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那年 随笔 读书

管理员

摘要: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通用20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岁那年》读书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通用20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岁那年》读书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

  《十岁那年》的作者赖清河出生在越南,随父母迁居到美国。看了这本书我有许多的感慨分享给大家。

  主人公河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家乡有她所熟悉的生活和各种传统,她的木瓜树和那些热情的朋友。但这一年,战争的硝烟使河的一家不得不离开美丽的家园,搬往美国。这一次意料之外的出行让她的人生从此天翻地覆。然而,适应新的环境是那么困难,新的食物、新的邻居、新的同学,一个全新的城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河的3个哥哥和母亲在美国找到了工作,河也继续上学。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感到极大的震撼和痛心。河和我年龄相仿,而我们一直在祖国的保护下和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而河和她哥哥们在战争的硝烟中和子弹的飞舞中成长。要知道,河的一家在船上逃难的过程中,食物是多么的紧缺。最好的时候,早餐、午餐和晚餐只有一个硬邦邦的饭团和一口水。对于逃难的人来说,有饭团吃已经是上帝给他们的恩惠。

  记得,我小时候不喜欢吃饭。有一次不想吃饭,就偷偷去阳台把饭倒掉一半。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觉得没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就感觉很惭愧。对比河他们的处境,我们现在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丰衣食足、无忧无虑。可想而知,战争几乎催毁了一切。孩子失去父亲,母亲每天担心受怕,年长的哥哥各有各的打算,最小的女孩心中充满了迷惑。而且,小女孩还要看别人脸色行事。像那个年龄不是应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玩耍吗?是的,但是战争破坏本应该美好的生活。

  作者用自己童年的事迹告诉我们,战争带来的是痛苦,但在战火中的人们是坚强、乐观和善良的。我要向河学习,学习她乐观面对生活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2

  十岁那年,我们都在做什么呢?或许有些人去了国外,有些人在忙着培训、比赛。大多数的同龄人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下面这位女孩---金河,她在十岁那年,却经历了战争。

  暑假里,我阅读了赖清河阿姨著作的《十岁那年》。故事的主人公金河是一个活泼、善良的小女孩。因为战争移民到了美国,在学校里受尽欺负。金河原本活泼开朗的性格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直到最后,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振作起来,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赖清河阿姨用一个十岁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她的幸福和哀愁。比如战争来临时人们的恐慌,逃难过程中家人的苦楚,移民成功后寄人篱下的凄凉,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时的无助等等心理感受。尤其是描写战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暑假里,我也留意了一下新闻。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因为资源掠夺、因为宗教信仰等等原因还在爆发战争。在战争中受伤害最深的就是妇女和儿童。儿童是世界的未来,若没有了儿童,人类便没有了未来。希望每个国家不要因为一点资源而发生战争。全世界要和睦相处,让绿色的橄榄枝长满全球,世界永远和平!

  今天,我读了《十岁那年》这本书,这是一个伤心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十岁女孩河居住的国家遭遇了战争,为了活命,河和家人被迫离开了美丽的家园,搬往美国南部,在国外安居乐业。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妈妈要养四个小孩,爸爸下落不明,一家五口人在外国寄人篱下,艰难度日。河在学校里受尽欺负,原本活泼开朗的河,变得胆怯迷茫。直到最后,河才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振作起来,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3

  《十岁那年》是世界范围内、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以诗歌体裁创作的小说,作者是越裔美国人赖清河。它不似诗集有饱满到外溢的澎湃激情,也不像普通的小说,可以用大的篇幅来铺陈情节。看这本书就像是听一个孩子讲心灵成长的故事,语言直接、干净、简单。读完全书,我难抑激动,为故事中的主人公面对困境所展现出来的坚强而感动。

  书中的主人公叫河,是一个10岁的越南小女孩,因为战争,妈妈带着她和三个哥哥一起逃到了美国的阿拉巴马。在这里,河克服了困难与挫折,适应了新的环境,并融入到新的生活之中。

  这本书共有四个部分,分别为“家园”“在海上”“阿拉巴马”和“从现在开始”,正是她从家园逃到阿拉巴马,并接受新生活的过程。河用她的视角来讲述她的幸福与哀愁,比如战争之前家乡的美丽、战争来临时人们的恐慌、逃难过程中家人的苦楚、移民成功后寄人篱下的凄凉、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无助,以及终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和鼓励下自强的满足。虽然语言简单,也没有渲染痛苦,但读到这些故事的时候,还是让我感受到战争对河的伤害。

