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品《蜀道难》鉴赏和精讲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诗词作品 蜀道 精讲

管理员

摘要:

诗词作品《蜀道难》鉴赏和精讲诗词作品《蜀道难》鉴赏和精讲1  一、首句定调,领起全篇  诗篇开头就写道——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篇赞颂祖国壮丽河山的浪漫主义名作,一开头,就气势磅礴,非同凡响。你看,诗人面对高耸入云的蜀中山道,用蜀地方言惊呼……

诗词作品《蜀道难》鉴赏和精讲

诗词作品《蜀道难》鉴赏和精讲1

  一、首句定调,领起全篇

  诗篇开头就写道——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篇赞颂祖国壮丽河山的浪漫主义名作,一开头,就气势磅礴,非同凡响。你看,诗人面对高耸入云的蜀中山道,用蜀地方言惊呼道——

  “咿——嗬唷——嗨!高呵,多么高呵,这蜀道之难走,真比上天还难哪!”

  这里,作者把“噫”、“吁”(xū虚)、“(hū呼)”三个本来独立的古汉语中叹词加以连用,就加强了语气和感情。因为那险峻的蜀道形势,使你不能不发出这样的惊叹。于是,又叠用了“危乎”、“高哉”两个形容高峻的同义词,来进一步突出蜀道之惊险。这样,还感不够,最后又拾掇民间“上青天”的比喻,极言其跋川山、登蜀道之艰难程度。诗人就是这样地层层逼进,又是气势壁立、狂澜骤起地为诗篇开了头,给全诗定下一个基调:沉雄壮浪。

  为什么攀援蜀道比上青天还难呢?

  读完全诗,就会有一个圆满的解答。

  二、交代来历——展示古蜀地山川图景

  诗篇从历史面貌和地理形势等方面来展示原始蜀地的山川之景——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山崩地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蚕丛、鱼凫,是传说中古代蜀地的两个开国君主。四万八千岁,是言时间久远难详,并非确数。秦塞,就是险阻闭塞的秦地,今陕西之地,古代称“秦中”,多山险,故有“四塞之国”的称号。太白、峨眉,都是蜀地山名。前者,就是秦岭山脉的“太白峰”,耸立在秦都咸阳之西南,海拔3767米,是关中一带之最高峰。当地民谚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峨眉”,即指著名仙山四川之峨眉山,山高也在3000米以上。由于这些崇山峻岭的阻隔,使蜀秦之间长期莫能相互往来(即“通人烟”)。直至战国秦惠王时代,经五丁力士开山而牺牲之后,两地方才有了一条钩连群山的“栈道”,开始了彼此交通。石栈,就是山崖上凿石架木而建成的窄路,即栈道。

  这里,诗人引入了一个秦王开发蜀地的神话故事。据古籍(如晋常璩《华阳国志》、汉·扬雄《蜀王本纪》)记载:秦惠王许嫁五个美女给蜀王,蜀王即派五丁(个)力士去迎娶,回来路过四川梓潼时,看见一条大蛇钻进山洞,还有一半露在外边,力士们欲把大蛇拉出山洞。用力一拉,山崩地裂,力士、美女均被压在地下。从此,山分五岭,并有了一条通道。

  诗人将这个神话和前面的传说入诗,这使蜀道更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也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这些还只是展示蜀地山川的原始图景,还未接触到蜀道,但它却起着交代背景,烘托“难”字的作用。

  在下边,诗人才逐层深入地具体描绘蜀道之难:

  三、详写“难”字——具体描绘蜀道之难

  这是全诗之主体部分,这一大段有四层意思:

