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设计(实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望洞庭教学设计1 教材解读: 《望洞庭》是……
望洞庭教学设计(实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洞庭教学设计1
教材解读:
《望洞庭》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幻想和想象”这一单元的古诗。本诗描写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夜游洞庭,对洞庭湖万籁俱寂的夜色所发出的由衷感叹。全诗四句,字字珠玑,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一幅安宁恬静的画面。作者始终以“远望”的视角进行观察,并且辅以大胆优美的想象,让我们从诗中处处体验美,处处找寻美,把洞庭湖的美融入了每一笔,每一画中。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读课文的能力。古诗虽短,但是充斥了很多文言气息,因此在教授时,大部分时间可由学生进行自读,从不断的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深意,教师可从旁进行辅助,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相对困难的词句,对全诗内容进行适当提点,以便学生能尽可能领略诗中的美。
教学目标:
1、学习《望洞庭》,用正确的方法朗读诗歌,读出诗歌所表现出的韵味和含义,了解全诗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升华至朗诵,在朗诵中去体会洞庭山水的美。
3、抓住重点词语“望”“和”“镜”等进行重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各中意境,促使学生升华品味全诗。
重难点:
1、如何让学生在朗诵中去体会洞庭湖包含的那份大自然的美。
2、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字词大胆进行想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诠释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诗歌,通过各种方式自查生字,并朗读熟练)
教师所制作的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谈话,背诵曾经学过的古诗。
2、进行和诗歌有关的自我介绍,并以一种游玩的方式导入课题。
3、、从一幅优美的图画中去进行观察,并给出这些美丽景色的地点:洞庭。
(设计意图:游玩于山水之间的诗句,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导入。而这样导入,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方便学生尽快地进入诗歌环境。)
二、朗读诗歌,观察美景。
1、观察洞庭的距离是远还是近?(远)
2、从哪个字能看出来?(望)
3、围绕着图画,自由读全诗,读出一定的节奏。自由读诗后,请个别学生单独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4、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朗读,尤其是掌握一定节奏的朗读,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尤为重要。因此在学习全诗之前,让学生能通过朗读初步建立一种诗歌的音韵美。)
三、通过美图,理解全诗。
1、通过夜间的洞庭湖美景,再次询问学生能望见什么(在询问的过程中对学生所说词句进行适当补充完善)。
2、由重点词语“湖光”,“秋月”,品味当时洞庭湖上的那一片安静的风光,理解“湖光”从何而来,“秋月”对我们在夜色中观察洞庭湖起到了哪些作用。
3、在洞庭湖中,能看见几幅图画呢?分别在哪里?为什么你能够望见?
(设计意图:此三问为第一句的重点,将重点词语和“两相和”紧密联系,让学生能从美景的欣赏中准确找出“两相和”的原因)
4、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忍心破坏吗?所以我们要如何观察?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着中心词“望”,让学生明白“望”能够发现如此之多的美景)
5、我们不忍心破坏,那大自然忍心破坏吗?你从哪里能感觉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感觉升华景物的观察,由表及里,对美景进行层层递进。)
6、水面像什么?像一面什么样子的镜子?原因是什么?
7、原来水面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难怪你能看见两幅图画。再读一二句。(通过“镜未磨”很自然地联系回第一句话的画面,使两句诗有机结合。)
8、孩子们,大自然虽然不忍心去打扰洞庭湖的美梦,可它用自己的笔为洞庭湖添上了大自然里最美丽的颜色。望一望,它都为哪些美丽景色画上了一层外衣呢?
9,孩子们,原来大自然妈妈没有打扰洞庭湖的美梦,是想送给她一件青葱翠绿的外衣啊,让我们再远一点,读——遥望洞庭山水翠。
(设计意图:以拟人的手法进行过渡,突出洞庭湖的`颜色)
10、平静的水面装下了洞庭湖的所有美景,这水可真像是一个——盘子。什么颜色的盘子?为什么是银白色的?
