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刺绣自有后来人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知道刺绣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州刺绣自有后来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州刺绣自有后来人 不过是一根细细的丝线,不过是一根老旧的绣针,却能将那山山水水,磅礴气势,全交融在一匹薄薄的布上……
苏州刺绣自有后来人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知道刺绣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州刺绣自有后来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州刺绣自有后来人
不过是一根细细的丝线,不过是一根老旧的绣针,却能将那山山水水,磅礴气势,全交融在一匹薄薄的布上。
这便是环秀山庄吧。刚踏进了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这里的刺绣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精细,漂亮。坐定下来静静地听老师对山庄的历史及各式刺绣的讲解,我的心神就随着老师上下舞动着,第一次有了对刺绣不一样的理解:一直认为刺绣只是拿着根小针儿在布上胡乱刺刺或绣个什么小花样,却不想一副成功的刺绣作品要花一年以上的时间来完成。在座的同学们也都震惊到了,就是在家中也曾做过针线活,也不似这般繁琐。在这所弥漫着红木清香的屋子里,我的心情格外的舒畅。细细地打量了周围,大幅大幅的刺绣作品,这件密林葱茏,那件夕阳西落,就连桌布也别有一番情趣:中间镂空,四围都用针脚密密地铺着,光是看着,摸着就给人厚重的朴实之感。原来刺绣也不光是精致,也可以如斯憨实。
听完了老师对刺绣基本知识的补充,我们就正式出发上楼去欣赏刺绣作品了。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目光紧接着就转向那一扇门后的情景:几个刺绣师傅,正神情专注地绣着他们的作品,双手不停地忙碌着,一手的丝线上下舞动,一手敏捷地左右按动,直教人看得眼花缭乱。我们都没有想到竟然可以亲眼看到这样的活计,都一窝蜂涌了上去。适才的宁静一下子被这热闹打破了,同学们看着这般精细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一个个都啧啧赞叹,纷纷拿出手机拍摄下这绝伦的作品。我不由觉得有些许拥挤,还有些惋惜:出来的匆忙,手机也没有来得及拿,就不能拍摄下来好好欣赏了。
于是便索性走得远远的,在少人的一个刺绣师傅边停下了脚步。她的神情是那样投入,仿佛整个世界就只有她一个人,静静地抚摸着属于她的那块布,那些丝线,便一针针地翩翩出了她内心喃喃的话语。沉默,即是她乐在其中最好的旁证。再细看看她绣的作品,山峦起伏,天空如同被墨水浸润了,渲染着点滴深幽之气。山下花枝摇曳,花瓣如同是活生生的,生动而富有质感。我被这样宁静的气氛感染了,也不语,只静立在师傅身旁,心下默默地感受着这别致的美。可不多时,又有许多同学围到这儿拍照了,我本以为师傅会觉得有些惊扰,她却依旧面不改色,手上的动作也未曾停下,我会心一笑,心中又不觉庆幸:所幸没有带手机来。
又随着老师欣赏了多件巧夺天工之作,心下已然满足,踏着轻盈的脚步,今天真是收获了沉甸甸的感悟。
原来,真正美的欣赏是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的,只有与美心意相通,即使看过了,忘却了,又是如何?现如下,“心灵之美”这个词语在我眼中不再只有一层含义,而是还可以理解为美在心灵与美的沟通之间。美还是用心去投入的,无论花多大的工夫,无论这件事在旁人眼中看来是有多么困难,只是我专注了,那又有什么难的呢?
