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研究报告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苏轼 生平

管理员

摘要:

苏轼生平研究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生平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苏轼生平研究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本中,苏……

苏轼生平研究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生平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轼生平研究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二、课题研究目的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于对苏轼的更深一层的了解。苏轼大家都知道,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的词人代表,也许,这些是大家所共同知道的常识,不过,对于苏轼这位伟大的词人来说,我想,这点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苏轼的书法,绘画等,也相当有名,但是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苏轼的书法,绘画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真正看到的东西却模模糊糊,对于苏轼的绘画或者说书法的特点更是不通了。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语文素质、个性成长;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本课题研究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名人、了解自身,有利于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苏轼,大家要掌握对这位“东坡居士”的了解,对日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同样能提高同学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工明确,大家工作的非常积极,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

  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5、考察;为了能够便于研究课题,我们将到一些和苏轼有关的景点进行考察。例如东坡公园、藤花院等地方。在考察期间,可以适当截取一些对研究课题有帮助的资料。

  6、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的笔记,考察过程中所截取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加强知识在大脑的巩固。

  7、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并且借此来提升写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苏轼的生平

  2、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

  3、苏轼的书法、绘画创作成就。

  五、课题的实施

  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

  根据兴趣我们成立了以余天伦为组长,包括有程照,商震宇,王忍,周灼这四位组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

  2.利用放假时间进行研究

  【1】、我们课外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可以包括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苏轼的诗、词、文、赋、书、画,有关苏轼的轶事、传说,每人准备一篇,用8课时来小组交流,尽可能使同学们对苏轼有多一些感性的认识,尽可能多一些个性化的阅读。

  【2】、精读主打材料。主要由我们对作品进行自主体验。细读、鉴赏尽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深入作品中,认真感悟理解作品,再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谈作品,并且多进行交流评价。

  【3】、阅读辅助材料。选择的这些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呈现了后人对苏东坡的不同理解。这就给组员提供了多角度解读苏轼的启迪。深悟苏轼作品中饱经沧桑的人生感悟和充满睿智的处世哲理,以期在今后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少

  走弯路,登高望远。

  六、研究成果

  1、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对苏轼的研究,我们学会分析苏轼与创作的关系,例如苏轼的某些作品与他的某些经历有关,某些作品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他的性格又是否与他的写作风格有关等等。从作品中挖掘出诗人的感情,剖析诗人的思想,并评析作品,通过收集别人的评析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2、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研究苏轼”——一次与大师的心灵对话,我们看到的是黄州、惠州、海南儋州那诗人浪迹天涯踽踽独行的背影,我们看到的是倍受迫害、排拒、糟践、毁坏仍珍爱生命关心世事的诗人的不屈的灵魂,我们看到的是大道多歧,人生多艰,历经劫难仍保持着天真淳朴的赤子之心的亲切微笑,我们还看到在封建专制体制和恶俗世态之下一群“文化小人”的百般丑态正是这样一次对苏轼人生的“解读”,我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蒸馏,我们的人格获得了一次升华。

  3、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及古今对其评价和分析,参加研究的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的阅读和赏析,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学品位,增加了同学们的文学底蕴,还同步激发了课题研究的每一个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追求作文教学效益的大面积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4、参加研究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提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加研究的同学们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将互补的技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其效能将超过团队中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使得整个团队在更大范围内去应对多方面的挑战。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问展开协作和交流,相互传授技能和经验,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教训(或许可以说是另一种成果),当师生一起探究苏轼人生观遭遇困难迷惑,即人生态度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多样性让学生认识模糊不清的时候,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的教师却没有能从作品中再次深研细究,或是学力不足,或是管理不到位!由此可见,在“专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的重新学习、深入思考和组织是何等重要。

  七、结论

  对苏轼的研究、解读使我们豁然之间步入了一个无比丰富、美丽的世界。在那里,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人性的光辉也烛照出一片迷人的天空。“人生如梦”的伤感虚无伴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放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孤寂落寞并没有泯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天豪气。这是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是一个欲将“乘风归去”的谪仙人,这又是一位针砭时弊、经韬纬略的改革家,是大济苍生、体恤民苦的“苏贤良”!对苏轼而言,还有什么痛苦是他没有体验过的呢?乌台诗案,命在旦夕,宦海浮沉,坎坷丛生;七年远谪,困居蛮荒……上苍对苏轼何其不公,又何其青睐,在将劫难痛苦抛给苏轼的同时,又赐予了他一颗坚韧、博大的心灵。人生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死亡。

  但是,大智者的彻悟恰恰是从人生的终点开始的,他们并没有绕过死亡的阴影,而是以此为起点,在对有限生命的无限性精神超越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地”。在人生迢迢的不归路上,苏轼正是以他的磅礴大气、卓绝人格,倾力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这是一个重新发现、重新开掘的过程。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谈到苏轼的魅力时说:“就如魔力之在女人,美丽芬芳在于花朵,是易于感受而难于说明的。”要在三尺讲台上向学生说明这样一个“世间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凤毛麟角式的人物,也绝非易事。但令人欣慰的是,组员们不但一起寻找着苏轼,从印有苏轼词文书画的各种古籍中,从方便快捷的网络中……我们深受震撼、深受熏陶,我们纷纷记下了内心的触动,但这却也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一课。而且,实践证明,组员对这种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且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的学习是有极大的兴趣的。

苏轼生平研究报告2

  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然而,这样一位人人敬仰的大文豪,却在着一生中倍受排挤,屡遭贬谪。那么,苏轼这位“天下之奇才”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坎坷的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在文学上又有何成就呢?就让我们走进苏轼,去体味他那传奇的一生,去了解他那不平凡的事迹吧!