  第一、难在路峻(由秦入蜀路径之险)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远古神话。它说:太阳神乘着六条龙拉的车子,由羲和驾驭着在太空运行。行至蜀地上空不得前进了,由于蜀山的险阻,迫使太阳神不得不转东而回,故称“六龙回日”。高标,指山的.最高峰成为一方的标志。这句诗形容蜀山之高,足以阻挡太阳之运行。逆折,回旋曲折。回川,弯曲的河流。这句形容山下河水曲弯回旋的样子。在这奇峰接天、险水奔腾的情况下,就是那善于千里翱翔的黄鹄(天鹅),也飞不过去;连敏捷机灵的猿猴也愁于攀援呐。你看,面对如此险峻的高山,黄鹄、猿猱都无能为力,人要通过,不是更为困难了吗?把蜀道路径的艰险,描画得如此程度,作者认为还不够味,于是,进一步描写:

  第二、难在山高(在蜀道山巅行走之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青泥,指青泥岭,为唐人人蜀之要道。盘盘,回旋而上,说山路迂回曲折。百、九均非实指,是说百步之内也就拐了几道弯;萦,环绕,山路如带,缠绕着峰峦。这两句诗,是写蜀道之曲折崎岖;接着两句是形容蜀山巍峨险峻。说这峰峦高得似乎伸手即可摸到(“扪及”)“参”星,人行走在山道上像是擦过“井”宿(星宿之名),使人紧张得屏息敛气,几乎不敢呼吸,只得坐下来抚胸长叹。(一说,此“坐”,作“因为”解)。

  对于参、井二星,在此作些补释: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两个星宿之名。清人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云:“参井二宿,本相近。参三星,居西方七宿之末,占度十,为蜀之分野。井八星,居南方七宿之首,占度三十三,为秦之分野。青坭岭,乃秦入蜀之路,故举二方分野之星相联者言之。”所渭“分野”,是我国古人认为地上某些地区与天上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

  诗人择取青泥岭高峻崎岖和行人惊骇发愁这一典型形象加以重彩描绘,对蜀道之难的渲染,已经达到了顶点,似乎无以复加了。但是,天才的诗人并未就此搁笔,只是变换了一下表达方式:从正面刻划转为侧面描写。于是,又有了下边的意思:

  第三、难得发愁(气氛愁惨,令人生畏)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难于行走,令世人视为畏途。因此,诗人关切地“问君西游何时还”?这样难走的道路,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哟?接着描述蜀山的空寂凄厉气氛:只见那发出哀鸣的鸟儿,在古木丛中飞绕,又听到杜鹃在夜月下啼叫,空空旷野迷漫着一片哀愁。此情此境,怎么不令人容颜失色,不感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呢!诗人在此引入蜀地关于子规的历史传说,更增添了无限的哀愁气氛。据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转引张华《禽经注》云:“……子规,即杜鹃也,蜀中最多,南方亦有之。状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鸣,夜啼达旦,至夏尤甚!昼夜不止。鸣必向北,若云‘不如归去’,声甚哀切。”杜鹃鸟的“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啼声,不仅渲染了蜀道上的苍凉而旷寥的环境气氛,从旅人心理情绪这个侧面烘托了蜀道的艰险,而且借鸟的鸣声,寓以诗人之兴寄,对于游人西游入蜀表示了关切之情。在此,诗人再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更使人感到“蜀道难”的真切程度。

  这一大段的最后一层意思,是写蜀道实景,即:

  第四、难而奇险(蜀道上的奇险风光)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灰),砅(pēng乒)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上一节文字是侧面烘托“蜀道难”,而这一节则继续从正面实写巴山蜀水的奇险深幽。你看,几乎刺破青天的连峰叠嶂,倒挂绝壁的枯松老树,还有那争相渲闹、飞泻而下的急流和瀑布,以及水石激荡,山谷共鸣,万壑千梁的轰响。对着如此惊险的场景,诗人禁不住又一次向旅人发问:你这远道入蜀的行人,干什么要来这里啊?

