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 《饮酒》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饮酒》原文翻译……
陶渊明《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
《饮酒》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其五)》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白话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为一组诗,共二十首。诗前有序云:“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检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可见这一组诗作于归田闲居之时,都是酒后之作,但并非成于一时。
前四句写归田闲居的自我感受。前两句说居住在人世间,却无车去马来的世俗交往的烦扰。意为归田之后,尽管仍没有脱离纷纷扰扰的人世,却摆脱了许多车马喧嚣的烦扰。这种烦扰本来是很难摆脱的,可是作者却摆脱了,透露出作者对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对闲居恬静生活的喜爱。后两句自问自答,对前两句所说的情况作了解释,说明只要内心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即使处于喧嚣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住在僻静的地方一样。作者从心理上解释前四句,认为只要从心理上厌恶世俗的烦扰,任凭世俗如何烦扰,也能够摆脱而保持括静悠闲的心境。作者在闲居生活中领悟了这个心理学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没有对世俗的深恶痛绝和对闲居恬静的喜爱,是很难领悟到的。
接下四句写闲居的生活和所见的自然之景。秋象征高洁而不随流俗,爱菊成为作者生活的一个内容。他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心里悠然自得。偶然一抬头,南山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不注意看山,山却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热爱自然,自然景物也随着他的出现而出现。人到作者喜爱自然已到了与自然浑然为一的境界。时已傍晚,作者用“佳”字写南山之美,也正是作者热爱自然心理的反映。山鸟相伴归林虽是眼前之景,何尝不是反映作者厌恶官场生活而归田的心理?可见作者不单是写自然之景,而且是从写景中表露出自己归田闲居的心情。
最后两句作者说:从这大自然的景色中,领悟到人生的真淹,本来要说明一下这真谤,可是到要说的时候已忘记了该怎么说。那就是说人与自然既然浑然为一,那么人生就听凭自然吧。言外之意,人生何必去争名逐利,扭曲自己的本性。
情、景、理结合是本诗的主要特点。前四句言情,但情中有景。“而无车马喧”,实际是有喧嚣不断的车马,只是由于作者“心远地自偏”而不见不闻而已。而“心远地自偏”正是作者从厌恶世俗喜爱闲居恬静的心理中悟出的道理。中间四句主要写景,而景中有情有理。东篱采菊见出悠然自得之情;“见南山”中传出热爱自然之情,“佳”字正是这种心情的表露;而“飞鸟”句更表露了其厌倦官场生活和喜爱归田的情感。末两句言“真意”亦从景中而来,其中又包含着理,但作者没有说出,含蕴而有味。一篇短短诗歌中,既言人情,又写自然之景,并道人生哲理,实在是精练之极,蕴厚之至,而且三者结合得浑然一体,水乳交融,见出了其艺术的纯熟和高超。
《饮酒(其五)》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