11、银白色的盘子里装了些什么呢?(学生可畅所欲言)
12、再读全诗,感受洞庭湖安静祥和的意境。
13、出示白天的洞庭湖,与夜晚的洞庭湖进行比较。
14、揭示“望”在全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设计意图:对诗歌的理解再次升华,从对美景的欣赏转变为对生活的感悟。)
15、配合音乐,再读全诗。
16、欣赏音乐,再次回忆。
17、将刚才洞庭湖美景写在纸上,并写出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再次升华,由读到写,让学生写出如同游记一般的几句话或者一段话)
望洞庭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全国九年义务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五册古诗词背诵篇目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山水之间”古诗词背诵篇目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
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
【教学设想】
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
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
板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3、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4、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张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张丞相?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突破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底是“羡鱼”还是“羡钓鱼”
(1)有两种意见,分别给自己的观点找出支持的理由。
(2)一般情况下两派意见争持不下,理由都不充分。
(2)此时教师给出“孟浩然”的作者简介,提示学生思考方向。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作业: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自荐”。
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
现在,我们班班委改选,看着你们,一个个都很能干、聪明,所以请大家以“我选我,我能行……”作为开头,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的优势,说明你自己的能力何在,夸一夸自己,哪怕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
望洞庭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望洞庭》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设计理念: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忽视对意境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
《望洞庭》这首诗总体给人空灵、缥缈、温柔、宁静、和谐的感受,特别是诗中形象的比喻,形、色和谐,让人感到洞庭山水如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玲珑剔透。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丰富想象,感受水天一色物象的画面美,从而感悟空灵、缥缈的意境美。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时整首诗紧扣“和”教学,首先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其次抓形象的比喻,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在学习后两行诗,感悟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别出心裁的.比喻后,巧妙引出唐五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中的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两首诗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的宁静、和谐的景象。这两句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把名句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想象画面。使学生在体会巧妙的比喻同时,洞庭的山水的秀美也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最后是拓展6句古诗名句。一是让学生迁移学诗的方法。二是领略诗人从不同角度写洞庭的山水的美。三是激发诵读经典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绝妙佳句。本节课设想做到三抓:⑴?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⑵?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⑶?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紧扣我校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的课题”经典诗文名句的教学研究”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
(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
(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6、背诵古诗。
四、欣赏名句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总结
六、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光、色和(柔)形
补充教材内容二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题君山》
望洞庭教学设计4
《望洞庭》这首诗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美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教学这首诗,或者说在一堂课上,要有一两个闪光点,那么这堂课就会变得精彩的多。
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古诗,并且要注意朗读的要求。
生:自由读(有的同学都读了好几遍了)
师:那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了,看你们究竟有多少人会读这首古诗
(学生们都高举着小手,都想上来表现一下)生1:开始读古诗(没有感情,语言干巴巴的)
生2:开始读古诗(声音响亮,有点感情)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两位同学的朗读,你们认为谁读的好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都说第二位同学读的好)
师:那么读古诗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生1:要响亮的读
生2:要读的顺
生3:既要响亮,还有有感情
师:除了这些,谁还有补充吗?
(学生哑口无言)
这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片呢?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1:感觉很平静
生2:让人感觉很舒服
生3: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师:是啊,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与湖水看上去十分的和谐,美好,静到了极点。想到这,那这首诗到底应该怎么来朗读呢?