  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首先我庆幸自己身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没有战争的祖国是如此美丽。我也庆幸自己始终都有家人的陪伴和守护,而不像可怜的河,很小就失去了父亲。其次我也很佩服河的坚强,在面对生活中的如此坎坷的时候,还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后我觉得我真的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勇敢地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困难,始终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我很幸运能够读到这本书,也很幸运能够同河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4

  看见了《十岁那年》这本书,我今年也十岁我一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就把我给吸引住了。我聪明伶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非常爱我。这本书写的也是十岁,十岁那年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故事是从一个叫金河的十岁小姑娘,她家乡的传统节日泰特节开始。她和英俊、温柔却永远只在照片上的爸爸,坚强勇敢美丽的妈妈,还有三个性格各异的哥哥一起迎接新年。但是在这一年,战争摧毁了他们的家园,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河和她家人被迫离开了家乡,迁移到了美国南部。为了适应新环境、新的事物、新生活,新的邻居、新的同学、一个全新的城市,还要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金河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最后终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变得自强聪明有自信。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金河十岁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感到心酸。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经历了战乱、漂流、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城市,新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和谐,那么美好。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遭到邻居的排斥和攻击。语言不通,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连吃饭都躲在厕所里。金河是懂事的,在学校里经历的挫折,回家只字不提,不让家人为她伤心。我们的生活很平静安宁,校园生活很充实、有趣充满了欢乐。和书本里的金河相比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战争太残忍了,一场战争的发生会夺去无数鲜活的生命,会摧毁美丽的家园,更加会破坏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5

  暑期里第一眼看到《十岁那年》,我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我今年刚好十岁,我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非常爱我,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弟弟。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十岁,十岁那年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这本书。

  《十岁那年》是越裔美国作家赖清河写的。故事的主任翁是河,她是一位十岁的小女孩,她生活的家乡有各种传统习俗,她有热情的朋友,还有那棵木瓜树。

  河十岁那年,家乡发生了战争。河的爸爸是海军,他在战争中失踪了,随后,河的一家跟随爸爸的朋友宋叔叔来到关岛,多亏了河的哥哥,河一家才有了个担保人,全家来到了阿拉巴马。但是在这里的生活并不是很顺利,河在学校经常被别人欺负,还好有哥哥保护着她。通过她自己不懈的努力,河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新邻居慢慢接收了她,她的可爱和阳光使得她在学校里也交到了好朋友。

  不幸的是,突然有一天,河的妈妈得到了噩耗:河的爸爸去世了,妈妈伤心不已。妈妈因为不想孩子们有效的心灵收到打击,她选择独自承担这份痛苦,但河还是知道了爸爸的事情,她祈祷爸爸在新的地方开开心心的生活,希望妈妈能有更多的笑容。

  看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战争太残忍了,一场战争的发生会夺去无数鲜活的生命,会摧毁美丽的家园,会破坏人们幸福的生活,我更加感动于河的家人之间相互理解与支持。

  河是让我敬佩的,经历了那么大的波折,她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坚强地面对一切,重新找回了自信。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6

  我的童年是多彩而美好的,但《十岁那年》的作者——赖清河,她却在童年中经历了一场美丽而坚强的成长蜕变。

  文章先是讲了赖清河从小没见过父亲一面,又讲到她的家乡被侵占,经历了种种的磨难,但她始终都用坚强乐观的态度对待。

  她的家乡被侵占后,一家人到美国生活。赖清河总在美国的学校受到嘲笑,而老师也总低估她的学习能力。因为受到嘲笑,她也曾自卑过,后来,老师的谈话又使她回到从前的乐观和坚强中。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从这本书里还是感受到了战争对儿童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十岁那年》不仅让我读到了新的故事,还学习了新的写作方法。

  这是一本以诗歌形式为体裁的小说,作者的写作手法简洁而平易,情感真实而纯净,读完以后,似乎让人看到了十岁的作者,天真、坚强、可爱。

  我今年也十岁了,我的生活充满歌声和欢笑,我不能真正感同身受作者的遭遇,但要学习她的乐观坚强。在今后的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7

  “越是弱小就越要发展证明我们自己已经成为中国强大。”这是《十岁那年》中主人公金河的心声。

  我喜欢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是我被它美丽的封面所吸引,一个小女孩抱着树,远远地看着,她在想什么? 我等不及要打开这本书了。