  苏轼的一生,大概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少年学识积累阶段

  苏轼21岁前可谓处在学识的积累阶段。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少年时的大量积累为苏轼日后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二、全盛高官时期

  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在这个时期,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又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六一居士集叙》,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答虔倅俞括》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例如“日与水居”的人“有得于水之道”《日喻》。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采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他的自我评价与读者的感受是相吻合的,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

  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佑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三、遭排贬外时期

  苏轼所遭的重大排挤,始于王安石变法。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纵使屡遭排挤,苏轼亦多次在其文学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在密州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则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现实中的“射虎”太守和理想中“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士形象,继范仲淹《渔家傲》词后进一步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筳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四、人生灾难时期

  苏轼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古代文人因为客观环境使然,总是习惯于在谴词造句上表现得十分微妙,而读者也养成一种习惯,本能地寻求字里行间的含义。比如御史台里的“新进”们。六月,监察御史里行何大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明明是苏轼在讽刺他们,而他们反说苏轼愚弄朝廷。

  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这四个月里,苏轼无时无刻不承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这可谓是苏轼在仕途上的重大失败。它不仅使苏轼的地位一落千丈,更使苏轼政治的形象被蒙上一层阴影。虽然在仕途上屡遭失败,但苏轼却用他旷达的心态开启了他豪放的词风,更开启了一段豪放人生。他豪放词的最凸起的代表是题为“赤壁怀古”的《念奴娇》大江东往。这首词以夸张的手法从江水的东流,感慨感染到时光的逝往,进而把山河与人物合写,视野高远,气焰恢宏。即正面描摹赤壁的江景,又详细刻画了周瑜的雄姿。这两方面的文字都颇为夸张,使“山河如画”与“风骚人物”,都得到形象的表现。结尾又联想到自己志不得伸,早生华发,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与曹孟德《短歌行》同样苍凉悲壮,把不平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俞文豹《吹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

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晨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个故事说明了苏轼词的主要特。他视野高远,气焰恢宏,感情奔纵而郁愤,显示出一种积极乐观而又苍凉悲壮的格调,把不平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又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归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达其怀才不遇的心情,正由于他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词里流露出来。在《行香子清夜无尘》中,“虽抱文章,启齿谁亲?”怀才不遇,继而又自我解脱:“且陶陶乐尽无邪”。“无邪”是指不受礼欲影响的性格。此词流露出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触,表达调查脱世俗困扰的意愿,基调是爽朗的。但毕竟理想越来越渺茫,对这个封建文人来说恐怕只好“何辞更一醉”了。

  苏轼遇事达观、超脱,气量心胸旷放开阔,他无论受到多么繁重的袭击,面对多么险恶的环境,都没有被压得抬不起头。如《定风波》词形象地体现了这种旷达的襟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突然而来的风雨袭击下,苏轼逍遥得意,安之若素,果然微寒驱散了醉意,前进迎来了日光。他在旅途上如斯,在不平的人生道路上他也是这样坦然自处,这种旷达襟怀,简直可以傲视一切磨难艰危,而达到谈笑生死,履险如夷的境地。正由于苏轼还有这么一股不畏“风雨”的精神,所以他不甘受困厄摆布。他见到黄州的兰溪竟是从东向西流的,便高兴地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鹤发唱黄鸡”。抒写了他对所谓命运发出的抗争,表现出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在这个时期,苏词中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笑劳生一梦”《醉蓬莱》、“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地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

  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写“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语极沉痛。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

  五、笑对人生时期

  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潮州,柳宗元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之二及贬儋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从儋州遇赦北归时所作,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怀,气势雄放。

  苏轼的一生,可谓室经风历雨、大起大落的一生。过多的苦难不仅没有把他打倒,反而把他推到了一个文学的新高度。苏轼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他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宋、英宗、神宗、哲宗、微宗五个朝代,他的文学思惟和创作,在当时和后代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他的词作更是境界恢宏、豪迈奔放,开启了一代风气。让我们铭记苏轼的事迹,更铭记他那伟大情怀。

苏轼生平研究报告3

  前几天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关于苏轼的研究报告火爆了朋友圈,苏闻的本科同学,都纷纷转发评论。有意思的是,我的同学,师范生也有,教育学专业的同学也有,比起像大家普遍的惊讶和赞赏,都对这种小学生的学术研究持谨慎的态度。他们大部分毕业就会进入北京市的公立学校系统,做一名基础教育的老师。对于我们而言,都深知“牛校”对于普通学校的影响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评价这种研究的结果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下,这种学习方法适合学生吗?

