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尊师归嵩山》唐诗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嵩山 尊师 唐诗 赏析

管理员

摘要:

《送方尊师归嵩山》唐诗赏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方尊师归嵩山》唐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品介绍】  《送方尊师归嵩……

《送方尊师归嵩山》唐诗赏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方尊师归嵩山》唐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品介绍】

  《送方尊师归嵩山》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12首。

  【原文】

  送方尊师归嵩山

  作者:唐·王维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注释】

  ①尊师:对道士的敬称。

  ②仙官:有职位的神仙。此指方尊师。九龙潭:《大清一统志》卷二0五:“九龙潭,在登封县太室山(嵩山东峰)东岩之半。”

  ③幡:长幅直挂的旗。“旄节朱幡”盖指方尊师之仪仗。石龛:石室。按: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峰,其上皆各有石室。

  ④山压天中:谓嵩山居天下之中。

  ⑤洞:指九龙潭。

  ⑥“借问”二句:苏耽,古仙人。《水经注》卷三0引《桂阳列仙传》、《太平广记》卷一三引《洞仙传》皆称耽佳阳(郡名,治所在今湖南郴县)人,事母至孝,后成仙而去,然俱未尝言及白鹤之事。葛洪《神仙传》卷九载:苏仙公者,桂阳人也。一日,有数十白鹤降于苏氏之门,仙公乃跪而辞母,耸身入云,紫云捧足,群鹤翱翔,遂升云汉而去。据诸书所载事迹,苏耽、苏仙公当为一人。衡岳,在湖南衡山县西北,距郴县不远,此处借以指苏耽所居之地。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课外扩展】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首联先点明题意,说方尊师将回到嵩山九龙潭。他庄重地站在石龛旁,手执旄节和朱幡。颔联和颈联写嵩山的景物,也即是想象方尊师归嵩山后的生活情况。诗人说,嵩山又高又大,山腰云彩遮掩,远远看去好像是从天上压下来而停留在半天上一样。九龙潭的洞穴幽深,直通江底,而流向江南各地。这样一个高大、幽深的境界,自然最宜于炼性修道,达到清静无为。诗人还说,嵩山长满杉松,巨大的瀑布日夜迸流,使它们经常受到雨点的滋润,因而长得非常苍郁茂盛。当夕阳残照披在苍峰翠峦间时,山林间便忽地腾起一阵阵雾气来。道教强调皈依自然,回归自然,这样一个瀑布飞奔、林木苍茂、夕阳斜照、雾气轻笼的地方,对道士来说,是美妙而理想的。对于方尊师将要回去的嵩山,诗人着力作如此精妙的描写,实际是寄托着一番良好的祝愿,认为他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在道业上必将会有更大的成就。诗人对于方尊师的情谊也从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尾联用双鹤送苏耽赴南岳衡山的典故,但略加变化,说:借问迎面前来的一双白鹤,你们大概是曾经参加过从衡岳迎接苏耽上仙界的吧?这意思是说,方尊师归嵩山就像当年苏耽登天一样,有着白鹤来迎,方尊师是和苏耽一样道学有成就要飞举上天的真人。

  送仙官归山本是一件平常的事,但由于对方尊师的敬重,诗人多方渲染铺陈,写得很庄重,很热闹,很有气势。颔联、颈联两联对仗工整,富于表现力,给全诗带来一种神奇、美妙的仙情道意,而尾联的巧妙用典,又能引起诸多的玄思和奇想。[8]

  名家点评

  明代许学夷《诗源辩体》:“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诗中有画者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山压”二句)奇境,非此奇句,不能写出。

  清代王闿运批《唐诗选》:山林诗有富贵气。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起,破题明切。中四分写嵩山远近大小景,奇警入妙。收亦奇气喷溢,笔势宏放,响入云霄。

  清代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何谓奇?曰:语之奇者,如右丞之《送方尊师归嵩山》;意之奇者,如元微之之《放言》;格之奇者,如少陵之《白帝城最高楼》是也。然奚必尔哉!但如右丞之“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少陵之“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