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唐太宗 原文 翻译

管理员

摘要:

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1  唐太宗吞蝗  【作者】吴兢【朝代】唐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

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

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1

  唐太宗吞蝗

  【作者】吴兢【朝代】唐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译文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蝗虫)诅咒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自己一人(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于是就把它吞了。从此蝗虫不再成灾。

  表达手法

  本文叙述了唐太宗在蝗灾爆发后,吞食蝗虫的故事。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唐太宗见到蝗虫后咒骂蝗虫与百姓夺食,“是害于百姓”,可见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忧虑的是民生。然后又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个心怀子民的帝王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的勇气。当左右劝止他吃蝗虫时,他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避之?”进一步表现了唐太宗愿为人民承载灾难的勇气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

  精神用意

  精神:为百姓着想、忧国忧民、勇于承担责任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

  用意:说明皇帝关心百姓。

  作者简介

  吴兢:唐朝史学家。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季札第47代孙。仕历大部份时间是在京城做史官。武则天当政时,吴以“有史才”之名,被荐入史馆修国史。吴兢作为史官发扬了历代史官言、谏官的优秀品格。他除能秉笔直书,还能不顾个人安危直陈政事。唐中宗在武则天去世后无力驾驭朝政,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各派势力都在拉邦结派,政争不断,朝臣人人自危。安乐公主要废太子而自立,太子因发动兵变失败而被杀,后又把矛头指向相王李旦。吴兢在此严峻形势面前,他写了《上中宗皇帝疏》,劝诫中宗要明辨是非,珍惜兄弟情谊,最终保住了相王李旦。数年后李旦执政,是为睿宗。吴在唐玄宗执政时,反对玄宗集大权于一身,群臣不敢纳谏的局面,上疏玄宗要改变赏簿罚重、不听谏言、绕开吏部自行任命官员的做法。他主张朝廷行政运作要按规章制度行事,他说:“上自天子,下至卿士,守其职分,而不可辄有侵越也。”吴兢从事修史工作长达40余年。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纪传体《唐书》、编年体《唐春秋》。吴兢后因与刘知几撰写《武后实录》时,不替当朝宰相张说隐讳其恶,而被贬官荆司马,后在天宝年间才得以返朝。晚年还执着于修史工作。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后来成了各朝皇帝推崇和必修的功课。这部书九世纪传入日本,德川幕府在1615年颁布《禁中并公家法度》中规定天子必读此书。因此,《贞观政要》对日本政局也产生过一定影响。吴兢终年80岁,因病去世。

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2

  唐太宗吞蝗

  唐代 吴兢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译文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注释

  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为唐太宗年号。

  京师:京城,国都、长安。

  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

  掇:抓取。

  予:唐太宗自称。

  遽:马上。

  谏:委婉地规劝。

  朕:皇帝自称。

  躬:身体。

  冀:希望。

  是:这(是)。

  蚀:吞下。

  遂:立刻

  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

  咒:批评

  作:起,兴起

  其:如果

  食:吃

  谏:谏人

  过:罪过

  简析

  本文叙述了唐太宗在蝗灾爆发后,吞食蝗虫的故事。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唐太宗见到蝗虫后咒骂蝗虫与百姓夺食,“是害于百姓”,可见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忧虑的是民生。人后又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个心怀子民的帝王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的勇气。当左右劝止他吃蝗虫时,他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避之?”进一步表现了唐太宗愿为人民承载灾难的勇气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