生:应用平静、柔美的语气来读
师:说的真好,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朗读这首诗。
教学反思:
现在的学生对于朗读的意义,普遍都是认为只要把书读好,读的响亮,读的正确,读的流利就行了,可是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感情地朗读。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内容,受到熏陶,并且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朗读的'训练,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自己明白应该怎样朗读。更何况古诗写的本来就很美,因此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就能领悟出古诗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感情。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了这幅画,你感觉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再请学生结合诗句,说说对诗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仅能说出图画的内容,还能大致的说说诗句的意思,那么老师便在他们不懂的地方指导,让他们自主的学,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上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最终做到朗读之中领悟的效果。
望洞庭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对“两相和”、“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相机请去过的同学做小导游简略介绍。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皓月当空、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关于刘禹锡,你们了解多少?(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三、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描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诗句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刘禹锡本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现在,给大家见识两首同题诗(课件出示),我们来对比诵读一番。
题君山 题君山
(雍 陶 ) (方 干 )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2、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
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
望洞庭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刘禹锡的《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诗题《望洞庭》之“望”,说明作者离洞庭湖的距离远,视野开阔,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此时的胸襟开阔。《岳阳楼记》中“望洞庭八百里”描写的是洞庭湖粗犷的一面,本诗中的洞庭秋月静谧、和谐,这是洞庭湖温柔细腻的一面。
全诗围绕“和”字来写,“和”为诗眼。诗人先描写的是水月之和,首先写到“湖光”、“秋月”之间的和谐。湖面是什么样子的?诗中没有写,但联系上下诗句,我们很容易看到此时诗人眼前的洞庭湖风平浪静,水波不兴,月亮倒映在湖面,湖面泛起了蒙蒙的水汽,好似笼罩在湖面的薄雾,在月光映衬下,朦朦胧胧的。
【学情分析】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我想,只要课上,老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和适当的引导、结合文本、联系生活,本堂课应该会是一堂精彩的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
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情感目标
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学法: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自读—质疑—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多种展示”这样一种学习过程来实现对文本的学习。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情,自主设疑(5—8分钟)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谁来介绍洞庭湖?(课件出示洞庭的美景)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师:洞庭湖的景色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听配乐朗读画节奏,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谁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自主参与的乐趣,并为学习古诗扫清障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传统的单一的作业难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口胃,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教学中,我充分组织学生展开与文本对话过程,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词句训练提升情感体验。】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探究前,组织学生观看洞庭湖美景,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探究解疑做铺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这个环节的设计,分四步走:自读理解、品读想象、美读悟情、升华情感。一方面引导学生抓住典型词语、句子,指导熟读感悟,让学生在读读、划划、议议、说说、想想中理解课文,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获得情感共鸣,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析解读,进一步展示并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用钢笔完成课后描红。
2、背诵古诗《望洞庭》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并进一步理解古诗,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望洞庭(唐)刘禹锡
看到 联想到
湖面镜 未磨银盘
君山 青螺
喜爱 赞美
望洞庭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有没有同学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生:山水诗)
2、揭题释题
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歌颂祖国壮美的景色,于是写下了这些诗句,这就是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之美吧。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PPT展示洞庭湖图片,介绍洞庭湖。)洞庭湖的景色如此之美,诗人站在远处遥望洞庭湖,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他又由此联想到了什么了?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字音 指名读,师生评价,正音。
3、读出节奏
⑴请大家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画小斜线吧。指生读。
⑵指生读,评价。齐读。
三、理解诗意
1、交流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来说一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注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2、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一下这首诗吧。
(2)四个小组,把你理解的诗句意思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且和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一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反馈
请同学们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4、齐读古诗
三、感悟诗境
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洞庭湖的美景,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那么刘禹锡在《望洞庭》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1、湖光秋月两相和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诗人看到了什么? (板书:湖 月) 师:那是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呢?
出示图片:请你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水天一色……)
师: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 师:来,我们一起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
2、潭面无风镜未磨师: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
师: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生答)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白天,阳光照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金光闪闪)此时,天上的白云,岸边的树木倒影是不是看得清清楚楚。
师:再想想,夜晚,月光没有阳光那么亮,洒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湖面看起来朦朦胧胧、迷迷蒙蒙。)
师:这看起来朦朦胧胧的湖面能像一面镜子一样平滑吗? 师:那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铜镜呢?(未经打磨的铜镜)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未经打磨的铜镜是什么样子吧。(出示铜镜图片)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模糊,朦胧)来,我们一起感受感受洞庭湖的朦胧美吧。(齐读)
师: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3、遥望洞庭山水翠
师: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生答)(板书:山 水)
师: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诗中的哪个字眼来概括出来?(翠)师: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山水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
4、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生答) 师:你觉得这句诗妙在哪?(生答:……比作……)师:这是多么精妙绝伦的比喻啊,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看到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想到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这一点,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是怎样一幅美景吧。(出示图片)师:诗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师: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写下这句诗,你感受到诗人对洞庭湖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爱、赞美)带着你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一句吧。师: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精妙绝伦的工艺品,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诗人可真浪漫啊!(女生读)
师:精妙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真不愧被称为“诗豪”。(男生读)
师: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读!(两句诗齐读)
5、小结全诗
师: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案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板书:人景)
师: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吧!(齐读)
6、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把美丽的洞庭湖景描绘出来,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板书: 望洞庭
湖 月 观察
和
山 水 想象
人 景
望洞庭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学习《望洞庭》和《游园不值》,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1、人们常说一幅精美的图画,就是一首清丽的小诗。看着这幅图画,你想起了哪首古诗?(绝句—杜甫,独坐敬亭山——李白,登鹳鹊楼——孟浩然)。
2、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析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吟诗文)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7课的后两首古诗,你们是按照这几步预习的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两人一组互相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一会儿要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了。(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
2、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下面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你喜欢哪首古诗,给大家读读。其他同学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纠错 指导“磨、屐齿、青螺”的声音,指导“屐齿”的字形和意思)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望洞庭》
1.谁愿把《望洞庭》读给大家听,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湖水 秋月 山]
2.这湖水 秋月 君山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呢?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如果一个学生说不全就这样引导,谁还有补充] [评价:某某同学给大家描述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呀! 或者说:你真会想象,描绘的多美呀!]
