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玉版论要的原文及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玉版 素问 原文 翻译

管理员

摘要:

素问玉版论要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素问玉版论要  黄帝问曰:余闻揆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

素问·玉版论要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素问·玉版论要

  黄帝问曰:余闻揆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

  翻译

  黄帝问道:我听说《揆度》、《奇恒》所指的内容各不相同,应当怎样运用呢?

  岐伯回答说:《揆度》是权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浅的。《奇恒》是说明异常疾病的。请允许我谈谈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气。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生之机!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色脉的诊察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把它记录在玉版上,以便与《玉机真脏论》参合应用。

  面色的变化,表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若病色浅的,说明病情尚轻,可用五谷汤液调治,十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说明病情较重,须用药剂治疗,二十一天可以治愈;若病色过深的,说明病情更重,必须用药酒治疗,一百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为不治之症,到一百天就要死亡。若脉象短促而阳气虚脱的,是死证;温热病而正气极虚的,也是死证。

  病色表现在面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病色卜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在左侧的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在右侧的为顺。如果病色变更,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重阳,是死证,在女子则为重阴,也是死证。若阴阳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阴阳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

  脉象强劲搏指有力,肢体疼痛沉重、或痿软不能行走,这是寒热之邪侵犯人体、邪气亢盛所致。脉孤而无胃气说明化源将绝,元气耗散;脉见虚弱而又兼泄利,为阴血损伤。凡脉见孤绝为逆,脉见虚弱为顺。运用《奇恒》的方法,从手太阴肺经寸口脉来研究,出现"所不胜"的脉象叫做逆,预后多不良;出现“所胜”的脉象叫做从,预后良好。自然界八风、四时之间的相互胜复,是循环无端、终而复始的,一旦失常,就不能用常理来推断了。至此,则《揆度》、《奇恒》的要点都论述完毕了。

  赏析:

  理论核心与整体思想:

  强调 “道在于一” 的整体观:文中提出 “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这里的 “一” 是一种整体的、统一的观念。无论从面色、脉象的变化,还是对疾病的揆度、对奇病的认识,都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这体现了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面色的变化可能反映出内在脏腑的病变,脉象的异常也与人体的整体状况密切相关。这种整体观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医生不能只关注局部的症状,而要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情况。

  “神转不回” 的生命观:“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强调了人体气血的运行应当是不断向前、循环不息的。如果气血的运行出现回折、阻滞,就会失去生机,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观点反映了古人对生命活动的深刻认识,也提示医生在治疗疾病时要注重恢复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保持生命的活力。

  诊断方法的阐述:

  病色的层次与治疗:文中根据面色的深浅,将疾病分为不同的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如 “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这种分类方法为医生判断疾病的轻重提供了依据。同时,不同的治疗方法也体现了中医因势利导、辨证论治的思想。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采用五谷汤液调理;病情较重的则需要服用药剂;病情更为严重的则用药酒治疗。

  病色的位置与预后:“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这里指出了病色在面部不同位置的意义。例如,病色向上为逆,预后较差;向下为从,预后较好。这种对病色位置的观察和分析,丰富了中医的诊断方法,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

  色诊的详细论述:

  脉诊的要点:虽然文中对脉诊的论述相对较少,但也提到了 “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等观点,强调了脉象的变化与人体气血的关系。脉孤表示阳气损耗,脉虚兼下泄则为阴血损伤,这些脉象的变化对于诊断疾病的性质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临床意义与价值:

  对临床诊断的指导:《素问玉版论要》中所阐述的色诊和脉诊方法,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象,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轻重程度和预后,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疾病预后的判断:文中对疾病预后的判断标准,如 “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等,为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提供了参考。这些标准虽然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这篇文章所体现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等,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素问玉版论要》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为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源头活水。

  总之,《素问玉版论要》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篇章,其理论和方法对于中医的诊断、治疗和理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为传承和发展中医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