回校路上,再度忆起那丝情画意,尽在眼前。
苏绣的起源
苏绣,是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而苏绣发展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根据文献记载,苏绣起源于苏州,创始的年代也很早,而且也是始于服饰。
东汉刘向的《说苑》日:“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面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根据观察,晋平公的使节访问吴国时,苏州已是吴国国都。这说明,在公元前6世纪,苏州已经有“绣衣”和“锦衣”了。作为艺术欣赏品画绣,则是从苏绣开始的。
据晋代王嘉的《拾遗记》记载,三国时,“孙权常叹魏蜀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形阵之象。赵夫人日:‘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于方帛之针绝,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既成,乃进于吴主。时人谓之针绝。”这幅山川地形军阵图,可视为我国刺绣艺术欣赏品的开端。之后,见于记载有齐、梁的刺绣锦裙和法被。东吴建都建业。齐、梁建都建康。建业和建康都是今天的南京。从历史的记载可知,这时的苏绣已经不限于苏州地区了。苏绣已经在广大江南地区发展了。
据先秦史籍《周礼》和《考工记》等记载。汉代时期我国的丝织品达到了很高水平,品种有娟、纨(细薄的)纱、绮、绵等。从而促进了服饰刺绣的发展,新兴的商贾也衣着华美,与封建统治阶级分庭抗礼。根据记载,高帝诏令商贾们不得穿着衣锦和(即刺绣绘画)的衣服,以维护统治和尊严,可是当时的服饰然以刺绣和绘画并重。
那么,苏绣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三国时期的苏绣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苏绣,其风骨神韵在隋唐时期就已奠定基础,迨至宋元其基本枝法与特色已渐趋形成,明清以降苏绣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
三国时代,吴国已将用于服饰。
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晋王嘉《拾遗记·吴》:“孙权常叹魏蜀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势军阵之像。达(赵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方岳之势。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既成,乃进於吴主,时人谓之‘针绝’。
唐代的苏绣
隋唐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倡导,佛教盛行,当时除了雕刻大型的石窟佛像,铸造铜佛像外,道释画,刺绣佛像和佛经等也很流行,著名画家吴道子(约685-758年)又名道玄。由于擅长宗庙壁画而著称一时,被玄宗召入宫廷,被后世称为画圣。
东吴建都建业;齐、梁建都建康。建业和建康都是今天的南京。从历史的记载可知,这时的苏绣范围已经不限于苏州地区了。苏绣已经在广大江南地区发展了。
之后,见于记载的有齐,梁的刺绣锦裙和法被。
宋代的苏绣
宋朝《清秘藏》记载,宋人宫廷画家崔白,花长寿,赵昌等都继承了黄荃(903-968年五代后蜀著名工笔花鸟画家)的.风格,他们的作品被作为刺绣借鉴的画稿,古代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其擘丝,用一丝,两丝,针线细密不露针缝”,设计精妙,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其逼真更胜画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水平。
明代的苏绣
明代,苏州的丝织业日趋发达,苏州城东成为苏州丝织业中心,与此同时刺绣也随之兴起,民间家家养蚕,户户刺绣,豪门贵族的小姐也“畴女红”以此消磨时日,陶治性情。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户部尚书,文渊大学士,王鏊编纂的(姑苏志)曰“精、细、雅、洁,称苏州绣”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苏绣的技艺到了明代便进入了成熟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明代万历年间有来复者(字阳伯、三原人、进士)在扬州做官,他通晓诗文书画,琴棋和剑器百工技艺,唯独不会“女红”,因此特地到苏州学习刺绣,象来复这样的达官贵人尚且如此,其他人也就更不必说了,这反映了明代的苏绣对各地影响之广。
清代的苏绣
清朝(公元1644~1911年)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仅苏州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
