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合璧亮美文欣赏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记叙文中使用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晶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虽然,双线结构在我们平时写作中比较少用,但这种双线结构形式的作文,其实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双线结构,常见的有三种……
双线合璧亮美文欣赏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记叙文中使用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晶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虽然,双线结构在我们平时写作中比较少用,但这种双线结构形式的作文,其实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双线结构,常见的有三种:并行式、寓言式、包容式。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效运用,就会使我们的文章显得丰厚、深刻。
在并行式双线结构中,联缀文章的两条线索往往是并列存在,平行发展的,文章中出现的两个事件具有同等的地位,它们不论是同向映衬,还是反向对比,都共同指向文章中心,更强烈、鲜明地表现文章主题。如张锐的《生活的境界》:
许多年后,当我捧着一杯碧螺春,静静沉浸在氤氲的荼香中时,一定会记起老爸在阳台上用荼话茶语开导我的那个遥远的午后——那时,他端着碧螺春,嘴角不时扬起一丝微笑,文绉绉地说:“生活之于我的境界,乃是一杯碧螺春。”
门被我猛地一关,把一直忙碌在厨房里的老妈着实吓了一跳,于是隔着门缝我听到她的不满:“你这个小丫头,今天又和谁吵架了,你那臭脾气,真该改改了,真不知道你像谁,我和你老爸都是好脾气,怎么生出你这个暴脾气的小公主。”(第一一条线索出现。)
我捂着耳朵不听,索性关上了收音机。
“又到《读书时光》了,今天我们读一些和茶有关的小品文。”主持人陈静念道,“周作人在谈茶随笔中说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完之后,再去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悠游却断不可少。”(第二条线索出现)
门依然没有开,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纠结了好久,暂时平静下来。隔着门缝传来老妈在厨房里奏响的一段锅碗瓢盆交响曲。心里想,真不该把火发到妈妈身上。
“荼道的意思,简单说来,”主持人顿了顿,“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现世的不满里,享受一点美与和谐。”
门开了,爸爸下班回家一定听了妈妈刚才一顿唠叨,问我到底怎么了。我转身扬起笑容说我没事了,可眼角的泪渍骗不了老爸。他走进厨房又端了一杯茶,拉着我在阳台上坐下来,又是一个午后,阳光暖暖的,指尖滑过皮肤都能溢出阳光来。终于,我哭着道出了我的委屈和迷茫,老爸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插一句话,我终于停止了话头,望向钟表,整整一个小时,我的天,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主持人道:“《雨天的书》序中说,在这样的时候,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情。”
老爸看着我,端起茶让我喝一口,然后问我:“你品到了什么”?我摇了摇头,因为我只是感到荼有点凉了而已。老爸笑着说:“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这杯茶而已,苦涩中带点甜,你的失败和挫折只是它的一种调剂,让你不至于被甜迷失了方向。要想不被它困扰,你需要一种境界,一种生活的境界,就是冲淡平和,宠辱不惊,静看花开花落,闲看云卷云舒。有时候,你需要的是一个微笑,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而已。”说完,老爸摸了摸我的头,用手轻轻擦拭我眼角的泪水,我笑了。
我抬起头,阳光明媚,又打开收音机,收音机里传出主持人熟悉的语调,“茶禅一味,禅茶一味”,听到这句,我端起碧螺眷,轻轻啜一口,笑着对老爸说:“生活之于我的境界,也是一杯碧螺春”。(双线合璧,体悟出更高一层的生活的境界。)
文章采取双线结构:一条线,是叙述受了委屈的“我”,在老爸以茶为喻的寥寥数语开导后,对生活境界的理解;另一条线,是茶语茶话茶道这条线索,也是叙述的重点。关收音机的细节,使主持人读书话、谈茶语的情节在茫茫电波中延续,既可借茶语茶道来遥遥映衬老爸最后的有关茶的生活感悟,情节上又顺理成章。最后,借“我”打开收音机及喝茶的情节,双线合璧,“生活之于我的境界,也是一杯碧螺春”,卒章显志,茶香袅袅。
在寓言式双线结构中,寓言性材料的发展与故事相合拍,把故事的许多内容和情感,蕴含在寓言性材料中得以表现,使主题显得丰厚而有意味。如陈泽宇同学的'《让子弹飞》
当撞针撞击雷管,弹头以亚音速穿过枪膛后,在膛线的指引下,它螺旋加速向前飞行,在它击中目标前,它的路线是螺旋线型,而不是直线!
