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1 一、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1
一、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指导下的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二、教学目的及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九年级语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历史著作的同时,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是:
1、积累一些具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的事迹。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
3、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刚正不阿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把握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学习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教法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目的及要求。在学习了全面推广的“洋思经验”之后,我采取的课堂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先自学课文,在与学习伙伴合作学习,达到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我通过检查,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找出学生的凝难,困惑。通过师生讨论和讲解完成本课学习任务。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一些具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的事迹,继续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的方法。
这样的教法和学法,体现了新教材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过程中,交给方法,养成习惯,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教学思路
根据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原则及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我准备用2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引导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其方法是;1,激趣,引入,解题。引导学生说说,对秦王,唐雎,安陵的认识。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注意做到有感情。3,学习本文的重点字词。4,学习课文第一段,弄清楚故事的主要人物发生的背景。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掌握文章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下面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六步进行。
第一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史书的体例。复习本课文言词语。这一过程大约需要4分钟。
第二步:出示学习目标。这一过程需要1分钟。
第三步:组织学生自学,这一过程需要8分钟让学生边读边想,圈,点,勾,划。抓住重点词句,领会课文内容,找出自己的疑难点。
第四部:检查自学成果,组织学生讨论,释疑解惑,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8分钟。首先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内容,展示媒体画面。给学生创设声音,图画交融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围绕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接着,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提问,互动式的理解课文,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思考,在发问,在质疑,在探究,丰富了课堂形式,极大的挖掘了课堂潜力。教师在引发学生思考,在组织学生讨论,在点播学生思路。
第五步:结合板书,总结课文内容,这一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部分回到整体。
第六步:当堂训练20xx年全国中考部分省市试卷中《唐雎不辱使命》的课标试题,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1分钟。
到此,这一课时的教学结束。我这样设计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读,说,演,做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教学作用,创设愉快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1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唐雎不辱使命》,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唐雎不辱使命》出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为读者收录的都是传统名篇,有的论述人生的理性抉择,有的叙述着不畏强暴的故事,有的描述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有的则是不同时代词人们抒发的壮志豪情。阅读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读者解到古文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古人精彩的故事,受到情感上的熏陶。
《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以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位正义凛然、不卑不亢的英雄的形象,表现了唐雎为了国家严正而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在外交中战胜强国的原因。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因此首先需要足够了解学生。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过不少文言文,已经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但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在诵读中加强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课文所在单元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三维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音与义,理解作品的内容;能够流利并有感地吟诵文章。
过程与方法:读悟结合,理解文章大意,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领悟言辞的巧妙美,提高鉴赏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不屈精神与正义之气。(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结合三维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本课我将采取学生自学法、合作讨论法为主,教师以讲授法、引导学生朗读法以及通过学生演绎加以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本课设计为如下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谈话的方式,通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引出《战国策》,进而引出本文《唐雎不辱使命》。这样的导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提高文学素养,而且会从情感上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引起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期待。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处方面:在初读部分,我会先请学生回顾《战国策》,明确本文出处及体裁:《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流传甚广,文艺性很强,可当作文学散文或小说来读。
字词方面:我将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全文,同时结合书中注释解决字词,我将在多媒体展示本文生字词,重点强调“怫然”和“以头抢地尔”中的“抢”字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通假字的方法。
环节三:析读课文,体会重点深入研读,这里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细节的解读来理解整篇文章,体会文中情感。
层次一:分析人物形象
这里我会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结合相关语句说说秦王和唐雎是分别是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我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内容:
(1)关于秦王:
性格特点一:骄横狡诈学生将通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这个句子感受骄横狡诈这一性格。我将通过创设情境以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思考秦王是如何说这句话的,体会秦王命令的语气并明确这一句是事件的开端,点明了故事的起因。最后通过“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个句子引导学生再次感受秦王的盛气凌人。
性格特点二:色厉内荏我预设学生会找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针对这个句子,我将请学生角色扮演,指导学生演出外强中干的性格,从而总结出秦王色厉内荏的性格特点。明确秦王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2)关于唐雎:
性格特点一:爱国忠君我预设学生会找到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针对这个句子我将提问学生:唐雎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秦王?从而把握唐雎的不卑不亢、不畏强权。我会请学生诵读这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唐雎的性格特点。我将顺势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由有何异同?最终明确唐雎和安陵君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但地点、背景不同,唐雎的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性格特点二:机智勇敢我将引导学生分析“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通过询问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把握“布衣之怒” 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会不惜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安陵。顺势提问: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明确唐雎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层次二:品味语言艺术
最后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起初面对秦王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以退为进,在面对秦王的威吓后临危不乱,针锋相对言之有据,最后“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即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
环节四:品读文章,感悟生活
这一环节我带领学生展开讨论:唐雎为什么能够不辱使命?通过唐雎的事迹感受唐雎高贵的品质,总结出: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通过唐雎也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反衬出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里我会总结本课所讲,进而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容。并设计开放型作业:课下写一写你对唐雎精神的理解感悟。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的把握文章脉络和本课重难点。这便是我的板书。图文结合的板书精简却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
结束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我可以擦板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