3.我们走近洞庭湖,欣赏欣赏这里的美景吧。把你看到的画面读给大家听好吗?
4.刘禹锡的这首诗不但诗中有画,而且诗中有情,读着这首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若学生说:作者对洞庭湖的美景是无比的喜爱?[插问:从哪知道的?](抓住比喻句来理解。)
若学生说:无风的湖面像一面未曾打磨的大镜子,作者是非常的喜欢,师评,是呀,多美呀!读出来。
总评:迷人的`波光、柔和的月色、美丽的君山,多么让你、我和作者喜爱呀,来把你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二)学习《游园不值》
1.作者叶绍翁来到了朋友家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他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柴门不开,他为什么想到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那绿色的苔藓,才不开门的呢?(联系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
3.根据园子门口的苔藓和出墙的红杏,你想象一下园中会是一幅怎样的春景图呢?
4.作者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却想象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当作者想到这些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的?把你对作者的理解读出来。
四、回归整体,对比参读
1.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表达出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2.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说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设计(a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二、学习生字。
磨半包围结构磨难、磨灭、磨光、磨损
螺左右结构田螺、海螺、螺钉、螺丝
三、理解诗意。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简析]
《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点染,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出来。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和”字下得精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融境界。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流荡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了读者。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非常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没有“两相和”可言了。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聚焦到君山一点。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置山水于方寸之中。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
第二课时
背诵古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设计(b案)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望洞庭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收集和了解作者孟浩然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他写本诗的背景和目的,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涵虚、太清、徒等。
2、要求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意和主题,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律之美,并且熟背本诗,以此收集和积累更多的优秀古诗词。
3、通过学习本诗,要求学生学习诗人的“自我推荐”的勇气和精神,勇敢地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思路和方法指导:
一、课前预习
(教师布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
1、准确熟练地朗读本诗,对照课文注释或资料书疏通诗意。
2、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解题。
4、文言词语解释:涵虚、太清、济、端居、耻、坐观、徒有。
二、课堂学习
导入语设计:
1、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朗读水平。(教师作评价和朗读点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欣赏)
(2)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提供作者孟浩然的相关文学知识?(让学自荐,教师提供资料作补充)
2、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留给后人的有《孟浩然集》。
(1)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指出并解释诗中重要的词语?
(让学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归纳、整理并补充解释)
3、多媒体展示相关词语解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太清:天空。蒸:蒸腾。
撼:撼动。济:渡过。端居:闲居不仕。
耻:有愧于。坐观:旁观。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教师问题设置:谁来解释题意?
(教师引导探究与提示):这是一个联合结构短语,由“望洞庭湖”和“赠张丞相”两个述宾短语构成,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诗歌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望洞庭湖”,着重于“望”,是以描写景物为主。后半部分是“赠张丞相”,着重于“赠”,是以表达意愿为主。那么,诗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教师帮助整理并提供参考资料)
4、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
教师问题设置:谁来讲述诗歌大意?
