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王昌龄 军行 赏析

管理员

摘要: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1

  从军行七首原文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浑⒃。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释

  ⑴从军行:是指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是指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是指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是指一作“独坐”。

  ⑷无那:是指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是指新的歌曲。

  ⑹关山:是指边塞。旧别:是指一作“离别”。

  ⑺撩乱:是指心里烦乱。边愁:是指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是指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是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是指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是指上表,上书。

  ⑾龙荒:是指荒原。

  ⑿青海:是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是指层层浓云。雪山:是指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是指即玉门关。玉门关:是指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是指一作“斩”。楼兰:是指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是指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是指唐军的先头队伍。洮河:是指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是指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是指“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是指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是指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是指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是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是指烽火台。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领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领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领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领的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领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领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领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队伍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

  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其三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其七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2

  《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1、“胡瓶”是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2、“落膊”是缠缚于肩臂上的意思。“落”通“络”。

  3、“薄汗”又名盝盞,是蕃中大马,也作“薄寒”。

  4、“碎叶”,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是唐王朝西北边塞上的军事要塞。

  5、“团”即圆的意思。

  6、“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封”是赐与的意思。

  7、“辞”,此处是指受诏领命而去的意思。

  8、“楼兰”是汉代西域国名,在今天的新疆婼羌及东北罗布泊一带。

  译文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然后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鉴赏】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然后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着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然后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然后既写出了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的心理。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然后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3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4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诗鉴赏

  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

  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

  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后,到此却汇成一湾深沉的流水,荡漾回旋。“秋月照长城”,为全篇情感之凝结处。这时离情入景,奇想层出,使诗情得以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被誉为“诗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于这绝处生姿的一笔。

  仅二十八字的绝句,却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

  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清人云:“前者(指《从军行》其一)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乃此绝句之特色也。无怪乎明代诗评家将王昌龄的七绝称为“神品”。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5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译文]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鉴赏]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一般用以写军旅战争事。唐太宗到玄宗时,对外用武颇盛,有抗击外族入侵之战,亦有开疆拓土之战。因此盛唐诗人描写边塞的诗很多。边塞诗有反映积极立功、保家卫国的作品,这对于抗击外族入侵之战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反映思乡厌战情绪的作品,这种对开疆拓土之战中朝廷过分的穷兵黩武的反对,无疑也是合理的——尤其是对身当其境的战士,更是如此。这种复杂的心理,在王昌龄这一组诗中得到忠实的反映。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又有“无那金闺万里愁”的征人夫妇别离之苦、思念之情。一至三首是后者,四至六首是前者,第七首则是对塞外战场景色的白描!在同一以军旅战争为主题的作品中,能够充分注意到题材的复杂性,用多样的不同的手法描写,表明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致和艺术技巧的纯熟高超。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6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在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与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3、4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相关材料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7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从军行》翻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从军行》赏析

  首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