  正如我所料,这个故事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真的很佩服故事的主人公金河,她多么幸福啊,爱她的家人,有趣的同学,亲密的朋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战争爆发了,一切都成为过去,金河一家被迫逃到美国,成为难民,从 abc,我真的为金河感到难过,害怕她的悲伤,对世界失去信心。但我错了。Jinhe 从痛苦中复活了。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从不退缩,但更加努力向上,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孩,我想,我们应该像金河,面对困难,从不放弃,相信自己,克服自己。

  当金色的河流啃食着船上散发着恶臭和坚硬的冷米球时,我在西餐厅吃了饭;当金色的河流在寒风中颤抖时,我在温暖的书房里静静地阅读。

  没有进行战争的年代多么一个美好!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日子,没有战争,不要像金河一样到处乱跑。面对困难,也要相信自己,相信天空永远挂着美丽的彩虹。

  我喜欢这本书,也喜欢金河,她面对生活困难,勇敢、坚强的精神文化值得研究我们可以学习。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8

  我读书,我收获,我成长。大家好!我是四(3)班的林奕昕。今天和大家分享《十岁那年》阅读心得体会,它的作者是越南籍美国人赖清河。与其说这是本书,还不如说是一集诗篇,因为这本书以诗意的写作手法和简洁纯净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坚强的女孩在面对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时,所经历的心灵成长和蜕变。

  小说的主人公河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家乡有她熟悉的生活与各种传统,有她热情的朋友,还有一课木瓜树。但是这一年,一场因战争而起的旅行却让她的生活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河与家人被迫离开了家园,搬往美国南部。然而适应新环境让河遇到了许多困难。最终,河融入了新世界,重新变得聪明和自信。虽然,河的十岁经历了许多困难,被新同学嘲笑,还失去了爸爸,但她没有绝望,没有万念俱灰。她开始学着勇敢起来,接受事实,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处理与同学的小纠纷,而不再总依赖妈妈。河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坚强的孩子。

  和很多名著放在一起,也许《十岁那年》就像海洋里的一朵小浪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它却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战争来临时人们的恐慌,逃难过程中家人的苦楚,移民成功后寄人篱下的凄凉,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时的无助等等心理感受。

  我庆幸生于一个和平的年代。感谢我的祖国,给我一片慰蓝平和的天空;感谢老师和同学,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翱翔;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陪我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9

  我有一大堆书,其中我最喜欢《十岁那年》这本书。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河十岁的时候,一场意料之外的旅行,让她的人生翻天覆地。河和家人被迫离开了美丽的家园,搬往美国南部。然而河总是不能融入到这个新的世界来。我仿佛在河的眼睛里看到了悲伤和希望。悲伤——她的故乡不在了。希望——她的爸爸快些回来。可当她知道她的爸爸走了以后,她的心情是如何的?我只记住了谁也不愿意听到的话“完了,家园完了。”

  这本书我读了好多遍,也没能悟出个道理来。那灰白的图片,加上淡淡的油墨味,很是让我喜欢,但是,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上帝对河一家如此不公平啊,我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啊!我要是能穿越时光把河接到我们国家来生活该多好啊!可惜,这一切只能作为幻想。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0

  漫无边际的草地和蓝天相拥,棉花糖一般的云朵幻化着各种形状游走在天空,一棵清瘦的树和小女孩相互依偎着,我仿佛听到了树叶沙沙地哼着小曲儿,小女孩紫色的裙摆在风中舞动。我瞬间被书架上这本书的封面吸引。

  《十岁那年》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10岁:和弟弟一起各自戴着头盔舞着大铲子,妈妈气得眉头紧锁;在农村老家扔一个小炮吓得一窝鸡四处逃窜,爷爷在一旁笑着骂骂咧咧。书中的十岁是否也和我一样无忧无虑,我揣着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结果却让我始料未及。

  清河,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十岁未涉世的小女孩。她有一个英俊温柔却永远只在照片上的爸爸,一个坚强勇敢美丽的妈妈和三个性格各异的哥哥。她有熟悉的家乡,熟悉的生活和传统,熟悉的朋友,熟悉的木瓜树。

