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为什么不杀曹奂_司马炎是怎么死的 司马炎不杀曹奂的原因 一是曹丕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司马炎之所以能够善待三国后主,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曹丕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大家知道,公元220年,曹丕继承曹操王位之后,逼迫汉献帝禅让,自己称皇,但曹丕登上皇位……
司马炎为什么不杀曹奂_司马炎是怎么死的
司马炎不杀曹奂的原因
一是曹丕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司马炎之所以能够善待三国后主,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曹丕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大家知道,公元220年,曹丕继承曹操王位之后,逼迫汉献帝禅让,自己称皇,但曹丕登上皇位之后,那同样是厚待了汉献帝,封其为山阳公,而且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并且享受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权。汉献帝最终是寿终正寝,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之时,而且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才去世,并且给其谥号为孝献皇帝,最终是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司马炎作为司马懿的孙子,基本上是仿效曹操家族的做法,现在,有曹丕的榜样在先,司马炎当然同样要仿效,这其实是不想落下历史的话柄,被人们认为司马政权不及曹魏政权有德。所以,三国后主能够得到善终,真还要感谢曹丕树立的光辉榜样。
二是三国后主被俘虏之后确实不再具有危害。三国后期,无论是司马炎逼迫曹奂禅让,还是邓艾平定蜀汉,或许杜预、王濬等率领六路大军平定东吴,其实都不激烈,曹奂禅让,那是平安禅让,根本就没有冲突,曹奂虽然心有不甘,但顺应了历史潮流,而且禅让之后不再有任何野心,而邓艾平定蜀汉,只用一招偷渡阴平,蜀汉失败之后,刘禅就率领群臣投降,没有作任何反抗,而且投降之后,不过问天下,安乐的过自己的日子,对西晋司马炎政权不具有任何危害性,乐不思蜀代表着刘禅的心情,而东吴孙皓,当时司马炎虽然是用了六路大军同时进攻东吴,但战争也不激烈,孙皓看到大势已去之后,同样仿效蜀汉刘禅的做法投降,虽然在投降之后,面对司马炎嘴皮子还比较硬,表现出牛皮哄哄的样子,但也同样心安理得的过他的安乐日子,对西晋政权同样没有任何危害。既然没有危害,那何不做过顺水人情,都善待他们呢
三是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人才的吸引。司马炎虽然在武力上征服了三国,但要想政局稳定,国家发展,那是需要人才的,当年,邓艾平定蜀汉之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邓艾在未报司马昭同意之后就采取安抚政策,这样,蜀汉政权能够在被消灭之后迅速稳定,这其实主要归功于在对待后主刘禅方面。所以,三国归晋之后,天下并没有不稳定因素出现,避免了国家再度陷入混乱的可能。特别是,虽然天下归晋,但北方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政权虎视眈眈,虽然这些政权表面上臣服于西晋,所以,采取安抚政策,同样有利于臣服北方政权。
司马炎是怎么死的
司马炎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沉溺女色,纵欲过度。公元272年,太傅贺邵曾劝谏司马炎:国家没有足够的物资钱粮储备,而陛下的后宫中就有1万多人需要奉养。虽然后宫之人不都是司马炎的.嫔妃,但是管中窥豹,也可见他的女人数量之多。而在公元273年,司马炎又下令选秀,为他充实后宫的嫔妃。司马炎喜好女色的程度由此可见非同一般。
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之后更是荒淫无度。次年,在还没有彻底的稳固在东吴之地的统治之时司马炎就派军将吴皇孙皓的后宫女子押送回晋都洛阳供自己淫乐。如此,司马炎的后宫女子数目逾万人。用《史记》评价秦始皇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的文字来描述司马炎的好色正好恰当。
后宫女色如此之多,司马炎就是单单看名录也看不过来啊,于是每日临幸哪一妃成了难题。不过司马炎想出了一个奇葩的办法,他命人弄了一辆羊车,他坐于其上,让羊自由走动,羊走到哪一座宫殿,司马炎就在此夜宿临幸。后宫中的女子为了得到司马炎的宠幸,费尽心思用各种办法吸引拉车的羊,搞得不得安宁。
司马炎如此的荒淫无度,也使得他纵欲过度,早早的亏空了身体,所以在55岁时病逝,正如《资治通鉴》记载极意声色,遂至成疾。
晋武帝司马炎所生长的环境本就是一个政治家族,受其家族的影响,他在政治上有着很强的野心,所以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司马炎像曹丕学习,让曹奂把皇位交给他。就这样晋武帝司马炎诞生了。当上皇帝后的司马炎,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甚至开创了一代盛世,但最终因为他贪图美色、享乐,纵欲过度,身体越来越差,在公元290年去世了,留下的是混乱的朝野。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
司马炎的父亲是司马昭,母亲是王元姬。司马昭是曹魏权臣,王元姬则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礼。在王元姬的教导下,司马炎也是一名温文尔雅,举止从容的有为青年。
司马炎创立了晋朝之后,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还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来发展生产,并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禁私佃客。又让蜀吴地区的人民,北往,充实北方,废除屯田,改为州郡编户。
晋武帝司马炎鉴于曹魏末期为政严苛,风俗颓废,生活豪奢,于是自我节俭,起到表率作用。重视法律,亲自向百姓讲解法条法令,亲身听讼录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