(让学生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整理提供答案)
5、多媒体展示诗歌大意:
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过渡]
赏析: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书、说命上》中有“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表明自己推重对方]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做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身在盛世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引用典故]
赏析: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后四句抒怀,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后来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作官,最终依然失意而归]。
教师问题设置:这首诗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即是“赠”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教师归纳总结,给出参考答案)
6、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诗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教师问题设置: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都把诗歌背诵了吗?谁来试试?(学生自荐背诵,教师适当表扬和鼓励,并提出背诵要求)
7、自主学习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更多的关于孟浩然的相关知识,并且大部分同学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诗歌,初步把握了诗歌的大意和主题。我们下一步的学习将是在品析诗歌的基础上来欣赏、鉴赏诗歌。
8、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诗
(教师设置学生探究的问题,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
①诗歌的前四句诗描述了洞庭湖景色,你能用最精练、简洁的文字来概括这幅画面吗?
②请你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句话作简要的赏析。
③望着滚滚的洞庭湖水,一生怀才不遇的诗人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④诗歌的后四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吗?他所用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⑤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自我推荐的方式呢?
⑥请谈谈你的自我推荐的经历或者感受。
(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各抒己见,后小组推荐或自愿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作引导、提示,最后归纳总结,达成共识。)
多媒体展示归纳总结的参考意见:
①浩瀚无边,澎湃动荡。
②这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湖的丰厚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都受到湖的滋养和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前面,衬托湖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气势磅礴。
③洞庭湖波澜起伏、动荡广阔,激发了诗人的信心和豪情,诗人会想:我自己空有满腹经纶,空有满腔抱负,而进身无路,求官无门,多么地希望张丞相能助我一臂之力,给我一个机会,好让我报效朝廷,报效国家。
④诗人的心愿是:渴望能为朝廷效力,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用的是含蓄委婉的`自我推荐的方式。
⑤我们除了要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还要把古人的精神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孟浩然“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里已不再那么合适。我们需要的是“毛遂自荐”的精神和勇气,我们应该更直接、大胆的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有亮出自己的所谓“亮剑”精神。请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吧,要相信,只有随时随地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勇敢地展示你的才华,你才能抓住机遇,高奏成功的凯歌。
⑥略
教学反思
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的学习有如下几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1、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课堂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听众”,他们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
2、教师的教学重心由“教”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学”,由传统的“授之于鱼”变为“授之于渔”,教与学互利互惠。
3、教学中,我设置了课堂“同步练习”与“自我测评”这一环节,我认为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法宝就是同步练习与自我测评,通过练习和测评提高学生的学而致用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就会不断得到肯定和加强。
望洞庭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 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 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身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他人注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协助他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他人协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恬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实际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安排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XX
2、此句中诗人把XX。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13
文本细读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人写洞庭湖,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都着眼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此诗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
教学理念
1、“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潜力”。(《新课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认识“螺”,掌握“庭、螺、潭”3个生字。
⑵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潜力。
⑵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⑶学习透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2、感受奇特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及名句、工具书。
2、教师准备:图片flash朗读视频ppt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板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这天,我们一齐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板书:洞庭
2、课件出示洞庭湖的图片资料。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秋月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4、引出课题
(洞庭湖的景象十分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述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师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自读理解想象画面
(一)自读自悟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自学效果,正音:庭、潭、螺、(课件指导书写“螺”)
2、再读思考初步感受
诗人描述的是什么状况下的洞庭湖景色?
(月下风平浪静时的洞庭湖景色。)
诗人看到了那些景物?联想到了什么?
(二)指导理解
1、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学习:“湖光秋月两相和”。
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
结合看插图说说你看到到的那些景物了?
和:和谐、协调。
学习:“潭面无风镜未磨”
那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图片出示,介绍铜镜)
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美景介绍给大家听吗?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2、学习“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遥望:远望。
图片出示君山,师简介君山的传说。
(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之后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君山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师:这句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山水,你读出来了吗?
师: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
三、朗读诗句体验诗情教学设计
1、播放音频,学生倾听。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让我们一齐来美美地吟诵吧!
