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西林 苏轼

管理员

摘要:

苏轼《题西林壁》苏轼《题西林壁》1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

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题西林壁》1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苏轼《题西林壁》2

  《题西林壁》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1084年,元丰七年,四月,一个诗人行在庐山之中,路遇的僧人和当地老百姓见到他纷纷打招呼:苏子瞻来了!苏东坡,第一次做庐山客,却已被当作庐山人。似乎人们在这里等了许久,等他回来赋得庐山一首,而庐山等了许久,就等他到此空山岩径迷。

  在他之前,陶渊明回来了,踏着熹微的晨光,回到了这个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地方,鸟倦飞而知还,从此云无心以出岫,只在此山良辰孤往,植杖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李白回来了,登上了香炉峰,往南一看,见到了庐山瀑布,惊为天河落,欲成仙的李白看见了他的仙山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于是诗人在这个青天削出金芙蓉的地方,欲将此地巢云松。

  白居易回来了,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庐山晚上的雨潇潇直下,他这个刚刚泪打过青衫的江州司马在草堂里给朝堂的'朋友写信:丹霄携手三君子,白发垂头一病翁。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终身胶漆心应在,半路云泥迹不同。唯有无生三昧观,荣枯一照两成空。

  跟着陶渊明窈窕寻壑的身影,循着白居易筑堂为诗的心情,苏东坡本为庐山盛景,应接不暇,而不欲作诗,但为这人们等了许久的心情也不得不作诗了。此时,他尚看见的是窈窕萝径上,迎面而来为他露出笑靥的人们芒鞵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抬头望,他望不见让李白惊落人间而觉人与天之近的银河,他只看见高耸入云的群山,更觉人之渺小,所以说: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从进庐山的这一刻起,他就一直在迷,偶然的路经客,只为庐山盛名而来,遇不到那些诗人的景,体悟不了那些诗人愿弃置红尘落山而坐的心情,他以为只因他还是个陌生人,所以说,他年再来做故人,便能识得庐山身。

  没有等到他年,半个月之后,苏东坡又来了,东林寺的和尚陪着他逛了西林寺。

  苏东坡为上次自己入得庐山反而迷失了眼界不识庐山真面目,便想在庐山外再见庐山,把庐山看小是不是就能识得庐山身了呢?他没有登高而是远望,所以不能如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能如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所以他远望的庐山还是让他看得糊涂。

  本来人们总是去庐山东林寺,而苏轼偏偏去了西林寺,西林寺与东林寺依庐山而立,相距不过百丈,景观各有千秋。东林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西林寺则小巧紧凑,秀丽严谨。

  东林寺,东晋慧远大师携净土宗而来,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遂驻足弘法

苏轼《题西林壁》3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2、侧:侧面。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6、缘: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8、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鉴赏: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苏轼《题西林壁》4

  苏东波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他的文章诗词,或一时的即兴之作,或是触目所见有感而发,都是自然的流露,顺乎天性。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呤诗作赋纯然表达心中所感,那么道健朴茂,字字自心肺间流出。其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扩其领域,可以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题西林壁》就是其哲理诗的代表作之一。

  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贬到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了苏轼的诗兴,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览庐山后带有总结性质压轴绝句。《题西林壁》写于庐山南麓西林寺,在禅院之中,探哲理的幽微,颇耐人寻味。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近人,但是细细思量却有弦外之音。诗的总体特点是借景说理,辩证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整体上打量绵延起伏的庐山,因而目光所及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但是,诗人客观指出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苏轼没有描写具体景观,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体印象。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个局部。由此追溯起来,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爱因斯坦相对论需要一个参照物,认识事物同样,辨明事理,同样需要参照。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它启迪我们认识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学者钱钟书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又是大不幸。看了这个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瞧不起宋诗的明代人说宋诗学唐诗而不象唐诗,这话没错。就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象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维肖而不维妙,象唐诗而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宋诗以意取胜,靠的就是在诗歌中发议论来实现。在诗歌中议论与写景,叙事,抒情是一样的,都是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法。我们强调宋诗议论,不是说唐诗不议论,主要是宋诗的议论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到了无所不议的地步。有点甚至通篇议论。宋代诗人总喜欢在诗中用议论来表达人生哲理,这与宋代理学发达大有关系,不少理学家就经常写诗。钱钟书因此指出了双重情况:“借讲学的籍口来吟诗或借吟诗的机会来讲道学。”这道学就是理学,理学家提倡“文以载道”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也用苏轼的诗来作说明。唐人写庐山的诗,最著名的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抒情兼议论,说的.仅仅是瀑布的高。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就富于“理趣”了。诗的开头两句是总写庐山“远近高底”的千姿百态。一般来说,接下来是展开具体的描写,然而苏轼笔锋一转,就从横看侧看庐山的形状多变来进行议论了。诗人以游山观景来比喻为人处世,由看山而提出了一个富于哲理性的命题:看问题必须超越个人狭隘的空间,摆脱一己之偏见。

