办公室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指导,各职能科室分级负责。

  (二)主动协调。

  各职能科室应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按要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三)准确把握、快速反应。

  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校办,校办及时与校长联系,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同时与县教育体育局信息科、县委宣传部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四)积极化解。

  着力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化解学校危机事件,使临沂农校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做到有利于学校发展大局,有利于学校稳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理发生在我校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发布工作。

  三、应急新闻宣传的基本流程

  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组建应急领导小组和宣传小组,具体运行程序如下:

  (一)启动新闻发布机制。

  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到位,新闻发布领导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分析形势及社会舆情,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人员责任。

  及时组织新闻发布,及时公布新闻发布会的地点、时间及安排场次数等。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

  (二)启动新闻发布方案审批机制。

  迅速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发布内容,报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

  在组织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请示,并遵照批示迅速组织落实。

  (三)同步启动新闻媒体联系机制。

  事件发生后,应急宣传小组要及时与有关媒体取得联系,并协助做好危机事件现场文字、图片、音像和影视资料的采写、拍摄和记录。

  对媒体记者的采访、拍摄给予支持。

  (四)同步启动记者采访管理机制。

  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受理记者的采访申请,向记者提供确认公开报道的信息。

  提供电话、传真、上网传输等服务,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记者采访的组织、现场管理,因出于安全考虑或其他原因,无法满足记者深入现场采访要求,可建立定时定点采访发布机制。

  经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到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必须服从现场指挥部门的管理,不得干扰或影响事件的处理工作。

  (五)同步启动校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

  宣传小组要认真收集和整理学校危机事件的校内外舆情,汇编舆情简报,上报应急领导小组。

  及时关注网上负面和衍生报道信息,必要时,可启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组织人员及时开展有效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10

  1、学校网络管理中心必需仔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爱护条例》。

  2、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学校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不得危害或侵入未授权的服务器、工作站。

  3、机房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仔细做好电源防护、防盗、防火、防水、防尘、防震、防静电等工作,必需安装防盗门窗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须与当地派出所或学校值班室联网,防范措施应有效得力。

  4、严禁任何人在学校网上使用来历不明或有毒软件。

  5、禁止利用校内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利国家安全稳定的'信息以及黄色等有害师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6、网管中心的服务器、工作站未经主管部门领导同意,不得借用到校外。

  7、主干服务系统发生案件,必需准时报告学校政教处或公安机关查处。

  8、严禁火种进入室内,人离关窗锁门。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11

  1、学校鼓舞各部门及本校教职工、同学使用网络资源。

  2、学校网络管理部门为需要接入网络的终端统一安排IP地址。

  3、网络管理人员对入网设备的名称、入网软硬件配置、入网接入端口和安装的软件实行统一规范和管理,不定期检查其使用状况。

  4、学校网络使用的Internet域名由网络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

  5、网络管理部门根据有关网站和信息上网的管理方法负责学校网站的运行管理。

  6、学校的电子邮件服务仅限于与工作有关的'通信业务,不得通过电子邮件传输涉密信息。

  7、学校的Internet信息服务主要用于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关的通信业务,用户应掌握查阅消遣性的内容和调阅下载大量占用网络通信流量的影视和音乐等多媒体信息。

  8、任何人不得利用学校网络供应的各种信息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隐秘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危害国家安全、阻碍社会治安和淫秽色情的信息。

  9、学校网络上不允许进行任何干扰网络用户、破坏网络设备和服务的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在网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使用网络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随便复制或使用未经安全检查的系统软件,以及盗用他人账号等。

  10、不得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诽谤、诬陷、欺诈和教唆等,不得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人身权利,不得侵害他人的商誉、商标、版权、专利、专有技术和商业隐秘等各种学问产权。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12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精神,要求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

  (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

  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三、督导、考核办法

  (一)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剂科及医务科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二)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三)检查、考核办法:定期对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包括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1、门诊、急诊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患者基本情况书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是否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用药等。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1)抗菌药物开始使用、停止使用、更换品种和超越说明书范围使用时是否分析说明理由,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记录;

