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范例6篇)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1 原文: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魏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为德,就宰吾县之沃野。至心不……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范例6篇)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1
原文: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魏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为德,就宰吾县之沃野。至心不可求,虚怀若谷,应物而不藏。以其无心,不求不应,应物适时,不遗小贤。若遗之以大礼,则弗敢辞。
乃瞻横云,人道万里。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夫宠辱易不感,处高则近危,处满则思溢。是以观今之世,知其衰矣。风花雪月,非所愿也。唯有道义,乐在其中。求道之本,不亦乐乎!
【注释】
“余家贫”:我家境贫困。
“瓶无储粟”:家中子女尚幼,瓶中没有储存的粮食。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出任小吏。
“脱然有怀,求之靡途”:既然心不可求,但虚心如山谷,应物而不藏。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为德”:正逢上有外出的差事,地方长官以惠爱为德。
“至心不可求,虚怀若谷,应物而不藏”:风花雪月,非所愿也。唯有道义,乐在其中。求道之本,不亦乐乎!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虽然取舍万殊,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当他们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们的所求已倦,情随事迁,就会油然而生感叹了。
“夫宠辱易不感”:宠辱易不感。
“是以观今之世,知其衰矣”:是以观今之世,知其衰矣。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拼音解读:
《guī qù lái xī cí 》
táo yuān míng 〔wèi jìn 〕
yú jiā pín,gēng zhí bú zú yǐ zì gěi 。yòu zhì yíng shì,píng wú chǔ sù,shēng shēng suǒ zī,wèi jiàn qí shù 。qīn gù duō quàn yú wéi zhǎng lì,tuō rán yǒu huái,qiú zhī mí tú 。huì yǒu sì fāng zhī shì,zhū hóu yǐ huì wéi dé,jiù zǎi wú xiàn zhī wò yě 。zhì xīn bú kě qiú,xū huái ruò gǔ,yīng wù ér bú cáng 。yǐ qí wú xīn,bú qiú bú yīng,yīng wù shì shí,bú yí xiǎo xián 。ruò yí zhī yǐ dà lǐ,zé fú gǎn cí 。
nǎi zhān héng yún, wàn lǐ 。huò qǔ zhū huái bào,wù yán yī shì zhī nèi;huò yīn jì suǒ tuō,fàng làng xíng hái zhī wài 。suī qù shě wàn shū,jìng zào bú tóng,dāng qí xīn yú suǒ yù,zàn dé yú jǐ,kuài rán zì zú,bú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jí qí suǒ zhī jì juàn,qíng suí shì qiān,gǎn kǎi xì zhī yǐ 。
fū chǒng rǔ yì bú gǎn,chù gāo zé jìn wēi,chù mǎn zé sī yì 。shì yǐ guān jīn zhī shì,zhī qí shuāi yǐ 。fēng huā xuě yuè,fēi suǒ yuàn yě 。wéi yǒu dào yì,lè zài qí zhōng 。qiú dào zhī běn,bú yì lè hū!
相关翻译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足以自给。家中子女尚幼,瓶中没有储存的粮食,养家的生活费用,没有找到方法。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出任小吏,我心中有所怀恋,但找不到途径。正逢上有外出的差事,地方长官以惠爱为德,让我管理我县的田野。既然心不可求,但虚心如山谷,应物而不藏。因为我没有心求官位,所以不应付官位,应物适时,不遗弃小贤。如果送给我大礼,则不敢推辞。
于是看到横云,人道万里。有的人在室内交谈,有的人放浪形骸之外。虽然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他们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等到他们的所求已倦,情随事迁,就会油然而生感叹了。
宠辱易不感,处于高处则接近危险,处于满则思考过多。是以观今之世,知其衰矣。风花雪月,非所愿也。唯有道义,乐在其中。求道之本,不亦乐乎!
