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滕王阁 读后感

管理员

摘要:

滕王阁序读后感(通用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滕王阁序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滕王阁序读后感1  我们都会对天才(神……

滕王阁序读后感(通用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滕王阁序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滕王阁序读后感1

  我们都会对天才(神童)刮目相看,更会对他们的文章或作品产生兴趣。王勃,年少有为,初唐四杰之一,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在这里,不得不再一次用到“天妒英才”这个词了,在作《滕王阁序》的两月后,溺水而亡,英年早逝。惋惜之声,响彻苍穹。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道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一笔。在胜景面前,他们的心灵是无法平静的,富丽的词藻跃然纸上,广阔的胸襟得到了难得的满足与震撼。内心的怒吼终于可以渲泄出来,如倾泻而下的流水,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征服了当时的文才俊杰,也征服了现在的千百万人。

  远离了古代,飞机、火车、汽车取代了那沉旧的马车,便不会有“俨骖騑于上路,伤风景于崇阿”的体验与感受。和自然隔了一层窗,即使看得见,也听不到;身处其中,却怎么也摸不到。飞快的行驶速度,眼前的一切是模糊的,没有了仔细的观察,切身清晰的感受,就不会道出“闾阁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你津,青雀黄龙之轴”。更不会有“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千古佳唱。

  这壮丽的画面,大气的笔峰,对仗的文句,色彩的铺垫。动静相衬,情景相融。使我们不由自主的钻进了王勃的视野,和他一起去分离这不平凡的景象。如此的大气凌然,如此的广阔胸襟,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小年龄而大胸怀。

  文章的每句话都似乎是仔细斟酌的成果,又好象一气呵成,信手拈来,博古今通今,无泄可击。

  又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多少文人志士都会有这样感受,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年青气傲,他的傲视群芳,他的才华横越溢,他的思想与见解,潇洒与胸襟,终会为人

  所不容。“时运不济,命途多歼”这样总结一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如此的事例数不胜数。而这又能怎么样呢?我会意志越发坚定,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酌贪泉而觉,处涸辙以犹欢。”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去否定自己,放弃了原本的梦想,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上帝关上了门,但他会给你留一扇窗。如果王勃不英年早逝,他的名声会与李杜齐名。

  在众名士之前,他也会自谦几句。表面的高兴隐藏着内心真正的伤痛。“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当一切已为往事的时候,我将在何方?

  滕王阁序读后感2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名楼: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每个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其中滕王阁因一介书生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具有另一番风味。

  读过《滕王阁序》,我们不难发现王勃在此文中用了大量典故。明用典故、暗用典故、化用典故、连用典故……各种使用手法都表现出王勃的阅历丰厚,文笔自然。在文章的后篇王勃更是表露了自己远离京城、失忆流落之情。其后紧跟四个典故又表达出年轻的王勃在此次宴会上受宠若惊,自怨自艾的复杂心理,也表达了报国之志和远大的抱负。

  试问在当时,哪个能有王勃这样的胆量在满室俊杰、阎公之威下勇敢的站出来?相信滕王阁宴上不缺少高雅、有才的人,但是此宴会是阎公为了衬托自己女婿的才华而办的,所以那些“文人雅士”就退缩了!只有王勃激流勇进、迎难而上、不甘沉沦,写出了令人惊叹的《滕王阁序》!写出了另阎公赞美、流传千古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让我们为王勃而鼓掌吧!

  当老师指着屏幕中那座宏伟的建筑说它就是滕王阁的时候,我已然朦胧了双眼。子安,安否?南海之水是否如他们所说,冰冷彻骨,你的灵魂是否如我所愿,安然无恙?

  我很庆幸生在你的故乡,并州。虽不在龙门,却也与你同饮一湾河水,共登一脉太行。我始终相信,这区区一千三百年定不会抹杀你的一切。不知我脚下的土地,你是否来过,如果来过,它顶会存有你的一丝气息,哪怕只一粒微尘也好,便足以让我爱上这片土地。

  只是,何日君再来,共闻落花香。

  二十六岁,你的人生定格在了那样一个气宇轩昂的年纪。子安,那海水也不愿见你容颜老去啊!但我不相信那是个意外,不相信你如书中所说,"不幸落水惊悸而死",只因不愿去想你痛苦挣扎的模样。我宁愿相信你以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入水中,面容沉静地沉入水底。那个世道,容不下你。世俗,如一把锋利的剑,死,或许是你不背叛灵魂的最好方式。那样,你遍永远都是心中的自己,那个无拘无束,桀傲不驯的王子安。

