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外国文学 心得体会 史的

管理员

摘要: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外国文……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1

  “美丽的灵魂可以赋予一个并不好看的身躯以美感,正如丑恶的灵魂会在一个非常漂亮的躯体上打下某种特殊的不由得使人厌恶的烙印一样。”这是《外国名言一千句》摘录的莱辛的一句话。读后,我细细品味着这一句名言的含义,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外貌美的人,他的灵魂不一定很美;相反,外表丑陋的人,他的灵魂不一定不美。可见,我们看一个人美不美,不应该看他的外貌,而应该看他的内心。

  以前,我看这个人的美不美总看他的外表美不美。如果这个人长相好,又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话,我就会伸出大拇指赞美他说:“这个人长得真美。”相反如果这个人长相不好,又穿着破烂的话,我就会讥讽他说:“这个人长相真丑。”当我读了这个名言之后,我后悔极了,这不应该这样看待人。

  外貌美的人,心灵不一定美;外贸丑的人,心灵不一定很肮脏。不是么,在我国历史的长河里,不知有多少人,他们虽然外表不美,但心灵却很美。在古代,齐国不时有一个叫无盐的女子,她虽然外貌丑陋,但内心却很美。她为了国家的兴旺,曾经单人匹马,不顾个人安危,求见专制的齐王。对齐王提出了义正言词的批评,齐王不仅采纳了无盐的正确意见,而且还立即向她求婚,并立她为后,以后还史册留名。当代的雷锋、徐振超、抗震救灾的农民四兄弟等,它们的外表并不超人,但他们的心灵美、行为美却超出了一般人,因此日它们才成为了时代的楷模。

  也有这样一些人,她虽然外表美,心灵却很肮脏。清朝不时有个叫那拉氏的女子吗?她虽然是皇宫里很漂亮的女子,但是她多的权位以后,不但没有把国家治理好,反而还卖国求荣,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从这句话里,可见她的心灵多么肮脏。正因为如此,她才遗臭万年。

  既然看待一个人的美不美,不是看待他的外表,而是看待她的心灵,那么,我们大家都来塑造一个美好的心灵吧!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2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我对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使我掌握了一些外国文学中的代表作家的生平,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以及意义。

  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罗马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有俩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学中很丰富的一部分,《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相传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在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意思是关于特洛亚战争的一首诗。

  十三,十四世纪之交,随着意大利城市的.兴起,佛罗伦萨文化的发达,学术派对意大利文学的影响,产生了代表作家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代表文艺复兴认为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就是威廉·莎士比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几乎在所以国家应运而生。英国浪漫主义代表是“湖畔诗人”他们的代表作是《抒情歌谣集》。法国最早浪漫主义代表是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雨果的《欧那尼》的上演是浪漫主义最后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他在三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谢尔益耶维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纪的、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又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又是俄国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的第一位诗人批判的文学流派,印度的近代文学真正的开端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印度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世界闻名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它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当时在法国出现了诗人波特莱尔(1821—1867)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派,在本世纪初又出现了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等等。现代亚非文学,指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这一时期的亚洲和非洲的文学。日本现代文学是以二十年代反映现实为主旨的左翼文学和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双峰并峙的。新感觉派的产生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其代表作家有: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喜剧,四大悲剧,历史剧等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这部剧作描写王子哈姆雷特犹豫旁遑,忧伤苦闷的复仇过程,真挚纯洁,感伤无奈的爱情,到最后虽然复仇成功但也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的悲剧结局,那夸张华丽的对白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使得这部《哈姆雷特》也成为了舞台上经久不衰的演出剧之一。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3

  5日下午,我们走进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外仙林分校占地广阔,大气得有如一个大学,分东西两个校区。学生有走读有住宿。校舍整齐+,造型有特色,走廊宽大,每幢楼用廊桥相连。教室外部的走廊上以及楼梯的一步步梯阶,处处都是双语甚至三语名人谚语,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外语环境中。

  这所学校是一所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控股的具有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的股份制学校,其管理体制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点和二外颇有相似之处。学校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初中、高中)和国际高中部,现有5000余名学生,900多名教职工,外语教师100多人,外籍教师50余人。

  南外仙林分校外语教学从初一到高三都实行小班上课、中、外教师执教的模式。其中1-9年级使用《朗文英语》作为精读教材,《典范英语》作为泛读教材,其中《典范英语7》、《典范英语8》分担到初中三个年级使用;《典范英语9》、《典范英语10》分担到高中三个年级使用。由于初、高中的学生正在月考,我们到国际高中部观摩了一节由外教执教的《典范英语》课,因为他们把《典范英语》作为精读课程。外教是一个菲律宾人,备课非常精心,先复习了一些文学写作常识,每个组每个学生都自觉地轮流起立回答,并没有一两个积极的学生反复发言其他学生漠不关心的情况出现。外教将课文的大意、发展结构和重点细节部分都进行了讲解,并利用图片、道具等手段辅助理解,穿插了各种问题以及学习策略引导。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外教假设了书中的情景在生活中再现,学生应该怎样应对,对这些即将走出国门的学生进行了生活、态度方面的积极引导。课后的作业及测试也是外教一手布置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很端正,作业做得非常仔细。