相关赏析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古文,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贫困状况、求官经历、人生态度等,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自我生活的反思。
文章开头描述作者家境贫困,通过求官的经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作者在担任地方官员时,发现官场上的宠辱易不感、世态炎凉等问题,让他感到厌倦和疲惫。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阐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追求自己想要的,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同时,他也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道义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
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自我生活的反思,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2
作品简介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作品原文
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作品译文
序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使我快乐,弹琴读书能使愁颜破;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详细注释
序文注释
(1)耕植不足以自给:耕:耕田。植:植桑。以:来。给:供给。
(2)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幼稚:指孩童。盈:满。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bèng],瓮之类。
(3)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
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4)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
(5)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有所思念(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6)靡途:没有门路。
(7)会有四方之事: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会:适逢。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8)诸侯:指州郡长官。
(9)家叔:指陶夔[kuí],当时任太常卿。以:因为。
(10)见:被。
(11)风波:指军阀混战。静:平。
(12)惮:害怕。役:服役。
(13)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14)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yú]之情:回去的心情。
(15)何:什么。则:道理。
(16)质性:本性。矫厉:造作勉强。
(17)切:迫切。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18)尝:曾经。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
(19)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20)怅然:失意。
(21)犹:仍然。望:期待。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
(22)敛裳:收拾行装。宵:星夜。逝:离去。
(23)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
(24)情:吊丧的'心情。在:像。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25)仲秋:农历八月。
(26)事:辞官。顺:顺遂。心:心愿。
(27)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正文注释
(1)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助词,无义。兮,语气词。
(2)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胡,同“何”。
(3)以心为形役:让心神为形体所役使。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心,意愿。形,形体,指身体。役,奴役。
(4)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惆怅,失意的样子。
(5)悟已往之不谏: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指出仕)已经不能改正。谏,谏止,劝止。
(6)知来者之可追:知道未来的事(指归隐)还可以挽救。追,挽救,补救。
(7)实:确实。迷途:做官。其:大概。
(8)是:正确。非:错误。
(9)舟遥遥以轻飏[yáng]: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遥遥,摇摆不定的样子。以,而。飏,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的样子。
(10)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前:前面的。
(11)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恨:遗憾。熹微,微明,天未大亮。
(12)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看见自己家的房子,心中欣喜,奔跑过去。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
(13)稚子:幼儿。
(14)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三径,院中小路。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xǔ]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就,接近。
(15)盈樽:满杯。
(16)引:拿来。觞[shāng]。眄[miǎn]庭柯以怡颜: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眄,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柯,树枝。以:为了。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神色。
(17)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傲,指傲世。
(18)审容膝之易安: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审,觉察。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
(19)园日涉以成趣:天天到园里行走,自成一种乐趣。涉,涉足,走到。
(20)策扶老以流憩[qì]: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策,拄着。扶老,手杖。憩,休息。流憩,游息,就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
(21)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抬起头向远处望望。矫,举。遐,远。
(22)云无心以出岫[xiù]: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里冒出。无心,无意地。岫,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
(23)景[yǐng]翳[yì]翳以将入: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景通“影”。
(24)扶孤松而盘桓:手扶孤松徘徊。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25)请息交以绝游:息交,停止与人交往断绝交游。意思是不再同官场有任何瓜葛。
(2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驾,驾车,这里指驾车出游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言,助词。
(27)情话:知心话。
(28)春及:春天到了。
(29)将有事于西畴: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事,指耕种之事。事,这里指农事。畴,田地。
(30)或命巾车: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巾车,有车帷的小车。或,有时。
(31)或棹[zhào]孤舟:有时划一艘小船。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意为划桨。
(32)既窈窕以寻壑: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壑,山沟。
(33)亦崎岖而经丘: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
(34)木欣欣以向荣:草木茂盛。欣欣,向荣,都是草木滋长茂盛的意思。
(35)涓涓:水流细微的样子。
