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阅读题答案附翻译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王昌龄 出塞

管理员

摘要:

王昌龄《出塞》阅读题答案附翻译赏析  中国文学如一条清流在历史的峡谷中流淌,数千年来,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纽带,成为传统文化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之下读来仍余音袅袅,那此既深含哲理、又富有辞采声韵之美的佳作,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上的享受,弦犹在耳。下面是小……

王昌龄《出塞》阅读题答案附翻译赏析

  中国文学如一条清流在历史的峡谷中流淌,数千年来,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纽带,成为传统文化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之下读来仍余音袅袅,那此既深含哲理、又富有辞采声韵之美的佳作,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上的享受,弦犹在耳。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昌龄《出塞》阅读题答案附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②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但使: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4.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只要

  (2)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互文。

  (3)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4)“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阅读题

  1、诗歌第二句紧承上句,暗示了什么?表现出诗人对谁的深厚同情?

  2、在诗歌三四句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龙城飞将”指的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名将?

  4、“阴山”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5、诗歌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案

  1、诗歌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紧承上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暗示了边防战事之多,从秦到汉一直如此。表现出诗人对久戍边关士兵的深厚同情。

  2、在诗歌三四句中,诗人直写古代名将李广当年之威,一方面表达对李广的景仰,另一方面抒发巩固边防、保卫国家的豪情。同时,语带讽刺,还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3、“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他是汉代的名将,被世人称为“飞将军”。

  4、“阴山”指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古代中国的边疆要塞。

  5、诗歌通过描绘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对边防战火不断、守边战士长期服役不能回家的同情,以及对朝廷能选派良将杀敌、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希望。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创作背景

  《出塞二首》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秦汉以来,边关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归。诗人关心边事,同情长期征战的士兵,认为边防上的要害问题是将领无用,不能抵御来犯的敌人,因此借乐府旧题《出塞》作诗以昔讽今。其中第二首诗在《全唐诗》中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军行》。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名句汇总

  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2、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七首》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7、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柴侍御》

  8、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驩州》

  9、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芙蓉楼送辛渐》

  1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

  11、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长歌行》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14、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5、青山明月梦中看。

  16、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1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8、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

  19、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塞上曲》

  20、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答武陵田太守》

  2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塞下曲四首》

  22、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23、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4、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西宫秋怨》

  25、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26、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从军行》

  27、前军夜战洮河北,巳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

  28、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29、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代扶风主人答》

  30、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