  她应该和我一样,觉得童年就该是这样的吧!但战争摧毁了她生活中的一切。

  战火摧毁了她美丽的家乡,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包括她挚爱的父亲。清河来到了一座新的城市,有了一个新的家,一所新的学校,一个新的班级,一位新的老师,这一切的新不是她满心欢喜的新生活,而是陌生的恐惧。十岁那年,她尝到了寄人篱下的苦楚;十岁那年,她被迫学会了看陌生人脸色;十岁那年,她完全告别了原来那个活泼开朗的自己。

  《十岁那年》的故事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清晰的厌恶,也让我对家人爱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感触。最终,让清河重新振作起来,找回生活信心和勇气的,是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小主人公清河从一开始在学校经常被同学们取笑,到有了华盛顿小姐无私的帮助与结交到新朋友。她渐渐适应了新的一切,也慢慢重新找回原来那个聪明自信的自己。看见书本封面上那个清河,自信地遥望未来,我松了口气,会心一笑。

  十岁的我读着《十岁那年》,懵懵懂懂地体会到,原来幸福不一定是生活的常态,童年不一定都是糖果的味道。

  十岁的我读完《十岁那年》,我的心如落叶般飘摇。原来,家人的爱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未来人生路上遇到每一次磨难,我想像清河那样,站在风中,坚定地向未来招手。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1

  一缕清风拂过我的面颊,小鸟“叽叽喳喳”的唱着歌儿,周末的早晨总是那么的惬意。此刻,我正坐在书房的窗边,拿起这本《十岁那年》,慢慢的品读起来,渐渐地,我被这些优美而悲伤的文字吸引了。

  “河”是一个十岁的女生,家乡有她所熟悉的生活,她热情的朋友,还有她亲手栽种的木瓜树。但是,这一年,一场战争打破了美好的宁静,她和家人逃难来到了美国。在美国,她无限憧憬的美好很快被击碎了,事实是她不太能融入这个新的“世界”,特别是语言不通,造成的沟通障碍,成了笑话。可是,坚强的她仍然百折不挠追寻自己的梦想,最终实现了美丽而坚强的成长蜕变。

  “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从家乡的幸福生活,再到适应美国的艰难处境,充分感受到她坚强的意志力,因此让我想到:在这个世界,任何有成就的人,无不是有着坚强的意志和持续向上的斗志。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创作出豪迈气概的《命运交响曲》;海伦凯勒双眼失明,写出了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励着多少生活在黑暗的人们看到的希望的光明;司马迁一生坦荡,却惨遭“腐刑”,之后,他闭门谢客,潜心研学,才著有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平常的学习状态,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坚持性不够好,特别容易打退堂鼓,细致度不够,时常因为审题不够严谨失分,这都是学习中的大忌。还记得初学钢琴,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繁杂的学习和弹唱,都让我感觉前路漫漫,没有终点,煎熬至极……。无数次的想放弃,无数次和妈妈闹情绪。现在想想,和《十岁那年》主人公“河”的坎坷经历比起来,我能够在和平盛世下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各项技能,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人了。“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我想,我真的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来充实自己了。

  在金色的夕阳下,我恋恋不舍的放下了这本书,书中的情节,书中主人公的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十岁这年......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2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十岁那年》,那场特殊的旅行,那美丽而坚强的成长蜕变让我难忘。

  《十岁那年》是越裔美国作家赖清河所写的一本诗歌体裁的小说。

  书中讲述了一个十岁的越南女孩金河,在家乡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她有着一棵大大的能接满果实的木瓜树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蒂蒂,英俊的爸爸,坚强的妈妈,乐观聪明的哥哥,无忧无虑的她却在十岁那年被战争改变了命运。失去了父亲,母亲变得每天担惊受怕,她被迫离开了热爱的家乡,一路逃难搬到了美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初到美国的金河有着种种的不适应,对英语一窍不通她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看陌生人的脸色,在学校里受尽欺负。好在最后她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惶恐,在家人的帮助下战胜了自己,同时也再次收获了友谊。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又变回了那个活泼开朗的金河……

  书里的每一首诗都不长,但每首都写得很美,很真实。仿佛透过这一首首小诗,我能看到金河的内心,那些不舍、那些彷徨、那些悲痛、那些坚持、那些勇气和那些快乐还有那颗期盼着和平的心。

  看着金河记录下来的字字句句,我也同时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它给多少无辜的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让原本快乐幸福的人们失去了亲人朋友,失去了昔日的家园。不论大人还是孩子,每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心里都会蒙上一层巨大的阴影。看着金河的痛苦和迷惑我认识到和平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了家园,没有了安全感,还谈什么快乐,谈什么理想,原来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当我读完这本书我又被金河的坚强与勇气所打动,十岁的她教会了十岁的我,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时,要学会坚强地去适应它,而不是去选择封闭自我逃避它,只有用一颗坚持并快乐着的心去蜕变自己,才能拥有更加精彩和完美的未来!