  于此,诗人用最浓烈的墨彩,最强劲的笔触,着力地描绘着蜀道间的山川风光,并显出一种排山倒海之势,把“蜀道之难”的描写作了最后的渲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所造成的强烈艺术效果,不仅使人惊魂动魄,而且也令人神驰心往,与其说因险而生畏,不如说由奇而可爱。

  四、从自然到社会——由险要关隘引出险恶政治

  这一段文字,主要是两层意思:

  第一、地势险要,环境险恶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这是说,剑阁高峻突兀,地势险要,一人把关,万人难开,守关的假如不是可靠的人,就会恃险作乱,占山为王,变成残害百姓的豺狼。山间有猛虎毒蛇,饮血吃人,早晚都难得安全。

  剑阁,是蜀中的要塞,在今之四川剑阁县北面,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有一条长三十里的栈道,两边群峰如剑,连山险绝,因而称“剑阁”,也称“剑门关”。此关易守难攻,历史上不时有人在此割据称王。因此,诗人沿着蜀道一路写来,写到这座蜀中雄关时,很自然地想到西晋张华《剑阁铭》中的“一夫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几句话,并加以化用,引入诗中。因此,有人说“猛虎”、“长蛇”等,仅仅是实写,别无寓意,是不符作者原意的。但不少注者只说:“猛虎豺狼,是指残害人民的叛乱者”,似乎也不确切,它们均有片面性。我认为,应该是两义兼蓄。即:它既是实写,唐代蜀地荒僻,山中多猛兽蛇蝎,确也是事实;又是影射叛乱者,用比喻说法,暗示国家潜伏着灾祸,对当时政情的一个预测。

  第二、劝君速归,蜀地非久居之所

  锦城虽云乐,不知早还家。

  锦官城虽说是个繁华欢乐的名都,还不如早些回家为好。为什么呢,即上边所列的那些道理。

  这里所说的锦城,即今四川成都的别称。此地在三国时因盛产蜀锦而得名,叫“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市之西南。

  诗末三句,是全篇的结尾:

  五、篇末照应,增强诗的艺术效果

  诗尾写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说,蜀道之难走,真是比上天还难啊!转身西望,令人长叹不已!

  蜀地处于唐都长安之西南,道路是由长安西行,越过太白峰和青泥岭,然后向南转入蜀地。所以,这里说“侧身西望”。请注意,这个西望,不是向“西”望去,而是自西朝东望去,即以所望之人的所在地为出发点。有人认为,是游蜀返长安后再朝西望蜀道。这似乎不妥,因为诗中说的“侧身而望”,而非朝西正望。

  诗歌从蜀道难写到剑阁险,又由剑阁险引出政情国家的描写。诗人把蜀中奇险的自然环境和险恶的政治形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从社会意义上进一步加深了“蜀道难”的主题,以高昂的旋律,深沉的兴寄终篇,从而使这首充溢浪漫主义激情的诗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蕴,更高的艺术境界,十分自然地成为一篇千古不朽的名作。

诗词作品《蜀道难》鉴赏和精讲2

  以下着重讲两点:

  一、《蜀道难》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李白这首名诗,究竟有无寓意和什么寓意的问题,自两宋以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今日似乎还未取得一致看法。

  (一)古人有四说——

  一是,罪严武镇蜀横行。

  此说以《新唐书》为代表。唐·范摅《云溪友议》认为:为严武镇蜀欲害房琯、杜甫而作。

  二是,讽章仇兼琼之为人。

  此说,以两宋本和谬本之说为代表。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也认为,为讽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而作。

  三是,刺玄宗幸蜀之失策。

  此说以元代萧士赟(yūn晕)之论为主,其他附和者有:清人沈德潜和乾隆御编《唐宋诗醇》等。

  四是,即事名篇,别无他意。

  此说是由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

  从篇中诗意的探究,按诗检索事实和写作年代上看,以上各家都难以自圆其说,故而未能完全成立,但也未彻底推倒。因此,在今人当中仍引发各种歧见。其中主要的也有四说,不过,各说的具体内容已是今昔各异了。

  (二)今人之四说——

  一说,止言其险,不言其他。如复旦大学《李白诗选》等。

  二说,有劝诫之意,而无政治含义(特定的)。如余冠英主编《唐诗选》、王运熙等《李白》、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等(或说,它的寄托是:歌颂祖国山河,或告诫友人)。