  以看山来设比喻再议论开去,这是对诗的比兴手法的创造性应用,是一种质的升华。从苏轼这一手法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宋人“以文为诗”和“哲理”、“理趣”的妙用。所以说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不应该因其“议论”而轻易否定的。而明人反对宋人议论,却使自己在另一条叉道上走得更远。

苏轼《题西林壁》5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生:没有)

  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我,你们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师: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一分钟。(师从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圈)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现在让我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吧!(生自我介绍)

  2、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爬过哪些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课件出示描写山的词语)现在我们来一个记忆力大考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词?(指名读、齐读一遍)

  4、交流学生记词情况。

  一、情景导入

  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二、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平时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生: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

  (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指名读前两句诗)

  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

  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

  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

  (生: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三、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雪》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代诗人王世懋冒雪上庐山写下了一首咏雪诗《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苏轼《题西林壁》6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下列对两首宋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诗紧扣“登”字,详细讲述登山经过:乙诗紧扣“题”字,简略描写登山所见。

  B. 两诗内容均与“山”有关,甲诗重在突出山高耸之势,乙诗重在表现山变化之形。

  C. 两诗所写角度一高一低,但都巧妙蕴含着“境界高低则见识不一样”的生活哲理。

  D. 两诗感情基调略有差异,甲诗于清醒中含自得之喜,乙诗于清醒中寄寓孤独之忧。

  20、下列对两首宋诗艺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诗侧重写景抒情,乙诗侧重咏物寓理。

  B. 甲诗侧重咏物寓理,乙诗侧重写景抒情。

  C. 甲乙两诗都侧重写景抒情。

  D. 甲乙两诗都侧重咏物寓理。

  答

  19D王诗表达的是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因此D项“于清醒中含自得之喜”表述不正确

  20D

苏轼《题西林壁》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出自] 北宋 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登:攀登。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面目:指庐山的景色。

  译文1: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比喻对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可能得出的答案。

  也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的哲理

  译文2: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要想掌握、控制事物的全局或者观看到事物的全貌,必须从事物里钻出来。作者看不到庐山的真正面貌,是因为它已经在山里了。作者也很巧妙地把它的感受化成诗句,供我们来阅读、领悟。

  赏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虽是简明的,但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警句的原因。

苏轼《题西林壁》8

  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译文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解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创作背景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的诗,又是一首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苏轼《题西林壁》9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个新词。

  2.在情感上阅读和背诵Xilin Wall的古诗。

  3.了解古诗的意义,了解诗人的心情,与人交流阅读的感受。

  4.了解观察的不同地点和角度,看到不同的场景。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所学的读诗方法,理解诗歌的意义,理解诗人的心情。

  2.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掌握节奏和挫折。

  教学中的困难:理解诗人的“当一个地方的球迷,看着观众”的思想,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学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介绍

  老师: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学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歌颂祖国的伟大国土。你积累了什么样的'古诗?

  老师:北宋著名诗人写的《西林墙》一诗,在观赏后仍在歌颂着人们。今天我们要在黑板上学习这首古诗。

  2.第一次认识

  老师:请你们自己来读古诗,把那些不知名的诗画出来。,

  名字已读。标准发音

  再读一遍。注意停顿。

  3.理解和理解

  老师:这首古诗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但你明白它的意思吗?在这一天,我们将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

  (一)解诗题,认识作者

  说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意思?

  谈对“气”的理解

  (二)掌握文字,使诗歌清晰

  读古代诗歌的名字。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谁来告诉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只有一个。你怎么能在眼睛里看到这么多的形状?

  老师:你真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好孩子。是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东西。如果你现在就去面对...

  填空:对,错?

  老师:作者看它,不只是看它,而是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它的侧面看起来像一个山脊,远处是一座山峰。

  不知道“真”(“复读”)的真相:“一”不认识Quan Jing(他)的真面目

  只在这座山:只因为我站在中间。

  想象一下你是如何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的。

  (三)多读书,多理解诗歌

  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描述它?

  老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生动地观察了这一奇异的场景。他对鲁山表示钦佩。你能用优美的语调说出你对自己的感觉吗?

  生:以各种方式朗诵古诗,带来背景音乐。

  老师:刚才,同学们很亲切地读了Xilin Wall的书名。但有一个地方很难理解:为什么我说“我不知道真实的脸”?他不是说他是个“山峰”吗?

  老师: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事实是什么?