  谢谢你,金河!是你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十岁,一个令人深思的十岁!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3

  书是人类的伙伴,没有书,就没有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本书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变聪明,一本书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冒险,会让我们变勇敢,下面我享受书里的故事。

  我看的书名《十岁那年》它出自于美国的赖清河。讲述了金河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她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她和英俊、温柔却永远只在照片上的爸爸,坚强勇敢的妈妈,还有三个性格各异的哥哥住在一起,家乡有她所熟悉的生活和各种传统,她的热情的朋友,还有那些木瓜树。但是这一年,一场意料之外的战争却让她的人生从此天翻地覆。金河和家人被迫离开了美丽的家,搬往美国南部。然而,适应新环境是那么,新的语言、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一个全新的城市……最终金河会融入这个新世界,重新变得聪明和自信。生活在家乡的幸福日子,到适应美国社会的艰辛经历,金河依然没有放弃。最后终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和鼓励下变得自强、聪明有自信。

  看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分,战争太残忍了!一场战争会夺去无数的生命,会摧毁美丽的家园,更会破坏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园。金河十岁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感到金河是那么的勇感,面对困难没有退缩,在困难面前从不放弃。

  读了这本书时我懂得了要向她学习,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懂事,热爱学习。你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更加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4

  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闲暇时,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十岁那年》,它是越裔美国作家赖清河的著作,其中一篇《在海上》我特别喜欢。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越南的十岁小女孩,名叫金河。在1975年,越南南北发生战争, 战争摧毁了她的家园, 金河和她家人为了避难不得不离开家乡,她和哥哥在母亲的带领下坐船前往美国。在海上漂泊的日子里,因为逃难船只的简陋,她们大多数时间都要呆在黑暗无灯的船舱,并且缺乏生活用品,每天每人只有一个又黑又硬还带有霉味的饭团和一小杯淡水,同时船上还没有厕所,天啊!真是难以想象。只有到了入海口,才能补充食物和淡水,才能吃上新鲜可口的白米饭。小金河平日特别爱吃零食,她特别思念锅炒椰子脆、香蕉酥角酱……但是狭小的船上又哪有这些美食。过了一段痛苦的日子后,小金河和家人们凭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积极为未来做准备,她每天向光哥哥学英语、向武哥哥学习武术……痛苦但坚强的生活着,终于到达了她们心中的天堂-美国。

  书中的故事虽已完结,留给我的却是思绪万千。我不禁想到现在因新冠肺炎病毒横行而自觉隔离在家的我们和作者当时的处境有好多相似,同样每天只能待在狭小的家里,每天吃的最多的就是萝卜白菜,不能上学,不能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但是我们听国家,听老师的话,在家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家每天坚持锻炼,自己学习做饭,自己学习洗衣等等,我们和小金河相比,不知幸福多少倍,起码我们不出门就能知道外面的事,起码我们还有新鲜蔬菜,起码我们还有老师通过网络每天辅导我们学习……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过。我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十岁早已过去,不会再回来,看到小金河的经历,我更觉得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充实的过好每一天。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5

  主人公是个十岁的小女孩--金河。

  在她十岁那一年,一场战争打破了安宁的生活,战争的气息是不会最早被孩孩子们捕捉到的。但是战争依然伴随着炎热的夏天到来了,金河也慢慢明白了战争的恐怖。母亲每天担惊受怕,年长的三个哥哥们各有各的打算,最小的金河心中充满迷惑。最终,在爸爸的好友宋叔叔的帮助下金河一家5口坐上了逃难的轮船。在逃难的路上,虽然金河和三个哥哥每天苦中作乐,但背井离乡的惶恐已经开始侵蚀金河的心灵。

  在新学校里金河受尽欺负,原本活泼开朗的个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最后金河才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读完后,我发现这本小说是以为数不多的以诗歌体裁创作的,而且这本小说是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写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孩在向我讲诉她童年的忧伤和快乐。我觉得这一本书应该给大人们看看,让他们感受一下战争对孩子的伤害。我希望今后的世界是和平的,是快乐的,是充满笑声的。