(3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自然界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善,欢喜,羡慕。行休,行将结束。
(37)已矣乎:算了吧!助词“矣”与“乎”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38)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é]不委心任去留:活在世上能有多久,何不顺从自己的心愿,管它什么生与死呢?寓形,寄生。宇内,天地之间。曷,何。委心,随心所欲。去留,指生死。
(39)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遑遑,不安的样子。之,往。
(40)帝乡不可期:仙境到不了。帝乡,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期,希望,企及。
(41)怀良辰以孤往: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怀,留恋、爱惜。良辰,指上文所说万物得时的春天。孤独,独自外出。
(42)或植杖而耘耔: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植,立,扶着。耘,除草。耘,除草。籽,培苗。
(43)登东皋[gāo]以舒啸:登上东面的高地放声长啸,皋,高地。啸,撮口发出的长而清越的一种声音。舒,放。
(44)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聊:姑且。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到死。尽,指死亡。
(45)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复:还有。疑:疑虑。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至于因妹丧而“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起二句无异对自己的当头棒喝,正表现人生之大彻大悟。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过去的让它过去就是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是坚实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这一“悟”、一“知”、一“觉”,显示着诗人把握了自己,获得了新生。“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此四句写诗人想像取道水陆,日夜兼程归去时的满心喜悦。舟之轻飏,风之吹衣,见得弃官之如释重负。晨光熹微,恨不见路,则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这是出了樊笼向自由的奔赴呵。连陆行问道于行人,那小事也真实可喜。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望见家门,高兴得奔跑,四十一岁的诗人,仍是这样的天真。僮仆欢喜地相迎,那是因为诗人视之为“人子”而“善遇之”(萧统《陶渊明传》)。孩儿们迎候于门,那是因为爹爹从此与他们在一起。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已隐然可见诗人妻子之形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出处同上)。在欢呼雀跃的孩子们的背后,是她怡静喜悦的微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诗人心头乍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只是那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又使诗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犹存。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多么温馨的家庭,这是归隐的保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诗人之知足长乐。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则写诗人之孤介傲岸。
文体介绍
辞,即赋,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文章题旨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气助词。
文章理解
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读悟第2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成语总结
1、归去来兮:归:返回。回去吧。指归隐乡里。
2、迷途知返:指迷了路能意识到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自己改正。迷途:迷路;返:回来。
3、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4、欣欣向荣:形容花草树木生长旺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日渐壮大。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名臣陶侃曾孙。少贫病,有高尚之志,博学善属文。晋孝武帝太元末,曾任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职,自免归。晋安帝隆安中,任荆州刺史桓玄属吏,以母丧归。及桓玄篡位,入刘裕(即宋武帝)幕府,任镇军参军,转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又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弃官回乡,退居田园,无复仕进之意。宋文帝时卒,友人私谥曰靖节先生。事迹见《晋书》《宋书》《南史》等本传。其人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其诗风质朴、平淡,语言精练而出之以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3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1]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2],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5],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6]?既自以心为形役[7],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8]。实迷途其未远[9],觉今是而昨非。舟遥[10]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1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12]。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13]。携幼入室,有酒盈罇。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14]。倚南窗以寄傲,审[15]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17],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18]?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9]。或命巾车[20],或棹孤舟。既窈窕[21]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2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23]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24]?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25]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1]缾:通“瓶”。
[2]四方之事:指刘裕平定桓玄之乱。诸侯:指太守。
[3]人事:官场的应酬往来。口腹自役:为生计所需不得不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
[4]一稔(rěn):原指庄稼成熟,引申为一年。宵逝:乘夜离开。
[5]骏奔:飞奔。
[6]胡不归:化用《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7]《庄子·齐物论》:“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心为形役”化用此典。
[8]化用《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化用《楚辞·》:“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0]遥,同“摇”。
[11]熹微:隐隐有日光。
[12]《诗经·卫风·氓》:“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欣载奔”化用此句。
[13]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渊明曾谓高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后多以三径指退隐家园。
[14]眄(miǎn):闲观。
[15]审:深知。
[16]策:拄着。矫首:仰头。
[17]景,同“影”。翳翳:晦暗不明的样子。
[18]化用《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19]西畴:西边的田地。
[20]巾车:带帷的车子。
[21]窈窕:幽深的样子。班固《西都赋》:“步甬道以萦纡,又窈窕而不见阳。”
[22]是句犹言:身体还能存于世间多少年?
