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范成大 四时 其二 赏析

管理员

摘要: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所创作的一篇田园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  作品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所创作的一篇田园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

  作品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作品注释

  1.四时,古代语。指春夏秋冬四季。

  2.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3.梅子:果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

  4.肥:指果肉肥厚。

  5.麦花:小麦、大麦花。

  6.菜花:油菜花。

  7.日长:夏天已近,白天越来越长了。

  8.篱落:篱笆。

  9.惟有:只有。

  10.蛱(jiá)蝶:菜粉蝶。

  作品译文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被视为田园诗的典范。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黄、肥、白、稀四个字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逼真。第三句,从人们院前的静寂来表现农人早出晚归,辛勤忙碌。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别有意趣。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同时,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

  朗读指导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前两句写静态的梅子、杏子、麦花、菜花,朗读时应语气柔和,后两句写动态的蜻蜓、蛱蝶,应读出作者对眼前景物的喜爱之情。

  诗句分析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两句写了初夏时,南方农村有花有果的特点。这两句是静态描写。

  “金黄”“雪白”写出了“梅子”“麦花”的颜色,色彩艳丽。“肥”“稀”写出了“杏子”“菜花”的生长状态,一荣一凋。

  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点明了季节,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田园景色。

  写出了农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两句以动态描写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显得更静。

  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夏天,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早出晚归,门前没有人经过。村子里非常安静,只有蜻蜓和蛱蝶绕着蝴蝶飞来飞去。

  3、全诗都是写景,表现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诗句浅近通俗,却意境悠远。

  前两句对仗很工整:梅子金黄、麦花雪白;杏子肥、花稀。“黄、白肥、稀”这四个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让人不由想到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

  后两句用蜻蜓、蛱蝶的翻飞来衬托村中的幽静,将“无人过”的宁静和“蜻蜓蛱蝶飞”的灵动对比,进而突出农村生活的忙碌和祥和,从侧面写出了初夏农事正忙,所以行人少见。

  诗歌妙在后两句,画留空白处,诗有言外意,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余味无穷。

  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色,同时从侧面表现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忙碌。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创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这时期,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原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各组可称为组诗。因此获得“田园诗人”的称号。《四时田园杂兴》把自陶渊明以来至唐王维、储光羲、孟浩然、韦应物等描写农村田园的诗歌传统,以及自《诗经·豳风·七月》以来直到唐代“新乐府”诗派着力反映农村社会现实的诗歌传统融合起来,变古体为七言,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卓越的创造性。

  《四时田园杂兴》内容极为丰富,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四时农事,农家的生活遭遇等尽现其中,形成生动的乡村社会长卷。所选第一首描写清明节的自然景色;第二首写播种前的乡村景象;第三首写农家春日生活画面;第四首说养蚕;第五首写初夏江南农村景色;第六首以老农口气写农家的劳动情景;第七首写农家负担的沉重;第八首写农家打场;第九首写租税的苛重、官吏的无耻可恶;第十首写纯朴的乡情。所选十诗可窥见《四时田园杂兴》的风貌。 《四时田园杂兴》无论叙事、写景、言情,无不机巧自然又含蕴丰富,耐人回味,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作品简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七言绝句,是范成大所作于南宋时期,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风光,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这组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生动描绘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图。本课选的是“其二十五”。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又工词。著作颇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课时目标

  1.认识“杂、篱”2个生字,会写“杂、稀”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初读感知

  1.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2)师指名读;生齐读。

  (3)师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走进乡村,去感受惬意、闲适的田园生活吧!

  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2)明确本节课目标:学习第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3.课件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认识“杂”字。

  (1)师指名读诗题,相机指导:“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

  (2)指导书写。

  师范写“杂”字,生边看边书空。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木”。

  (3)了解题意。

  师引导: “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4)生齐读诗题。

  4.简介诗人。

  (1)师引导: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2)师指名回答。

  (3)生自由读简介。

  5.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引导: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诗中的生字。

  6.检查自学,指导识记,读通、读顺本诗。

  (1)生自主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

  稀xī 蜻qīnɡ 蜓tínɡ 篱lí 蝶dié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形声字识记示例:“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右边的“青、廷”分别是这两个字的读音。

  (3)师重点指导“蜓”字的书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强调右边不要写成了“延”。

  (4)检查课文预习。

  ①课件出示全诗。

  ②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③引导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师引导:小声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读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④生小声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师指名交流。

  ⑤师小结:金黄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结了油菜籽的稀稀疏疏的菜花……范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联系生活实际来读诗,能带我们快速进入诗的意境。

  7.指导读出节奏。

  (1)师引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师指名读,相机指导:“二二三”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可以分为“四三”或者其他节奏。

  (3)师生合作朗读。

  (师)“梅子金黄”——(生)“杏子肥”。

  (师)“梅子金黄杏子肥”——(生)“麦花雪白菜花稀”。

  板块二 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注释,说说每句诗的大致意思,然后再说说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小组成员相互启发、补充。

