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课……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三个原因: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3)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表现,并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4)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实事求是地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3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夭折。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的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由于北宋中期危机四伏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危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从这句引言内容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1:表明作者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
生2: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师:说得很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忧”,到底他“忧”什么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北宋中期”的概念: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
宋真宗赵恒(998-1022),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在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在位期间,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年),宋真宗的第六子,北宋第四代皇帝,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在位41年。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仁宗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
宋英宗赵曙(1032-1067年)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仁宗无子)。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但于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宋神宗赵顼(1048~1085年),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20岁即位,在位18年(1067—1085),38岁时病死,葬于永裕陵。
1、阶级矛盾的激化:
(1)土地大量兼并:宋代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2)人民的负担沉重:人民的负担有三,即繁重的赋税徭役、连年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户分成五等,乡村上三等户为“上户”,是各类地主。四、五等户称为“下户”,有少量的土地;客户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占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五等户和客户都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土地赋税实行的是两税,夏秋两季交纳。从名义上说,客户不交纳两税。但他们要负担各种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承担各种徭役。上户采取各种手段把赋税转嫁到下户的身上。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
(3)各地农民起义不断: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同年12月,王小波牺牲后其妻弟李顺为帅,主力军于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 “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注意;一般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王朝的末期,而王小波、李顺起义则发生在北宋中期,可见社会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1)集中军权:
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建隆二年(961),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2)集中行政权:
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宋设“中书门下省”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是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密副使。
(3)集中财政权:
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掌工商业收入和兵器制造)、户部(掌户籍、财赋和专卖),掌管全国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在民、军、财三权分立中,三者不相统属,分别向皇帝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宋代把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4)负面影响:
①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②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③军费开支高涨。
空前强化的蝗专权虽然加强了封建统治,但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20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宋都城开封。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1)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2)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咸平三年),真宗下诏说:“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士、诸科(包括屡试不中者)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皇族宗室原来七岁时即授官。仁宗时,甚至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之中,便有官做。文武官员中地位高者,家族亲属都恩荫授官,小至郎中、员外郎也可荫子孙一人得官。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大约三员守一缺,略计万余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宰相、枢密使的正俸,每年铜钱三百六十万文,单以三百六十万文计算,等于北宋中期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
(3)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新政背景:内忧外患
内忧: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
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已经统治了80余年,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而行政效率越来越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内忧外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封建国家的命运,连连上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等为枢密副使,并多次催促他们立即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一)明黜涉,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病患、贪腐、无能之人。
宋仁宗采纳了这些意见的大部分,因为宋仁宗的年号是“庆历”,故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
2、庆历新政:
(1)中心措施:整顿吏治
(2)主要内容:
①改革文官:改革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磨勘法,注重以实际的功、善、才、行提拔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
②严格恩荫制:限制中、上级官员的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③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改变专以诗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
