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小屋教学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婆家 反思 小屋 教学

管理员

摘要:

外婆家的小屋教学反思  《外婆家的小屋》是一篇记叙文,作者以做梦回忆的方式描述了外婆家的小屋。课文文字浅显,语句生动优美,线索清晰,便于学生阅读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读”的形式而展开。  《外婆家的小屋》教学反思【1】  一、读中识“小屋”  ……

外婆家的小屋教学反思

  《外婆家的小屋》是一篇记叙文,作者以做梦回忆的方式描述了外婆家的小屋。课文文字浅显,语句生动优美,线索清晰,便于学生阅读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读”的形式而展开。

  《外婆家的小屋》教学反思【1】

  一、读中识“小屋”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预习、认识生字以及听完课文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一次认真默读课文,并提出:读完课文之后,你觉得外婆家的小屋怎么样,谈谈自己的体会。当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时,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具体词、句、段,从而做到读中感悟外婆家的小屋。如,陈文峰同学说到小屋很美时,我马上追问:你从课文哪个地方感受出来的?陈文峰回答道:“在第二自然段中写着‘屋子前面是一个小院。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一片片,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的’,花园是美丽的,所以我认为外婆家的小屋也是美丽的。”“真不错!”我禁不住表扬道。见陈文峰受到表扬后,其他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体会,并能较好的从课文中寻到自己的答案的支撑点。何杰同学的回答出乎人意料之外,他认为“外婆家的小屋很温暖,因为在冬天,坐在屋里的火炉边,烤山芋吃。”当然,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还小,知识面窄读懂一点说一点,不必求全,特别是对于一些独特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都要给予鼓励。

  二、读中理“序”

  这篇课文脉络很清晰,当学生谈完自己对小屋的体会后,设计一个问题: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外婆家的小屋,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问题刚提出来,猴急的谭康恒就大喊起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我马上加问一句:“那么一年当中春夏秋冬是按什么来划分的呢?”这下一学生答道:“季节。”我再一次问道:“对,是季节,

  那么你们再看看课文除了按季节写之外,还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呢?”张紫涵举手答道:“按屋前,屋后的顺序。”谭以琳补充说:“墙外,屋里。”对于方位顺序,以前我只介绍过空间顺序,为此,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屋前、屋后、墙外、屋里几个关键词,我也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以后写作文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

  三、读中悟“情”

  有人说“花开无声,文字有情”。作者通过对外婆家小屋的回忆,表达出对外婆家小屋的喜爱以及一种浓浓的思乡情,而这种感情对于学生来说,很难领悟到的。教学时,先学习2-5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外婆家屋前小院春天大丽花的美丽,屋后大竹园夏天的舒服、宜人,墙外的瓜棚、豆架里秋夜的虫鸣以及冬天屋里屋外的温暖、快乐。再学习1和6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到通过做梦勾起外婆家小屋的回忆以及通过做梦再一次回到外婆家小屋,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做梦,这样的首尾呼应结构,在第一课《早晨真好》中了解到,所以学生也能很好掌握,也能理解作者对外婆家小屋的喜爱这份感情。

  整篇课文学完之后,我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课文设计初衷围绕“读”展开,但对于精彩段落,读的方式单一,朗读太少,部分学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外婆家的小屋教学反思【2】

  《外婆家的小屋》是一篇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课文。作者吕伯攸以回忆的方式分别写了外婆屋前春天大丽花的美,屋后大竹园夏天的舒服宜人,墙外的瓜棚,豆架秋夜的虫鸣以及冬天屋里屋外的温暖,快乐表达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对童年生活得难忘之情。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学生阅读和积累,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师评议:

  谭发加:教学中,我采用多中教学辅助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对长辈对家乡的情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读中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认识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在对比读中,再次体会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李鑫:在学习二至五自然段时,首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了哪几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那些能反映童真童趣的句子,想像当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谈谈理解。这一部分课文的内容很长,对句子的理解如果只是一种方式,难免会显得单调。

  雷八月: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都是个性化的,对于他们来说,体验和感悟的高低、深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能提高思维品质。如果有共识也有异见,丰富多彩而又各圆其说,那就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蔡华军:对于这篇课文,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因为喜欢而投入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可选择自己最觉得有趣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