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作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外婆 作文

管理员

摘要:

实用的外婆的作文4篇[合集]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外婆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外婆的……

实用的外婆的作文4篇[合集]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外婆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外婆的作文 篇1

  七天的国庆假期里,我回到了永康,去外婆家看看外婆。 我的外婆特别喜欢聊天,一说到自己拿手的话题就会不停的讲,谈谈过去,畅想未来。

  刚进屋子,轻轻坐在小木板凳上,外婆就开始絮絮叨叨地聊起了天:“终于到十一了!当当,放假在外婆家多待会儿,一上学,又见不到你了……”我们聊了好一阵子,村里的电波里突然声音一转,一曲国歌通过乡村老旧的广播,嘈杂地进入了我们的耳朵,打断了外婆的话语。这正是一群革命老兵,边疆老战士们在电台里的演唱。歌声中,流露出一份自豪,一份兴奋,一份感动,一份难忘。外婆刚刚还 像花儿似的笑脸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意外地变得一本正经。歌曲一结束,她便激动地对我们说:“就是这首老兵们唱的国歌,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那些年与日本鬼子抗战的日子。当年,我六、七岁,一群日本鬼子来我们这里烧、杀、抢、夺,无恶不做。日本鬼子进咱们村时,一眼就看中了我们邻居家门前空地上的一大片大米,冲上前捡来就走。邻居们上前又是阻挠又是反抗,可是在日本鬼子的手脚并用的阻拦下都是无济于事。邻居家的米全抢光了,总不能不吃饭吧,只好到我们这里来讨米。外婆家那时还 算富裕,给了邻居五六大勺米,免得他们再受饥饿。邻居赶紧过来十分感谢,还 经常将家里经常做的梅干菜送给我们,以感谢送米之恩。现在,邻居家又像以前兴旺了起来,常常请我吃饭,说是感谢我当年的援手相助!”

  外婆高兴了一会儿,可一会儿又严肃地谈起了话来:“记得一次,一个日本鬼子看上了一位住在马竹岭的姑一娘一,连夜拖到山上给糟蹋了。一娘一家人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嘴里还 叨念着:‘我家里唯一的女儿啊……’后来,那姑一娘一的母亲哭晕过去,得了抑郁症;又有一次,日本鬼子又来抢粮食,一个小伙子踹了他们里的一个士兵一脚,他们便将小伙子投入了永康一江一里。小伙子在水里不停挣扎,不断求救,而岸上的日本鬼子却看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那时候,很多人住在茅草房,日本鬼子放火烧毁了很多的房子,就是因为没有粮食供给他们。住在茅草屋里的人常常在日本鬼子来时躲到外面,不敢回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屋子被烧毁……”

  “日本鬼子实在是太可恶了!太残暴了!”我愤愤不平道,似乎述说着当年外婆那一辈的痛楚。

  外婆越讲越愤怒,越说越难过,似乎在诉说着那年那月的伤感与惋惜,眼眶湿润,眼泪凝聚在眼角,汇成几滴泪珠,润一湿着外婆那被时间的.一浪一花冲刷过后,粗糙而又干燥的脸。她紧紧地握着我的双手道:“当当,长大了,就去打鬼子!”我慢慢地听着,默默地想。这个小小的中国梦或许是那些享受财富生活的梦也难以相比啊!听着外婆说的那过去的事,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份坚定。

  历史是残忍无情的,但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作为下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用历史为自己敲响警钟。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为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而读书,而奋斗,而拼搏,而坚持,而努力,而进取,而向上,而坚强,而勇敢吧!

  夕一陽一西下,那道斜长的霞光,把外婆想说的话越拉越长……

外婆的作文 篇2

  外婆是一棵站在岁月里的树,经历风雨,沐雪披霜,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姿势,那就是把阴凉洒向大地。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看老屋门前的那棵树。老屋门前有很多树,柳树,槐树,榆树。柚子树,还有水曲柳。有人问我:“树有什么好看的?到处都是。”我笑:“不一样的,那棵是外婆领着我们一起种下的。”

  是的,那棵叫“水曲柳”的树,是当年外婆和我们一起亲手栽培的,对于我们来说有特殊的情感和意义。尽管时光匆匆流逝,可是那棵树却依然挺立在那里,像外婆一样,关注着我们,等待着我们。

  小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喜欢时时刻刻跟着外婆。外婆干活时,我们也干活,尽管那时还小,干不了什么,可是就是喜欢围在外婆身边的那种感觉,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

  夏天外婆在树下纳凉做针线,我们便在树下玩耍疯跑。去菜园里摘尚未长大的黄瓜和茄子,被外婆呵斥后,落荒而逃。或者跟着外公上山采摘野葛做葛粉,可有趣了呢!