④慎选地方长官:由中书、枢密院慎选各路、州的长官。由各路、州长官慎选各县的长官,择其举多者尽先差补。
⑤.“减徭役”,重农桑:将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的五县废为镇,又析王屋县(今河南济源西)并入河南府,以精简乡村投入。
(3)失败原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新政推行一年多就夭折。
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以吕夷简为首的反对派攻击范仲淹、韩琦为朋党。吕夷简诬蔑韩、范的“朋党”之议,也为宋仁宗终止改革提供了借口。宋仁宗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是要富国强兵。但是,如果以牺牲皇帝家天下的利益来实现富国强兵,专制帝王当然不能答应。而庆历新政却恰恰触犯了皇室利益。范仲淹、富弼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当时北宋的官僚,已经是暮气深沉的腐朽政治集团,真要实行上述改革,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得丢官。这个大手术当然做不得。可是,范仲淹、富弼要给北宋做的手术还不止这些,即使是称职官员,也要削减其薪俸,北宋官员的俸禄是古代中国最高的。而且,还决定要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也就是说,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利益,都让改革触及了。因此,改革的反对者决不是少数保守派,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北宋统治的阶级基础。
如庆历三年十月,由中书与枢密院共同选拔各路的转运使。范仲淹在提名时,翻阅名册,凡庸碌无才的就一笔勾去。富弼对他说:“范六丈公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范仲淹却说:“一家哭,怎比得一路哭呢”?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极大的阻力,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面对这些言论,宋仁宗对范仲淹和富弼便不再信任,让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罢去参知政事的职务。到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富弼又被以更张纲纪,纷扰国经等罪名贬黜。已经颁行的磨勘(考绩)、荫子等新法也被宣布作废,“庆历新政”推行仅仅一年左右就夭折了。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包含四个主要内容: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变法。
三、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提示: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本课测评:
1、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提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增加,财政危机加剧;农民起义的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局面的形成。
2、简要分析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失败原因。
参考答案提示: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遣升迁的办法,依照政绩提拔官员;严格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垄断官位;改革贡举制,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可应举,取士重在策论和操行;慎选地方官;裁并州县,厚农桑。
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他们强烈的反对并污蔑改革者为朋党。宋仁宗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历史情境,以角色扮演形式,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运用史料分析,达到使学生全面了解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
2、通过王安石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的探讨,使学生了解改革如果离开了人民的福祉,就失去了应有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难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北宋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从小就勤奋好学,博闻强记,读书过目不忘,作文纵笔如飞。从小就跟随父亲游历大江南北,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所了解,从小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考中进士后,担任地方官多年,在地方上推行一系列改革,对朝廷得失和民间疾苦都有了所了解,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他以后的变法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调到中央任职后,他把自己的一系列改革意见写成长达万言的《言事书》,进献给仁宗皇帝,要求变法改革,但未被仁宗采纳。直到1068年,年轻的宋神宗即位,才起用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冲破重重阻力,人称“拗相公”。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相,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下列问题:
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目的是什么?
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克服统治危机。
2、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和农民贫困的原因各是什么?
国家贫困: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农民贫困:土地兼并严重;政府徭役繁重;政府不帮农民进行生产。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回答:王安石认为,应当如何变法?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王安石认为:变法应以理财为先;理财又以农事为急;在农事中,首先要抑制兼并,减轻农民的疾苦。免役法最重要。
1、理财——核心措施
青苗法
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贷款或粮食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息20%。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工程费用由当地住户出资,财力不足可向政府贷款。
募役法
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市易法
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收税。
均输法
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就原则。
【探究学习】依据王安石的.理财措施,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王安石的理财措施中,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王安石的理财措施中,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王安石的理财措施中,触动了商人、高利贷者利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王安石的理财措施中,触动了地主、官僚利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王安石的理财措施中,成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王安石的理财措施中,争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兵之法
【学思之窗】阅读教材第52页的材料,思考: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能力,也减少了军费开支。
保马法
官马由农户保养,减少了政府支出。
将兵法
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军器监
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
3、取士之法
A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将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B整顿太学,设专门学校培养人才:
C惟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