2、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3、补充介绍有关洞庭湖的诗句。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布置作业总结延伸:
1、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2、读背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及名句。
望洞庭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
对“两相和”、“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风清月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简介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三、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
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
六、教学反思: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
望洞庭教学设计15
课文内容分析:
《古诗三首》一课由《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组成,都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与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首诗都是写景的,有共同之处,可以重点教学第一首古诗,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另外两首。
学情分析:
第二学段的孩子对古诗的学习有兴趣,也有初步的方法积累。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古诗学习时提出的要求是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解诗意为主。所以,指导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味,在想象与联系生活场景中理解诗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优美的画面,由景入情,由情促读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本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图文对照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中关键词的意思,从而达到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楚、断”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歌的意境。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第1首古诗《望天门山》,借助抓关键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2.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有感情朗读、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诗文。
(一)出示诗题《望庐山瀑布》,齐背。
(二)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四川,他乘船顺着长江东下,被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三)齐读课题,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二、抓关键字,了解诗题。
(一)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
方法引导:抓住关键字,理解题目意思。
1.干什么——望:看;
2.地点——天门山:长江上;
3.谁——谁乘船顺着长江东下:李白。
(二)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李白常常在写诗题的时候会告诉我们一些写诗时的背景,带着理解再读诗题。
(四)小结:了解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让我们——熟读古诗。
三、读熟诗文,想象画面。
(一)学习第一句诗——了解山的雄奇。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诗里,写到了两个景,分别是什么?
(板书:天门楚江)
2.结合插图、字理理解“断”“开”
(1)出示“断”篆文,猜一猜什么字?讲解断的意思。指导书写“断”
(2)结合诗句,插图,“断”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
4.小结:这一句看是写山,实际上是借山势写出了浩荡东流的楚江勇往直前,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指名读,齐读第一句。)
(二)学习第二句诗——感受水的壮阔。
1.继续读诗,指名读第二句。
2.想象画面:第一句中的“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水劈山断的壮丽画面,那么,这一句中的哪一个字也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意境呢?“回”是什么意思?由“回”字联想:读到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3.交流画面,读悟结合。
这一句主要写什么?(长江水)什么样的水?借水又衬托什么?(天门山)什么样的山?
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4.小结:古诗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是一副优美的画面,我们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你就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再现诗的意境。现在让我们走入诗的境界,通过诵读再现这“山阻水回”的画面吧。
5.齐读一、二两句。
(三)学习三、四两句——品味“出”的灵巧。
1.出示三、四两句,自由诵读。
2.圈画景物,交流并板书:青山孤帆红日
3.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4.辩一辩:“出”字用得对吗?
(1)小组讨论:天门山会动吗?不动的话应该是“立”的,应该是“两岸青山相对立,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却用“出”对吗?
(2)交流,联系生活经验,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看到原本静立的事物会“出”?
(3)想象“日边来”: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在这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面前,诗人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们相提并论了,这就是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李白。
5.出示李白资料,你感受到什么?读出把李白内心的激动读出来,声音高昂一些。
四、小结写法,诵读积累
1.回顾全诗,小结学法:
读——读准,读通;看——插图,注释;想——词意,句意;说——诗意,作者情感。
2.创设情境,诵读古诗。
3.总结:刚才我们细细品味,大胆想象就欣赏到了李白的作品,我们古代还有许多诗人对祖国山水也情有独钟,本课的第2、3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就是另一番别样的美景。请大家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预习,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吧。
五、书写生字,默写古诗。
“断、楚、至、孤、帆”。
板书设计
(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用上节课学的古诗学习方法继续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两首古诗。
2.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意思,理解诗句,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背诵《望天门山》
2.回忆学法
3.揭示课题,正确朗读诗题。
4.抓关键字,解诗题。
(1)题目告诉我们诗写了祖国哪里的河山?(西湖和洞庭湖)
(2)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饮:喝酒,初晴后雨:天气变化)
5.出示背景资料
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2.作者在西湖和洞庭湖看到哪些景物呢?用“ ”划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圈圈出;
3.运用结合注释、联系生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诗中美景,描述诗中描写的画面。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多音字:淡妆浓抹镜未磨
2.认读:潋滟亦洞庭白银盘
3.分小组汇报交流两首诗意。
三、抓重点字词,品味美景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过渡:如果想把古诗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需好好地品读诗句的意思。
1.感受晴雨,想象西湖风景之美
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初晴”,哪一句写的是“后雨”。(板书:晴、雨)
(1)走进晴日西湖。晴日的西湖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个词读懂的?