  这是用简单、明快的节奏;诉说着并不轻松但依旧充满希望的故事。推荐大家都去看看,它会打动你的内心。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6

  翻开这本书,我就深深的体会到它的与众不同。

  它的不同,在于文字的载体不同。没有大段大段的文字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竟然是一段段的诗歌。虽是诗歌,却不似诗集中有饱满的外溢的澎湃激情,语言十分简单、朴素。寥寥几行,以及为简洁的话语叙述出来,但能清晰的感受出字里行间满满的真挚的情感。整本书,是以主角金河的日记作为视角,以她的记录,她的想法,去了解她的成长。

  河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但在这一年,一场战争打破了所有的一切。河和家人被迫离开了美丽的家园,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离开了她热情的朋友,离开了木瓜树······他们搬往了美国南部。然而,融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是那么难,新的一切,让河无法适应,甚至倍受欺凌。然而最终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河开始了新的生活。

  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被班里的同学欺负······一系列的事情使河原本开朗的性格受到了极大的改变。但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河又重新变得自信何聪明。在河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刻刻穿插着愉快与忧伤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让人既想哭,又想开怀大笑。透过小女孩的视角,书中的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哪怕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也能将嘴角微微上扬。

  简单、明快的节奏,孩子纯净的语言,叙述着一个并不轻松却充满希望的故事,这就是《十岁那年》。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7

  在简短的诗词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和书中静静流淌着的文字交流。短短的句子,一行一行的文字,一段一段的故事,一章一章的波澜,就那样被作者简单而纯净的叙述出来。

  不似诗集有饱满得外溢的澎湃激情,也不像普通的小说可以用大篇幅来铺陈和牵引。《十岁那年》的情感很纯朴,语言没有那么多的修饰,故事情节推进也很迅速。看这本书,其实就是听一个孩子讲故事,孩子用它最干净最简单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心灵成长的故事。

  小说的因为行文流畅,语言简单,所以诗歌所表达的情绪也就特别直接和彻底。当文中的"我",也就是小女孩金河,用她的视角来讲来讲述她的幸福和哀愁,比如战争之前家园的美丽。战争来临时人们的恐慌,逃难过程中家人的苦楚,移民成功后寄人篱下的凄凉,上学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无助,终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和鼓励下自强的满足。当这些故事一个一个展现在我们面前时,诗歌的语言让我们觉得美丽的更美丽,忧伤的更忧伤。孩子不会不会去渲染痛苦,然而字里行间的痛苦却会让看书的读者,尤其是大人们,感觉到战争对孩子的危害。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看完这本小说,每个读者都会认真地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简单,明快的节奏,孩子纯洁的语言,叙述着一个并不轻松但依松充满希望的故事。这就是《十岁那年》。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8

  暑假期间,我读了《十岁那年》这本书,它用的是叙事诗歌的形式在描绘一个故事。它获得了纽博瑞儿童文学银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被列为常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

  文中的女主人公小女孩金河在用她的视角来讲述她的幸福与哀愁,当这些故事一个个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诗歌的语言让我们觉得美丽的更美丽,忧伤的更忧伤。

  小女孩金河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她有三个哥哥——光哥哥,武哥哥,魁哥哥。光哥哥对她说,他记得,金河出生的时候又红又胖,像只小河马。他第一眼见到她就想到了这个名字——河。魁哥哥说金河是妈妈的尾巴,因为她和妈妈总是形影不离。

  在金河的爸爸去执行海军任务离开家时,是在金河一岁时。他驻扎在距城市南边一小时路程的第一战队,是被一辆助动摩托车抓走的。这就是金河的家庭所知道的全部。但是当大家知道爸爸再也回不来时,他们不再祈求爸爸平安,而是祈求他得到永恒的平静。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战争的气息是不会最早被我们捕获到的,所以大战临头的时候,孩子们关心的还是已经到来的新年以及他们种下的水果和花草,没有战争的祖国是如此美丽。不过,当孩子逐渐意识到战争到来的时候,战争似乎摧毁了一切。孩子失去了父亲,母亲整天提心吊胆,年长些的哥哥各人有个人的打算,最小的女孩心中充满了迷惑。战争就是失去亲人、家园、故乡。