王安石理想中的人才是德才兼备,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理想与现实剥离开来了。为了变法的顺利进行,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举荐了不少人才,让他们加入到变法大军中来,其中确实不乏年轻有为者。尽管王安石再三强调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切忌让那些“巧言令色”之徒得势,可是他的队伍里还是掺进了不少投机钻营道德败坏之徒,这些人或者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无德,他们只不过凭借极力吹捧新法以取得王安石的赏识从而进入到变法大军中来,结果使得王安石两次罢相,最终变法失败。
【探究学习】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背景、目的、结果、败因;
不同点:侧重点、范围、作用。
三、课后小结
王安石理想中的人才是德才兼备,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理想与现实剥离开来了。为了变法的顺利进行,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举荐了不少人才,让他们加入到变法大军中来,其中确实不乏年轻有为者。尽管王安石再三强调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切忌让那些“巧言令色”之徒得势,可是他的队伍里还是掺进了不少投机钻营道德败坏之徒,这些人或者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无德,他们只不过凭借极力吹捧新法以取得王安石的赏识从而进入到变法大军中来,结果使得王安石两次罢相,最终变法失败。
1.史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上。选择的史料还是太多了一点,不够典型,需要进一步提升改进。
2.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应注意几个问题。探究题的设计、分阶段来评价、与现实的联系等方面如何做得更好。
3.在课堂教学的细节处理上。出现了口误,个别地方的逻辑顺序要调整。
4.在一些具体的环节上还“差一口气”。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 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我们不断探究的课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握“新”这个关键点,在我看来,“新”并不仅仅指教材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新教材是个平台,并不是讲义,因此在平时备课过程中,我力求跳出教材的框框,把教材当作一份资料,然后将其体现的内容重新整合排列,包括教材的讲解顺序,教材的知识结构安排等都不能受教材的约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工作量却是很大的,并非一日之功。下面谈谈在备本节课以及讲课过程中我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教学内容处理恰当。
理清结构,构建网络,清晰掌握,点拨方法,我将课本内容整理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结果及原因”、“变法的评价”四目知识。这样处理有两个好处。第一,优化了课堂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条理分明。第二,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但又不完全脱离书本实际;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首要教学内容,又恰当地补充了某些书本没有而相对重要的.知识。
2、教学理念把握适中。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应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性作用。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十分明显。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到内容,再到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探讨,都是由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或独立或互助完成的。而我在这堂课中,扮演的似乎引导者、点拨者,将某些重点、难点进行解析和概括,引导学生学习,循循善诱,将学生引入学海佳境。课堂上的很多结论,都是学生探索的结果,思维的结晶。事实证明,学生完全可以主宰课堂;他们,做得比老师想象的还要好,还要出色。
3、教学环节紧凑合理。
教学过程中,我以“基础检测”、“重点概括”、“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规律总结”等教学环节为中心,辅以“图说历史”、“漫画历史”、“人文历史”等趣味题材,将教学任务顺畅地完成了。在这些教学环节中,既有轻松愉快的“图说历史”、“漫画历史”,又有严谨深刻的“重点概括”、“难点解析”;既有“我看历史”的辨证史观教育,又有“人文历史”的人文精神培养。教学方式多样又不失于“灵活”,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严谨性和趣味性,展现了历史教师应有的风貌。
4、教学设计巧妙,自有独到之处。
对于背景环节通过小组学生抢答的方式进行,对于内容环节采取一组选择题的方式处理;而结果及原因选取一组漫画、材料的方式引导学生形象直观的归纳总结,对于一些重点知识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对于与现实结合部分采取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与现实结合的知识,古为今用。
5、“人文历史”彰显出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历史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知道过去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要从历史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历史学,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王安石勇敢、坚强、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改革精神无疑能起到榜样的力量;通过“人文历史”这一环节,我不敢肯定学生都会以王安石为榜样,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仿效之,但我能肯定,他们一定能学到王安石身上的某些优秀品格。诚如斯,足矣!
二、有待完善之处
1、具体细节没有精雕细刻:
比如:在学生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的不是很充分、展示环节在下面的学生时间利用的不是很充分,出现了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再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处理能彰显教师的智慧和理念,这些需要我多多的进一步研究,以便今后完善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2、没有真实再现完整课堂
这节课是一节高效课堂的过关课,多少带有一点参赛的色彩这节课是观摩课,学生课下准备的比较充分,所以在展示环节做得非常好,漏洞较少。接下来的时间是探索常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
3、教学规范还应再加强。
时间规范:由于时间关系,“规律总结”学生思维展示的不到位,只得下次课再和学生共同完善。语言规范: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应力求做到精练、准确、规范,具有更大的指导、示范作用。
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疑难和困惑,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激励、启发和推动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不断锤炼自己践行新课程理念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技术,不断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开展素质教育的艺术。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 4
一、课前准备
(一)授课内容的选择
本次主要授课内容为选修部分,具体课程是第四专题第二课,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在讲授本课时,需要学生牢记掌握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在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基础来学习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内容较多,并且不容易理解,在四十分钟时间里讲完并掌握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有重点有主次的进行讲解,将知识进行精简,抓住重点和难点。
(二)备课相关准备
1、提纲的准备:设计提纲的目的是让学生沿着提纲的提示去寻找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方向性,主要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另外还附加了课堂训练的题目,还有历史故事(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王安石,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7分钟时间完成提纲空白处,但在设计的时候时间把握不到位,对内容难易程度把握不够;