  晚上睡觉时喜欢围着外婆,让她讲她以前的故事。每天晚上给我们讲故事,猜谜语,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如果错过了就会懊悔半天。

  小时候,我十分顽皮,今天一不小心摔到泥坑里,明天去水库附近玩差点淹死,后天又跟着姐妹们偷别人家的菜。直到外婆把我们拉回来才肯罢休。

  每一个母亲都是一棵树。外婆也像一棵树,而我们都是栖息在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所有的痛苦与欢乐都与树诉说。也许这棵树并不是那么高大,也许不是很强壮,但是在岁月里站成风景,演绎出生命的.华章,用树荫无私的庇护着自己的孩子,营造出一片清凉宁静的天地。

外婆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一个神秘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咧?直到下午我才解开这个谜。

  我将外婆地眼睛蒙上,把她带到一个椅子前坐好,嘱咐她不准睁开眼睛。然后我悄悄地在水盆里装上了一盆水,用手试了试,不冷不热。那水可真是沉,我好不容易才将水搬到外婆坐得地方。这时,外婆发现了我的动作,笑着问我准备做什么?我兴高采烈地说道,我要帮你洗脚。但我一看到外婆那双脚,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了。

  外婆那双脚,粗糙的脚皮翻卷着,黄黄的指甲像是凋零的落叶,凸起的脚筋就像枯树垂落的树干,分明是一双操劳过度的脚……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端着外婆的脚,一时觉得喉头好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想起,小时候,外婆背着我蹒跚地走在小巷里,稍大一点的时候,风雨里,外婆匆忙地奔走为我送伞;等我上学了,周末,在校车停靠的地方,总有一个老人踮着双脚在张望……

  我低着头,让泪水滴落在脚盆里。我埋头用力地洗着外婆的脚。我希望,我能将脚上的死皮抚平,能让枯树发出新芽。

  透过我湿润的.双眼,我依稀感到外婆的双眼也被泪水包围着,她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摸着我的头,告诉我她的自豪及幸福,我从未感受过外婆如此温柔和慈祥,她象一火柴温暖着我,我擦洗着外婆的脚开心极了……

  这一次洗脚虽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但是,我心里的感受,对外婆辛劳的理解,只要我一看到外婆我就想起。

  也许,快乐的生活,比简单地帮外婆洗一次脚更能让外婆高兴……

外婆的作文 篇4

  和朋友闲聊,无意间,提到了各自的外婆,有一个共同的发现:全天下外婆一般亲。

  每个外婆的家里,都有一个放了生石灰的糖罐罐;

  每个外婆的手上,一直都没闲过,不是拿着笤帚,就是拿着锅铲,永远都是那么忙碌;

  每个外婆的笑容,像三月间的太阳,暖人心脾;

  每个外孙到了外婆家,就会有一碗甜得釀人的醪糟汤圆或荷包蛋……

  外婆的一言一行,都像被格式化一样的一致,不管是“澎湖湾”的外婆;还是我们巴山蜀水的本土外婆,给我们留的都是可亲可敬的美好回忆。

  一直不知道外婆叫什么名字,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叫她外婆。

  外婆一生育有四个女儿,我们十个表姊妹,从五十来岁的大姐到二十多岁的幺毛弟,“外婆,外婆”的喊了几十年;我们父母辈的也跟着我们这样喊;左邻右舍的也这样喊;连过路的外人也跟着喊,“外婆”的称呼几乎成了我的外婆的“专利。”

  其实,我的外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一个普通的民国老太太,没有工作、没有文化、没有传奇、没有可圈可点的经历,她毕生的事业就是操持家务,抚养子女。

  听外婆说:外婆的妈妈是当地出了名的美人,从外婆和她的四个女儿的相貌上得以印证,都是眼窝内陷,皮肤白皙,长相有点欧式,在外婆8岁的时候,外婆的父亲就去世了,她母亲带着她嫁到姓何的大户人家,那家人待她们不薄,从外婆的陪嫁上可以看出:红木的雕花床,春凳、立柜、连洗脚的高盆都是同何家二小姐的陪嫁是一模一样的,这是我外婆一辈子都引以为欣慰的。

  其实,何家带给外婆的不仅仅是哪些价值不菲的嫁妆,而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外公在外婆50岁的时候就过世了,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所有的`担子都压在外婆身上。

  外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挑水劈柴做饭,把院坝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才把我们叫醒,我们一边喝红苕稀饭,一边看她在镜子前一板一眼地梳头。外婆梳头很有意思,先把毛簨打开,用梳子沾点水梳抻,用根鸡肠带把头发固定好,用牙咬住,再用篦子把所有的头发归置到一起,在挽成髻,用发网固定,别上发夹,再把嘴里咬着的鸡肠带抽出来,这样,就纹丝不乱了。

