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风有多少篇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中风有多少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诗经中风有多少篇 一百六十篇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
诗经中风有多少篇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中风有多少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诗经中风有多少篇
一百六十篇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
鄘:后来并入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
卫: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一带。
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齐: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魏:古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唐:晋的前身,在今山西省。
秦:在今陕西省境内。陈:在今河南省淮阳、柘城以及安徽省毫县一带。
桧:桧国后为郑国所灭,二国领土相当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
曹:在今山东省曹县、荷泽、定陶一带。
豳:也作邠,在今陕西郴县、旬邑县一带。
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风》,就是各地的民歌。一共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的民歌。其时代,少部分是西周末年的诗,大部分是东周的诗。
《雅》,是西周中期或晚期宫廷的乐歌,是士大夫的作品。《大雅》是朝会之乐,凡三十一篇;《小雅》是宴飨之乐,现存七十四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诗,是『以成功告于神明』的祭歌。就时代说,最古的是《周颂》,凡三十一篇,是周天子用的。《鲁颂》四篇,是鲁国国君表扬周公用的,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商颂》五篇,是殷商后代宋国君主的歌,产生于公元前七、八世纪之间。
《诗经》的六义和四始:《诗大序》本其说谓:『《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古人所谓《诗》之六义,有两类不同的组别:风、雅、颂指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指诗之作法。
《国风》头一篇是《关睢》,《小雅》头一篇是《鹿鸣》,《大雅》头一篇是《文王》,《颂》头一篇是《清庙》,这四篇,称为『四始』。
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其地域,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乐歌,一般认为是保存在周王室的乐官--太师那里的。他们显然对那些面貌互异的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现在异时异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各时代、各地区的歌谣,倘非经过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认为,由官方制作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在《诗经》时代是不断进行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