  关于唐朝,从此后便只有一个王子安,什么帝王将相,或是侯门府院,也敌不过你身后一抹残云,脚下一方土地。

  不知你在踏上小舟那一刻,有没有想过这一去便是千年,那滕王阁成了你留给世人最后一丝记忆。那日的学士将军,满座宾朋,也都随往事风干了吧,连那都督"阎公"也成了有姓无名的某某某,没有人记得,也毋须再记得。惟有你,连同你笔下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穿越千年也未曾老去。可是,子安,今日的滕王阁以不是你当日登上的那座,任它重修得如何伟岸精美,终究没有你曾经来过啊。我更愿找一处当年的断壁残垣,坐在那里静静观望,你笔下的江水如何映着云影悠游流过,那些群山如何披着绿色顺势延伸。

  四月的南海,以足够温暖了吧,不知那些如精灵般的阳光能否穿越那层深蓝的海幕,为你送去人间的问候。我从未到过南海,但我现在知道了,即使我一个人乘船飘荡在这单调的幽蓝之上,也是不会孤单的吧!这水下的某一处,某一缕水草或是某一方岩石之后,有你寂然地沉睡在那里,任海龟鱼儿匆匆游过,任海水瓢摇了你的长发。你,依然是你。南海有你,景皆失色。

  子安,千年已逝,君可安否?

  滕王阁序读后感3

  在唐王朝渐趋强盛的高宗年间,从山西绛州走出了一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小神童——被誉为“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他才华早露、文章宏逸,非常流所能及。十四岁时就被授予官职。可他终因才华横溢遭妒忌,在遭受两次打击后,仕途终结。

  读王勃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滕王阁序》,心灵为之深深触动。王勃是在去看望因他而被贬的父亲的路途中,心中怀着两次被打击的阴影下所做此文。然而,他在《滕王阁序》中却表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壮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忧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他以推陈出新的风格和华丽的辞藻,匠心独运,生动的展示了滕王阁壮美秀丽的景色,描写了群宴唱和的欢乐场景,以及由景至情的抒发了他身处异乡怀才不遇的伤感、和久积于胸的块垒,“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和“无路请缨”的无奈。

  读古诗,觉得很多诗人皆因怀才不遇而借诗言志;或是无力回天愤世嫉俗以诗抒怀。但从《滕王阁序》中,透过诗人华丽而凝重的.文采和自然奔放的气势,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精美华丽的辞藻表象下,舞动着一颗不甘寂寞的灵魂,和一腔对报国建功有着极度渴望的炽热情怀!

  每每读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便仿佛置身于高耸秀丽的滕王阁上极目远望:孤鹜舞落霞,水光连浩天的壮美景象犹如一幅精美鲜活的画卷映入眼帘。

  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远远望去,江水和天空连成一片。绚丽的、多重的落霞和单一的清淡的孤鹜,形成色彩鲜明的对比;浩淼的秋水,和辽阔的长天,一望无际浑然一体。你能不觉得——那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人瞬间在心灵上充满了蓦然的感动、在视觉上获得了华丽的享受吗?由此也感悟到诗人那种“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志向”的乐观襟怀!

  无奈,天妒英才,王勃在创作此文后不久,省亲途中不幸魂归大海。《滕王阁序》以及那句让世人耳熟能详传颂至今、当垂不朽的绝句,成为了千古绝唱!

  滕王阁序读后感4

  记得在小的时候,姐姐将王勃的《腾王阁序》讲得有滋有味,至今还记忆尤深,那时候似懂非懂。重读王勃的《腾王阁序》,基于其颇高的艺术成就,我感触很深。

  关于腾王阁,历代题咏很多,如唐代诗人钱起《腾王阁诗》云:“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今日腾王阁,分明见落霞。”宋代刘敏求的诗云:“阁中环佩知何处,游子再来春欲暮。”辛弃疾:《贺新郎;赋腾王阁》词云:“高阁临江渚。访层城,空余旧迹,黯然怀古。”唯有王勃的《腾王阁序》,成为了千古绝唱。

  这篇序言,之所以生动感人,千古传诵,在于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中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于它有诗意之每里。本文题名“序”,也是一篇典型的骈文。它进程了汉、魏以来骈文的传统,吸收了赋体的成功的艺术经验形成了规模崇丽、气象清新的风格。王勃是初唐时期具有革新意识的诗人,他的为文,也同他的诗歌创作一样,散发出一种清新友人的气息,主要表现为诗意的捕捉和意境的创造。他是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与腾王阁有关的事物的,而且是以诗人的心情去体验和书法真实感受的。

  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有远大的抱负,有人生的使命感。所以,他既能写出“落霞与孤骛齐飞”这样歌咏山河风光的佳句,同时也能抒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情怀。然而,由于时代及其他方面的局限,诗人的理想不能实现,壮志难酬,免不了有“兴尽悲来”之叹,免不了要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深沉的孤独感。正因为有这种出自内心的深沉感受,所以千百年以后,它仍然能拨响与他有某种类似体验的读者的心弦。 其次是形式之美。《文体明辩序说》中讲到:序,亦做叙,言其中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望比此文,发挥了“次第有序”的特点。