  首先,研究课题属于探究性学习,这并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个著名的隐喻暗示了教育的启发和诱导性,而不是灌输、强迫与教化。杜威在他的书《我们怎样思维》中确定了探究作为思维模式之一,需要五个阶段,即创造情境、确立问题、产生解释、建立假设、实验。这个过程反映了科学研究的步骤。探究性学习在21世纪,又延伸为项目学习,需要创造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人类世界的复杂性在于,问题并不是条理清楚、步骤明确如数学题一样。问题都是复杂变换的,由于真实的情境,多样的条件要求我们从背景中抽离出问题本质,在大脑中选择可以利用的知识,解决问题。

  我们来看看清华附小的学生报告,校长说今年是苏轼诞辰980年,因此给学生确定的题目是苏轼,通过大数据读懂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老师一下子把几年前的古人拉到了现代,让书中的人物生动鲜活了起来。学术报告也很明确的按照杜威的科学研究的步骤,一步步得出结论。不论这个结论如何幼稚或简单,让学生经历了研究过程本身,就是塑造思维的过程。因此相信,清华附小的学生,经历了课题研究,以后在人生中,也会学习如何解决问题。但是,学术问题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如果我是清华附小的老师,在研究的最后,我一定会去引导学生反思“研究对于真实生活的意义?”,比如大数据,的确是二十一世纪科技进步的结果,但是科技本身,在启发人类的同时,也在限制人类的思维。数据分析的苏轼,还是我们课本中认识的苏轼吗?数据分析有什么局限性?人们认识的苏轼,和历史上真实的苏轼,真的相同吗?解构苏轼的'过程,你的感受是什么,和读诗词的过程一样吗?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Self-knowledge,不断质疑和思考,甚至摆脱权威家长、老师对他们的影响。

  其次,研究课题需要老师、家长的专业支持,难以推广。清华附小的学生,在十一放假的时候,没有出去度假,而是完成一份如此格式规整、内容详尽的研究报告,肯定需要成人的支持。但是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所有学校的老师都有如此深厚积淀的学科知识基础,家长也不一定都有如此较高的教育背景,来协助学生完成研究。研究只是形式,重要的是思考本身。即使是在普通的课堂内,我们也可以通过多样的评估手段,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Grants Wiggins《Understanding by Design》这本书中,就介绍了评估学科重要思想或核心课题的时候,可以利用情境任务。

  反向设计中,情境任务是重要的测评手段

  比如关于苏轼。我会留以下几个任务:

  1.假设你是苏轼,你在被贬黄州后,请给家人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感受。

  2.假设你是一名餐厅的老板,你要推荐餐厅的创意菜——东坡肘子,你该如何给自己的顾客介绍苏轼和东坡肘子的关系?请利用网络资源,写一份菜品介绍。

  3.今年是苏轼诞辰纪念日,学校要举行苏轼的纪念活动,请分小组设计一本关于苏轼生平的手册,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手段,让你的手册丰富多彩。完成后,老师会把各组成果展示出来,邀请家长、全校师生来参观。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活动,看上去比研究更有趣,更易执行,也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乐趣?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对研究感兴趣,有些人天生就对文字不敏感,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可能是优美的音乐旋律、是斑斓的色彩与图形、是连续的故事与影像……这些情境任务,能展示学生自己的才华,是差异化教学的体现。还有让学生假设一个身份,也创造了成人世界的真实问题,比起课题研究,更贴近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小学生啊,比起无数篇幅的论文,一份份五颜六色、造型多样的项目展示,不是更符合儿童的品味与志趣吗?

  最后,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身体快速发育的同时,认知能力也在进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儿童学会利用形式运算的方式,进行推理和命题思维,因此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方式学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一些证据也表明,很多人在很晚的年龄才能掌握形式运算能力,有些人甚至一生都没有获得这种能力。青少年在使用形式运算时也有差异,一个较高难度要求的任务,有些学生可能完成不了。而且青少年新近发展的元认识能力让他们产生了自我中心主义,他们很容易想象别人思考自己,认为全世界都在注意自己,也可能发展出所谓的假象观众。青少年喜欢去批判、质疑他人,通过相对而非绝对的方式看待世界。他们也会面临同伴压力,对朋友产生过渡依赖。

  皮亚杰

  一个研究课题,如果家长、老师“引导”成分过重,支配孩子思考,其实压抑了孩子作为自我中心的天性。而且课题完成的有差异,学生会产生社会比较,也会影响自尊心的发展。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更关注在学习里,各个学生如何发挥优势,学会与他人结交友谊、分工合作,积极的认识自我,而不只是通过单一手段,限制学生发展。因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要成为研究学者,社会的进步需要多样的角色和人才。过早树立“学者”的形象角色,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实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