[23]曷(hé):“为何”的意思。《诗经·绿衣》:“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24]遑遑:心神不安的样子。《后汉书·明帝记》:“灾异屡见,咎在朕躬,忧惧遑遑。”
[25]东皋:潘岳《秋兴赋》:“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余税。”李善注:“水田曰皋,东者取其春意。”
【译文】
我家很贫苦,耕种的收获不足以养活自己。幼小的孩子充满家室,米缸里没有备用的粮食,活下去需要资产,我没有其他的本领。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做一个收入稳定的官吏,我没有办法也有这个想法,但求官无路。恰好有大人物平定了四方,地方长官以爱惜人才作为美德,本家叔叔因为我家境贫苦,于是推荐我到偏僻的小县去上任。其时平定风波未为平静,我心里惧怕到远地出任,彭泽县离家有一百里,公田里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所以我就请求去了那里。没过多长时间,我想念家乡产生了想回家的念头。为什么呢?本性让我这样,不是假装矫情所导致的结果。饥寒虽然很急迫,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性使我身心受到很大伤害。曾经被迫跟着做官场的应酬往来,都是为了果腹被迫自己逼着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自己一直以来的志愿。任上不到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心情就像骏马驰骋一样,恨不能一下子飞到武昌,我自请免职。从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我在职80多天。因为辞官顺遂了我的心愿,我写了一首《归去来兮》。乙巳年十一月。
回来吧!田地家园即将荒芜,为什么不回去呢?自己把心作为身体役使之后,为什么失落而独自悲伤!醒悟到过去没有办法补救,懂得未来不可追逐。实在是迷失道路大约不远,感觉现在的'顺心而过去的别扭。船飘飘荡荡而轻轻摇曳,风习习而衣袂飞扬。问征人前面的道路,遗憾早上只是隐隐有光亮。才看到家里房子的轮廓,我就又是高兴又是奔跑。僮仆开心地迎接我,孩子们等候在门口。很多小路几乎荒芜了,我种下的松树菊花还活着。我带着孩子们走进家门,酒已经倒满了酒杯。拿起酒杯酒壶而自斟自酌,瞥见庭院里的树我露出笑容。靠着南窗放眼远望寄寓我的骄傲,审视着这仅仅能容纳膝盖的地方而简单得让我安身。园中每天漫步而成为乐趣,门虽然装着却经常无人打扰而关闭着。竹杖扶助着日渐年老的我或走动或休息,时而抬头眺望着远方。白云无心从山峰间飘浮而出,小鸟倦飞而知道要飞回巢里。日光渐渐苍茫而夜色即将进入,我抚摸着孤松徘徊不已。回家去吧!请让我停止交往而同外界断绝来往。世人和我志趣相悖,又要驾车出去说什么追求?开心亲戚朋友真情的话语,快乐弹琴读书来消减忧愁。农夫把春天就要到了的消息告诉我,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上耕种。有时驾着带窗帷的车子,有时划着一叶孤舟。走进幽深的地方而探寻沟壑之后,又要踏上崎岖不平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生机勃勃而向着太阳伸展新枝,泉水涓涓流淌而始终流着。赞美万物得到适宜的时刻,感喟我的一生行将就木。停止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抛下杂念任意生死?为什么心神不想要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追求的,升入仙界也绝没有希望。怀揣着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有时学习植杖翁去耕耘。登上东边的山坡我放声长啸,站在溪流旁赋写诗歌。姑且让我乘风变化而走到生命的终点,乐天安命不再有什么怀疑动摇!
【赏析】
本文作于公元405年,陶渊明四十一岁。
《归去来兮辞》因编入中学教材而知名,这里多了一篇序言,序言中,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其时天下初定(刘裕平定桓玄之乱,迎回晋安帝),时任太常卿的族叔陶夔(kuí)可怜陶渊明家境贫寒,向朝廷推荐了他,陶渊明就任彭泽令。他的妹妹过世了,重视亲情的陶渊明要去奔丧,适逢督邮以长官的身份前来视察,身为下属的陶渊明必须沐浴更衣恭恭敬敬地迎接。陶渊明留下“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后负气离去。其实陶渊明辞官是必然的。他的上司督邮不学无术,和他以前的上司没法比,陶渊明心里不免有落差;妹妹刚刚过世心情不好;最为本质的,他不会当官,虽然序中写到“余家贫”,但陶渊明那时有宅有地,雇得起僮仆,生活并不窘迫。
正文一开始以抒发情怀为主。用浓重的情感色彩陈述结果,再说明原因,比如开头就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继而说自己“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此后,行文便慢慢地舒缓下来,此刻的陶渊明,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官一身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自在的不是小舟和清风,是作者。
接下来的四言部分(“乃瞻衡宇”到“有酒盈樽”),描写了他在世俗意义上回归时家人欢迎和田园荒芜的场景,之后逐渐过渡到对个人的描写。“引壶觞”“眄庭柯”“倚南窗”“审容膝”,文风逐渐舒展开来,表达了作者轻松的心情。
后文表达了陶渊明归隐的志向,他想要的只是亲人们的陪伴,琴棋书画的消遣。而从“农人告余以春及”开始,循着曲径通幽的山路,作者观察到自然的美好景色。
最后正式“言志”,将全文到一个新的高度,“寓形宇内复几时”,表示作者已经有了避世的想法,“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表明作者不想拥有世俗的富贵,也没有来世升仙的期许,骨子里他是一个恬淡自在的儒生。结尾处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达了他顺任自然的态度。
《归去来兮辞》序言写辞官的原因。正文一开始写自己回家的急迫心情。接着写家中的场景与回家后舒展的心境。后寓情于景,描写自然。最后抒发了作者乐天知命的态度和归隐的决心。
后世对这篇辞赋评价颇高,唐朝写的《九日登山》首句就是“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宋朝也说“晋无文章,唯《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南宋也评价《归去来兮辞》“其辞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4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未见其术(3)。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脱然有怀(5),求之靡途(6)。会有四方之事(7),诸侯(8)以惠爱为德,家叔以(9)余贫苦,遂见(10)用于小邑。于时风波(11)未静,心惮远役(12),彭泽(13)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4)。何则(15)?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15)。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7)。尝从人事(18),皆口腹自役(19)。于是怅然(20)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21),当敛裳宵逝(2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3),情在骏奔(24),自免去职。仲秋(25)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26),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27)十一月也 。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补充注释 (1)来兮:助词无义。