2、课件的选择:多次阅读教材及课程标准,教师先从整体上对本课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形成自己的思路,根据思路来调整ppt,每一张ppt要精简,我从网上寻找所需要的材料素材,但存在的问题是素材难以取舍。
3、备学情: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弱,但对王安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备学情的过程中过高的估计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及掌握的基础知识,在出提纲的存在量有点大,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另外刚返校,状态不是很佳,对学生的上课状态了解不充分。
4、备教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比较难理解,容易混淆,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犯困,我结合实际,采用积极提问、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形式,但存在不能放手交给学生,问题设计违背学生实际情况。
二、授课期间
(一)导入反思
1、导入采用的是温家宝引用的“三不足”来展开,另外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进行温习,存在的问题用时较长,要提问的内容问提前做好预设,提问谁?以什么方式提问都需要提前想好,时间要控制在3分钟左右;
2、导入的素材选择不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个别学生专注度不够高。
(二)授课反思
1、语言不够精炼
第一、在授课过程中语言不精炼,口头禅较多;第二、每一句话的用词未经过深思熟虑;第三、语言重复。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用词,选择最合适的语言,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2、板书不够清晰
第一、板书布置提前设计好,但到实际授课时忘记板书或者板书的时机把握不到位;第二、黑板版面设计不够清晰;第三、粉笔字不美观。一方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尤其注意板书设计,将板书与课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勤加训练,练成美观、和谐的字体。
3、学生关注度不够
第一、对于年轻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上课状态,一味的在讲课,忽视学生;第二、学生的习惯较差,自我管理能力弱,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自我放松。对于教师来说,要加强自我专业知识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关注学生,遇到违纪学生或者不认真听讲学生进行提醒,不能放任不管;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4、知识点衔接不够
知识前后一定的联系性,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更容易掌握知识。我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忽视知识的联系性,过渡的.方式不恰当。这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语言来顺利过渡。
5、重难点不突出
本课讲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主要围绕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及取士之法。重点是富国之法,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总结出它的作用。但在授课过程中重点没有突出,学生容易混淆知识点,思路不够清晰,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改进措施:第一、明确课标要求;第二、充分了解学情;第三、重难点采用合理处理方式;第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
6、时间把握不到位
在授课过程中,导入时间过长,导致检测时间不够。整节课形成前松后紧的状态,学生讨论时间不充分,回答问题也比较仓促。改进措施:第一、精简语言;把握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保证时间分配与课程难易程度相适宜;第二、提前磨课,寻找空教室自我测试;第三、在上课过程中注意时间,把时间利用化,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出的授课效果。
7、历史核心素养体现不明显
历史核心素养强调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佐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在本次授课中,由于讲授内容难以体现历史核心素养,我弱化历史核心素养,更多的是知识的讲解。
综上所述,在本次公开课授课中我收获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用心教学,为成为一名能站稳讲台、书写美观板书、关注学生学习、让学生认可的合格教师而努力。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宋史》等相关文献或图片资料,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能够客观地分析出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以及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通过史料分析等方式,将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放置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加以分析,客观地评价这些措施对于巩固北宋政权起到的历史作用。
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能够感悟到王安石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同时,从变法的失败中,体会到变法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难点】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说出关于王安石的关键词:唐宋八大家、临川先生、改革家、《梅花》,让学生猜测人物,并提问:为什么王安石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北宋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政治效率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军事上与辽、西夏多次发生战争。
教师补充:当时的北宋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学生分析回答:庆历新政主要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但是最终在反动派的攻击下,以失败告终。
教师总结:虽然庆历新政失败了,但是给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可能性。
(二)措施
教师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的'介绍王安石。
学生介绍: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又称临川先生。22岁中进士,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端有诸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多获称赞。并且王安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企图挽救北宋的危局,但最终失败,被罢职。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提问:王安石变法主要涉及到哪几个方面?他的原则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目的是富国强兵。
教师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节选,提问: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又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在富国方面,采用青苗法,即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除此之外,还有募役法,减轻农民差役负担;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在强兵方面,采用保甲法,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到达兵农合一的目的;将兵法,固定将领对士兵进行训练。
(三)结果
教师提问: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失败了。
教师追问: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
学生回答:变法虽然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教师根据小组代表回答进行总结: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激烈争议,并且变法损害了保守派的利益,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2.作业:课下思考从王安石变法失败中得到什么启示?下节课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