  三说,有政治寓意,但未必有实指(如指某人某事)。如武汉大学《新选唐诗三百首》、马茂元《李白诗注》等;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似乎也赞成此说。

  四说,“实写说”与“讽人说”并存。如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

  古人之争论,我们现在姑且不去探究,对于今人四说,倒需要作一认真的思考与研究。如果将今人四说加以比较,我认为,第三说比较符合诗歌的意旨。肯定李白这首诗有政治寓意,不等于同意古人那种刺谁讽某的穿凿做法,而是说,这首诗一定含有论及时局国事的因素,不象六朝人所拟作的《蜀道难》那样,“止言蜀道难,不及社会情”。从诗篇说及剑门关险要地势,并化用《剑阁铭》的句意来看,也不只是一般地对友人的告诫而没有任何政治含义的,至于“两说并存”之论,那是因为它还不能作出明确判断之前的权宜之计,当然可以允许的,但这不是作品固有内蕴的真实反映。

  因此,我认为这首诗肯定有它的政治寓意,除了描写蜀中山川壮丽风光,在客观上激起爱国热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寓意是:

  告诫当权者注视政情变化,表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这个结论,还可在不久之后爆发的“安史之乱”中得到证明。诗人虽然在当时还未能对“安史之乱”作出明确的预测,但作为一个诗人,一位触角极其灵敏的伟大诗人李白来说,在当时一定有所观察或者有所预感到社会动乱的某些因素,是完全可能的。

  二、《蜀道难》此诗的奇妙在何处

  与李白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曾经称赞《蜀道难》说:“……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见到这篇作品,也大为赞赏,惊叹之余,称李白为上天降临的“谪仙”。从这里可以知道,《蜀道难》在艺术上的成就是惊人的,很值得我们去探究,以便从中得到教益。

  那么,它的“奇”,到底奇在何处呢?

  我看,就“奇”在这样三个字上:新、巧、雄。

  (一)新——形式创新

  《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在六朝时已有不少人做过。但他们都只是“止言其险,而不及其他”,而且在篇幅上也都很短小。郭编《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中的`《蜀道难》共有七首,除李白这首之外,其他六首均为短篇:四句的二首、八句的二首、九句的也二首;其内容,绝大部分只叙蜀道之难和铜梁玉垒之阻。因此,在唐代以前,这个旧乐府题没有什么佳作传世。只有到了李白手里,才把一个传统题材加以发挥,对原有规模加以扩大,将短制的旧乐府诗发展成为长篇歌行体,出现了崭新面貌,创立了一种新型诗体。

  李白不但使《蜀道难》这个乐府旧题得以翻新,而且使许多乐府旧题得以发展。李诗集子中,有乐府诗140多首,都沿用旧题,但也都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新的发挥和发展,并最后使自己成为一位特别擅长于“乐府歌行体”的圣手,开了古体诗自由创作的先河。在李诗中,以歌行体传世的名篇特别多,除了这篇《蜀道难》之外,还有《远别离》、《行路难》、《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及《梁园吟》等等。这些名篇都很值得一读。

  (二)巧——手法奇巧

  写作《蜀道难》的艺术表达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但其中最基本的手法是:通过极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把奇险的自然环境同险恶的政治形势十分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从而体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

  我们综观全诗,诗人以“蜀道之艰难”为中心,从山岭的高峻入云、山路的险阻难行、山林环境的危险和山野气氛的愁苦、关隘的险要,以至社会政情的险恶,等等若干方面,都加以具体入微的描述,充分地奇特地发挥了诗人的丰富想象,以极度夸张的语言(包括景语与情语),刻划了不平凡的、甚至惊心动魄的自然面貌,发挥了诗人澎湃激荡的感情。诗篇的摄人心魂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就由此产生了。

