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得玉的寓言故事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你还记得哪些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田父得玉的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田父得玉的寓言故事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你还记得哪些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田父得玉的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
魏国有一位农夫在耕田时,拾得一块直径一尺的大宝玉。他不知这是一块珍贵的宝玉,便告诉了邻居。邻居识宝,产生了夺宝邪念,他对农夫说:“这是一块怪石,留在家里会带来灾祸,得赶快放回原处去。”
农夫虽然心中疑惧,但还是把那块宝玉留在了家中。当天夜里,宝玉光芒四射,照亮了房子。农夫全家感到十分恐怖,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天,农夫把这件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我说得不假吧,怪石放光是灾祸的征兆,赶快扔掉它,就可以免除灾祸。”农夫听后不敢迟疑,急忙抱上宝玉将它扔到了很远的荒野。
悄悄跟着农夫的邻居见宝玉被扔到了草丛中,禁不住一阵狂喜。待农夫走后,他慌忙捡起宝石就往魏王的宫殿跑去。魏王接过宝玉,立即召来玉工鉴别。玉工惊喜地说:“恭贺大王,你得到了天下罕见的至宝!谁要是用五座城来换,也只能让他看一眼。”
魏王听后,立即赏赐给献玉人千斤黄金,并让他一辈子享受大夫的俸禄。而扔掉宝玉的那位农夫,此时正在烈日下耕田呢。
字词注释
1. 魏:魏国,战国时诸侯国之一,都城在现在河南省开封市西北。田父:年老的农民。
2.径尺:直径一尺。
3.其:那。
4 阴:暗中。图:图谋,谋取。
5. 畜:收藏,保留。
6. 复之:把宝玉放回原处。
7. 犹:还。录:拿,取。
8. 庑(wǔ):廊,厢房。
9.明:发出亮光。
10. 称家:全家。怖:恐惧。
11. 遄(chuán):快速,迅速。遄弃:赶快丢弃。
12. 销:去掉。
13. 于是遽(jù):于是:因此,就这样。遽:立即
14:表修饰。
15. 无何:没等多久,无几何。
16. 相(xiàng):察看,鉴别。
17. 再拜:古人行礼的一种方式,跪拜两次。却:退。
18. 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
19. 五城之都:泛指天下的名都。即以五城为价,才可以看上一眼。
20. 长食上大夫:永远享用上大夫的俸禄。
21.田父:年老的农民。
22:录:取。
23:诈:欺骗。
24:食:享用,享受。
25:当:替换,交换。
26:上大夫:仅次于卿的官职。
27:得:捡到。
28:尹文(约公元前350-前285):又称尹文子,战国中期齐国思想家。齐宣王时在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讲学。他强调名实一致和法治。
29:《尹文子》由后人收集尹文的文章编撰而成的集子:系战国时墨家后学之作,大都是先秦人物故事、寓言小品,文简理丰,辞约而精,现存《尹文子》二篇,系魏晋人伪托之书,分《大道上》、《大道下》二篇,其大旨本黄老刑名家言,泛论大道无形,检形定名,以仁义礼乐名法刑赏为治世八术。
30:录:取。
31:敢:谦辞,有“冒昧”的意思。
欣赏评点
这个故事说明:真的可能被诬为假,最后又恢复其本来面目,宝玉被诬为怪石而被骗走,终于又被确认为宝玉。这和野鸡讹为凤凰以致弄假成真恰恰相反。同样属于名实相违的现象,假话不可以轻信,农夫受骗即在于此。诬名可以得实,骗子亦可能得逞,邻人即属于此。这和卞和献玉颇为相近,也是真的不被赏识而险遭埋没,尹文子所说的是非即真伪,从长远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是,真的美的东西有时并不被了解而获得其价值,如宝玉被诬为怪石而被弃。尹文子把深奥抽象的名实问题引入日常生活,与具体的社会问题密切结合,更具有通俗性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