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强中干是贬义词吗 外强中干,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 外强中干是贬义词吗? 外强中干是贬义词吗? 是 外强中干 基本信息 拼音 wi qing zhng gn 解释 ……
外强中干是贬义词吗
外强中干,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 外强中干是贬义词吗?
外强中干是贬义词吗?
是
外强中干
基本信息
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解释
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体质、经济能力、国家实力等等。
出自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近义词
色厉内荏、外刚内柔、外方内圆、不堪一击
反义词
外柔内刚、外圆内方、坚不可摧、稳如泰山、牢不可破
示例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外强中干--外强是自大,中干是自卑。”
造句
1、滔滔不绝的爆发着他空虚到只剩无知的外强中干的.小宇宙
2、话说大猫很笨.因为只是外强中干。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典故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 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 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 (控制),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 (原文是“外强中干”) ,怎么能作战呢?”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 很快陷入泥泞,进退不得。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 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有位大臣看到,连忙对晋惠公说:“郑国的马看起来虽然很强壮,但是实际上却很虚弱,打起仗来一紧张就会不听指挥。到那时,进退不得,大王还是不要做此决定吧!”但是晋惠公一点都不愿意听大臣的劝告,果然,没多久晋惠公的马车就出不听指挥,而晋惠公一下就被秦军捉住,当了俘虏,晋国因此而大败。
庆郑所说的“外强中干”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间,内部;“干”是干枯、空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实际上内部力量空虚。
故事主人公:
晋惠公(?―前637年),姬姓,晋氏,名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继位。晋惠公继位后,背信弃义,诛杀大臣,国人都很不顺服他。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绝唱—《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