  老师: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复杂的事物,就会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就不能全面地正确理解。

  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球迷在观众中,旁观者很清楚”(黑板)。因此,如果我们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升华和膨胀

  1、看成语故事片《瞎子摸大象》。

  2.在观看之后谈论感觉。

  3.举生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真理。

  5.想象一个诗人,以各种形式背诵古诗。

苏轼《题西林壁》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苏轼《题西林壁》11

  活动目标

  感受和想象古诗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幻灯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能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么?看谁说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声音洪亮。(我看到了绿绿的柳树,很多高高的山、还有人、云彩)那老师现在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你爬过山吗?你爬到山顶了?你爬到山顶都看见了哪些东西呢?(树、草、花、也有好多的山)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告诉你,画上的人叫苏轼,他爬的山名字叫庐山,苏轼登庐山写了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听么?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范读。

  2、向小朋友介绍诗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写作背景。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读。

  指导读古诗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有诗的韵味。

  4、小朋友齐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读的好的给与鼓励。

  6、指导小朋友看黑板的图画背诵古诗。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学会这首诗了么,把它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望庐山瀑布》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累文学语言。

  2、理解古诗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古诗。

  3、通过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回忆中班上学期学习的古诗《题西林壁》,提取幼儿对古诗的经验。

  1、教师: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是苏试的《题西林壁》,那首古诗写的是什么?

  2、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不过不是写庐山的山,而是写庐山的水,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

  二、基本部分

  教师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出示挂图)小朋友看,这幅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3、这是我们江西的庐山,这是庐山的.瀑布,你看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有一首古诗就是描写庐山的瀑布,我们一起来听听。

  4、教师完整念古诗,幼儿欣赏。

  --师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望庐山瀑布》。

  --师提问:你听到古诗里念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在古诗中听到的内容。)

  --小朋友,这首古诗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为幼儿一一解释)。

  --教师总结幼儿提问和回答,解释古诗中用的比喻的手段,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学念古诗

  1、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你们想学吗?

  2、幼儿学念古诗,老师大声的念,小朋友小声的念。

  3、庐山的瀑布,景色好美,这首古诗也写的很美,我们一起来说说诗人李白的当时的那种心情和意境。

  4、当你来到一个景色非常美丽的地方,你会怎样,心情是什么样的?

  3、我们边拍手边念古诗,读出这首古诗的节奏。

  4、我们的诗人还给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5、这首诗是描写庐山的水,庐山除了水很美,山也很美,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山美水美,山清水秀的地方。

  三、结束部分

  1、复习故事《聪明的乌龟》。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苏轼《题西林壁》12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苏轼《题西林壁》13

  第一次做语文公开课,收获很大。从理顺思路到各个环节的预设,一遍遍修改加工,这种历练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我这些年缺少了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猛然间抬头,多少人都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心中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感触,所幸心还不老、热情仍在,只要踏实肯干、用心琢磨,就会有“万木春”的希望。

  这节课我主要通过学生喜欢的旅游形式,出示美丽的庐山图片,激趣导入,同时让学生走进写作背景,有利于后面学生理解诗意。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画、唱”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

  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

  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

  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4、课堂生成不少亮点:学生频繁质疑、相互补充;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如:蚂蚁观大象、打官司等,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玩味、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画诗、美读挑战赛、即兴表演唱等精彩场面,也正因为如此,下课铃响时,有孩子说“咱们不下课”;“旅行”结束了,孩子们依然恋恋不舍,老师也兴之所至、难以平静……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也像苏轼一样有万千感慨:名诗与好课都不是短短的几天能打造出来的,只有用一生去备课,以真情来授课,才是有魅力、有生命力的,这也是我的追求。

苏轼《题西林壁》1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苏轼《题西林壁》15

  匆匆间,四个月过去了,没有成绩,只有跑腿。这四个月的适应生活,宛如是别人看我,我看别人的过程。真切地感受古诗《题西林壁》诗意的里外。

  来到新的单位,从事新的岗位,干的是陌生的工作,压力很大。一切从零开始,我捡起一度压在我玻璃台板底下的四句话:把别人看着自己;把自己看着别人;把别人的别人看着自己;把自己看着别人的别人。告诫自己勤勉做事,诚恳做人;遇事换位思考;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谦卑与低调。面对新的领导与同事,我真诚地表白: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前辈;年长的我敬重,年幼的'我看中;大家都是我的老师!

  没有依靠的我,一切皆靠自己的努力。勤快的手,能跑的腿,上进的心,尝试着去做一些事,为了只是被“认可”,谋取一丁点儿的宽慰,告慰天国里的父母,寄以厚望的亲人,以及一直以来关心我的朋友和同事。不想与谁有什么纷争,走到哪里都是打工者,努力工作是谋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