  观摩课后该校的分管外语的陈校长和张主任,以及外教老师和我们进行了座谈。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和外语特色发展。让我们耳目一新,备感震惊:

  1. 仙林分校推行特色教学、差异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学校把外语特色看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全校老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统一。该校的校级领导里有两位外语专业的校长分管外语。下设主任、副主任。从领导组织架构上可以看出该校把外语的发展作为立校之本。

  2. 外语特色凸显:所有班级从初一到高三外语上课都是小班,教材自主,多样化,非毕业年级不参加统考,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过程中不看重分数。

  学生出路多样化、多通道。大部分学生选择出国读书,留学国家众多,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到欧洲、日本等。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每个班不超过20个人。

  3. 开设特色班级、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实行小班化教学,另设有中澳班、中新班、中德班、中美班等。国际高中部实行中外合作办学,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国内拿到其他国家的高中文凭,免去了去国外读预科的程序;二来学生在国内接受的国外老师的教学,提前让学生熟悉国外教学模式,课程上跟西方国家接轨,学生出国后能够很快适应,不至于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4

  在高等院校里,文学课被认为是最好上的一门课。出现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是与文学的特点有关系的,文学作为人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心灵诉求息息相通,所以文学课的内容学生们是比较容易听懂的。而对于上课的教师来说,似乎照本宣科即可,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其实不然,“好上”不一定就可以“上好”。我在教师发展在线上听了几位老师的授课后,很受启发,不仅了解和掌握了新的教学方式,对外国文学史的脉络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该讲什么,怎么讲了。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脱稿

  对于一名老师来说,脱离讲稿并不是一个最高的要求,而是一个最基本的素质。课堂教学最忌讳照本宣科。在“前多媒体时代”,照本宣科是指念教材或者念讲稿,在多媒体时代,照本宣科又增加了一种新方式:念多媒体课件。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是因为老师没有用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来撰写、记诵自己授课的武林秘籍:一本个性化的抽屉讲稿。脱稿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很多成功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完全脱稿。一篇很好的讲稿,如果是念出来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对你的专业水准和职业态度也会产生一些怀疑。相反,如果讲稿写得弱一些,但如果是脱口而出的话,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感。他们会觉得自己遇到一位非常敬业的老师,这时在心中可以给你打上七八十分了。

  二、多媒体技术

  新时代的老师基本告别了黑板和幻灯片,迎来了多媒体时代。对于《西方文学史》而言,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没有多媒体是万万不能的。为了给学生以方便,以期提高学习质量。在多媒体授课中,线索要清晰,重点要突出,结论要明确,史实材料交代要具体等。要便于学生掌握要点,增加他们的阅读趣味。此外,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外国作家,我们还可以配上重要作家的图像。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为解决有些大学生学过外国文学之后,见到外国名作家的肖像还不能相认的现象。

  外国文学史课程上教师在讲解放文学作品时多使用多媒体设备,从图像,音乐,影视,动漫等而不仅是文字去讲解;从作品对各个时代的影响以及各个时代人们对其理解,如作品的多次改编,包括电影同一题材多次翻拍,多种艺术体裁之间的转换而不仅着服于文本本身,这使学生能够逐渐了解作品的意义,不再像以前以为外国文学作品不能给人以触动显得可有可无,。但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不能插入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这样不仅打断了课堂节奏,还摒弃了语言分析的魅力,对文学课教学有害无益。

  三、博学和创新

  对于教授西方文学史而言,创新是必须的,但是创新也是很难的。记得有位老师说过:“同样是课堂,有的老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忽而闭目养神,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外国文学史涉及的面极广,作为文学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四、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布置作业看似简单,但是着实是一门学问。看过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老师的讲座后,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作业的布置方面。首先,作业不能布置的太多太杂。文学的东西很宽泛,不可能让学生一次课后就把相关的文学内容都读完。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变得极其重要。要选择性的布置比较重要的内容,少而精。其次,教师可以事先提供公共邮箱或者博客,将学生需要的链接给出。明确要求,这样学生也能看到教师的用心。再次,对于学生交上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并且务必在课堂上给予反馈和评价,并计入平时分数。这样学生会关注平时的表现而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到期末,不至于把课堂的内容就变成了简单的记忆,没有任何的理解和升华。

  以上就是个人在学完西方文学史课程的一些心得。作为一个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是这门课给过的启发非常大。希望有机会能听到更多的老师们的授课,拓宽自己的视野,做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