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内涵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内涵

管理员

摘要:

一首诗的内涵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在古时,是送葬用的挽歌。曹操在……

一首诗的内涵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在古时,是送葬用的挽歌。曹操在此以古题写时事,记载了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的勾心斗角,以及因为战争给人民导致的沉重灾难。

  这首诗的前两句以平易的口气回顾了曹操首倡义兵,召集十八路诸侯的作为;“军合力不齐”至“刻玺于北方”,形象地记录了各路诸侯的面和心不合,各怀鬼胎,甚至互相拆台攻讦的情况;“铠甲生虮虱”至末句“念之断人肠”,则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当时战乱所造成的悲惨景象。唯独“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两句颇可玩味,似乎蕴含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盟津,一说为孟津,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传说为周武王姬发伐纣时,在此与天下诸侯相会,后一路杀入朝歌,推翻纣的残暴统治。这次大会诸侯一直以来,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咸阳,即秦王朝的都城,昔日,刘邦、项羽曾在楚怀王面前约定:先入函谷关者为王。曹操在此一连使用这两个典故,究竟是因为什么?

  我以为,曹操在此显然不是纯粹地咏史,也不是简单的为用典而用典,这两句应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称“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这是发生在中平六年的事;到初平元年五月,各路诸侯同时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这似乎对照的就是“初期会盟津”,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就有了更加详细的描绘和渲染。至于“乃心在咸阳”,董卓是从凉州入洛阳的,他的根据地显然就是西北一带,咸阳就在关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称“二月,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若以咸阳代关中,貌似也无不可。

  而“军合力不齐”至“刻玺于北方”,所指的事情,在《三国志》中也都能找到相应的痕迹,如刘岱与桥瑁之战,袁绍与公孙瓒之争,袁术称帝于寿春,袁绍谋立刘汉宗室原幽州牧刘虞等事。那么,此诗就可以理解为一首记史诗,记录了当年讨伐董卓的前后事宜。可是,这个咸阳却未必需要做实。

  咸阳可以代指关中,可以因咸阳是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秦帝国的首都,而成为一种至高权利的象征。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东汉政府的首都是在洛阳,董卓胁迫汉献帝放弃洛阳后也是逃往关中重镇长安,与咸阳并无甚直接关系。可是,曹操在此使用咸阳这个词绝非是一时的谬误或失误,那么,咸阳的'背后就必有难于直接表达的委屈之词。所谓的十八路诸侯共倡义兵,虽然口头上冠冕堂皇,但内心里却实在是各怀鬼胎,各打自己的小算盘,有些人可能梦想着匡扶汉室,重整天下;有些人想的可能只是火中取栗,扩大自家势力;有些人想的是如何保证自己实力,并企盼身边的其他诸侯在战斗中力量被削弱。而关于此次战略进攻的终极目标,也没有真正的统一,是攻克洛阳就算胜利,还是夺回汉献帝(毕竟,皇帝还健在,诸侯也不敢轻易地冒险去重新册立),还是要撤离消灭董卓的势力,诸侯们并没有明确的协调,也难于取得一致,或者说从来也没有也没办法有。甚至出现了攻下洛阳后,曹操独自试图进攻却遭遇失败的窘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称“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曹操终于按捺不住,指责道:“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那么,我们似乎也可以理解为所谓“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是曹操后来追思此事前后始末时的愤激之词,甚至说有些自我解嘲的口气。用历史上辉煌的周武王先会孟津然后伐纣成功,刘、项攻入咸阳推翻秦王朝这样的史实进行今昔对照,正反衬出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过程中的混乱无序,体现出曹操参与其中却又无法掌控局面,徒有抱负却又难于实现的无奈心情。

  而且,纵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平实的写实风格,甚至有些苍凉的意绪和氛围。这也是曹操诗歌的共同特点。因此,我认为,此诗作为一首回忆战斗经历的记史诗的观点,是站得住脚的,也是值得玩味的。而不应简单地把这两句理解为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