  全文层次清晰,守卫联贯,针线细密,次第井然,对偶工整。有些对偶从不同的侧面向心地集中于一个重点,因而有带有排比与连珠的修辞色彩。这说明,王勃写此序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效的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再次是绘画之美。如果从绘画的角度来透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本篇并不是一般性的山水游记,而是把建筑、山水、人物融会在一起的山水人物画,是一副以腾王阁为中心的全景画。作者非常注意画面的构图与布局的整体性,因为它是用文字写成的,所以很自然地把万里之外的自然景观恰当的纳入自己构思的画面中来了。

  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三江”、“五湖”、“蛮荆”、“长安”、“吴会”,均可“抚四海于一瞬”。作者的想象超越空间的局限,他通过想象的视角遥摄各种景物,统奴全局,服务于腾王阁的描写。在构图与空间时间的关系上,作者注意到空间的深度与历史的广度,使这篇序文具有纵深的立体感。

  最后是音乐之美。在见就对偶的同时,文章还特别追求文字声调的平仄相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一联中的两句,也如同诗歌中的句子一样得讲求平仄相对,使全文抑扬顿挫,回环反复,具有悦耳的音乐之美。

  王勃的《腾王阁序》,最主要的是有作者的真实的感情和充实的内容,同时,它还打破了僵死陈旧的骈文割据和陈陈相因的文风,给骈文注入了新的血液,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成就。历史是公正和公平的,它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和选择。

  滕王阁序读后感5

  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序》,仅仅是序,初次读完便有了如临仙境的感觉,字字珠玑,真的有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仿佛自己真的到了滕王阁,见到了那秋光美景,感受了滕王阁的壮阔,亦感悟了人生的壮阔!

  王勃的诗,绝大部分是诉说难舍难分的心情,忧愁悲苦,所以对于王勃,我对他了解的并不多,今天读了《滕王阁序》才对他有了别样的看法,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文章是在唐高宗上元二年,王勃南下,途径洪州,恰逢九九重阳,大宴滕王阁,王勃应邀赴宴,在滕王阁的即兴之作。

  前文写景,后文借景抒情。其实读滕王阁,读出的不该仅仅是对景色的留恋,更应该挖掘出文章深处以及在当时背景之下的人生感慨。

  人杰地灵,仅仅四字,便道出了对圣地贤主、嘉宾、晚宴的称赞。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话,就把寒潭、烟光、暮山全部描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一幅美丽的秋光图,仿佛身临其境。

  闾阎扑地桂殿兰宫鹤汀凫渚这让我联想到了一幅工笔画,是在一次画展中看到的,大概是出自著名画家么顺利先生之手,惟妙惟肖,令人回味无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自我感觉这应该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动静结合,亦远亦近。

  文字如何铺排只是表面之象,真正触动千载读者的则是文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勾勒着模糊的相似图景。

  王博文章的亮点,亦不在舞台繁华之景,而在灯火阑珊之时。王勃少年天才,新旧唐书皆言其六岁即解属文,新唐书更是颇令人生疑的记载勃九岁作《指瑕》以擿颜师古所注《汉书》之失。少年王勃已经以才高名天下,却又在志得意满之时急转直下。

  就比如他在文章中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借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不能永久的拥有,留恋之情顿生,由个人际遇引发到人生、宇宙的思考,将自己比作屈原贾谊,表圣主明时的不满。

  后来他还提到了冯唐和李广。终老始见功名的冯唐,逃避海曲的梁鸿,但最终王勃巧妙地峰回路转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来表达自己仍抱积极精神,希望有所作为。

  处卑位而思有为的心胸,引来许多文人的共鸣。韩愈曾提过壮其文辞读之可以忘忧。失意悲哀是对时代的批判,但是王勃积极壮怀,有入世的乐观精神。

  最后来说说《滕王阁序》的文体,属骈体文,但骈体文却在王勃的笔下有了新的创新,他以骈体文的基础又对文章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自然流露,迸发出真实心声,字句绚丽!以骈体文之精彩,抒词彩之绚烂!

  一个才华横溢而又有充满着豪情大志的诗人,因为现实社会的环境和遭遇,终其一生也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一生而积极进取,却往往收获在郁郁不平的季节。

  尽管诗人的炽热情怀和穷且益坚的执着令人钦敬,但也不难看出诗人要表现的,也更为强烈的却是他的才华施展。可惜是人生无常、命运多舛,或许正是由于诗人常概叹于自己的才华超群而怀才不遇,才使得他屡次遭受打击,唯以滕王阁序的怨艾嗟叹,借以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言志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