  逃难的路上,虽然我们可以苦中作乐,但是离乡背井的惶恐已经开始侵蚀孩子的心灵。接下来的寄人篱下,让小女孩学会了看陌生人的脸色,战争使人们内心深处充满了对陌生人的恐慌与胆怯。在学校里女孩受尽欺负,原本活泼开朗的个性渐渐变的自闭又自卑,战争是对在成长中的孩子心理无法弥补的创伤。

  幸运的是小金河遇到了一群善良的人们,他们帮助她振作起来,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使她一步步走出战争的阴影。

  这本书让我从一个个的平凡的生活片段里,看到金河面对战争,从开始的迷茫无助到后来的惧怕胆怯,看到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那些失去的和拥有的美好,使我看到战争的冷酷与残忍,人类对于和平的追求从一开始就不曾改变过,可是,面对战争,普通的百姓除了逃避和祈祷束手无策。但她也使我们明白人类之所以和动物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善良、慈悲与感恩的心,也许生存的条件与环境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善良,选择友好,选择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是一种多么珍贵的品质啊!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19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奇怪的书——《十岁那年》。这本书奇怪之处在于里面不是文章而是诗歌。

  本书讲述的一场蜕变的旅行,主人公河是一个十岁的短发女孩,家乡有她所熟悉的各种传统,她的热情的朋友,还有那些木瓜树。但是这一年,一场意料之外的旅行却让她的人生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和三个保护她的哥哥还有亲爱的妈妈被迫离开了家,搬往美国南部。然而,适应新生活很难,但却没能难倒这个坚强的孩子。面对现实,她深深地懂得长大了的她不能再依靠妈妈,这场变故使她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孩子。

  看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永康打工创业,我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一次,爷爷开着三轮车连人带车从高处翻下,我被狠狠地甩了出去,脸上被荆棘扎得到处是血。这一次的经历使我变得胆小内向。妈妈知道后非常内疚,可是生活所迫,她还是没法和我生活在一起。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可谓是煞费苦心。今年六一节,我所在的美术社团有一个展示节目,我被老师选中参加。一听到老师宣布我的名字,我害怕极了,但又不敢跟老师说我不想去。晚上和妈妈视频时她见我闷闷不乐,就关切地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对妈妈说出了我的顾虑。妈妈就和我谈起了《十岁那年》里的河,慢慢的,我放松了紧张的心情,立志像河那样勇敢地去面对困难。

  六一节那天,我勇敢地走上舞台,大方地完成了美术作品展示。走下舞台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只要你勇敢面对,不逃避,积极向上,那么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方法。

  《十岁那年》读书随笔 篇20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臧克家也曾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读书能明德,明智,明理。

  午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的窗边,轻轻地翻开《十岁那年》,那一行行简短的诗歌,一幅幅精妙的插图深深地吸引着我,竟让我仿佛灵魂出窍般走进了那书里。

  主人公“河”——一 一位年仅十岁和我一般年龄的小女孩。因战乱逃离漂流到了陌生的美国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苦难,可这位小小的女孩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强勇敢地面对一切。而作者用简单的文字就把“河”的坚强、勇敢、乐观、执着、可爱描写得淋漓尽致。

  放下书本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是幸运的,我是幸福的,十岁的我快乐无忧,有爸爸妈妈的呵护,有开心玩耍的小伙伴,有宽敞洁净的教室...... “河”本也可以像我一样简单快乐地和家人伙伴一起过着淳朴快乐的生活。但,是谁如此狠心打破了这份简单的美好,又是谁让这位年仅十岁的女孩在本该快乐无忧的年龄里却经历了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是战争,是的就是战争,战争就是罪魁祸首!是战争让“河”的国家四分五裂,让“河”家破人亡......可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发动战争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难道就不能像老师教育我们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那样和平地相处吗?难道让世界和平是一个渴望不可及的梦想吗?“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孩子,为了让孩子不再失去父亲,为了让妻子不再失去丈夫,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学期学习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的主人公“雷利”也因战争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他那强而有力的呼吁呐喊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耳边回响。

  即使在21世纪,这世界并不太平,依然有战争威胁着这娇嫩的“和平之花”。但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相信总有一天和平之神会永驻人间。

  《十岁那年》中的“河”的勇敢坚强、乐观执着让我敬佩,同时《十岁那年》也让我明白了战争给人类带了巨大的灾难。《十岁那年》洗涤了我的灵魂,涤荡了我的心灵,我愿终身与书为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