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的境界的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见为直觉,有见即有觉,……
关于诗的境界的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见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得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得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香,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得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
意义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就是名理的知。但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把全副精神专注在它本身形象,如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的意象。这种觉就是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读崔颢《长干行》,你必须有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在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
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
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但是在用思考引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
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
一种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独立自足的意象来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就不能算是好诗。
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是永远新鲜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的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无论是在诗歌欣赏中还是在诗歌创造中都很重要,有见才有觉,觉可以是直觉,也可以是知觉。
B.凡所见皆成境界,这种境界能否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C.对于个别事物的知是直觉,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是知觉,因此,知觉比直觉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D.看到一株梅花,觉得是梅花,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可插瓶或送人,这就觉出了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种觉是知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读崔颢《长干行》,马上把诗中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出生动的戏剧,暂时忘去其他事物,这就用直觉见出了诗的境界。
B.欣赏诗歌,同时还思索诗歌的意义以及诗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C.作诗和读诗都离不开思考和联想,思考越是周密,诗的境界也就越深刻;联想越是丰富,诗的境界也就越美备。
D.经过艰苦思索后豁然贯通,灵光一现似的,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就是灵感,灵感造就了诗歌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觉的知可以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以转化成直觉的知,因此,要想感觉出完整的诗的境界,需要二者同时进行。
B.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而好的诗歌一定要有独立自足的意象,不能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
C.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所见出的境界不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的性格与情趣是有差别的。
D.诗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因此,它超越了时空而永远新鲜。
答案:
1.C
1.D
1.A 答案解析: 1.知觉比直觉更重要也更有意义错
1.灵感造就了诗歌的境界说法有误
1.二者同时进行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