一直到现代,苏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独立的刺绣风格,但时代不断进步,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面对各种新形势,苏绣企业纷纷改革,提出苏绣礼品商务化,苏绣家装设计化的理念,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不再奢侈,而是走进千家万户。个性化的量身定做,让苏绣不再局限于陈旧的模式,而是过多的融合进购买者的思路与理念,通过纯朴的苏州绣娘纯手工刺绣而成。让苏绣不仅是艺术,还更多的渗透进人性化的品味。
据清代贵族德龄郡主所写的《回忆录》说,慈禧太后用大量刺绣品来装饰和打扮自己。皇宫中专门有一处地方供刺绣宫女居住,形成一个规模很大的丝绣工场,宫女们从养蚕缫丝开始,到染线,设计绘作,一应俱全。年龄大而有经验的宫女专门设计,绘画,几乎每天可设计出一两套交绣作的宫女绣制,完成后就送到慈禧太后处以备使用。绣作的方法很多,单鞋子一项就有高绣,平金,挑花,穿珠,绣中夹珠等多种绣法。连太后洗澡用的浴巾都绣着金黄色的团龙。
清代的苏绣甚为发达,苏州一度被誉为“绣市”。顺治三年(1646年),朝廷又派京官来苏州,在带城桥东督造总织造局,下设南新局(在桐桥)、北新局(在顾家桥西)。由汉人工部侍郎陈有明督理。染织局则由满人尚志督理。总织造局内设有机房169间,其中有绣缎房5间,人役中配绣匠8名。织造局专门制作上至皇太后,下至文武百官的服饰。
近代的苏绣
在苏绣的近代史上,有一位出类拔萃的苏绣艺术家,为苏绣的复兴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美名蜚声中国刺绣艺坛,其作品震及海外。她就是被我国近代实业家张謇称为“世界美术家”的沈寿。
沈寿,初名云芝,后更名沈寿,字雪君,晚号雪宧。吴县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年夏历8月13日,卒于民国10年(1921年)辛酉年夏历5月3日,终年47岁。云芝自幼颖悟过人,7岁时就能为姐姐按色分绣线,劈丝,穿针渡线,随姐姐学绣;十一、二岁时接触文学;十五、六岁时绣艺渐扬苏州,20岁时与定居苏州的浙江举人余觉结婚。余觉精于书画,见妻“刺绣之精,过于露香园”。便“半日废书,半日研绣”,为妻提供绣稿。十年后,沈云芝绣艺越发精湛,名声也越来越大。光绪三十年(1904年),适逢慈禧太后10寿辰,余觉从岳父家收藏的名画中选定了《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摹成挂屏图样,由沈云芝和胞姐沈鹤一、学生金静芬、徐慧志、米心柏、蔡群芬、沈英等六名刺绣名手精工绣成。之后由余觉送京交其在农工商部供职的好友单束笙,再由单转商部代表进呈宫廷。慈禧见8幅《八仙上寿图》通景寿屏后大悦,亲笔写了“福”、“寿”两个大字,另赐余沈夫妇,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
宣统2年(1910年),沈寿赴南京参加南洋劝业会,担任国绣总审官。这期间,她评论公正,人皆信服。辛亥革命后,农工商部绣工科解散。余沈夫妇去天津办“女红传习所”传授绣艺。1914年8月,受南通张謇聘请,余沈夫妇同往南通。沈寿任南通女工传习所所长兼刺绣教员。后来女工传习所改为绣织局,沈寿任局长。沈寿病逝后,沈立继任局长。
沈立是沈寿的启蒙老师,又是沈寿刺绣生涯中的亲密合作者。她和沈寿在刺绣技艺上实在难分高低,和沈寿合绣的作品占多数。个人作品有《马》、《神女》、《虎》等。她也是一位对近代苏绣有重大贡献的苏绣艺术家。
辛亥革命后,由于宫货订购中断,苏绣一度萧条。北京的广源绣庄改向市场推销,仍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由于封建礼制的解除,富人、巨商竟以穿绣服为荣,军阀、官吏追求豪华以及蒙、满贵族的生活习惯需要,不久苏绣又逐步兴盛起来。据长期担任苏州刺绣同业公会的理事长介绍,1917年,苏州绣庄仅6户;承绣商城内有4户,城外镇上有22户;绣商32户;绣工有16300多人。绣品主要是民间装饰用品,营业额为215000元左右。六年后至1924年,营业额达43万元。1927年,营业额又增至86万元;绣商增到74户。抗日战争爆发后,苏绣的内外销路中断,营业额跌至322500元。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军和美商在上海抢购绣品,致使绣品价格猛涨,营业额增至1290000元。绣工增到3万多人,绣商增到155户。以后由于国民党重开内战,物价飞涨,人民苦难深重,苏绣也随之衰落。整个苏绣业处于风雨飘摇、百花凋零的悲凉境地。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苏绣极为关怀。从1950年至1952年间,苏州市人民政府组织流散在社会上的刺绣劳动者进行生产自救,又通过城乡物资交流、国营经济的扶持,国家贷款等形式,苏绣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53年后,苏州刺绣业逐步从加工订货的方式转向合作化。苏州市妇联、文联和各区妇联都先后组织了刺绣小组和机绣小组。至1957年,苏州市就有第一第二第三刺绣生产合作社、苏州市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和木渎、横塘、善人桥、西津桥等刺绣供销生产合作社等8个合作社。不久上述单位又合并,分别成立了苏绣厂(今苏州刺绣厂)、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绣品厂等单位。吴县则成立了吴县刺绣总厂和吴县刺绣研究所。分别从事苏绣生产和苏绣研究工作。
从此,苏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阶段。
苏绣的工艺特色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