  外婆很在穿戴上很讲究,她常说:头好遮半身,脚好遮半身,她的头永远都梳得光光生生的,她的平绒布鞋永远都是一尘不染的,连鞋沿都现出本色。

  看外婆洗衣服也是一种享受,在我的印象中,外婆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洗衣糟边度过的,她洗衣服的程序是先用温水把衣服打湿,发起,脏的地方就用肥皂(外婆称为洋碱)的棱边抹一下,再搓,一块肥皂可以用半年,借着余下的肥皂水,在搓衣板上使劲刷,通过刷、搓、透三道功夫,衣服就洗得漂漂色色的了,然后在地坝上支起三角架,让每件衣服最大限度地舒展开来,每一件衣服,都像一面面迎风飘起的彩旗,颇为壮观。

  外婆的衣柜也是很有特色的,所有的衣服通过舒展的晾晒,平整而挺括,跟熨斗熨过的一样,折叠起来也比较听使唤,每件衣服都折成规规矩矩的长方形,一摞摞归置在衣柜里,打开衣柜,就能闻到服上散发出来的太阳的味道。

  外婆的家可以说是纤尘不染,床前的踏板抹得光可鉴人,凹凸不平的泥土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连灶台都抹出了本色,门前还栽种了一蓬栀子花,一蓬腊梅花,开花的季节,外婆就用缝衣针把花朵穿成串,别在蚊帐里面,一个屋子都是香气缭绕。

  尽管经济拮据,依然小公主般地宠着我们,后阳沟有一棵葡萄树,

  外婆就用藤蔓做成秋千,让我们在上面荡着玩,屋后有棵核桃树,新核桃一出来,外婆就搬根小凳坐在后阳沟为我们剥核桃,因为核桃的外壳染手,不容易洗干净,所以不准我们动手,哪些一边吃新核桃,一边荡秋千的日子至今都记忆犹新。

  关于吃,外婆很会变“戏法”:烧柴火的时候,从灶孔里变出个热腾腾的烤红薯,或者变出个香喷喷的胡豆串;做饭的时候,把留底的锅巴变成锅巴团,闻起来流口水,金灿灿的包谷粑,红汤汤的高粱粑是夏天吃稀饭的时候必不可少的点心,我们儿时壮实的身体就是靠外婆变戏法得来的。

  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外婆的糖罐罐,里面放有生石灰,放进去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发潮,倘若我们乖,外婆就把我们叫到糖罐跟前,或几块饼干,或几颗糖果,要不就是几块桃酥,尽管每次都吃得心欠欠的,但谁都不敢越雷池半步,去掀开那糖罐罐,因为,外婆的表扬像蜜一样的灌入我们的耳朵,使我们不忍越雷池半步。

  对于我们来说,外婆就像一块磁铁,她走到哪里,就吸引一大帮的孙子,最多的时候有六个。一到晚上,孙辈们枝枝蔓蔓地围坐一床,那也是外婆最高兴的时刻,趁着她高兴,我们便有恃无恐地提出一些大胆的问题:“外婆,你姓啥子?叫啥子哟?”“外婆嘛,就姓外名婆噻,名字是安起来叫的个嘛,又不重要”,外婆显然没有给出我们满意的答案。

  名字不重要吗?从我上学报到的那一刻就懂得,从我接受知识开始,就知道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要扬名天下,要志存高远,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名字变为铅字,我希望学校的高考排行榜上有我的名字,我希望单位先进人物的名单里有我的名字,对此,我疯狂的追逐,疲惫地应对,在追名逐利的茫茫人海中起起伏伏,结果还是被淹没在茫茫的“人名”之中,不到方向,找不到目标。

  看来外婆真的说得对,名字是安起来叫的,姓甚名谁真的不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外婆的名字和那诱人的糖罐罐,甜得酿人的醪糟水,香甜可口的饭菜香联系在一起。外婆的名字已经化作慈祥的微笑渗入到我们血脉相随的骨髓中。

  赫尔岑有过一句名言:生活的最终目标就是生活本生。

  我那智慧的外婆就是用她的一生阐释这样一个道理,她自己的精力、精神、经济、掰开了,揉碎了平分到把几十年的岁月里,平平稳稳,安安闲闲地过着每一天,至于她姓什么,叫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她的每一天都没有虚度。

  一直不知道外婆叫什么名字,直到她去世,写挽联的时候,才知道她叫何淑辉,这名字听起来别别的,与我们心目中那个慈眉善目的外婆毫不相干,其实,外婆的名字是刻在我们点点滴滴的回忆里,外婆的名字已经化作爱的甘泉,浇灌在我们的心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