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用型民族学人才培养的策略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民族学 应用型 培养

管理员

摘要:

提高应用型民族学人才培养的策略论文  当前,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制约,民族学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全国学术性的研究生非常少,并且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不完善的弊端,人才培养经常陷入了僵局,与民族学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课堂上的理论课程过多……

提高应用型民族学人才培养的策略论文

  当前,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制约,民族学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全国学术性的研究生非常少,并且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不完善的弊端,人才培养经常陷入了僵局,与民族学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课堂上的理论课程过多,忽视了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社会上不能马上适应,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为此,本文以某大学为例,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方式培养能够使学生的就业渠道扩宽,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一、应用型民族学人才缺乏的原因

  通常来说,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少数民族史方向的人才培养过于学术性,在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过多,缺少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多学生为此缺少实践能力,只有少数院校培养民族史方向的'研究生,但是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仍然偏向理论,实践应用能力弱化[1].这种现象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是由于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将重点放在了学术性研究上导致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只有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上转移才能使人才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高校培养出的研究生或者是科研人员在研究所工作的非常少,比例仅为 8%,而一些博士级别的教授从事科研教学的比重也只有 20%,出现上述现状的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学术、轻应用。很多高校人才的培养重点都放在了学术性方面,并且在培养的每一个阶段都秉承着这一原则。这种现象与科研评价存在密切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停留在学术论文的质量上与价值上,对学习的过程缺少关注度[2].

  (二)政府的导向作用缺失。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都不能对民族学的人才培养提高重视度,为此,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不足。与其他科研内容相比,国家对民族学人才培养在资金投入、政策帮扶上明显不足,虽然近年来得到了显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偏重学术性培养的弊端。

  (三)学科设置上的制约。当前,我国全国招收的民族学专业学生的比例非常小,招生人数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鉴于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有限,还有一些本科生选择马上就业,这就使得应用型人才非常稀缺[3].为此,很多民族学研究生学校不能大范围的招收跨专业的学生。这是因为跨专业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存在诸多弊端,学生在入学以后将全部时间用在熟悉学科上以及了解基础知识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考虑到这些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该院校在 2008 年就开始招收学术型研究生,但是截止到 2014 年为止,只招收了 50 名,毕业生只有 20 人。鉴于该校没有相关的专业本科生,为此,招收的大多数学生都是跨学科的,相近学科的人数也非常有限,只有 10 人左右,占总人数的13.7%.为此,不断培养跨学课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民族学人才培养的关键[4].

  二、提高应用型民族学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研究生教育目的为高校、科研培养出学术性人才。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为此,要想使人才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高校就要加快招生速度,很多高校以及科研部门都将博士学位作为人才引进的衡量标准,还有一些单位有高校门槛限制,对研究生的培养造成了阻碍。为此面对上述问题,高校要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逐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系统化。

  (二)培养方式要多元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学生要牢固掌握民族学的专业知识,反复进行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收获经验、收获能力。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专题汇报、教师点评等方式,对专业词汇进行解读,使学生评价变得多样化、综合化。而对于一些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学科,可以采用“选题结构设计、选题结构调查问卷设计、信息后期数理分析”的方式开展教学[5].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全方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与合作能力。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研究生必须要具备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具备忠诚、敬业、合作、宽容精神,这就需要学生做全方位的努力。该校的民族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将协同合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内容,并在培养过程中结合科技创新项目立项以及其他学科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去申报和学习。在项目完成了申报以后,导师就要指导学生如何具体操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项目内容,并提交项目报告。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得到了培养,还使就业面扩宽了。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应用型民族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人才的培养的建议。可见,民族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袁瑛 .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族经济学》教学探讨--以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为例 [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8(4):19-20.

  [2] 黎树斌。创新型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大连民族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纪实[J].辽宁教育研究,2012(12):84-86.

  [3] 林景华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民族人才 -- 贵州民族学院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112-114.

  [4] 杨圣敏 , 贾仲益 , 刘明新等 . 从实求知 , 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 民族学参与式研究型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论述 [A]. 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C].2010:89-95.

  [5]孟庆义,刘会清。培养应用型民族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烟台大学为例 [J]. 延边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5,48(2):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