  (2)抗菌药物使用必须符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当越级使用时,是否按照规定时间使用或履行相应的手续,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反映;

  (3)抗菌药物联用或局部应用是否有指征,是否有分析,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记录;

  (4)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是否做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反映;对于无法送检的病例,是否已在病程记录上说明理由。

  (四)对违规滥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将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直至停止处方权。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13

  1、为了爱护幼儿园校内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幼儿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进展,保证校内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用户的使用权益,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2、校内网络系统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由网络中心负责。各组室的网络和计算机使用安全由该组室的组长负责,各班的网络和计算机使用安全由该班班主任负责。分发给老师个人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使用安全由该老师负责。

  3、未经网络中心同意,不得擅自安装、拆卸或转变网络、设备。

  4、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校内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

  5、不得以任何方式试图登陆进入校内网主、辅节点、服务器等设备进行修改、设置、删除等操作;不得以任何借口盗窃、破坏网络设施;不得采纳各种手段切断幼儿园、部门或他人网络连接。

  6、严禁在校内网上使用来历不明、引发病毒传染的软件;对可能引起计算机病毒的的软件应使用公安部门推举的杀毒软件检查、杀毒。

  7、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在校内网及其联网计算机上传送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录阅传送淫秽、色情资料。

  8、幼儿园主页实行分级管理模式,由网络中心负责幼儿园一级页面的设计、管理和维护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页面的设计、管理和维护工作;班级主页由各班班主任负责设计、管理、更新和维护工作。

  9、幼儿园专设校内网信息员,信息员在校内主页上发布“通知、通告”,“校内快讯”等必需由园长室审批。

  10、网管员负责对网络信息和交互性版块的清查,如发觉有个人在校内网上设立嬉戏站点、消遣性站点和其他不健康内容的'应马上清理和删除,并追求相关人员责任。

  11、留言板和BBS论坛等互动项目由网络中心负责建设,其他部门和个人不能私自架设留言板和BBS论坛,如班级主页需要开设互动版块的需要向网络中心申请。

  12、任何连入校内网的计算机必需安装病毒防火墙,网络中心应准时将有碍校内网络安全的计算机断开连接后上报分管领导并进行处理。

  13、校内网、服务器等设备发生破坏大事,或遇到黑客攻击后,网络中心必需在24小时告知园长室,事情严峻的要向公安机关报告。

  14、园内施工、建设,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

  15、校内网络开设的服务器须保持日志记录功能,历史记录保持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16、网管员负责校内网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无正值理由任何人不得关闭有关设备或电源。

  17、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园网络中心可向该部门和个人提出警告,并停止其网络使用。

  查阅、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

  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漫步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污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损害学校形象和学校利益的。

  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的。

  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破坏、盗用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和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活动的。

  有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不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擅自接纳网络用户的。

  上网信息审查不严,造成严峻后果的。

  使用任何工具破坏网络正常运行或窃取他人信息的。

  上述违规造成幼儿园肯定损失的,由幼儿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校纪校规进行处理,情节严峻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14

  为快速妥当处置舆情,有序引导舆论,有效预防、减少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营造我校良好舆论环境,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组织实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舆情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有效防止舆情危机发生。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费县二中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各年级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效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能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人员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商定信息

  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审定信息发布稿、负责信息发布和接受媒体采访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3)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置;

  (4)落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加强对网络新闻、论坛、博客、搜索引擎等具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的日常监测,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生舆情突发事件,迅速上报领导小组组长;

  (2)协调各科室、各年级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重要信息及时上报;

  (3)主动配合宣传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舆情后,应立即向教体局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半小时,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进展和可能衍生的新情况。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口头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在30分钟内报送书面信息。在重大舆情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相关科室、年级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属于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的,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商请监察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四)动态跟踪

  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

  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三日内报送县教体局,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各类媒体的能力。

  四、工作保障

  学校主要领导、各科室年级负责人是舆情监控第一责任人,要政治站位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确保一旦发生舆情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五、责任追究

  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一岗双责”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奖励及责任追究机制,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舆情重要情况或者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科室、年级及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制。对在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室、年级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