(2)惆怅:失意的样子。
(3)实:确实。
(4)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
(5)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
(6)熹微:微亮,天未大亮。
(7)引:拿来。
(8)以:为了。
(9)涉:走。
(10)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11)息交:断绝交游。
(12)情话:知心话。
(13)有事:指耕种之事。
(14)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
(15)聊:姑且
作品译文序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快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5
【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赏析】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而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我在研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深层内涵,我觉得,《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对此稍作分析。
(一)、心为形役之悲。文章第一段交待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决心。陶渊明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归隐的。关于归隐的原因,《宋书陶潜传》说是“郡遣督邮至县,吏自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这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陶渊明自己说的,则与此略有不同。他在《归去来兮辞》小序中说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在亲友劝告下,“脱然有怀”,入于仕途,求得彭泽县令一职。但未过多久,便“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但他仍打算做一年官再“敛裳宵逝”。恰恰这时,他的一位妹妹去世,他也就“自免去职”,写了这篇《归去来兮辞》。不管是他传还是自序,都不难看出,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是“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结合《宋书》和小序来分析,“心为形役”含义有二:一是诗人为口腹之计,羁身宦海,折腰事人,寄人篱下,仰人鼻息,遭遇了冷眼和歧视,深感屈辱和厌倦。二是诗人质性自然,与俗相违,矫厉不得,不容于世。逆情悖性,违心违己,在诗人看来是玷污心性,扭曲灵魂,因而深感惭愧,惆怅悲伤。一旦醒悟,便觉得“往者不可谏”而“来者犹可追”;觉得“迷途未远”,“今是而昨非”,因而决计弃官归田。这中间固然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庆幸,更有陷身官场、铸成大错的沉痛。大梦初醒、了然彻悟的“归田”宣言中更有痛彻心肺、追悔莫及的自责自悔。
(二)、居家涉园之痛。文章第二段直写自己想象中的归途情景和归隐后闲适自在的家园生活,这中间,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焦急迫切,也有终于冲破“尘网”、挣脱“樊篱”的欢欣鼓舞;有久别重逢、安享天伦的欢畅喜悦,也有闲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自许,也有策杖流憩、矫首遐观的自然情趣。总之,一句话,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沉醉不醒。我们品读文章,也会感同身受,灵犀相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自然段中也出现了一些刺人眼目、动人心魄的词句,逼人沉思,耐人寻味。“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写蓝天白云,高蹈尘外,任意东西,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无心”喻指白云飘浮不定,了无心机,自自然然,顺顺当当。写山林飞鸟,朝出暮归,远近觅食,行于当行,止于所止。“厌倦”暗示飞鸟奔波劳碌,归林投巢,安于静谧,自得其乐。无论是白云还是归鸟,它们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逍遥闲适,生意盎然,这实际上反衬出诗人沦落尘网,陷身官场,与世沉浮,受人羁绊的不自由不自在,这份扭曲心灵,压抑性情,失去自由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是深刻的,也是沉重的,只是不易觉察罢了。诗人在另一首诗《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写道:“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受。“景蘙蘙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写夕阳晚照,光景暗淡,渲染悲凉情怀;写苍松兀立,孤独无靠,更隐喻诗人孤高傲世、形景相吊的落寞和悲怆。一个人孤独到象李白看山一样,“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其内心的寂寞、痛楚是可想而知的,真可谓“知音世所稀,抚松独徘徊”啊!“引壶觞以自酌”流露出诗人自酌自斟,无以为伴的孤独和苦闷。“倚南窗以寄傲”颇有几分出尘傲世,孤愤不平之意。“门虽设而常关”更是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这些文句,貌似逍遥闲谈,实则忧愤满怀,我们读到了陶渊明隐隐作痛的心。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而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我在研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深层内涵,我觉得,《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对此稍作分析。