①出示词语“潋滟”,根据注释理解: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图片欣赏(出示西湖晴日美景图片)。说话练习:
中午,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就像_____________。
傍晚,夕阳西下,西湖睡眠金光闪闪,又像________________。
③揣摩诗人心境。猜猜,诗人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会说些什么呢?
诗中苏轼只用了3个字就道出了这层意思——晴方好。(换词理解“方”:正)
(2)走进雨日西湖。雨天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①赏图读词。图文一起出示: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烟雨蒙蒙
②看着这些景,读着这些词,雨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说?
理解“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出示注释)
③提问:置身在这样烟雨朦胧的西湖之上,你会有怎样奇妙的感觉?带着这感觉再读。
④理解“亦”:你知道诗句中“亦”的'意思吗?(也)结合《三字经》“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词语“人云亦云”加深理解。
⑤指导对比朗读:下面,我们也来一次人云亦云,让我们用上这个“亦”字一起来夸夸晴雨西湖。(师:水光美!生:山色亦美!师:水光潋滟妙!生:山色空蒙亦妙!师:我看,晴是景。生:我看,雨亦是景。师:我看,水光潋滟晴方好。生:我看,山色空蒙雨亦奇。)
2.探究比喻之巧,感受西湖风韵之妙
①过渡质疑:在艾青眼里西湖像一面镜子,而白居易眼中的西湖则像一幅图画。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像西子了呢?让我们来猜一猜,但猜要猜得有理有据。
理由一:西湖和西子都美。(是的,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理由二:它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我想也是的,西子,西施,西湖,好巧啊,被苏轼这么一比喻,西湖从此就多了一个更秀美的名字——西子湖。板书:西子湖。)
理由三:西子不管淡妆浓抹都相宜,西湖不管晴天和雨天都很美。
②引导对话,感受西子比西湖的巧。(师:如果说,晴天的西湖是浓妆;那么——生:雨天的西湖是淡妆。师:如果说,冬天的西湖是淡妆;那么——生:夏天的西湖是浓抹……)
③小结:西湖无论何时,都是好的、奇的、美的、妙的,神的,就像怎么打扮都漂亮的西子。引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出示后人评价语,感悟苏轼比喻之妙。(“道尽西湖好处。”“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二)《望洞庭》。
1.学习第一、二句——欣赏风景的美
①出示诗句,朗读,交流:写到的两样好景致(板书:湖光秋月)
②闭上眼,听音乐,想象画面。(师描述: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睁开眼,想说点什么吗?
③眼前的湖光秋月图,让人感受到美好、舒畅,诗人刘禹锡用一个字把种感觉写了出来。(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和”:
出示字典中“和”的7种解释,理解此处“和”的意思;
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的美妙;
④观微课知“镜未磨”(播放微课视频)
原来是像一面铜镜,而且是还没有磨亮的铜镜。 (板书:铜镜)
⑤读好两行诗。
2.学习第三、四句——感受想象的妙
过渡:好一个湖光秋月,好一个镜未磨。诗人一边看,一边想像,看得美,想得奇,难怪这首诗能流传千年。接下去,诗人接着看,恐怕,会看到更美的景,带来更神奇的想像了吧。
①读读后两句,想想诗人看着洞庭的山水,又想到了什么?(板书:像银盘)
②引导看四幅图,画的都是洞庭美景,哪一幅是根据刘禹锡的诗句画下来的。(全班选择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相机补充君山资料
③欣赏如此美丽秀气的山水,你一定想到一些形容这山水的词了。(青山绿水山清水秀等)
四、诵读积累,拓展延伸
1.引读全诗:喜欢洞庭湖吗?喜欢这像铜镜一般的洞庭湖吗?(个别读)喜欢这像白银盘一样的洞庭湖吗?(个别读)
2.引导背诵:喜欢洞庭的人,肯定喜欢这首诗(课件:填空式____女生读)喜爱这首诗的人也肯定会爱上洞庭湖(课件:填空式___男生读)
3.全班背诵:喜欢到了极点,就是诗已经不见,但是只要一看到湖诗句就冒出来了(看画面全班背诵)
4.拓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另4首
李白《游洞庭》
板书设计: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