  2.班级交流,疑处点拨

  (1)第一、二两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①提问:这两句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

  预设:梅子、杏子、麦花、菜花。

  追问:“麦花”是什么花?(麦花)“菜花”是什么花?(油菜花)

  ②提问诗人是怎样将这些景物的美写出来的呢?你能体会到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吗?点拨:指导学生紧扣“金黄、雪白、肥、稀”等关键词,想象画面之美。“肥”写出了黄澄澄的杏子个大饱满、汁多鲜美的样子;“稀”写出了油菜花凋落,绿油油的油菜籽开始成熟的样子,两个词语还预示着农作物的丰收。眼前的情景让诗人心情愉悦。

  ③组织学生描述自已头脑中浮现的画面。如果学生描述得不够丰富,可以适时出示相关图片,启发想象

  ④小结提升诗人在描述画面时,主要描写了什么?

  要点:主要描写了乡村景物的色彩。

  板书:色彩。

  ⑤指名朗读其余同学想象画面

  (2)第三、四两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①朗读,思考:这两句诗歌是什么意思?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点拨:

  理解“日长”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就是指夏天白天时间变长了

  理解“篱落无人过”出示笆图片,理解、体会在夏日映照下投下影子,乡间小路没有行人经过,村里一片宁静的情境。

  想象“蜻蜓蛱蝶飞”的画面:引导学生结合前两句诗句中的事物想象“蜻蜓”和“蛱蝶”在梅子、杏子、麦花、菜花中飞舞的画面。

  ②教师小结:淳朴的乡村,蜻和蝶在那里悠闲地飞着,好一幅闲适、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想象着画面,一起读读这两句诗。

  板块三 反复吟诵,品悟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1)创设情境,带着想象朗读。

  师引导:如果你就是诗人,此刻正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你陶醉其中,诗意正浓,于是作了一首《四时田园杂兴》。现在请你大声地吟诵这首诗。(生齐读)

  (2)引导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师引导: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勤劳忙碌的人们,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你舍得离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美美地再读读吧,把它记在心里。(生齐读)(板书:赞美)

  (3)指导背诵。

  ①师引导:经过反反复复地吟诵,相信范成大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已牢牢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了。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②师指名背诵。

  2.课堂总结,激发兴趣。

  师:诗人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诗歌传递给了世人。我国古代的田园诗人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读读,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反思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在辞官归乡之后写的一组组诗,共六十首。课本中的古诗即是选自其中的一首。古诗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朗读,熟读成诵。因此我这节课的设计思想就是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古诗,并配以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带着理解记忆。

  首先说一些这节课的优点:

  1. 第一个环节,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诗画配对.这个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也比较有兴趣。只有来自学生中间的东西,学生才更感兴趣。兴趣是学好的最好的前提。

  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范成大的资料也是比较成功的。这个环节与说课的时候有所不同。说课的时候我的思想是让学生看文字,但是改成视频之后,效果比较好。学生非常喜欢看,而且在得到了视觉享受之后也记住了相关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实实在在认真看了。而且看过之后的东西记忆会比较深刻。

  3.通过观看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本来这个环节在理解完了诗意之后,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天过去了,却没有行人经过,那些人都是干嘛了?因为之前观看了很美丽的乡村画面,学生还没有从那个思维中走出来。所有答的问题都是我不曾想过的,比如学生说那些人都在家里避暑,或是说躲在家里不出来怕踩坏了菜花等等,都是很有想象力的。通过这个环节我不能不承认预设是多么的重要,但是百密毕竟有一疏。要想尽量小的避免预设不全的问题我认识提前试讲比较重要。因为这节课我在另外两个班里试讲之后回答也是五花八门,很少有人说对。所有即使这次学生的回答再发散,奇怪我也是有应对的心理的。

  4.让学生动手参与古诗的学生当中。我做了精美的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游戏。这个环节学生比较喜欢,因为避免了以往枯燥的背诵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也有了团结协作与竞争意识。

  5.让学生不同形式的展示古诗。比如歌唱,打节拍等等。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很自信,都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展示。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成熟的地方:

  1.不过第一个环节我在说明要求的时候只说“请同学们连线”但是没有连完之后再背一背。如果事先说明学生可能会有一小部分不敢举手。以后在讲课中要把问题设计全面,不要有遗漏。而且问题的设计要更有技巧。

  2.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欠精准。在拼图的这个环节没想到学生小组合作的这么好,他们分工特别明确,动作也很利索,所有很快就把古诗拼好了。我本来想剩下的时间估计够学生拼完就不错了,没想学生能够有时间展示。正式因为学生拼图特别迅速,所有我让学生去展示,但是因为展示的环节又是机动的,所有加上展示之后又显得时间比较仓促。如果时间再多给几组来展示,会更好。这样只能用两个组来展示,本来是想对于形式好的,可以让这个组带领全班来用他们的形式朗读古诗。

  以上几点是我对这节课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这种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一直伴随着自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