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上人书》原文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王安石 上人

管理员

摘要:

王安石《上人书》原文翻译  王安石这篇《上人书》,讨论了文和辞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文中把文和辞分开来讲,文指作文的本意,辞指篇章之美。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安石《上人书》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尝①谓文(文章……

王安石《上人书》原文翻译

  王安石这篇《上人书》,讨论了文和辞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文中把文和辞分开来讲,文指作文的本意,辞指篇章之美。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安石《上人书》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尝①谓文(文章)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②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王安石认为文章之目的在讲求经用济世)。而曰「言之不文(没有文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文采)之不可以已③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王安石强调文章是圣人用以做为礼教治政的工具,重视文章的「实质内容」,而反对过于注重文学的「华丽形式」。)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韩愈)作④,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柳宗元)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⑤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写文章的技巧)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⑥(文章技巧)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王安石认为韩柳两人只是告诉别人一些作文的技巧,而没有特别强调写文章的目的)。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⑦之也。自得之,则居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源。」(所谓「蓄道德而后文章」)独谓⑧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且所谓文者(文章的目的),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文辞技巧)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文辞形式之美,犹如器物有刻镂绘画的外饰)。诚使巧且华⑨,不必适用(器物有美丽的外饰,未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器物以适合使用为目的,刻镂绘画等外观只是美化器物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⑩,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也不能不注重文采),勿先之,其可也。(只是不能先一味追求文辞写作的技巧而忽略了文章的内容及目的)

  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其为是非邪?未能自定也。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注释

  ①尝:曾经。

  ②策:本为成编的竹简,这里指书本。

  ③已:止,这里是不要的意思。圣人:指孔子。

  ④作:兴起,出现。

  ⑤非韩比:意谓比不上韩愈。

  ⑥其辞:指韩柳谈如何锤炼言词的方法。

  ⑦自得:自有心得。

  ⑧独谓:一本无此二字。

  ⑨巧且华:言文词华美巧妙。

  10容:容貌,这里指文章的外在形式。

  11自治:这里指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王安石呈给某人的书信。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王安石有《上张太博书》,云“谨书所为原、说、志、序、书词凡十篇献左右”。《临川先生文集》中,此篇列《上张太博书》之后,云“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可见当为早年之作;又云“书杂文十篇献左右”,疑与《上张太博书》作于相近的时间里。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该文是王安石阐述自己文论观点的信。信虽主要针对书、序、原、说一类理论文的作意而言,但从中也可窥见王安石基本的文学观点。在对文章本质的认识上,王安石是个“政教论”者。他开门见山,提出要义:“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即认为文章的实质应是反映礼教政治,并为它们服务。在《与祖择之书》中,他也重复过这个意思:“治教政令,圣人之所谓文也。”“圣人之于道也、盖心得之,作而为治教政令也”,“书诸策而传之人。”王安石认为,当初文章产生,就是因为古代圣贤对于治理世事有了个人的见解,于是写下来,传示当代及后人,这就是文章了。所以文章实际上就是礼教政治。以此为前提,该文集中阐释了“作文之本意”,即写文章到底为了什么。作者指出,作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有补于世”,“适于实用”。从这个根本点出发,王安石重点讨论了文和辞的关系,即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统一的,但二者又有主次之分。韩愈、柳宗元是作文章的行家里手,成就很高,可惜他们没有重视作文的目的,只告诉人们一些作文的形式技巧。孟子在《离娄下》中所说的一段话却不只是告诉人们如何作文章,还可借以比喻写文章的终极目的。孟子的本义是说,君子探求学问,目的在于自己要有真正的心得,有了自己的心得,就能专心研究下去;专心研究,就会掌握住深厚的道理;掌握的道理多了,运用起来就能左右逢源、头头是道。写文章也是如此,首先要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目的明确,你就会认真思考,获得自己的见解;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驱遣自然。所以写文章,目的、内容是根本。他拿器物作比,说明文章“以适用为本”的道理。以为言辞形式之美有如器物的外饰,虽不可完全废止,但总不能摆在首位。一件器物只要适用,不一定非要华丽巧妙不可,而不适于实用者,装饰再华巧,也失去了它作为器物的本来意义。

  在北宋,对于“道”与“文”的关系,争论非常激烈,不少人执论偏颇,王安石认为“彼陋者”,“非流焉则泥,非过焉则不至。甚者置其本,求之末,当后者反先之,无一焉不悖于极。”(《与祖择之书》)有的人虽夸谈“文以明道”,而其真心却只重文不重道。所以他特别指出在强调“作文之本意”方面,韩、柳也还作得不够。同时,他也看到了道学家矫枉过正,重道轻文的弊病,因此也不完全否认“巧且华”的修饰作用。于是,他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容亦未可少也,勿先之”,即要求把文章的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而表现形式放在其次。如果读者对此不作机械的理解,二者位置的摆法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王安石所讲的思想内容,仅仅指礼教政治,这种认识就过于拘狭。但是,在那个历史时期,王安石能从文章的社会功用出发探讨其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提出这样独到而较为深刻的见解,是非常可贵的。

  从王安石的写作实践看,他确是“挟此说以自治”的,即如此文,所论虽关宏旨,说理却透辟而简洁,毫无巧饰刻画之痕。起手即明确道出自己对“文”的基本看法,语气斩钉截铁,显得理足气盛。紧接着一言论定孔子“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本意并非倚重修辞,这就否定了某些人片面强调文饰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关于圣人作文的本意,作者引用孟子之言作了回答,指出作文必须“以适用为本”,以思想内容为主,并用比喻对此展开了充分而生动的论说。信从作文之本意提起,而最后落脚在如何处理“文”、“辞”关系上,几经推演,但却中心突出,观点鲜明,作者的思路表达得很清楚。文笔既简练劲峭,又不失华采生动,语言极富表现力。

  由于王安石从礼教政治出发,过于强调实用精神,使得他的文学观念带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人们又往往把仅适用于理论文章的“适用为本”的观点赋予普遍的意义,推广于一切文学,等而下之,其末流就将文学和政治宣传等同了起来,轻视乃至否定了文学的审美价值和愉悦作用。这也许是王安石始料所不及的。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施行新政,即“熙宁变法”。熙宁七年(1074年)辞相,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元祐元年(1086年)卒,时年六十六,赠太傅,谥“文”。散文多为政治、学术论文,雄健峭扳,遒劲老到,简洁精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已体现出宋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征,实开江西诗派先河。前期诗多写政见、抱负及社会现实问题,雄奇劲健,颇具骨力。后期诗以写闲居恬淡生活为主,深婉不迫,雅丽清新。其绝句成就尤高,意境高远,精美工巧,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半山体” 。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