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平仄 区分 诗歌 怎么

管理员

摘要:

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 篇1

  一,什么是平仄

  简言之,平仄是就声调而论。汉字是单音节字,声调具有区别字义的作用。所以声调是汉语的自然属性,而不是哪个人的发明创造。最先从理论到实践发现并运用声调的是南朝的沈约,他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即所谓的“沈分法”)。平指的是平声,仄的本意是“不平”,包括上、去、入三声。

  平仄是相对于古四声而定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四声已大不相同。但是,今四声和古四声是一脉相承的:古平声分化成今四声的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古上声和古去声也大大致相当于今四声的上声和去声。古入声字消失了,只是在一些方言中,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那么,古入声字到哪里去了呢?分别转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四声里,叫“入派三声”(阴平、阳平通称为平声,再加上声去声,合计为三声)。这就会给今人识别平仄造成一定的困难。

  进一步探讨,由于汉字的读音是由三部分决定的,即声母、韵母、声调。因此,平仄不单指声调,还和声母、韵母有关系。除去声调外,韵母对区分平仄的影响要大于声母。因为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元音也叫母音;声母则完全由辅音构成,辅音也叫子音,顾名思义,子音没有母音发音响亮清淅,辅音发音时声音受阻。还因为韵母处在音节中声母的后面,发音时大致以韵母的发音口型结束,声母只起到辅助发音作用。

  二,为何要讲平仄

  汉语是单音节字,一字一音,通过字音微妙多变的对比,也就是平仄交错,可以达到听觉上的享受,使之悦耳动听,增强诗词的抑扬顿挫效果,形成汉语的音乐美。平仄是汉语特有的东西,并非古人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历代声韵学家在研究分析古代语音规律后所达成的共识,也带有一定的约定束成的因素。

  在客观听觉和发音时个人感觉上,我们不难接受以下事实:1,有的字发音时口型圆,发音部位放松,声音舒缓可延长。而有的字发音时口型收拢,发音部位紧张,发音短促急涩。(即声母韵母的不同搭配所造成)2,发音时还有高低升降的不同,具体说有平的、升的、降的、曲折的(即声调的不同调值)。平仄的区分正是建立在这种客观存在之上。经过对平仄合理安排的诗句,读起来缓急相间,高低起伏,长短结合,松紧交错,乐感自然而生。否则嘴巴老是张着合不上或撇着张不开,而喉舌紧张不得放松歇息,真可谓“苦不堪言”。或者声调直来直去,绕去绕来,缺少变化,实在是“味同嚼蜡”。有些诗读起来觉得拗口正是这个道理。

  下面是一首“拗口诗”的精典之作,试体验平仄失调、换气不顺的感觉:

  苦雨中寄鲁望唐·皮日休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三、律诗中平仄的运用

  我国诗歌发展到齐梁时代,开始有意识地讲求声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以讲平仄、对仗为形式的格律诗。以前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不严格或没有要求的诗,叫“古体诗”,简称“古诗”或“古风”。与之相对应的格律诗,叫作“近体诗”。

  平仄是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平仄,是为了使诗句抑扬顿挫,有音律和韵美。

  律诗一般由八句构成,每两句为一联。八句中第一、二句是“首联”,第三、四句是“颔联”,第五、六句是“颈联”。第七、八句是“尾联”。首联、颈联又可称之为上联,颔联、尾联又可称之为下联。每一联中的上一句是“出句”,下一句是“对句”。例如:

  出句对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首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蜀帝春心托杜鹃。(颔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颈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

  律诗讲求“黏”、“对”。如果诗中的平仄格式不符合“黏”、“对”的规律,称之为“失黏”、“失对”,都是律诗的大忌。

  所谓“黏”,是指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以上面所举李商隐《锦瑟》为例,首联对句第二个字是“弦”,为平声,颔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生”,也是平声。颔联对句第二个字是“帝”,为仄声,颈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海”,也是仄声。颈联对句第二个字是“田”,为平声,尾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情”,也是平声。这就是所谓的“黏”。

  所谓“对”,是指一联内出句和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反。以上举律诗为例:首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瑟”,为仄声;对句第二个字是“弦”,为平声。颔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生”,为平声;对句第二个是“帝”,为仄声。颈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海”,为仄声;对句第二个字是“田”,为平声。尾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情”,为平声;出句第二个字是“是”,为仄声。

  为何律诗制定“黏”、“对”规则时,落在每句的第二个字而不是其他字上?许多书里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看法,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朗读起来第二个字都比其他几个字容易引人注意。这是听觉上的自然感受,几乎没有道理可言。

  律诗的每一句,平仄句式都是固定的。

  其中五言律诗有两类四种:

  仄起甲1仄仄仄平平甲2仄仄平平仄

  平起乙1平平仄仄平乙2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诗也有两类四种:

  平起甲1平平仄仄仄平平甲2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乙1仄仄平平仄仄平乙2仄仄平平平仄仄

  律诗对用韵的平仄也有规定,即一般只用平声韵(极少数用仄声韵)。而古体诗则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

  按照律诗“黏”、“对”规则和入韵原则(平声韵入韵,仄声韵一般不入韵)的规定,把上面四种句型配合安排,就是律诗的平仄格律:

  1,平起首句入韵。

  五言。七言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

  五言。七言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

  五言七言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

  五言七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为格律诗平仄句式固定后的四类八种搭配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被一串串的平平仄仄所吓倒,也不必死记硬背,只要照章办事,自己也可以推出来。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律诗对平仄的要求很严格,但也充许某些地方不完全符合上述格律,这就是所谓的变格。但是变格也是要按游戏的规则来变。即只能出现在诗句的第一、三、五(五言诗不包括第五字)字。传统的说法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 篇2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平仄理论好比把四个班(四声)学生按性别(平仄)分成男女两类。至于这样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论者考虑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