为什么子弹会以螺旋线的方式前进呢?那会使它损失大量的能量而减少很大一段射程,但对于枪手而言,他的最终目标往往是一个物体,而不是一个点,使子弹螺旋行进的路线,即使有所偏差,却也能射中目标。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人生最终的路只有一条,但其间岔路也很多,缠绕交织。在这路上,有时指路牌或许能指引你走条捷径,但是,由于你可能会不在意去领略这一路上的风景,那你怎能珍惜、怎会后悔、又怎知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许,有时,你知道捷径在何方,但是,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牵引你走向别处。捷径之外,一片山穷水恶、喑呜嘈杂,而旁边就是落英缤纷,芳草鲜美。因此,很少有人会顺着他们既定的轨道往前走。
枪膛越长,膛线越密,子弹的射程越远。大智之人,往往在年轻时拥有很强的求知欲,勇敢地尝试,积极地探索,不为做过的事而失望,只为未做的而后悔。这样,在年老之时,他才能思想充实,见多识广。当别人在为某一事物而不明、惊奇时,他能笑而不语,处变不惊,这样才能心如止水,或许,这才是大智若愚的真正原因。
其实,无论如何,我们的生命之路就这么长,你我无能改变它的长度,那就试看拓展它的宽度与厚度,以增加它的质量吧。电影《让子弹飞》中,张麻子说:“一个土匪,遇到一个恶霸,多简单的事儿!”可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非要横生枝节、变数丛生。那不如顺其自然,说不定,收获会更多。
每个人都有梦想,而能实现多少,完全取决于你的生命之舟能承载多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放弃捷径,它会让你错过很多。
人生的路,岔路很多,但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所以,走捷径只是变相地缩短你的寿命而已。不必着急,不必惊慌,走累了,席地而坐,掬一口山泉,一路前行,一路高歌,侣鱼虾,友麋鹿,挟飞仙,遨游人生的灿烂星空。就像张麻子所说的那样:“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作者很有思想,很会写文章。作者从生活现象(枪的发射)人手,牵出一条线索,找出议论的话头,进而阐发观点,过渡到热门影片《让子弹飞》,然后对人生进行论述,可谓“四两拨千斤”。议论凝练,见解独特,可以称得上是一篇优秀作文。
而包容式双线结构,是最常见的双线结构。故事的发展,一般以一条线索为明线,另一条包容在其中的为暗线。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一般是故事发展的情节,在表面用来穿针引线的线索。)相对来说,暗线要从文章的分析中才能得来,它也是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暗线有很多种,可能是人物的心理变化,可能是在某个时代下社会思想意识的变更,还可能是贯穿始终的关系等。如崔洁同学的《一个小兵的告白》。
“就这样死去吗?……不,不,不能。我一定要把近来的经历告诉后人。”
我生活在明朝末年,乃土生土长的扬州人民。此时,清兵正在肆虐于明朝土地,大明政权已摇摇欲坠,风雨飘零。于是,我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军人,我的职责是城上巡逻。快一个月了。我每天站在城楼上,目眺远方,侦察敌情。每当换班时,我便脱下沉重的铠甲,拿起兄弟们带来的面饼,和着凉开水,狼吞虎咽地大吃一番,然后,和衣而睡。
一天,我正眺望远方,这时走来一貌似秀才者。我吼他下去,他莞尔一笑:“为什么?”
我横眉冷对道:“为什么?因你并非军人,且此乃军事重地。”
“难道不是军人就不能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么?”他激动地说。
“当然可以,但不是这儿。”
“并非军人可以杀敌,国难当头之时,人人都可以在前线为国杀敌。”他凛然正气。
“这,这……”我一时语塞,他的手落在了我的肩上,拍了拍,和蔼地说:“记住,即使是平常的老百姓,也可以在前线出一份力,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无论谁,都可以上前线。”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来,我才知道那人竟是督师史可法,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英雄,一个被贬却心系国家之人。从此,他常常和我们在一起,共同处于阵地的最前沿,和我们谈笑风生,商讨破敌的良策。他倒不像是文官,更像个虎虎生威的将军。我将此事告诉了我的父母亲戚,大家都沸腾了。不过几天,全扬州城都沸腾了,争相一睹督师的风采。而且,其他偷偷溜走的士兵又全都回来了,投入到保卫扬州的战斗中。
连退职武将樊大刚都来了,听说他的母亲为了不让他惦念,竟一头撞死在石碑上。当兄弟们说到这个消息时,我不由得将头仰起,遥望苍天,尽量不让自己的眼泪滑落下来。
时光飞逝,我们死守扬州城几个月后,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将士们也渐渐处于疲惫状态,但史公仍然没有放弃,誓死守卫着扬州城,精神高度集中。
今天,没有太阳,天空一片阴霾,笼罩着大地。俯视城下清军的千军万马,我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心知敌人肯定要破城了,城外的敌军喊话说:“只要史督师肯投降,金银珠宝,高官爵位,应有尽有。”此时,我的心悬了起来,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唯听到史公哈哈大笑道:“史某承受不起,史某连命都不要了,还要这身外之物干吗呢?”好一个身外之物,我向史公投去了钦佩的…瞥。
敌人终于被史公的言语激怒了,开始疯狂地攻城。只听到史公大吼一声:“宁做刀下鬼,不做亡国奴。临死有何惧,偷生有何欢?”史公的话将我们的斗志点燃,兄弟们与敌军奋力厮杀着,最终由于寡不敌众,城门被破。
然而,兄弟们并没有退却,在史公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巷战,甚至肉搏。很多兄弟倒在了血泊中,但我和其他兄弟仍然一往无前,冲向敌军,视死如归,拼命挥刀,砍杀敌人。忽然,一枝利箭飞射而来,正中我的心脏,我用尽最后一口气将身边的敌兵砍倒,回望督师,他仍提着剑,砍杀着前行。我微笑着,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一个声音在耳边回荡:能与史公共事,此生无憾,我心无悔;能与史公赴难,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此为作者在参观史可法纪念馆后的一篇随笔,对历史事件作了独特的理解。作者不落窠臼,以小兵的回忆为明线,以史可法的故事为暗线,暗线包容在明线之中;或描写,或叙事,或联想,都以自己独有的视角,向读者讲述那个遥远而经典的故事。
总之,在记叙文中,采用双线发展方法叙述事件,可以拓展事件的时空跨度,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多彩。运用双线发展方法叙事,不论是明暗两线推进,还是同质两件事并行推进,或两件事交叉推进,都要注意两件事间的联系,即一定要选择好两件事间的联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