(三)、交往出游之忧。文章第三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纵读诗文,我们不难体会诗人身体力行、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游山玩水、搜奇览胜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不过,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些文字全是“欢乐其表,忧痛其里”的曲折暗示。先说诗人的交往对象。亲戚农人,诗人可以和他们“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谈天说地,家长里短,有远离官场的淡泊,有共享亲情的温馨,可是,诗人心性高洁,与世相违,风流雅致、高标独步,这远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市井小民所能理解、所能认同的,和乐欢悦的交谈之中饱含世无知音的隐忧。文中“乐琴书以消忧”无疑又暗示了一点,只有诗书琴韵才可以寓情传志,消悉解忧,而一般的“亲戚”、“农人”则只可形交,不可神往。再说诗人的出游方式。“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径丘。”孤舟独往,自娱自乐,有时探寻幽深曲折的沟壑,有时翻越崎岖不平的山丘,瑰怪之观,人迹罕至,诗人情有独钟,乐而忘返,这又何尝不是景示诗人隐而不发、深藏不露的遗世情怀呢?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诗人就是一位遗弃世人也被世人遗弃的山林隐士。特立独行,遗世独立,诗人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最后看看诗人的所见所感。“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消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不是欢欣鼓舞,诗性大发,而是悲愁叹老,自伤自悼,这份敏感与哀伤决不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偶尔一泻,绝对是诗人久积于心,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的自然流露。一个年迈体衰、生命苦短的诗人,面对欣欣向荣的大好春光,除了喟叹,还能有什么呢?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诗人貌似平和欢乐的田园生活之下,其实充满更多的世无知音的苦痛、遗世独立的绝望和生命流逝的无奈,我们读陶文,切不可乐而忘忧啊。
(四)委心乘化之愤。文章第四段卒章显志,抒发诗人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我们固然强化了对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朴归真,守节养性的人生理念的理解,不过,强烈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又使我们分明意识到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感叹人生苦短,余生不多,强调委心任运,顺其自然,其实是表达去留难定,心力不及的无奈和痛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否定了忧心忡忡,心神不定的犹豫不决,其实正暗示出平日里心有所求,志有所得的煎熬难耐。“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说自己乐天安命,坚信不疑,正折射出何去何从、取舍难定的怀疑和忧虑。“聊”是姑且、暂时之意,是不是也暗示出诗人这种选择也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呢?事实上,归隐田园之后的陶渊明并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归隐,因为他总有不忘尘世,感时伤怀的时候。“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写自己醉情山水,逍遥自在,其实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谴责和抗议,陶渊明既不想迷恋世俗以获取功名富贵,又不屑逃脱人世去飞临仙境,为了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他只好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求心灵的解脱和情感的寄托了。这些文句,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觉到诗人否定官场,抗争世俗的孤愤和绝决。
综上所述,我认为《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孤愤难平、忧乐相生的心灵之歌,有诗人返朴归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也有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叹;有纵浪大化、逍遥浮世的自由自在,也有误入官场、心性扭曲的懊悔痛心;有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也有世乏知音、心曲难诉的郁闷孤寂……一句话,诚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说的“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品读陶文,沉浸在山水田园之中,切不可忽略了诗人的隐痛衷曲。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6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4〕!既自以心为形役〔25〕,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27〕,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载欣载奔〔29〕。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30〕,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1〕。倚南窗以寄傲〔32〕,审容膝之易安〔3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34〕,时矫首而遐观〔35〕。云无心以出岫〔36〕,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37〕,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8〕?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或命巾车〔40〕,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41〕,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内复几时〔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4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49〕。登东皋以舒啸〔50〕,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51〕,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
序: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蒙江洲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着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就着这件事陈述自己的心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一边高兴,一边奔跑。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呼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