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创新的火花教学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学论文 火花 提问 创新

管理员

摘要:

提问创新的火花教学论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这创新的能力?作为老师,又该如何来点燃孩子创新思维的火花呢?提问创新的……

提问创新的火花教学论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这创新的能力?作为老师,又该如何来点燃孩子创新思维的火花呢?提问创新的火花—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几番深思过后,我悟出这种创新的能力首先表现在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创新始于提出问题,终于问题的解决,发现不了问题,那谈得上什么创新呢?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就是问句。有了疑,才会促使人去质疑,去探索,去创造。可见,要想有所创新,就得从善于提问开始。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作为教师,我发现对学生的质疑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这正是造成学生学而不思的症结。其实孩子们提问,就意味着他们在思考,在研究,在学习,正自觉努力地接收来自周围的信息。所以,只有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孩子们善于提问,才能点燃孩子创新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增强其创新意识。

  一.提问丰富预习内容,擦出创新火花。

  预习,即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从词义来看,预先决定了预习的尝试性、创造性,自学则决定了预习的能动性。大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往往把预习局限于读、抄、查、背上。我们应该打破这一框框,给孩子们一点空间,放手让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去预习,在预习中提出问题。这不仅遵循了学习的本质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逐步转化,而且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航标灯。

  要想自己提出问题并非易事,必须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查、找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让学生系统地进行课外预习,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并形成发问习惯。我先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如从字、词的音、形、义提问,从课文中看似矛盾处提问,从标点质疑,从课文重、难点处提问,找原因,探结果,抓重点字、词、句等。要求学生每人在预习提纲中加上《问题大王考考你》一栏,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它作为预习质量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bsdwz/教师检查时,对认真提问或提的问题较有思考价值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奖励,以此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点。当然,开头是低质量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但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质量也就慢慢提高了。多种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创新的火花不难擦出。

  二.提问培养多向思维,迸发创新火花。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如:我们教材中有很多课题的内涵丰富,悬念横生,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发问,再顺从学生迫切释疑的心理,因势利导,各个击破。在教六年级《夜晚的实验》一文时,我让孩子们说说读了课题,你很想知道些什么?题目又让你对什么产生了好奇?让学生紧扣题目去理解,去提问,去探读。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能提出许多问题:写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了夜晚的实验?他为什么要做这实验?他又是怎样做实验的?结果他得出了什么结论呢?为什么要强调夜晚的实验?这正是学生对课文的推测与探索。这些问题足以反映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有时,学生的提问会使老师始料不及,这恰好说明学生思维的创新。那些往往被教师认为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正是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三.提问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烁创新火花。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实际上,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中最活跃、最富有传奇色彩和创造性的成分,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

  有一次,我引导学生以一条鱼为主人公创编一个童话故事。写之前,我用幽默风趣的语气启发学生:请问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写成有脚的鱼?可以,孩子们回答。接着,有孩子也来问了:那可不可以把它写成穿高跟鞋的鱼? 可不可以把它写成戴皇冠的鱼? 可不可以把它写成骑马的鱼?看到提问逐渐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我追问:请问,我们是用什么来写这条鱼呢?想象力,已经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大声回答。当时,我不知道孩子们到底能不能写好这篇想像作文,但是我敢肯定这样的提问定然能够让孩子迸发出许多的奇思和妙想,能说这些不是提问激起的创新火花吗?其实我们的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素材。/soft/教学时我们教师就应当运用教具、实物演示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来激励和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不断地丰富想象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巧设悬念,让他们主动提问,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提问促进求知求异,绽放创新之花。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等于没有读书。哲学家歌德也曾风趣地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面的话。这纸背面的话其实就是指思维。

  《十万个为什么》帮助我们很多的家长轻松度过了自己孩子好问时的幼儿求知期。但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随着孩子思维品质的发展,我们要重视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各种思维能力中最活跃和最具创造力的就是求异思维。它包括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只有这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才真正让学生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方知深的真谛。

  作为教师,我们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声发问,把所思所想彻底表露出来。不光是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来启发学生提问,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对现有的答案(如分段、词义、标点、写作技巧、故事情节等)和教师的一些讲解进行提问。目的是培养他们多思、善思,敢于向前人的结论挑战,引导他们在不疑处生疑,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问题。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称象》过程中,随口问了句你们认为这办法怎样?有比这更好的法子了吗?学生一致认为曹冲的办法很巧妙,但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曹冲的办法是不错,可一块一块地称石头比较麻烦,搬来搬去还危险,为什么不让那些官员、士兵们直接上船呢?这样,不是更方便?再如,一次我在教《大海的歌》中码头美景时,有位学生提到:老师,你为什么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反映码头的颜色美呢?这些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见解,这些也是学生强烈好奇、旺盛求知欲下的求异之果,更是绽放的创新之花。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教师鼓励学生多问,千方百计保护学生好问这一天性,持之以恒就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步养成自问自答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去理解,然后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验证,或是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或是发现自己思考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我想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处处留心,就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相信到不久的将来,创新人才将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