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梅花的诗句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苏轼 诗句

管理员

摘要:

苏轼关于梅花的诗句  梅花是桃红色的,形状像玫瑰,看起来像冬天开的桃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关于梅花的诗句,欢迎来参考!  关于苏轼梅花的古诗句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 苏轼《西江月梅花》  高情已逐晓云空。 —— 苏轼《西江月梅花》  诗老不知……

苏轼关于梅花的诗句

  梅花是桃红色的,形状像玫瑰,看起来像冬天开的桃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关于梅花的诗句,欢迎来参考!

  关于苏轼梅花的古诗句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 苏轼《西江月·梅花》

  高情已逐晓云空。 —— 苏轼《西江月·梅花》

  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笑时犹带岭梅香。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 苏轼《西江月·梅花》

  争抱寒柯看玉蕤。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一点微酸已著枝。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好睡慵开莫厌迟。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 苏轼《洞仙歌·咏柳》

  海仙时遣探芳丛。 —— 苏轼《西江月·梅花》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

  坐客无毡醉不知。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蹋散芳英落酒卮。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自怜冰脸不时宜。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扩展:

  描写梅花的句子

  1、所以腊梅花在冬天开的特别旺盛,不管风吹雨打,它仍然开的那样饱满,然后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2、梅花甘于寂寞,妩媚脱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她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

  3、梅花的颜色最常见的有红、粉红、白色。然后红色的梅花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颇具感染力。观之使人受到鼓舞,感到振奋,心中腾起异样的激动。粉红色的梅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的面颊,带着十二分的羞涩,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赏心悦目,遐思无限,流连忘返。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4、梅花美,却把美留给了洁白无瑕的天地;梅花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难、谦虚乐观。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抹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5、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然后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坚强不屈。

  6、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及清雅高洁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的向征。然后梅花与别的.花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凄雪压,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然后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7、观赏梅花不仅看其形态,品其芬芳,更重要的是欣赏梅花的品质和风格。

  8、冬天来到了这儿,冬寒一吹,树木弯下了身子,美也随之而去了--树上不说没一片好叶子,但也有1--2片。说到这儿我也变弱了。可一棵腊梅树竞在冬天里挺拔着像一个坚强的士兵,冬风吹来,它不服,再挺拔点,冬天没有一块冰雪,寒风能斗过它?可以说它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几个字。我醉了!醉了!醉在它那精神,“不”!是它那顽强然后、坚强们精神。然后不知不觉我的思想领着我变成了腊梅树。

  9、梅花具有天生的丽质芳姿:花形秀美多样,花姿优美多态,然后花色艳丽多彩,气味芬芳袭人。

  10、我喜爱各种美丽的花。玫瑰花的凝重热烈,舒展奔放,令我为之心动神往;荷花的典雅脱俗,冷艳幽香,令我为之仰慕倾倒;菊花的雍容端庄,然后秀外慧中,令我为之赞叹敬重;牡丹花的妖娆多姿,国色天香,令我为之痴迷眷恋然而,我最喜爱的还是梅花。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5];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