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谷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赏析 原文 以及 翻译 陶侃惜

管理员

摘要:

陶侃惜谷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侃惜谷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陶侃尝……

陶侃惜谷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侃惜谷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

  ⑴尝:曾经。

  ⑵持:拿着。

  ⑶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

  ⑷云:说。

  ⑸聊:姑且。

  ⑹耳:罢了。

  ⑺汝:你

  ⑻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⑼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

  ⑽执:抓住。

  ⑾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⑿是以:因此。

  ⒀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⒁给:富裕,足,丰足。

  ⒂足:足够。

  ⒃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⒄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⒅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翻译】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赏析】

  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作者】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后代。

  司马光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先后任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等职。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坚决辞去枢密副使的任命,隐居洛阳十五年,专心编撰《资治通鉴》。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听政,司马光回朝任职,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为相八个月后病卒。追封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配享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又从祀历代帝王庙。

  司马光在史学、哲学、经学、文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代表作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游山行记》《注古文学经》《家范》《医问》等。其在文学上明确反对辞藻堆砌,提倡“可用之文”,推崇文以载道。在宇宙论上认为“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在人性论上坚持“善恶混”;在道统论上推崇荀(况)、扬(雄)而对孟子则颇多微词;在王霸论上,持“王霸无异道”立场。司马光为人忠直严谨,低调淡泊,有破瓮救友、诚信卖马等逸事,为世人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