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感言:犯错的孩子,你别怕!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有时会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新的想法,这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感言中。那么到底应如何写感言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德感言:犯错的孩子,你别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感言:犯错的孩子,你别怕! 孩……
师德感言:犯错的孩子,你别怕!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有时会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新的想法,这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感言中。那么到底应如何写感言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德感言:犯错的孩子,你别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感言:犯错的孩子,你别怕!
孩子在做错事之后,往往害怕受到惩罚,教师对待错误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如果我们态度粗暴的指出孩子的错误并要求改正,孩子也许会产生心理恐惧而拒绝承认,或被动承认。这样的德育教育不但没有意义,还会适得其反,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孩子正确对待错误。那么,当孩子犯错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天早上,x带来了两个很神气的奥特曼机器人玩具,同学们都特别喜欢,抢着和他一起玩。上课了,我让x把玩具收到书包里去。上午两节课后,x却哭着对我说,他的机器人玩具少了一个。我问孩子们:“你们谁看见x的奥特曼了吗?”可是他们都纷纷摇头说:“没看见,我没拿。”中午放学前陈冲向我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很神秘地对我说:“我看见张小兵去翻过x的书包。”难道张小兵他.....中午放学时他第一个冲出教室,我看到他好像在往书包里塞着什么,见我带小朋友来了又马上回到了座位上。我有意的盯着他看了一下,他似乎很不自然地把目光转向了一边。真的是他吗?我乘他不注意时,往他书包里看了一眼,果不其然,那个奥特曼机器人正悄悄的藏在里面呢。人证物证都有了,我正想大声宣布,一回头却看到了那双惊恐的眼睛,于是我放弃了这个念头,并很快想好了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通过范例,帮助幼儿确立正确道德的是非观。范例、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引导幼儿的一种方法。我请孩子们坐在一起,给他们讲了一个《金斧头与银斧头》的故事。说完后我请大家讨论:故事里的孩子为什么既不要漂亮的金斧头也不要锋利的银斧头,而只要那把用过的铁斧头呢?孩子们发言都很踊跃,有的说那把是他自己的,有的说他很诚实。也有的说他很傻,但是这种观点一出来就遭到了张小兵的反对。只听他大声说:“不对,诚实是个好孩子,他不傻,妈妈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看来他还是具备基本的是非观念。
第二步、合理使用暗示引导的方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接下来我和孩子们玩了一个讲悄悄话的游戏。我说:“今天我们班请来两位小客人,大家都很喜欢他,你们说是谁呢?”“奥特曼”,大家都异口同声的答道。我继续说到:“可是有个奥特曼在和我们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我们不知道他藏在哪儿,现在大家都来找找看,如果有你发现了,请你悄悄地告诉我好吗?”张小兵先前还是紧张的神情一下轻松起来。孩子们都很认真地照我的话做了,找了一圈后,大家都纷纷跑到我面说悄悄话,自然张小兵也很快地告诉我了他的秘密。
第三步、淡化处理事件,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最后,我请找到奥特曼的小朋友宣布奥特曼的藏身之处,并把它交还给它的主人。结果不用说,张小兵很主动地把奥特曼还给了x,并且还受到了大家的赞许。可张小兵并没有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反而显得有些难为情。下午放学前我和他小聊了一会,“小兵,你现在能告诉我,那个奥特曼为什么会在你的书包了吗?”犹豫了一会,我听到了一个很小的声音“老师我错了,我只是想玩一下就还给x,下次我不再拿了”“那你下次还想玩,怎么办呢?”“我向他借。”
教师对事件的淡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犯错的幼儿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双重压力。让孩子在没有心理负担的轻松环境中,帮助他认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以及选择一种既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又能使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并接受自己的方式。通过练习的方法自我体验,自我改正。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直接批评只能增加孩子的负罪感,即使他们承认错误,但是可能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或不再信任老师,影响师生关系。因此,面对犯错的孩子教师要坚持“人本主义关怀”,从孩子的立场考虑教育方法,在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同时,保证孩子的身心不受伤害。德育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游戏、每一个教育活动,正所谓:时时有德育,处处皆德育。只要教师善于把握德育教育机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