  苏俄文论家普列哈诺夫曾经说过:“艺术家用形象表现自己的思想,而政论家则借助逻辑的推论来证明自己的思想。”李白在《蜀道难》中正是这样做的。他深知用诗歌形式发表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应当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蜀道难》的笔法,确是神奇莫测的,它将远古的神话、历史的传说和当地的民谚引入诗篇,并同自己的奇特想象,经过夸张手法有机地描绘了自然形象。由于神话与现实、想象与夸张的巧妙结合,就让诗篇充满神奇色彩,使你仿佛进入了虚幻飘渺的神话世界,又好像置身于现实的巴山蜀水之间,给人以特殊的艺术享受。这个效果的取得,主要得力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正如黑格尔所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李白的这种本领,不仅在本篇中,而且在他的其他作品中,表现得也是很突出的。

  (三)雄——气势豪雄

  一接触《蜀道难》,就会使你感到它有一股雄伟俊逸之气磅礴于全篇,真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它的这种雄豪之气势,是怎样来的呢?

  我们认真研读了作品,就可知道,这个“雄”气,是由若干因素组成的。当然,其中的基本因素是诗人赋予作品的强烈感情和旷达的思想;同时,也由于它用了奔放的语言、奇崛的笔力和雄健的旋律。下边分析它的具体表现。

  第一、在句型上,长句、短句杂出。全诗长达四十九句,颇象现代散文诗,虽以韵语为主,但也杂入一些散文化诗句(如“黄鹄之飞尚不得过”、“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等)。全诗以七言为基础,杂以三言、四言、五言、八言、九言,直到最长的诗句十一言。这种长短不苟,错落有致,把奔放畅达的长句同简峭有力的短句加以很好结合的写法,就形成了诗歌奔放不羁的语言风格。

  第二、在韵律上,用韵无拘束。诗歌突破了以往一韵到底的旧程式;押韵方式也错综变化,使乐府体裁更加适合于表现诗人的雄豪情怀、旷达思想和大自然的体貌奇观。全诗一连换用了六个韵部:

  ①先韵(天、然、烟、巅、连、川、援);

  ②寒韵(盘、峦、叹);

  ③删韵(还、攀、间、山、颜);

  ④陌、锡韵通押(尺、壁);

  ⑤灰、佳韵通押(豗、雷、哉、嵬、开、豺);

  ⑥麻韵(蛇、麻、家、嗟)。

  这样地灵活运用声韵,使诗歌的节奏感极强,音韵也甚为悦耳,大大增强了诗之音乐美。

  第三、在结构上,采取了反复吟咏的章法。这种手法最集中地表现在诗人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三番两次地出现在诗篇中,使诗歌产生回旋反复的咏叹韵味和强烈的节奏感。不仅如此,它的三次出现,都还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一次出现在诗首,为了表现诗人初见“蜀道难”的感受,破空而来,先声夺人,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惊愕感。往后的诗歌,就在这种氛围和情绪中进行惊心动魄的描写。

  第二次出现在篇中,起了小结作用,让诗染上了一层浓厚的感情色彩,加强了景物描写,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并使读者感到景真情切。

  第三次出现在诗尾,这是用在“蜀道难”的全程经历之后,所以起了总结和证实的作用。全部历程说明,蜀道的的确确是艰难无比,强调了“蜀道难”给人们心灵上的巨大影响,使人深切感到“不如早还家”。

  诗人十分善于抓住最能体现诗歌核心“难”字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加以反复吟咏。这样,就收到了“思想更深化,感情更强烈”的极佳艺术效果。

  此外,篇中还有不少神来之笔,也有助于这种雄豪气势的形成。比如——

  从蚕丛、鱼凫开国到五丁力士开路,全用了传说和神话来烘托奇险气氛;

  高标插天,可使“六龙回日”,也是凭借神话之力来驰骋诗人的幻想;

  用黄鹄、猿猱、悲鸟和子规等典型之物来作夸张的点缀,也当有助于诗之气势的造成;

  还又用了“扪参历井”、“胁息”、“抚膺”和“凋朱颜”等夸张描写,来进行心理渲染,也是重要的一笔。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就使《蜀道难》成了一首最富有浪漫主义奇情异彩的山水诗、纪游诗。读了它,不能不激起对雄伟壮丽的祖国河山的赞叹和热爱的感情,并给人们以无限的美的享受。